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财政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7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2019)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财预〔2019〕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我们制定了《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现予印发。
附件: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财政部2019年5月31日附件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制定《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
第二条中央财政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幅高于转移支付的总体增幅。
对于中央出台增支政策需要纳入均衡性转移支付测算的,中央财政相应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
本办法所指均衡性转移支付,不含均衡性转移支付项下编列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
第三条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统称省)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使用。
按照测算办法,标准财政收入大于或等于标准财政支出的地区,不纳入均衡性转移支付范围。
二、转移支付额度确定第四条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选取影响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按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差额及转移支付系数计算确定。
其中,标准财政收入根据工业增加值等客观因素及全国平均有效税率计算确定,用以反映地方收入能力;标准财政支出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海拔、温度、少数民族等成本差异计算确定,旨在衡量地方支出需求。
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一、上级提前告知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上级提前告知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总额180846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406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5520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1578万元。
按用途划分,可支配财力75086万元,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105760万元。
可支配财力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三保”支出,专项资金全部按制定用途安排。
二、上级提前告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上级提前告知3041万元,主要是提前下达2017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2984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少年宫项目资金52万元,提前下达2017省级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万元,全部按规定安排。
三、一般公共预算对乡级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对乡级转移支付总额18774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6042万元,主要包括工资性补助等均衡性转移支付11877万元,村级运转等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416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365万元;待分指标367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对乡级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乡级转移支付总额432万元,
主要安排了由乡镇实施的专项支出。
上级转移支付工作情况一、转移支付的概念和背景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其他机构提供的财政资金,以支持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和保障基本民生。
转移支付是财政分配的一种方式,旨在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转移支付的目的和意义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促进地方政府均衡发展、提高民生福祉、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可以向经济相对薄弱的地方提供财力支持,促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转移支付的工作流程和方式转移支付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资金拨付、资金使用、资金监管和资金绩效评估等环节。
资金拨付是指中央政府根据地方政府的申请和财政需求,将拨付给地方政府一定数额的资金。
资金使用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和规定,将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等方面。
资金监管是指中央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地方政府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资金绩效评估是指对转移支付的效果和成效进行评估,以改进和优化转移支付的方式和机制。
转移支付的方式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转移支付等。
财政拨款是中央政府直接将资金拨付给地方政府,用于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需求。
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根据特定的政策目标和项目需求,向地方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用于特定领域或特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一般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的用途较为广泛的资金支持,用于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等方面。
四、转移支付的调整和管理转移支付的调整和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和效益,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平、公正和高效。
调整和管理包括转移支付的政策设计、资金分配机制的优化、资金使用的监督和评估等方面。
政府部门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能力,不断完善转移支付的政策体系,提高转移支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同时,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转移支付的资金使用符合规定和要求,推动转移支付的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XX年财政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第一篇:XX年财政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XX年财政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XX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认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以抓财政收入为中心,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保障,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强财政监督,通过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和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调整的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全力支持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平稳、较快发展,为推进我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财政预算变动情况从XX年开始,州财政按上级要求对补助收入提前预告,编入年初预算,所以,经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财政XX 年财政收支预算,上报州财政后根据补助内容进行了调整,经州财政调整后的年初预算已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在预算执行中,今年10月,根据收支变化情况和州财政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对XX年财政预算又进行了调整。
(二)财政收入执行情况XX年我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可用财力增幅较大。
决算结果是:上划中央两税、所得税完成50,305万元,占年初预算(人代会审议通过,以下相关指标同)51,068万元的98.51%,占调整预算51,832万元的97.05%,同比增长24.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211万元,占年初预算136,034万元的105.28%,占调整预算143,196万元的100.01%,同比增长29.52%,占州下达工作目标任务140,000万元的102.29%,下达奋斗目标任务143,000万元的100.15%;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3,845万元,占年初预算80,942万元的103.59%,占调整预算82,744万元的101.33%,同比增长22.05%。
海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3.12.04•【字号】琼财农〔2023〕1314号•【施行日期】2023.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海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各市县(不含三沙市)财政局:根据《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预算的通知》(财农〔2023〕89号)要求,为支持做好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结合你市(县)实际情况,现提前下达你市(县)2024年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详见附件1),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此项资金2024年收入科目列“1100313农林水”,支出功能科目列213类07款相关项(详见附件1),待2024年预算年度开始后,按程序及时拨付使用。
二、请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琼农〔2023〕81号)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指标和项目安排、分解下达等相关工作,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9〕18号)要求,现将你市(县)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区域绩效目标一并下达(详见附件2)。
请对照区域绩效目标,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确保年度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支持通过民主程序议定的“村内户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优先支持纳入和美乡村建设的村。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资金支持海口市琼山区长泰村、龙华区仁里村,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万泉镇罗凌村、阳江镇老区村,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临高县临城镇昌拱村、定安县翰林镇中瑞农场居、白沙县元门乡向民村、儋州市东成镇迈格村等11个村进一步巩固提升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成效,每个村补助资金100万元。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12.01•【字号】苏财农〔2023〕88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各设区市、县(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相关省级单位:现将2024年粮油生产保障、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动物防疫补助)等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提前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1)。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下达的资金是中央提前下达的2024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
2024年实际下达资金额度、工作任务清单及对应绩效目标,根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正式文件下达后另行确定。
二、各地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要密切合作,提前谋划使用方向,做好项目储备。
三、请各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管理,实行涉农资金管理“阳光操作”,全面推进公开公示等制度,做好资金监管。
市县通过2024年省与市县财政结算办理,收入列“1100252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结算项目,支出列“213农林水支出”,待2024年预算执行年度开始后,及时组织项目实施,按程序及时拨付使用。
四、下达给省级预算单位的中央资金请列“2130135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科目;非部门预算单位的中央资金下达到省农业农村厅,由省农业农村厅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拨付至相关项目单位。
附件: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提前下达表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12月1日。
国务院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正文:---------------------------------------------------------------------------------------------------------------------------------------------------- 国务院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2007年6月27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国务院委托,我着重就规范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向本次常委会会议报告,请予审议。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非常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方针,全国人大对此十分重视,积极给予指导并提出明确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转移支付体系不断完善,转移支付管理不断加强,转移支付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但受一些因素制约,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逐步加以规范。
一、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情况(一)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实施税收返还,将中央通过调整收入分享办法集中的地方收入存量部分返还地方,保证地方既得利益。
目前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两税返还和所得税基数返还。
其中,增值税、消费税两税返还按1:0.3增长比率计算,所得税基数返还为固定数额。
中央财政并不拥有税收返还的分配权、使用权,这部分收入实际上是地方财政可自主安排使用的收入,在预算执行中通过资金划解直接留给地方。
2006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3930.22亿元。
这部分收入作为中央财政收入计算,2006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2.8%;如果将其视同地方财政收入,则2006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2.6%。
转移支付资金总体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转移支付资金在过去一年中得到了显著的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对于转移支付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以及对于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下面将对转移支付资金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资金规模来看,去年转移支付资金总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数字较上年增长了10%,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水平。
这表明政府对于转移支付政策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从资金使用效率来看,过去一年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对各项转移支付项目的跟踪和评估,我们发现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效益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于转移支付项目的细化管理和监督,以及对于项目执行效果的及时评估和调整。
再者,从资金使用方向来看,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扶贫、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
这些领域是政府转移支付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和关心的领域。
去年,转移支付资金在这些领域的使用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受益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最后,从资金管理和监督方面来看,政府对于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通过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政府能够更加有效地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这为转移支付资金的合理使用和保障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的来说,去年转移支付资金的总体情况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资金规模的增长、使用效率的提高、资金使用方向的明确和资金管理监督的加强,为转移支付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社会各界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于转移支付政策的支持和投入,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230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我部重新制定了《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政部2015年12月30日附件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以下简称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无偿给予地方政府,由接受转移支付的政府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的预算资金。
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资金来源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第三条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专项转移支付分为委托类、共担类、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等五类。
委托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事权,中央委托地方实施而相应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共担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中央将应分担部分委托地方实施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22.04.10•【文号】财预〔2022〕55号•【施行日期】2022.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财预〔2022〕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进一步规范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我们对《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财政部2022年4月10日附件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第一条为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等地区解决社会矛盾,促进转型发展,规范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补助范围包括:经国务院批准的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以及秦岭、木里矿区等矿业权退出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地区。
第三条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本地因资源开发产生的社保欠账、环境保护修复、棚户区搬迁改造、塌陷区治理、矿业权退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和化解民生政策欠账,不得用于政府性楼堂馆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项目支出。
第四条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公正。
选取客观因素,采用统一规范的方式进行分配。
(二)分类补助。
突出资源枯竭城市重点,分类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差异化补助。
(三)公开透明。
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和分配结果公开透明。
(四)激励约束。
强化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条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选取影响财政收支、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分配,下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统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