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 格式:pdf
- 大小:125.29 KB
- 文档页数:1
课程教育研究 语法词汇 ·200· 位置,以此来学习方位介词near,between,behind,in front of 等,当学到under 时,这样学生钻到讲台下,短短几分钟内的游戏表演后,学生就掌握了这些单词,并熟练地运用到句子中。
这样暂时的新鲜感将能转变为较稳定的学习兴趣。
2、激励性教学。
争先好胜、表现欲强是初中学生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老师常常用组织竞赛和方式进行单词教学,使竞赛活动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链环式教学。
随着语言教学的逐步发展,词汇量的逐步扩大,语法知识的逐渐加深,在教学中采用链环式教学,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很有帮助。
如教形容词的位置用法,还可联想其反义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规则。
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可以学到单词的全貌,较快地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运用这些单词的能力。
二、加强指导学习方法 1、感官记忆。
背单词时反复出声读单词几遍,并一边读一边写,声音形象一并传到大脑中,记忆就清晰多了,这样记忆单词就能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
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比单一的视觉识记深刻得多,记得也牢靠。
2、分类记忆。
用分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单词,如按学习用品、动植物、人物、食物、交通工具等分类;把一周的名称、月份的名称以及其他表示时间的名词归在一起;把同音异义词和一些易混淆的词如know、now 等经常归类对比,以加深印象。
3、图表记忆。
图表记忆可用于结构规则的记忆,在教学中,应常指导学生将名词的复数变化,动词的第三人称变化规则列在一起;形容词和副词的规则的比较级和不规则的形式均制成一张表;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也列成一份简表,这些图表便于学生查找对照,一些易混淆的词尾变化就一目了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强化了对词汇的记忆。
4、运用记忆。
记忆的重要意义在于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把单词放在词组里,融进句子里去记,引导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句子。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一、语言要通达流畅,具有准确性我们知道,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不讲究语言文字的锤炼。
像卢延让的“吟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皮日休的“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等,都说明了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性。
如今我们倡导语文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意在追求语言的准确性,且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像行云那样舒尾自如,像流水那样从容畅荡。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一个“血”字,向学生讲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怎样用鲜血凝成的;讲《秋天的雨》,就要抓住秋雨的几个鲜明特点,以自己富有的课堂语言,简洁明快,讲述其容量较大的文本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言要注重启发性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和方法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更是迫在眉睫。
教育界人才辈出,百花齐放,但无论怎样变革,教师还是要靠课堂语言这个媒介,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因此,教师启发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要靠教师去启迪,师生之间的思想渠道,考教师的语言去沟通,达到作者、读者、教者、学者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在学习《太阳》一刻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怎样?”教师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充分想象没有太阳的可怕景象,同学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讨论得出结论:“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一真理。
三、语言要讲求趣味性教师讲课既不能像判官那样威严可怕,也不可像滑稽演员那样一笑了之,而是要在自己的课堂语言中融入趣味性,即情趣和理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自然中获取知识,懂得道理。
一般的文学作品重在写“情”,科学常识性文章则重在说“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明快的语言给学生以情趣和理趣。
从理趣来看,其特点主要在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说明的方法,引用各种资料、数据进行论述说明道理。
教师在讲解这一类型的文章,语言不能呆板,不能一味追求讲求知识,关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故事等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12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存在的不足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教师的语言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教学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教师要把握好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语言的传递而实现的。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会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1)语言啰嗦。
口头禅较多,经常使用“明白了吗?”“对不对?”作为语句结尾,老师觉得学生听不太清,所以习惯性地将同一句话重复两遍;(2)语速混乱。
部分教师会出现语速偏快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担心在课堂时间内无法讲完预设的内容,担心知识点没有讲到,所以会自顾自地快速讲授。
还有部分教师语言表达太拖沓,尤其是在讲到某一个重难点时,会一边思考一边讲授,非常影响教学进度;(3)语音不清。
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表达常常出现语音虚化的情况,声音发飘、吞吞吐吐,不够简练,含混不清的语音也让学生听得索然无味;(4)满堂灌。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教案一通讲授,与学生的互动极少,不顾学生的“动态生成”,缺乏科学性,语言平淡乏味,或因语调低沉,致使学生昏昏欲睡或焦躁烦厌,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应用策略既然语言是一门艺术,我们就应该用对待艺术的态度去对待它。
真情投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基础,立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倘若教学语言极为枯燥,缺少情感投入,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保证学生始终处在求知的亢奋状态,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当真情投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让学生感觉轻松写意、兴趣盎然。
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为主,由于字词积累不多且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更感兴趣。
比如,在讲解《找春天》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用这样一段话进行导入:“一说到春天啊,我们总能想象出阳光明媚、微风徐徐、翠绿杨柳的美丽风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感叹春天美好景色的诗词与文章。
浅析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内容摘要: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语言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艺术。
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天天与这种艺术打交道,尤其作为语文教师,其语言丰富、优美、赋有感染力,能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研究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试通过从教师在课堂中的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对教师语言艺术进行浅谈。
关键词:语言艺术、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一束鲜花,会使你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曲美妙的音乐,会使你疲劳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你奋发向上的力量;充满艺术的的语言,能使你的思维踩着欢快的节拍尽情舞动……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职业,更是少不了“语言”这座桥梁的牵引。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研究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内容。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
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
教师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
在语文教学中,以有声语言占主导地位,无声语言与之相辅相成。
本文试通过从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进行浅析。
一、教师课堂中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虽然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有声语言虽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但是在课堂中也少不了需要根据课堂环境、学生参与情况等客观因素对教学语言进行即兴发挥。
课堂语言要做到具有艺术性,其前提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内部语言组织能力;良好的语言编码能力;良好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堂语言中内部语言的组织能力心理学在研究言语过程时发现,人在产生说话欲望,特别是有了说话的意念时,在脑海里出现的并不是人们交际中听到的完整的、展开的语句,而是一些“片段的词或词组”,“内部语言以片段性和简约性为特征”“内部语言不是指向于同别人交际的,它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自己思考问题时的言语活动。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努力提高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听懂、感知中养成“听”的兴趣,培养“听”的能力,进而在“听”与“说”互为渗透促进的过程中,不断规范口头语言,切实提高口语能力。
一、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教学语言首先应该规范且通俗易懂。
如果我们只是把教案中的内容向学生宣读一遍,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笔直的叙述、平淡的说教、呆板的表情,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我们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描绘、渲染。
语言要形象,拟声词、语气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可少,使语言表述通俗易懂。
二、课堂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
1.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
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
2.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后面再谈。
至于“管”,一要管住自己,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
二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
三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于江河之上。
教师应以最快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
三、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
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语言简短精炼低年级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法知识较差,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句式。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如何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首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其次,我认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可以通过讲故事、讲文化背景、讲故事情节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另外,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此外,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科目,更是一门艺术性科目。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吟诵古诗、学习诗歌造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写作题目,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最后,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字音字形的记忆方法、词汇积累方法、语法规则记忆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之吾见摘要:一个语言优美的教师不仅能使其人格魅力得到完美的展示,还能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能使其课堂更具生机、更具活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语言修养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82-01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由此可见在交际活动中语言始终起着重大作用。
有一句谚语说:语言不是蜜,但可粘住一切。
一个老师学问再高,但是表达不好或者表达不清,他的学问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方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一、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如:“在我们讲新课之前,请大家把作业本收起来,老师很感激大家的合作。
谢谢你们。
”“小军,老师需要你的合作,请你把书关上……(稍微延迟一下)谢谢(你)。
”;“小丽,如果你能认真倾听小王回答问题,老师会感激你的……(稍微延迟一下)谢谢(你)。
”;“小明,你的做法(表达)很恰当,谢谢你。
”询问式:征求别人意见,尊重中赢得支持。
如:“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我这样做是否给你带来困扰?”你希望怎么做哩?”“你觉得呢?你认为呢?”体谅式:体谅别人的处境与想法。
如:“我知道你……”认同式:认同别人,更容易肯定自己。
如:“是的”,“你说得非常有道理”,“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
选择式:用选择式代替是非式。
如:用“你要……还是要……”代替“你要不要……”回避式:回避一些不利沟通的词语。
如:少说“我”、多说“我们”;少说“但是”,多提“建议”,多说“而且”。
模仿式:模仿对方情绪状态,模仿别人说话速度。
二、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力求准确、简练、鲜明。
所谓准确,就是要发音标准,遣词得当,观点明确,语气清晰,推理符合逻辑,造句符合文法,用语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