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综合实操技能赛卷及评分标准一、综合实操试题【情境描述】孙爷爷,71岁,一个月前突然感到眩晕、嘴歪眼斜、左侧面部、肢体麻木、吐字说话不清,急诊入院,诊断为脑中风。
出院后,老人左侧肢体偏瘫,末梢循环差,骶尾部有一约6✕7厘米压红,表面无水泡及溃破。
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老人情绪低落,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想法,拒绝与外界进行任何交流,现已入住某养老机构。
您作为照护孙爷爷的养老护理员,请于早上8点“为Ⅰ期压疮老年人提供照护”;下午3点“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床上翻身训练”;晚上9点“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并协助睡眠照护”;当老人出现不良情绪,请及时用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疏导,并贯穿于所有照护服务当中。
【任务要求】1.确定老人家目前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照护技能2.依据情境确认综合实操顺序3.完成综合实操任务要考虑:①工作准备养老护理员操作前应介绍情境及任务要求,并从自身仪容仪表、环境、物品及标准化老年人四个方面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②沟通评估养老护理员在操作前应对标准化老年人进行告知,如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采用沟通、观察、量表或器械等方式开展健康评估,其中沟通应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
③实施过程养老护理员操作中应“以老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操作规范;操作后应做到为老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并准确记录等。
注意事项在与标准化老年人沟通及实施过程中体现,不作单独口述;根据设定情境案例及任务要求下,最大限度进行实操。
④综合评价养老护理员应对标准化老年人做到安全防护、隐私保护、健康教育、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等,并注意自身防护。
二、评分标准实操1:为Ⅰ期压疮的老年人提供照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表裁判长:裁判员:核分员:年月日实操2: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床上翻身训练评分标准裁判长:裁判员:核分员:年月日实操3: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并协助睡眠照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表裁判长:裁判员:核分员:年月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6赛项名称:会计技能英文名称:Account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财经商贸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生会计职业岗位通用技术、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竞赛包括财务会计技能竞赛和管理会计技能竞赛两个环节,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
其中财务会计技能竞赛环节包含岗位职业素养竞赛内容(岗位职业素养考核穿插和融入于团队竞赛过程中),管理会计技能竞赛环节也采用团队竞赛方式。
1.财务会计技能(含职业素养)竞赛环节竞赛内容及分值分布财务会计技能竞赛环节共400分,其中4个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各10分,共40分,团队合作竞赛360分。
(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在全部正确的基础上,每提前1秒可获得奖励分0.01分)(1)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内容及分值(共40分)严谨准确精神——出纳岗位——现金存储业务(10分)耐心细致态度——审核会计——银行对账业务(10分)快速高效作风——成本会计——凭证汇总业务(10分)灵活应变能力——会计主管——会计制度设计(10分)(2)团队赛竞赛内容及分值(共360分)①出纳岗位(共60分)支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进账单填写、单据整理、网上电子支付业务、涉及收付款记账凭证审核等。
②成本会计岗位(共100分)填制成本核算原始凭证、计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核算相关的记账凭证、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等。
③审核会计岗位(共100分)票据审核、填制除成本核算以外的相关业务原始凭证、编制除成本业务以外的记账凭证、凭证审核、账簿核对等。
④会计主管岗位(共90分)建立账套、凭证的审核、过账及结账,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的审核授权,网上税费申报、报表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公式设置)及报表分析、纳税筹划等。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艺术专业技能(声乐表演)赛项、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一)评分原则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结合赛项自身特点,成绩评定遵循科学合理、规范严谨、公平公正的原则,既全面衡量,又突出重点;既重视基础水平和质量,又重视综合表现及应用和创造能力;专业性与职业性相融合。
(二)评分方法1.成绩评定采取由评委(裁判)组当场集体评分的方法。
评委组由12人(其中新谱视唱评委3人)组成,每位评委依据选手的竞赛表现、按照评分标准独立评分;由专门计分人员在统一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得出其它分数的平均分(新谱视唱以全部分数的平均分计),即为选手该项目的比赛成绩。
2.由专门计时人员负责计时。
每半天(或晚上)竞赛结束,即将计时表交给计分人员。
对歌曲演唱少于规定时间的选手,由计分人员按规定扣除相应分数。
3.竞赛每半天(或晚上)结束后公布一次成绩。
选手成绩须经监督员审核签字、评委组长确认签字后,方可公布。
4.评分采用百分制。
每项竞赛内容满分均为100分。
参赛选手的最终总成绩,由每项竞赛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计算公式为:选手第一轮竞赛成绩=歌曲演唱成绩×0.7+新谱视唱成绩×0.1;选手第二轮竞赛成绩=合唱排练成绩×0.15+现场答辩成绩×0.05;选手最终总成绩=第一轮竞赛成绩+第二轮竞赛成绩。
5.最终总成绩经复核无误后,由评委组长、监督人员签字确认并进行公布。
成绩公布无异议后,由仲裁组长和监督组长在成绩单上签字,赛项执委会审核后正式公布。
6.所有竞赛阶段成绩审核无误后,赛项执委会当天在大赛系统内进行成绩录入并上报大赛执委会办公室。
(三)评分标准1.歌曲演唱主要依据选手的嗓音条件,演唱姿态,音准、节奏、乐感等专业素质,呼吸、共鸣、发声、语言等演唱技术技巧,对歌曲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以及歌曲的难度等因素,综合评分。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赛项编号:ZZ-2019007赛项名称: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评分标准(公开)本赛项分竞赛现场评分与竞赛作品评分两部分。
现场评分与竞赛作品评分均采用倒扣分制。
其中,现场评分由现场裁判直接依据评分标准扣分;竞赛作品评分则依据竞赛任务书对每一任务点配分,按照竞赛选手对任务点的答题情况,每出现一次错误即扣分,直至扣完该任务点的全部配分为止。
总分=(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75%+任务四*25%+任务五5%扣分其中,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部分满分300分,以总得分25%计入总分;任务四以总得分*25%计入总分;任务五以实际总扣分,在前四项的总分中直接扣除。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 / 15任务一:徒手绘制ZSBJG-013输出轴闷盖草图(8分)任务二:检测指定零件及优化机构(20分)1、检测指定零件(10分)2、优化机构(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2 / 15任务三: CAD软件绘制二维图(272分)1、图层设置(3分)2、绘制二维零件图(227)(1)ZSBJG-001:机座(35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3 / 15(2)ZSBJG-002:调整垫片(4分)(3)ZSBJG-003:顶盖(11.5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4 / 15(4)ZSBJG-004:摆杆支座(11分)(5)ZSBJG-005:转销(8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5 / 15(6)ZSBJG-006:摆杆(13分)(7)ZSBJG-007:升降杆(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6 / 15(8)ZSBJG-008:轴承座(17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7 / 15(9)ZSBJG-009:开口紧固螺母(7分)(10)ZSBJG-010:轴承座密封盖(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8 / 15(11)ZSBJG-011:锥齿轮轴(24.5分)(12)ZSBJG-012:连接套(13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9 / 15(13) ZSBJG-014:输出轴(22分)(14)ZSBJG-015 :方闷盖(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0 / 15(15)ZSBJG-016:锥齿轮(16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1 / 15(16)ZSBJG-017:输出轴密封盖(14分)3.绘制二维装配图(37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2 / 154.二维图纸打印(5分)任务四:三维建模:(满分100分,按实际得分的25%计入总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3 / 15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4 / 15注:建模要素完整性中出现多、漏或错情况,建模要素正确性中均应相应扣分。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关务技能赛项评分标准一、题型及题量(一)商品归类(占总成绩25%)比赛用时120分钟,总分100 分1.竞赛题型(1)商品归类题。
确定商品的8位编码。
(2)归类要素分析题。
分析要素是否齐全或分析要素缺少项目。
2.题量及分值(1)商品归类题,共75题,每查对一个编码得1 分,共75分。
(2)归类要素分析题,共25 题,每判定正确一项得1分,共25分。
(二)单证处理(占总成绩20%)比赛用时120分钟,总分100 分。
1.题型报关单填制。
2.题量及分值(1)共20项任务。
每项任务包含20 个栏目,共400个栏目。
(2)每填对一个栏目,得0.25 分。
(三)质量监控(占总成绩25%)比赛用时120 分钟,总分100 分1.题型(1)报关单查错并改正错误栏目。
(2)编制质量控制分析报告。
2.题量及分值(1)报关单查错并改正,共20项任务,共100个栏目错误。
(2)每张报关单存在若干处错误,每改对一处得0.9 分。
(3)质量分析,总分为10分。
(四)关务操作(占总成绩20%)比赛用时120分钟,总分100 分。
1.题型关务方案设计2.题量及分值(1)共20项任务,每项任务包括若干步骤。
(2)每设计完成一项任务得5分。
(五)综合职业素养(占总成绩10%)比赛用时60分钟,总分100分。
1.题型关务现场操作2.题量及分值(1)共4项任务,每项任务包括若干步骤。
(2)每设计完成一项任务得25分。
二、评分说明(一)总成绩为第一阶段竞赛成绩与第二阶段竞赛成绩之和。
各阶段竞赛成绩及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点后第2位四舍五入)。
(二)若参赛队总成绩相同,则比较总用时,用时短者胜出;若参赛队用时亦相同,则依次比较五个竞赛项目的用时,用时短者胜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
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管理方法》的相关要求执行。
(一)评分原则
竞赛成绩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对参赛选手价值观与态度、职业素养的考察。
在竞赛中知识与理解的考核将会被操作过程表现考核所替代,知识与理解将不做单独评价。
根据比赛需要分为检录裁判、加密裁判、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
录裁判,现场裁判按规定做好赛场记录,维护赛场纪律,评定参赛队的过程得分;评分裁判负责对参赛选手完成的应用系统功能、操作规范和完成情况等按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赛项评分标准力争客观化,各评分得分点可量化,评分过程全程可以追溯。
本赛项采用满分100 分。
(二)评分方法
竞赛采用过程评分和结果评分相结合方式。
1. 过程评分针对竞赛过程中操作规范、职业素养进行评判。
评分方式:现场裁判全程跟进,每个赛位都有一份现场记录表,结合“ 5S”管理标准和竞赛过程数据要求,现场裁判员将对选手的现场违规情况在现场记录表上记录和对选手的过程数据进行现场确认。
评分裁判按照评分表中标准依据现场记录表进行过程评分。
2.结果评分是对参赛选手完成的应用系统及提交的答题卡,
依据赛项评价标准进行结果评分。
评分方式:客观评分应由两名评分裁判在评分系统独立评分后取平均分,两名裁判分值差异不超过20%如超过,由裁判长判决;主观评分由5名评分裁判在评分系统独立评分,主观评分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其余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赛选手的最后得分。
所有的评
分表、成绩汇总表备案以供核查,最终的成绩由裁判长进行审核确认并上报大赛执委会办公室。
(三)评分细则。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技术规范与要求为推进教学系部信息化技术服务工作联络员制度的实施,帮助各系部提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作品开发的整体水平,特转发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开发相关的技术指标。
一、赛事名称:2018年起将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体系。
学生有专业技能比赛、老师有教学能力比赛。
二、比赛赛项及考核重点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作品应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或课程教学大纲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有关要求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应与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有关内容相对应。
(一)教学设计赛项。
重点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教学单元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
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基于准确的学情分析和人才培养需要选取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
所选教学内容须符合参赛组别要求,教学设计已应用于实际教学。
(二)课堂教学赛项。
重点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一个知识点(技能点)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
依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空;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独立、完整,符合参赛组别要求。
(三)实训教学赛项。
重点考察教师在限选范围内,按照自行确定的实训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和核心技术技能操作的能力。
参赛教师应依据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要求,确定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关键技术技能的操作与示范,实训教学内容应符合参赛组别要求。
十一、成绩评定(一)评分方法大赛评分由软件系统和裁判员共同完成。
1.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安全操作知识内容、过程控制、异常工况的处置、操作步骤、终点成分和温度、脱氧合金化、操作合理性部分由系统自动生成分数;成本核算、生产效率部分根据报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计算得分。
2.铜火法冶炼安全操作知识内容、过程控制、异常工况的处置、终点成分和结果、操作合理性由系统自动生成分数。
3.冶金设备电气排故(行车)竞赛考核全过程包括操作、检测、解除故障点由系统自动生成分数,裁判现场根据评分标准中的扣分项,结合选手现场操作情况进行扣分。
竞赛总分为100分。
其构成为: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30分,铜火法冶炼40分,冶金设备电气排故(行车)30分。
各参赛队的最终得分为以上三部分实际得分的算术之和。
(二)评分标准依据参赛选手完成的情况实施综合评定。
评定依据结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全面评价参赛选手职业能力的要求,本着“科学严谨、公正公平、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评分标准。
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和铜火法冶炼分项评分方式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冶金设备电气排故(行车)分项评分方式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与裁判现场评分相结合的方式。
裁判在本场比赛结束后,调取、打印选手考核报表,进行综合评议,审定系统评分。
选手系统参考分数相同时,以操作过程、数据与生产现场相近程序为依据,与生产实际相近、经济数据指标最优者排名靠前。
1.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评分主要内容为安全操作知识、PLC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的调节与控制、随机故障的处置,转炉炼钢正常炉次仿真操作和转炉炼钢指定异常炉次仿真操作评分标准相同。
表4 转炉炼钢实际操作技能竞赛配分表表5 转炉炼钢模块(正常炉次)评分标准表6 转炉炼钢模块(指定异常炉次)评分标准2.铜火法冶炼表7 铜火法冶炼实际操作技能竞赛配分表表8 铜转炉仿真操作评分标准表9 阳极炉仿真操作评分标准3.冶金设备电气排故(行车)本项成绩按100分制计,在“天车电气模拟仿真系统”上排除2处电气故障(各占50分),由选手通过操作、检测,找到并解除故障点。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13赛项名称: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英文名称: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 adjustment and maintenance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加工制造类二、竞赛目的(一)针对重工业液压系统故障诊断难的问题,推进高技能液压人才的培养。
目前,重工业中动力驱动基本采用“电机系统+液压系统”模式,液压系统应用极其广泛,但因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困难、维修周期长,给许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根据液压系统的应用情况,要求考察选手的液压元件的使用、液压回路的分析、典型液压故障的诊断方法、液压维修的基本技能等。
重点考核选手对液压泵站的安装与维护,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比例阀控制技术应用及故障排除等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还考核选手的统筹计划能力、工作效率、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和职业素养等。
(二)针对气动系统应用广泛的现状,推进气动回路设计与维护能力人才的培养气动回路因其简单易用、经济实惠、成本低廉等优势,广泛使用在轻载设备中,尤其是在家电、轻工业、纺织等行业广泛使用,因此,通过赛项考察选手气动元件的使用知识、气动基本回路的分析与排故、气动基础知识、气动典型系统回路分析等内容;要求选手具有较强的气动回路设计能力,能完成一般工业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与搭建,并具有故障诊断的能力。
(三)及时跟踪液压系统新技术,促进中职院校液压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液压应用更加广泛,先进的控制阀如片阀、2D阀、插装阀、伺服阀等应用越来越多,这就客观上需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但目前中职、高职的液压课程中,仍以普通的液压阀为主实施教学,以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新技术的情况,因此,通过大赛促进学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引领新技术的应用。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戏曲表演)赛项评分标准一、成绩评定1.比赛评分由评审委员会当场集体评分。
由专门计分人员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得出其它分数的平均分,即是参赛者该项比赛内容的得分。
各比赛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由赛项专家组确定。
2.比赛分为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项目:剧目表演,选出百分之六十的选手参加第二轮。
第二轮项目:基本功法和基本知识,第一轮选手以剧目分数排名为入选标准。
分数采用百分制,每项比赛内容满分均为100分。
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各项比赛内容的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各项得分的权重为:基本功法30%(其中,文行唱念部分占70%,做打部分占30%;武行唱念部分占30%,做打部分占70%),基本知识5%,剧目表演65%。
3.戏曲表演赛项在基本功法方面,依据专业规范、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基本知识方面,依据标准答案评分;剧目表演方面,依据剧种、行当规范、技术能力、人物塑造及艺术表现力,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具体要求为:(1)基本功法①唱:要求参赛者演唱本剧种、本行当的唱腔选段,时间3-4分钟,在考察参赛者音准、音域、音色的基础上,要求做到字正腔圆节奏准确,富有剧种和行当韵味。
②念:要求参赛者展示本剧种、本行当的人物念白,形式不限,时间1-2分钟。
要求吐字清晰有力,根据人物的特点和情节,妥善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③做:要求参赛者展示戏曲身段、程式动作及特殊功法,时间2-3分钟。
要求动作规范,形体协调,节奏鲜明,神形兼备,富于美感。
④打:要求参赛者展示把子功、基功和武功,时间3-5分钟。
把子功要求动作规范,节奏适度、攻防到位,手眼身法协调统一;基功、武功要求在腰腿软度、开度的基础上,展示飞脚、扫瞠、旋子、翻身及跟头等技术技巧,要求动作规范、协调,在展示速度、力度的同时富有美感。
(2)基本知识:要求参赛者就戏曲表演、戏曲音乐、人物装扮及戏曲史等戏曲基本知识进行现场问答。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指标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指标一、公共基础课程组评价要素: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公共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信息素养和职业精神。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研究特点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内容与策略:1.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融通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创新意识;思政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他课程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
3.教材选用符合规定,配套提供丰富、优质的研究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教学实施与成效: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堂实施与成效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研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广泛深入,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全过程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教学素养特色创新: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
2.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4.决赛现场展示与答辩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