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体育理论课-精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47
大学乒乓球选项课考试题附答案作者:日期: 2大学体育教学部《乒乓球》理论课考试试题A一、填空(每空2分,共26分)1. 乒乓球的发源地是 _____________ 。
2.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获得的奖杯名为________________ 。
3. 乒乓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是在_________ 年汉城奥运会上。
4. 将颗粒胶覆盖在海绵上,若颗粒向外称为_________ 海绵拍,若颗粒向内,称为_________ 海绵拍.5. 第一个考起剑桥大学的中国运动员是__________________ 。
6. 击岀的球有弧线,速度,旋转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
7. 制造不同的弧线曲度,主要根据三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8. 来球从本方球台弹起后,球从着台点上升到回落的这段时间可分为球的—--__、________ 、_____ 三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近台站位是指运动员站在离球台()以内的范围。
A50厘米B70厘米C100厘米2. 左推右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端线偏左()之处。
A2/3 B1/ 3 C 1/23. 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球台端线中间偏()处。
A偏左B偏右C偏中4. 接左侧上旋球不宜使用的技术是()A推档B攻球C搓球5. 接左侧上旋球拍面方向不宜()A向右B向前C向左6. 发球时,拍形后仰向前正方发力所击出的球具有()性能.A下旋B上旋C飘球7. 发球时,击球点应该在球台端线或其延长线()A以内B以外C没有规定8. 比赛时,发球员连续三次发球擦网,应该()A判其失一分B重发球C由对方发球9. 比赛时,发球员将球抛起后,未将球击岀,应该()A判其失一分B判其不失一分C没有规定10. ”人生难得几回博”一言,是乒乓球运动员()至理名言。
(完整版)乒乓球理论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理解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计分制度。
3. 研究乒乓球的基本术语和技术要领。
4.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 乒乓球的奥运会历史
2. 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计分制度
- 比赛场地和器材要求
- 比赛中的规则和裁判要求
- 计分制度和比赛方法
3. 乒乓球的基本术语
- 掌握乒乓球常用术语的含义和用法
- 研究运球、发球和接球的基本技巧
4.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 研究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
- 练乒乓球的侧旋、上旋和下旋技术
- 掌握乒乓球的正面和反手接球技巧
三、教学方法
1. 结合乒乓球的历史和发展,使用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
2. 通过示范、讲解和学生互动,深入浅出地讲解比赛规则和技术要领。
3. 创设乒乓球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练和体验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
1. 设计乒乓球知识问答和技术练题目,进行个人能力评价。
2.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能力评价。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的成果,进行合作能力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 乒乓球器材(球拍、球等)
3. 教学课件和乒乓球相关资料。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乒乓球理论知识总结乒乓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球类运动,是许多人在业余时间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为了在乒乓球比赛中取得胜利并提高技术水平,对乒乓球的理论知识有深入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对乒乓球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帮助爱好乒乓球的朋友更好地理解这项运动。
1. 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乒乓球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起初被称为“桌球”,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球类运动。
乒乓球的比赛最早是在1902年在英国举办的,后来逐渐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体育项目。
2. 乒乓球的比赛规则乒乓球比赛通常是由两名选手或两对选手进行对抗,比赛分为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
比赛的规则包括发球、接发球、得分、换发和换边等内容,对于选手来说需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才能确保公平竞争。
3.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正手推球、反手推球、正手挑球、反手挑球、正手侧身球、反手侧身球等。
选手在比赛中需要通过不同技术的运用来配合自己的战术,从而取得胜利。
4. 乒乓球的战术应用乒乓球的战术应用包括主动攻击、被动攻击、快攻、慢攻、抢攻、控制球等。
选手在比赛中需要根据对手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找到对方的弱点并加以利用,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5. 乒乓球的心理素质在乒乓球比赛中,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冷静、稳定、坚韧等品质,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结语通过对乒乓球的理论知识总结,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项运动的规则、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希望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在日常的练习和比赛中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大学体育教学部《乒乓球》理论课考试试题一、填空 ( 每空 2 分 , 共 26 分 )1. 乒乓球的发源地是 ____________ 。
2.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团体冠军获得的奖杯名为 __________。
3. 乒乓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是在 ______年汉城奥运会上。
4. 将颗粒胶覆盖在海绵上,若颗粒向外称为 ______海绵拍,若颗粒向内,称为 ______海绵拍 .5. 第一个考起剑桥大学的中国运动员是 ______________ 。
6. 击出的球有弧线, 速度, 旋转 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7. 制造不同的弧线曲度, 主要根据三个条件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8. 来球从本方球台弹起后,球从着台点上升到回落的这段时间可分为球的___--__ 、 _____、 _____三部分。
二、选择题 ( 每题 2 分 , 共 24 分 )1. 近台站位是指运动员站在离球台()以内的范围。
a50 厘米b70 厘米c100 厘米2. 左推右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端线偏左( ) 之处。
a2/3 b1/ 3 c 1/23. 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球台端线中间偏( ) 处。
a 偏左b 偏右c 偏中4. 接左侧上旋球不宜使用的技术是()a 推档b 攻球c 搓球5. 接左侧上旋球拍面方向不宜()a 向右b 向前c 向左6. 发球时,拍形后仰向前正方发力所击出的球具有( ) 性能 . a 下旋b 上旋c 飘球7. 发球时,击球点应该在球台端线或其延长线()a 以内b 以外c 没有规定8. 比赛时,发球员连续三次发球擦网,应该()a 判其失一分b 重发球c 由对方发球9. 比赛时,发球员将球抛起后,未将球击出,应该()a 判其失一分b 判其不失一分c 没有规定10.”人生难得几回博”一言, 是乒乓球运动员( ) 至理名言。
体育装备专业乒乓球理论课教案5篇第一篇:体育装备专业乒乓球理论课教案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各国有不同的传说。
我们主要根据国际乒联1976年的资料并参阅了日本《百科词典》以及南斯拉夫《从伦敦到塞拉热窝》中的有关部分和我国1935年出版的《乒乓球须知》,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
采用球拍作为击球器具的三个现代运动项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均派生于中世纪的网球。
19世纪后半期,在三项运动最早始于英格兰。
因当时网球运动风靡欧洲,所以英国一些大学生在室内以餐桌作球台,用书或用高被椅子挂上一根线作球网,采用软木或橡胶作成的球,以羔皮纸贴成的长柄椭圆形空心球拍,在台子上打来打去。
这就是乒乓球运动的前身,最初这种游戏不叫乒乓球,而叫‚弗利姆-弗拉姆‛(Flim-Flam),又称‚高西马‛(Goossime)。
球台和球网无统一规定,记分方法有10分、20分、50分或100分为一局,发球也无严格控制,可以先击到本方台面再落到对方台面,也可以直接将球发到对方台面,这一时期处于游戏阶段。
后来打这种球的人多了,于是形成了一种贵族娱乐活动。
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5-1910年传入维也纳和布达佩斯。
1890年左右,英国一位退休的越野跑运动员詹姆斯.吉布,从美国带回了作为玩具的塞璐珞球。
由于羔皮纸球拍击球时发出‚乒‛球落台后发出‚乓‛的声音,模拟其声而叫‚乒乓‛。
其后也称‚桌上网球‛(table tennis)。
1904--1918年间,乒乓球始终停留在游戏阶段。
直到20世纪20年代,举行了多次乒乓球邀请赛,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视之为运动,但主要在知识分子、学生及职员中间传播。
第一阶段(1926-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年-1951年国际乒联共举行了18届世界锦标赛,锦标赛的地点除1939年仅一次在埃及外,其余均在欧洲国家。
18届锦标赛共117项(本应118项,由于第十一届女单决赛每能决出冠军,故为117项)冠军中,除美国选手取得8项冠军外,其余的109项全部被欧洲选手获得。
乒乓球》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编号课程名称(中文):乒乓球选修课课程名称(英文):pingpong课程简称(中文):课程编号:014043272.课程简介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共32学时,包括理论学时4学时和实践科课程28学时,考试时间为2学时.分理论规则、身体素质测试和平时技评。
本课程适用于学院高职二年级所有专业,属体育基础课的后续课程。
学院新生入学修完一年体育基础课后即可选修该课程,该课程无后续课。
学习本课程需先学习体育基本素质课程,课程主要内容简介(一)体育理论1、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2、乒乓球竞赛规则、裁判法(二)实践部分1、乒乓球技术、战术:(1)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2)基本步法:单步、并步、跳步、跨步、侧身步、交叉步(3)发球技术:平击发球、正手发下旋球与不转球、正手发右侧上旋急长球、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4)推挡球:快推、加力推挡、推挤、推下旋挡、减力挡(5)攻球技术:正手快点攻球、正手快带、正手快攻、正手扣杀、正手杀高球、反手攻球(6)搓球技术:快搓、慢搓、快摆、搓侧旋(7)战术:战术制订的基本原则、各种打法类型的基本战术8)教学比赛3.教材、教学参考书选用建议(一)选编教材原则1、教育性原则:理论与实践教材都应符合社会主义教学方向,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材。
2、全面性原则:整个教材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术与身体素质相结合,培养兴趣相结合,教书育人相结合。
3、实用性原则:根据我院学生的身体条件、专项运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去选编教材,同时要符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
4、系统性原则:整个教材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建立由易到难,有层次,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的体系。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苏丕仁.乒乓球运动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参考书目《乒乓球》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二、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1)、课程性质:2006级各系部选修课程(2)、课程目的: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体育品质,使之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习和终身体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