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一、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的概念
1988年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指出:实 验动物是指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 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 科学实验的动物。
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0年组织专家,对《实验动物管理条 例》修订补充,其中将实验动物定义为:经人工培育、遗传背 景清楚、对其质量实行控制、用于科学试验及产品生产的动物。
2)雌性无菌寿命比雄性动物短, 雌性普通动物比雄性长。
3)2-3年的无菌大鼠脏器均未呈 现同龄普通大鼠所具有的各种衰 老变化。
5、肿瘤研究 无菌动物在肿瘤发生与微生物的关系以及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研究中有
重要作用。 1)在致癌因素中,微生物引起癌变的比重较大。 2)无菌大鼠比普通大鼠易发生激素依赖性肿瘤。 3)无菌动物口服苏铁素不出现肿瘤,但普通动物口服苏铁素出现肿瘤。
带有非特定的 微生物和寄生 虫
对微生物携带 状况不明确
三、应用
由于普通级动物是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要求较低的一类动 物,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反应性较差,因而国际上普遍认为 仅可作为生物医学中教学示教之用;或作为某些科学研究为探 索方法而从事的预试验之用,不可供科研、生产和检定之用。 总之,由于普通级动物繁殖力强,生产量大,适宜应用于一般 性的实验。
第二节 清洁级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
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来源于SPF动物或剖腹产动物。 小鼠病原菌应排除10种,病毒5种;大鼠病原菌应排除
10种,病毒2种。
二、特点和应用 1、清洁级动物比普通级动物要求排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