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5
生物孟德尔定律的知识点总结生物孟德尔定律的知识点总结生物孟德尔定律是基因学的重要基础,是遗传学研究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这种定律是奥地利的格雷戈尔·孟德尔在19世纪50年代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而发现的,也被称为孟德尔法则或孟德尔遗传定律。
生物孟德尔定律的基本概念生物孟德尔定律中的遗传单位称为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与特定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相关联。
每个个体的基因型来自其父母的基因组合,并且个体的表型受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
基因通常存在于成对状态,称为等位基因,表达为某一形态或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表达为另一种形态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
生物孟德尔定律的三个规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三个规律,分别是:1. 单因遗传第一定律:也被称为分离定律或杂合子分离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杂交中,如果两个纯种品种(即基因型全部相同的品种)与同样性状的基因型不同的纯种品种进行交配,它们的杂合子(即F1代)的基因型均为同一性状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组成(即杂合基因),但它们的表现为显性基因的性状,这是因为显性基因占据了隐性基因的表达,隐性基因并未表现出来。
当杂合子(F1代)相互杂交时,杂合基因有可能互相组合,从而在它们的子代中出现隐性基因的表达。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离。
孟德尔定律的第一定律表达了基因相互作用的特点,即伴随着基因的遗传世代而延续。
2. 单因遗传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自由联合定律或染色体分离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杂合子(F1代)的两个衍生子或子代(F2代),颜色和形状这两个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即任何一个性状的表现并不影响另一个性状的表现。
这个定律描述了基因位点之间的可独立分离和组合,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特定性状的遗传方式。
3. 单因遗传第三定律:也被称为染色体连锁定律或染色体导向定律。
该定律指出,一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可能性很高,这是因为同一染色体中的基因往往会位于相邻位置,不能独立分离。
教资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指奥地利的植物学家格里高利·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所得出的基本遗传规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模式,对后来的遗传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德尔的实验对象是豌豆,他选择豌豆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豌豆的繁殖周期短,易于观察和控制。
他将纯合的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并观察了它们的后代。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实验得出了三个基本定律,分别是:单因素遗传定律、二因素遗传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单因素遗传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如果两个纯合的品种在某个性状上存在差异,那么它们的杂交代数中的所有个体都会表现出与其中一个纯合品种相同的性状。
这个定律揭示了性状的遗传是由个体的基因决定的。
二因素遗传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如果两个纯合的品种在两个性状上存在差异,那么它们的杂交代数中的个体在这两个性状上的表现会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个定律揭示了性状的遗传是独立的,不同性状的基因在遗传中是相互独立的。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性状的基因在遗传中是自由组合的,互不影响。
这个定律揭示了基因的组合是随机的,不同基因之间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我们理解生物遗传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定律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子代会表现出某些特征,为我们研究和改良物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除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现代遗传学研究还发现了许多其他的遗传规律,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表达调控等。
这些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遗传的理解。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为我们理解生物遗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对豌豆的实验,孟德尔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不仅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遗传学,探索更多关于遗传的奥秘,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定律一般指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三定律
孟德尔三大定律分别是:
①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中。
该定律揭示了一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在减数分裂时经过复制后发生分离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
②独立分配定律,这个定律是指当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进入一个配子时,它们相互之间是独立自由组合的,后代基因型是雌配子和雄性配子随机受精决定的.
③连锁遗传定律:一种生物的性状很多,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自然也很多,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有限,必然有许多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这就会引起连锁遗传的问题。
生物孟德尔定律的知识点总结生物孟德尔定律是指奥地利的一个植物学家孟德尔(Gregor Mendel)在19世纪的实验中,发现了遗传现象的规律。
他通过对豌豆花的实验,发现了遗传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时代。
以下是生物孟德尔定律的知识点总结:1.基因的概念生物的一切特征来源于基因,基因是一段能够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DNA序列。
基因分为等位基因和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等位基因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座上的基因,显性基因是指可以表现出来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指不会表现出来的基因。
2.孟德尔定律孟德尔定律主要包括两大定律:分离定律和配合定律。
分离定律是指在自交或杂交的过程中,基因在子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出来。
孟德尔发现了两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分离,这就表明基因不是与基因混合在一起传了下去,而是分开了传下去。
配合定律是指基因的联合性,并且基因的联合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孟德尔发现:如果把两个不同的基因座杂交在一起,这两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会很稳定地联合在一起,不受其它基因座影响。
3.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的所有基因的组合,而表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有性状的表面现象。
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可以直接影响其表面现象,但也可能不会产生影响,这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有关。
4.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揭示了遗传现象的一些规律。
其中最基本的是:等位基因的遗传是相对独立的。
每个等位基因都有50%的概率被子代接受,同时也有50%的概率不被接受。
而不同的等位基因之间并不互相影响。
此外,孟德尔发现了一个基因只能表现出来一个性状这样的规律,这种性状叫做单基因性状。
这也引出了其他遗传规律,如颜色通道规律,隐性遗传规律和多基因遗传规律。
5.应用孟德尔定律为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成为科学探索的经典案例。
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可用于育种和基因编辑等领域。
总之,生物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形式和规律的基石,对于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必修二第1、2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具备的条件A.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亲本一定要是纯种 B.所选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定要有明显的差异C.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为杂交的母本 D.一定要让两性亲本进行有性杂交2.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哪一组属于相对性状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3.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D.在抓取4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4.基因型为Aa的杂合体,若连续自交三代,纯合体所占的比率为A.7/8 B.7/16 C.15/16 D.15/325.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
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蚕的分离比是A.3:1 B.13:3 C.1:1 D.15:16.孟德尔规律在下列哪种生物中不.起作用A.人类 B.玉米 C.蓝藻 D.大豆7.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1:1 B.2:1 C.3:1 D.8:18.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C.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其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9.我国科学家将鲫鱼的单尾鳍基因转移到双尾鳍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孵出的小鱼一部分表现出单尾鳍性状,某人希望弄清单尾鳍基因是存在于细胞核中,还是存在于细胞质中,设计了以下2种实验方案:①以单尾鳍鲫鱼为母本,双尾鳍金鱼为父本进行杂交;②以双尾鳍金鱼为母本,以单尾鳍鲫鱼为父本进行杂交。
你认为最可取的是A.只需做① B.只需做②C.同时做①和② D.均不可取10.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A.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11.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12.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患短指症,母亲为正常指,父母都会说话。
已知短指(B)对正常指(b)为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为显性。
请问该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和该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的?A.父BBDd、母bbDD,Bb精子、bD卵细胞 B.父BBDD、母bbDd,BD精子、bd卵细胞C.父BbDd、母bbDd,bd精子、bd卵细胞 D.父BbDd、母bbDD,bD精子、bD卵细胞13.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
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
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14.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
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
这说明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15.动物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为aa′、bb′、cc′,其中abc均来自母方,a′b′c′来自父方,那么该生物形成一个含a′b′c′配子的概率是A.0 B.1/2 C.1/4 D. 1/816.地球上生物界绚丽多彩,表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是①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②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③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结合的随机性④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种类的多样性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17.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互换,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互换?18.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初级性母细胞中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染色体C .其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染色体D .存在于一个四分体中的两个染色体19.右上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 .2、4 B .1、3C .1、3或2、4D .l 、4或2、320、右图是一个正在分裂的高等生物的细胞,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 .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 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 .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两.个正确选项。
21.下列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种类与受精卵相同的是A. 精原细胞B.体细胞C. 精子D.卵细胞22.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 B .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C.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D.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23.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 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数,则2n代表 A .F 1形成配子的类型数 B .F 1形成F 2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数 C .F 2的基因型种类数 D .F 2的表现型种类数24.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受精过程就是指Ⅰ+Ⅱ的过程B .Ⅲ所示过程不可能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进行的C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D .由于受精作用生殖方式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进程25.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色盲患儿。
研究表明色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色盲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 .如果妻子是携带者,丈夫正常,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C .如果丈夫是色盲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女儿不一定是携带者D .色盲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26.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至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是 A .6+XY B .6+XX C .6+YY D .4条27. 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下面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着丝点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着丝点分裂28.一个基因型为AaBb (自由组合、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精原细胞产生AB 型配子的几率为 A .0 B .25% C .50% D .75%29.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 )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D .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30. 下图的家系遗传系谱图中,方快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性,黑色代表隐性遗传病患者、白色代表正常或携带者,正确的是A.都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B.除②以外,均不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C.家系②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这种病的携带者D.家系④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为1/8三、非选择题31.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 )(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
个体内基因组成 性状表现(眼色)四显基因(AABB ) 黑 色 三显一隐(AABb 、AaBB ) 褐 色 二显二隐(AaBb 、AAbb 、aaBB ) 黄 色 一显三隐(Aabb 、aaBb )深 蓝 色 四隐基因(aabb )浅 蓝 色若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为AaBb 。
从理论上计算: ⑴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共有 种。
⑵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⑶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⑷若子女中的黄眼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的女儿的几率为 。
32.右下图是基因型为MmNn 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 。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 有 个DNA 分子,有 对同源染色体。
(3)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 与M ,m 与m 的分离发生在 。
M 与N 或n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无交叉互换)(4)若该个体与基因型为MmNn 的个体交配,则其若干后代中理论上出现 种表现型。
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理论比值是 。
33.下图为果蝇细胞分裂图:(1)图Ⅱ的细胞叫_____________。
图Ⅰ、Ⅱ、Ⅲ,连续的分裂过程是否为一个细胞周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Ⅲ中的a 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 的染色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X 或Y )。
(3)果蝇的红眼(W )对白眼(w )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若图Ⅰ表示一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请在图Ⅳ中标出该等位基因的位置。
34.豌豆子叶的黄色(Y )对绿色(y )是显性,圆粒(R )对皱粒(r )为显性。
下表是四种不同的杂交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
请在表格中填写亲代的基因型。
亲代子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基因型表现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① × 黄皱×绿皱 0 34 0 36 ② × 黄圆×绿皱 16 17 14 15 ③ × 黄圆×绿圆 21 7 20 6 ④ × 绿圆×绿圆 0 0 43 14 ⑤ ×黄皱×绿圆15161817图Ⅳ35.下图是某家庭两种遗传病遗传的系谱图,白化病为(a ),色盲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