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ToolKit场景变化的增强现实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5.05 KB
- 文档页数:4
增强现实跟踪预测方法研究摘要:为提高增强现实系统中标记跟踪注册的实时性,本文基于视频帧图像块匹配运动估计方法,通过连续帧间运动相关性预测标记运动方向,在预测方向区域检测标记,降低了全帧检测标记的时间复杂性。
基于artoolkit,验证了本方法可显著提高标记跟踪的时间性能。
关键词:增强现实;块匹配;跟踪注册;跟踪预测中图分类号:tp3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1引言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将虚拟物体注册于现实环境中,其中虚拟物体由计算机生成,并允许用户与之实时交互。
增强现实在教育培训、工业设计、机械制造、医疗手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在室内ar与移动ar方面。
如在移动ar方面,geiger,c.等人[2]设计了一个ar soccer游戏,屏幕中出现一个虚拟的球和虚拟的场景,用户通过摄像机捕捉现实世界中脚的运动完成踢球的动作。
邵峰晶等人设计了一个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网络游戏,并且针对跟踪注册速度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角点检测算法(cfd),另外针对ar系统抖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手持增强现实系统中摄像机姿态抖动补正算法。
基于标记的跟踪注册是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它通过对预先放置于真实世界中的标记进行实时检测与识别,计算摄像机相对于标记的位置,实现虚拟物体在真实场景中的注册。
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需逐帧进行标记检测与识别,导致计算量较大,对虚拟物体的实时注册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在增强现实中引入帧图像块匹配运动估计方法,预测其后续帧图像中标记的运动方向,在预测方向的图像区域检测标记,提高虚拟物体跟踪注册的实时性。
视频图像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运动估计,其是通过帧与帧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帧图像进行适当处理。
现有的方法中,如陈靖[6]等人基于运动估计方法中的光流法预测标记点的图像坐标位置,然后通过采用局部搜索法对图像的重心位置的坐标进行搜索。
增强现实中虚实遮挡技术的研究现状作者:聂平来源:《数字通信》2013年第05期摘要: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真实坏境上的新技术,其中虚拟物体和真实物体遮挡关系的正确表现对提高用户的真实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概述了增强现实中虚实遮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基于深度计算和三维重建2个方向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对虚实遮挡处理的研究,其中详细介绍了基于深度计算的方法,针对遮挡物获取、深度恢复和剔除效果处理3个主要步骤,分别对其基本原理和相关改进进行了说明。
得到解决虚实遮挡问题的一般流程,并从2种角度对比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
最后对虚实遮挡技术的发展给出了总结和建议。
关键词:增强现实;虚实遮挡;三维重建;几何一致性中图分类号:TP3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824(2013)05-0034-040引言增强现实[1](augmented reality, A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发展分支,与虚拟现实不同,它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和图像采集装置(摄像机)捕获的真实自然场景叠加到一起,从而增强了用户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它的应用领域囊括了医疗、工业制造维修、娱乐和军事等。
如果画面中真实物体和虚拟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不正确,不仅会使用户出现位置上的判断错误,而且会出现视觉疲劳,甚至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图1a所示,当瓶子出现在虚拟茶壶前面时,错误的遮挡关系会让人觉得瓶子在茶壶的后方,而b才是正确的显示效果。
所以虚实遮挡对于提高增强现实的真实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增强现实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虚实遮挡算法的发展概述在早期的增强现实中,真实场景都是作为虚拟物体的背景而出现的,所以无论真实场景中的遮挡物体怎么移动,它都出现在虚拟物体的后面。
随着相关技术(如图形图像技术,三维渲染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开始从各个角度来解决虚实遮挡的问题。
总体来说这些方法分为基于三维重建和基于深度计算。
ARToolkit增强现实互动扩展技术的实践与展望学院:高等技术学院松江分院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号:07321595姓名:潘忆芸指导老师:郁松年老师二〇一〇年四月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再也不是一个不可及的技术。
这种使虚拟场景更加真实的互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并且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
增强现实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产生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虚拟对象,并通过传感技术将虚拟对象准确“放置”在真实环境中,借助显示设备将虚拟对象与真实环境融为一体,并呈现给使用者一个感官效果真实的新环境。
因此增强现实系统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注册的新特点。
本文介绍了利用ARToolKit实现增强现实技术的过程及其部分的原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习并且尝试了AR技术的开发,并对此技术的将来作出一系列分析和展望。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gmented Reality (AR) is no longer an inaccessible technology. This interactive way, which can make virtual scene become much realer , now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the companies. Nowadays, it is being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AR is a term for a live direct or indirect view of a physical real-world environment whose elements are augmented by virtual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It is related to a more general concept called mediated reality in which a view of reality is modified (possibly even diminished rather than augmented) by a computer. In the case of Augmented Reality, the augmentation is conventionally in real-time and in semantic context with environmental elements, such as sports scores on TV during a match. With the help of advanced AR technology (e.g. adding computer vision and object recognition)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urrounding real world of the user becomes interactive and digitally usable. Artifici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objects in it can be stored and retrieved as an information layer on top of the real world view.In this article, I will introduce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AR through ARToolKit and its principium. I will try to do some exploitation of AR technology and make some analysis and expectation of it.目录摘要 (1)前言 (3)1.1 ARToolKit的诞生 (3)1.2 ARToolKit的简单原理及应用 (3)1.2.1 简单原理描述 (3)1.2.2 AR技术的应用 (4)1.3 AR技术在世界上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5)开发环境介绍与导入 (6)2.1 开发环境以及必要设备介绍 (6)2.1.1 硬件准备 (6)2.1.2 软件准备 (6)2.2 导入ARToolKit (6)2.3 制作识别标记 (6)学习熟悉ARToolKit (7)3.1 学习和熟悉最基本的样本程序 (7)3.2 分析自身情况 (8)3.3制定具体开发项目 (9)开发简单的三维空间绘画程序 (9)4.2 程序结构分析 (9)4.2 具体编码编写 (10)总结与展望 (11)5.1 开发中学习到的经验与总结 (11)5.2 对于ARToolKit技术未来的展望 (12)参考文献 (12)致谢 (12)附录 (13)前言1.1 ARToolKit的诞生ARToolKit 它是一个C/C++ 语言编写的库,通过它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的编写增强现实应用程序。
基于ARToolkit立体视觉成像增强现实系统的研究
易俊;李自力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7(0)28
【摘要】沉浸性是虚拟现实系统最为吸引人的特点,也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增强现实技术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的图像和真实环境的景象叠加显示到用户所佩带的辅助显示设备来获得真实的沉浸感.ARToolkit为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开发工具,本文介绍了一个使用ARToolkit实现具有立体视觉成像的人机交互系统.
【总页数】3页(P255-257)
【作者】易俊;李自力
【作者单位】430074,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430074,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基于ARToolKit的二维码多标识增强现实系统 [J], 葛良水;胡少华;商莹
2.基于ARToolKit的增强现实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J], 潘鸿彬;吴悦明
3.基于ARToolKit的地下管网增强现实系统研究 [J], 常勇;何宗宜
4.基于ARToolkit Plus的增强现实系统实现及框架研究 [J], 黄季冬;胡绍卿
5.基于ARToolkit-MMD虚拟人偶成像增强现实研究 [J], 程实;顾颀;潘健生;陈善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引言增强现实技术是将真实场景同虚拟物体加以融合并同时呈现,特点是虚实空间的一致性结合以及实时交互,具体包括3D物体的注册、显示、跟踪和定位等。
增强现实系统强调真实物体和虚拟物体的互相补充,加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交互能力。
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机械制造、建筑、教育和娱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代表了下一代易用的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1]。
开发增强现实系统的难点在于如何实时、精确的计算观察者视点相对真实世界的位置和姿态,使得虚拟场景能够与真实世界无缝融合。
在基于自然特征的三维注册技术没有发展成熟之前,基于标识的三维注册仍将是当前增强现实应用系统中的主要注册方法[2]。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终端性能提升,越来越多的增强现实应用已经开始通过其他的方式“观察”世界,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输入信息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增强现实系统需要关注的问题[3]。
本文对在增强现实应用中如何呈现多个虚拟物体以及如何处理marker与虚拟物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种增强现实交互应用的实现架构,此种实现方式为后续的功能扩展留有较大的空间。
2现状介绍AR技术诞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当时对AR的诠释与现在不尽相同,特别是对呈现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头盔式显示器[4],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普及,但近年来AR技术的应用大量出现在展览活动、工厂、教学机构。
而呈现的终端也是多种多样,包括PC、移动端以及各种特殊显示设备[3],这其中尤以手机应用增长最为迅猛,加上地理信息的采用,极大地丰富了AR的内涵。
在新式的AR应用中,智能手机的应用较为常见,它们通常内容丰富,而且大多结合了地理信息和图像识别,被广泛用于商业促销、换领折扣等领域。
在传统的AR技术方面包括已经开始商用的ARTool-kit,其增强版本ARToolkit Plus、Studierstube Tracker以及ARTag等[5]。
大多数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的增强现实类库都不包含3D渲染和呈现的实现,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灵活的选择开发平台和实现方式。
一种基于SURF与ARToolkit的增强现实设计陈荣军;朱雄泳;谭洪舟;陈奇彦【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年(卷),期】2012(38)10【摘要】为了解决旅客在国外旅游时由于语言不通,无法实时了解日常遇到的路牌、餐牌等信息的问题,基于ARToolkit和SURF算法,提出一种设计图文解说增强现实功能开发方法.经过实验测试,成功实现了对名画的图文解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In order to solve the travelers' problems when traveling abroad, that they can not understand the daily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such as road signs, menu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e paper proposed and designed a new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explanation picture with text based augmented reality function, based on ihe ARToolkil and the SURF algorithm. After the experiment tests , it has realized the function explained a famous painting with text successfullyand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which is convenient to useand has a high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value.【总页数】4页(P116-118,121)【作者】陈荣军;朱雄泳;谭洪舟;陈奇彦【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相关文献】1.一种基于SURF与地理格网模型的增强现实方法 [J], 毕金强;许家帅;辛全波;尚东方2.基于ARToolKit的手指识别增强现实系统的设计 [J], 史亨祯;王昱;石孟楠;贾常见3.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小学数学辅助学习APP的设计与实现 [J], 康艺旋;华尉然;童强;杜双云4.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小学数学辅助学习APP的设计与实现 [J], 康艺旋;华尉然;童强;杜双云5.基于ARToolKit的增强现实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J], 徐敏;童强;陈栋才;向康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2卷 第3期2015年3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MICROELECTRONICS &COMPUTERVol.32 No.3March 2015收稿日期:2014-05-08;修回日期:2014-06-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4159,6077800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3223120006)基于ARToolKit场景变化的增强现实的研究谢 敏1,徐荣青1,2,何利荣3(1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6;3海军湛江军械修理厂,广东湛江524000)摘 要:基于ARToolKit开发包增强现实系统,由于图像分割的阈值是固定的,当场景发生较大变化时,不能实现增强现实;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实时视频序列中的图像采用最小误差法计算此帧图像分割的阈值,当场景发生变化时,阈值将随之改变.在ARToolKit系统中对标识旋转情形进行增强现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场景发生较大变化时仍能实现增强现实,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时性,提高了ARToolKit增强现实系统的整体性能.关键词:增强现实;ARToolKit;阈值;最小误差法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80(2015)03-0113-04Research Augmented Reality Based on ARToolKitScene ChangeXIE Min1,XU Rong-qing1,2,HE Li-rong3(1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23,China;2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23,China;3Naval Ordnance Repair Shop in Zhanjiang,Zhanjiang 524000,China)Abstract: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ARToolKit development kit.Since the image segmentationthreshold is fixed,when the scene changes greatly,it cannot achieve augmented reality.In order to solve thisproblem,we put forwar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mage threshold for real-time image in the video sequence with theminimum error method,when the scene changes,the threshold will change accordingly.In the ARToolKit systemwe do some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arker rotating cas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still achieve augmented reality when the scene changes a lot,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and real-time of the method.Thus,it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ARToolKit enhanced reality system.Key words:augment reality;ARToolKit;threshold;minimum error method1 引言标识识别是基于人工标记实现增强现实的一个关键步骤,而标识识别中图像分割[1]的阈值对增强现实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ARToolKit开发包是完全开源的,目前主要使用ARToolKit结合其他工具来开发一些增强现实系统,程实等人利用MMD和ARToolkit实现了具有立体视觉成像的人机交互系统[2];文献[3]中利用ARToolKit设计了一套能够实时展现三维物品的系统.ARToolKit开发包在实现增强现实过程中,图像分割的阈值是人工设定的且在系统运行后不再改变[4],所以系统的实时性较好,但不能适应场景的较大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实时视频序列中的图像采用最小误差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年法[5]计算此帧图像分割的阈值,故当场景发生变化时,阈值随之改变,验证了该法的有效性与实时性,提高了ARToolKit增强现实系统的整体性能.2 关键技术与算法2.1 ARToolKit的工作原理ARToolKit[6,7]是一套基于C语言及OpenGL的增强现实系统开发包,该工具包由日本大阪大学的Hirokazo Kato博士于1999年设计开发的,因其是完全开源的,现已成为在AR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开发包.ARToolKit通过计算机来判断是否找到标记及在标识识别成功后计算虚拟物体所需叠加的位置.程序初始化时根据用户判断,设定一个固定的图像分割阈值,此分割阈值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通过此阈值对采集到的每一帧图像进行分割,找出此帧图像中所有的四边形区域作为候选匹配区域,然后将每一候选区域进行模板匹配测试,如果达到匹配成功条件,则系统认为找到了一个标识.阈值的设定直接影响分割的效果,进而影响能否实现增强现实.本文对实时视频序列中的图像采用最小误差法计算此帧图像分割的阈值,当场景发生变化时,阈值随之改变.2.2 最小误差全局阈值分割法阈值分割[8-10]就是图像二值化,数学的定义是:如果图像f(x,y)的灰度级范围是(Zl,Zk),设搜寻出的域值是T,T是存在与Zl、Zk之间的一个数,则可由式(1)表示图像二值化所得的新图像f1(x,y).f1(x,y)=1,f(x,y)≥T0,f(x,y)<{T(1)在ARToolKit增强现实系统中,因为视觉标志物一般情况下都为较黑的物体,和背景的灰度有相当大的反差,由此可知,它在摄像机上留下的投影图像一般应该是由一个较黑的物体叠加在一个较白的背景上形成的.峰谷法是一种方案,然而这种方法在宽且平的谷底图像及相差较大的两峰值时无法适应.所以需要找到一个具有门限的最佳阈值,使得在决定一个给定的像素是属于对象还是背景时的平均出错概率降到最低.假设图像中物体像素点数的百分比为Q,其像素的灰度级正态概率密度为P1(x)[11].那么背景点的百分比为(1-Q),其像素灰度级正态概率密度为P2(x),所以这幅图像总的灰度级概率为P(x)=QP1(x)+(1-Q)P2(x)=Q2πσ槡1exp-(x-u1)22σ[]21+ 1-Q2πσ槡2exp-(x-u2)22σ[]22(2)假设令一阈值为t,且把小于t的全部点称为目标物体点,而把不小于t的所有点称为背景点.那么目标点被错归为背景点的概率为L1(t),把背景点错归为目标点的概率为L2(t),则有L1(t)=∫+!tP1(x)dxL2(t)=∫t-!P2(x)d烅烄烆x(3)出错的整体概率为L(t)=QL1(t)+(1-Q)L2(t)(4)要找到出错最少的门限阈值,可将式(4)两边对t求微分(使用莱布尼兹法则)并令微分式等于0,故有QP1(t)+(1-Q)P2(t)=0(5)对式(5)取对数获得lnQσ2(1-Q)σ1-(t-u1)22σ21=-(t-u2)22σ22(6)当σ21=σ22=σ2时,t=u1+u22+σ2u2-u1lnQ1-Q(7)由式(7)可以求解出t,例如已知先验概率Q=1/2,则有:t=u1+u22(8)根据这个等式求解得到的t,即为最佳阈值.本文增强现实系统图像分割的阈值是采用最小误差分割法和迭代法思想来实现的,这个算法的步骤如下所示.(1)选择一个t的初始值,本文中先求出图像灰度值Zmin和Zmax,令t=Zmin+Zmax2.(2)根据阈值t将图像分割成两部分:G1由全部灰度值大于t的像素构成,而G2由全部灰度值小于或者等于t的像素构成.(3)计算出区域G1和G2的平均灰度值u1和u2.(4)求出新的阈值t:t=u1+u22.(5)重复步骤(2)到(4),直到逐次迭代所得的t值之差小于事先定义的参数或者迭代次数达到10次(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一般不超过10次迭代就能找到最佳阈值,为防止程序偶尔迭代次数过多影响程序实时性,将迭代次数上限设置为10次).411 第3期谢敏,等:基于ARToolKit场景变化的增强现实的研究3 实现与结果3.1 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见图1.图1 系统流程图3.2 关键代码最小误差法计算阈值的核心代码如下:static void AdaptiveThreshold(ARUint8*dataPtr){for(p6=0;p6<(xsize*ysize);p6++){dataPt[p6]=(dataPtr[p6*3]+dataPtr[p6*3+1]+dataPtr[p6*3+2])/3; //将输入图像灰度化//找到最大和最小灰度值if(dataPt[p6]>Zmax)Zmax=dataPt[p6];if(dataPt[p6]<Zmin) Zmin=dataPt[p6];}t0=(Zmin+Zmax)/2; //设置初始迭代值while((abs(t4-t5)>3)&&(p7<11)){ //迭代停止条件for(p6=0;p6<(xsize*ysize);p6++){//判断归为目标点还是背景点if(dataPtr[p6]>thresh1) //判断归为目标点还是背景点if(dataPtr[p6]≤thresh1)}t5=(thresh2+thresh3); //求出新的阈值t3.3 结果与分析本文基于ARToolKit系统框架进行相应的实验,其运行环境为:64位Microsoft Windows 7家庭普通版,内存为2.00GB,摄像机采用的是笔记本自带摄像头,输出帧为30f/s,分辨率640×480像素.程序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编写;使用OpenGl建立和渲染三维虚拟模型.图2(a)和(b)分别所示为采用固定阈值法和最小误差法,标识正对摄像头时都能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图3(a)所示为采用固定阈值法,标识旋转45°不能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图3(b)所示为采用本文方法,标识旋转45°仍能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a)采用固定阈值法 (b)采用最小误差法)图2 标识正对摄像头时两种方法增强现实效果(a)采用固定阈值法 (b)采用最小误差法)图3 标识旋转45°时两种方法增强现实效果图4是增强现实系统采用本文方法在标识相对摄像头角度发生变化时阈值随之做出修正的效果图.图4 场景变化时阈值修正效果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当人工标记相对摄像头的位置发生较大变化,即场景发生较大变化时,采用固定阈值无法实现增强现实;而对实时视频序列中的图像采用最小误差法计算此帧图像分割的阈值时,即使场景发生变化,阈值也能随之做出相应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在场景发生较大变化时仍能实现增强现实且实时性较好.4 结束语本文在ARToolKit开发包增强现实系统中采用最小误差法来计算实时视频序列中的图像分割的511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年阈值,当场景发生变化时,阈值也随之改变,再识别有无标记,进而判断是否该实现增强现实.实验结果表明图像分割的阈值能随着场景变化做出适当修正,同时能满足增强现实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参考文献:[1] 孙阳光,蔡志华.一种基于局部自适应的女书字符图像分割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31(3):142-145,149.[2] 程实,顾颀,潘健生,等.基于ARToolKit-MMD虚拟人偶成像增强现实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28(10):150-152.[3] 胡颖群,尹长春.基于ARToolKit的三维虚拟商品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8):259-261.[4] 盛君,王毅刚.基于ARToo1Kit手指交互系统的研究[J].机电工程,2010,27(6):116-119.[5] 张新明,李振云,孙印杰.快速二维直方图斜分最小误差的图像阈值分割[J].电光与控制,2012,19(6):8-12.[6] 史亨祯,王昱,石孟楠,等.基于ARToo1Kit的手指识别增强现实系统的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3,10(4):54-55.[7] 蒋峥峥,高瞻,陈翔,等.基于ARToo1Kit的虚拟手表试戴系统的实现[J].信息化研究,2013,39(5):35-39.[8] 刘欣欣,李雪,王琼.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多阈值分割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30(12):28-30,63.[9] 雷建锋,汪伟.基于OpenCV的图像阈值分割研究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3,36(24):73-76.[10]李俊锋,张志彦.基于矩不变特性的阈值选择图像分割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30(12):170-172.[11]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作者简介:谢 敏 男,(1987-),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增强现实.E-mail:xiemin2012_cool@163.com徐荣青 男,(1966-),教授.研究方向为光电检测技术与光电信号处理.何利荣 女,(1975-),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上接第112页)[5] Seth D D,Patnaik S,Pal S.A quality of service assured&faired MAC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C]∥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ICCSP),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alicut:IEEE,2011,413-417.[6] 雷磊,许宗泽.Ad hoc网络中DCF公平性分析与改进[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30(2):472-476.[7] Loukas A,Woehrle M,Zuniga M,et al.Fairness for AllRate Allocation for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C]∥Mobile Ad-Hoc and Sensor Systems(MASS),2013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Hangzhou:IEEE,2013,154-162.[8] Pham Thanh Giang,Pham Minh Vi.Cross layer designto enhance TCP performance in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C]∥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Communica-tions(ATC),2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HoChi Minh:IEEE,2013,642-647.[9] Afghah F,Abedi A.Distributed fair-efficient power al-location in two-hop relay networks[C]∥Sensor,Mesh and Ad Hoc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SECON),2013 10th Annual IEEE CommunicationsSociety Conference on.New orleans,LA:IEEE,2013:255-257.[10]Dang-Quang Bui,Won-Joo Hwang.Proportionally qua-si-fair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C]∥Advanced Information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AINA),2012IEEE 26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s.l.].2012,641-648.[11]Yongkang Xiao,Xiaoyan Hu,Bo Sun.Fair and stableMAC scheme to improve TCP performance for wirelessAd Hoc networks[C]∥Wireless Communications,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WiCOM),2012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Fukuoka:IEEE,2012,1-5.[12]缑西梅,万润泽,朱彦松.基于多跳聚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公平性竞争策略[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0,27(8):248-251.[13] Bensaou.B,Yu Wang,Chi.C.Ko.Fair Medium Ac-cess in 802.11Based Wireless Ad-Hoc Networks[C]∥IEEE/ACM MobiHoc 2000,Shanghai:IEEE,2000,99-106.作者简介:林涵仙 男,(1987-),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E-mail:lin_hanxian@126.com.陈世平 男,(1964-),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云计算.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