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过程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397.00 KB
- 文档页数:10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1. 引言在工业生产中,许多物料需要经过干燥过程才能达到所需的水分含量。
干燥过程是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或驱除的过程,其中物料的衡算和热量的衡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干燥过程中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物料衡算物料衡算是指在干燥过程中对物料的质量进行衡量和追踪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物料的衡算可以分为进料衡算和出料衡算两个部分。
2.1 进料衡算在干燥过程中,物料的进料衡算是指对进入干燥设备的物料进行质量的测量和记录。
通常情况下,进料衡算可以通过称重装置、质量流量计等设备进行。
物料的进料衡算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进料量 = 初始物料质量 - 终止物料质量2.2 出料衡算在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出料衡算是指对从干燥设备中出来的物料进行质量的测量和记录。
同样地,出料衡算也可以通过称重装置、质量流量计等设备进行。
物料的出料衡算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出料量 = 初始物料质量 - 终止物料质量3. 热量衡算热量衡算是指在干燥过程中对热量的衡量和追踪的过程。
热量衡算是确定干燥设备所需的热量输入和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所需的热量的关键。
3.1 热量平衡公式热量平衡公式是用于计算干燥过程中所需的热量输入和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所需的热量的关系。
热量平衡公式如下:热量输入 = 热量输出 + 热量损失其中,热量输入是指干燥设备所需的热量输入,热量输出是指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所需的热量,热量损失是指在干燥过程中因为传导、对流和辐射等现象导致的热量损失。
3.2 热量输入的计算热量输入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热量输入 = 干燥空气的热量 + 干燥空气的水分蒸发热量 + 加热设备的热量其中,干燥空气的热量可以通过湿空气焓值表或湿空气定压比热容表进行查找,干燥空气的水分蒸发热量可以通过水的蒸发热量进行计算,加热设备的热量可以通过加热元件的功率和加热时间进行计算。
3.3 热量输出的计算热量输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热量输出 = 出料量 * 物料的比热 * (物料的初始水分含量 - 物料的终止水分含量)其中,出料量是指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出料量,物料的比热可以通过物料的物性表进行查找,物料的初始水分含量和物料的终止水分含量可以通过物料的质量衡算进行计算。
坯料烘干热平衡计算一、烘干水分及计算计算基准为1小时需供应坯料。
进入烘干窑坯料相对水分为7%,出烘干窑坯料相对水分为2%,干燥塔每小时出相对水分为2%的物料量为175176.397 (kg/h) 每小时进入烘干窑的绝干物料量为175176.397×(1-2%)=178751.426kg/h每小时进入烘干窑7%的湿物料量为178751.426/(1-7%)= 192205.834kg/h 每小时烘干水分量为192205.834-178751.42 = 13454.414kg进入烘干窑的物料绝对湿度为7%/(1-7%)=7.53%出干烘干窑的物料绝对湿度为2%/(1-2%)=2.04%二、热平衡计算热平衡计算为烘干窑的热平衡计算,目的在于求出烘干坯料需烧成窑排出空气量。
热平衡计算必须选定计算基准,这里时间以1h为计算基准,0℃为基准温度。
A.热收入项目1、湿物料带入显热Q y1入烘干窑湿物料含自由水7%,坯料制品质量为192205.834kg 制品入干燥塔时温度t1=20℃,入干燥塔湿物料比热容为0.84+26×10-5×20=0.849kJ/(kg℃)Q y1=192205.834×0.849×20=3263655.061kJ/h2、烧成窑尾热烟气带入显热Q yf烟气传递热损失率为0.1设1h烘干窑需要y m3烧成窑尾烟气烧成窑尾烟气进入烘干窑时为400℃400℃时烟气比热容C g=1.45(kJ/m3·℃)Q yf=y×1.45×400×(1-0.1)=522y(kJ/h)3、漏入空气带入显热Q y2取漏入空气量为烘干热气的10%,漏入空气温度t a=20℃, C a=1.3漏入空气总量0.1yQ y2=0.1y×1.3×20=2.6y(kJ/h)B.热支出项目1、产品带出显热Q y3相对水分为2%的干坯料质量为175176.397 (kg/h)干坯料出干燥窑温度为80℃物料平均比热容为0.84+26×10-5×80=0.861[kJ/(kg·℃)]Q y3=175176.397×0.861×80=12066150.23kJ/h2、烘干窑窑体散失热烘干窑每条长130m,宽2.5m,高0.7m,共15条烘干窑。
gsc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GSC(高炉煤气干燥除尘系统)是一种用于高炉喷吹系统的煤气清洁设备,它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1. 物料平衡计算GSC中的物料平衡计算主要是指干燥、粉碎、输送和回收等过程中各种物料的量的计算。
其计算方法如下:(1)4种物料的流量计算GSC中的4种物料分别是煤气、煤粉、水分和粉尘。
它们的流量应分别进行计算,其中煤气和煤粉的计算方法为:煤气和煤粉流量 =煤气和煤粉的质量控制 + 称量误差校正。
而水分和粉尘的计算方法为:水分和粉尘流量 = 流速测量器读数× 面积。
(2)各物料的贮存计算GSC中的各种物料都需要进行贮存,它们的贮存时间应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贮存物料的总质量 = 流量× 时间。
(3)水分的蒸发计算GSC中的水分会随着煤气一起被带出去,需要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水分的蒸发量 = 含水量× 煤气的质量。
2. 热平衡计算GSC中的热平衡计算主要是指煤气、煤粉和水分等热量的计算。
其方法如下:(1)煤气的热量计算煤气的热量可以通过其温度、压力和流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煤气的热量 = 煤气流量× 煤气的热值。
(2)煤粉的热量计算煤粉的热量可以通过其温度和质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煤粉的热量 = 煤粉的质量× 煤粉的比热× 煤粉的温度。
(3)水分的热量计算水分的热量可以通过其水份含量、温度和质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水分的热量 = 水分的质量× (水分的温度 - 煤气的温度)×水的比热。
综上所述,GSC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是其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这也说明物料和热量的平衡管理对于高炉的稳定和效率非常重要。
图7-8 各物流进出逆流干燥器的示意图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流干燥过程利用不饱和热空气除去湿物料中的水分,所以常温下的空气通常先通过预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再进入干燥器.在干燥器中热空气和湿物料接触,使湿物料表面的水分气化并将水气带走.在设计干燥器前,通常已知湿物料的处理量、湿物料在干燥前后的含水量及进入干燥器的湿空气的初始状态,要求计算水分蒸发量、空气用量以及干燥过程所需热量,为此需对干燥器作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以便选择适宜型号的风机和换热器。
7-3-1 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1.湿基含水量 湿物料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分率称为湿物料的湿基含水量。
湿物料总质量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w (7-21)2.干基含水量 不含水分的物料通常称为绝对干料或干料。
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与绝对干料质量之比,称为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量湿物料中绝对干物料质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X (7—22) 上述两种含水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ww X -=1 kg 水/kg 干物料XX w +=1 kg 水/kg 湿物料 (7—23)工业生产中,通常用湿基含水量来表示物料中水分的多少.但在干燥器的物料衡算中,由于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质量不断变化,而绝对干物料质量不变,故采用干基含水量计算较为方便。
7—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通过物料衡算可求出干燥产品流量、物料的水分蒸发量和空气消耗量.对图7-8所示的连续干燥器作物料衡算。
设 G 1——进入干燥器的湿物料质量流量,kg/s ;G 2-—出干燥器的产品质量流量,kg/s ; G c ——湿物料中绝对干料质量流量,kg/s ;w 1,w 2—-干燥前后物料的湿基含水量,kg 水/kg 湿物料; X 1,X 2——干燥前后物料的干基含水量,kg 水/kg 干物料; H 1,H 2——进出干燥器的湿空气的湿度,kg 水/kg 绝干空气; W -—水分蒸发量,kg/s ;L —-湿空气中绝干空气的质量流量,kg/s 。
干燥物料及热量衡算的解读(1-6) (1-7)所以 (1-8)由此可得: ,物料处理量,kg/h;产品量,kg/h;蒸发水量,kg/h;绝干物料量,kg;物料湿基含水率,%;为:或 (1-10)物料的湿基含水率为:即: (1-11)在干燥过程中,物料中的含水率总是在变化,只有绝干物料量不变,计算时常将湿基含水率换算成干基含水率。
干基含水率c应为:即: (1-12)两种含水率之间的换算关系为:蒸发水量,kg/h;绝干物料量,kg/h;湿基含水率,%;根据公式,干基含水率为:一般情况下,产品中总是残存部分水分,在计算实际蒸发水量时,应计算出物料初始状态和产品的干基含湿量,然后计算蒸发水量:W=Gs(c1-c2) (1-15)式中 c1、c2-干基含水率,kg/kg。
因干燥前后绝干物料量不变,则对绝干物料作物料二、空气消耗量的计算(1-17)由此可得(1-18)这是一个水分平衡式,式左端所代表的物料脱水量等于右端空气带出的水量。
热时加热器进出口空气绝干空气消耗量,kg/h;环境空气湿度,kg(水)/kg;量为基准。
以即 。
所以 (1-22)为了计算方便,可查表1。
干燥过程空气的消耗量一般由三个物理量决定,①能容纳所蒸发的水分量;②能带入干燥设备足够的热量;(1-23)式中 t m1、t m2-物料进入和离开干燥设备的温度,在不计物料和输送装置耗热和向周围散热的理想情(1-24) (1-25)式中 C s-绝干物料比热容,kJ/(kg·℃);水的比热容,kJ/(kg·℃);、w-物料和产品的含水率,%。
1w m1a这一结果表明,在理想干燥设备中,空气焓值的增加是靠液体变成蒸汽时的热量。
如果给此式两边同除以蒸发水量W,并令 。
于是:单位能量消耗量,kJ/kg(水);单位蒸发水分所需要的绝干空气量, ,单位为干燥器的料车等。
通过干燥室输送设备的质量,kg/h;输送设备材料的比热容,kJ/kg;进出干燥设备输送设备的温度。
干燥过程的物料与热平衡计算1、湿物料的含水率湿物料的含水率通常用两种方法表示。
(1)湿基含水率:水分质量占湿物料质量的百分数,用ω表示。
100%⨯=湿物料的总质量水分质量ω(2)干基含水率:由于干燥过程中,绝干物料的质量不变,故常取绝干物料为基准定义水分含量。
把水分质量与绝干物料的质量之比定义为干基含水率,用χ表示。
100%⨯=量湿物料中绝干物料的质水分质量χ(3)两种含水率的换算关系: χχω+=1 ωωχ-=1 2、湿物料的比热与焓(1)湿物料的比热m C湿物料的比热可用加与法写成如下形式:w s m C C C χ+=式中:m C —湿物料的比热,()C kg J ⋅绝干物料/k ; s C —绝干物料的比热,()C kg J ⋅绝干物料/k ;w C —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比热,取值4、186()C kg J ⋅水/k (2)湿物料的焓I '湿物料的焓I '包括单位质量绝干物料的焓与物料中所含水分的焓。
(都就是以0C 为基准)。
()θθχθχθm s w s C C C C I =+=+='186.4式中:θ为湿物料的温度,C 。
3、空气的焓I空气中的焓值就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
通常以干空气中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中简称为焓。
它就是指1kg 干空气的焓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汽的焓的总与。
空气的焓值计算公式为: ()χ1.88t 24901.01t I ++= 或()χχ2490t 1.881.01I ++=式中;I —空气(含湿)的焓,绝干空气kg/kg ;χ—空气的干基含湿量,绝干空气kg/kg ;1、01—干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K ⋅kJ/kg ; 1、88—水蒸汽的定压比热,K ⋅kJ/kg ; 2490—0C 水的汽化潜热,kJ/kg 。
由上式可以瞧出,()t 1.881.01χ+就是随温度变化的热量即显热。
而χ2490则就是0C 时kg χ水的汽化潜热。
它就是随含湿量而变化的,与温度无关,即“潜热”。
4、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干燥系统的示意图如下:(1)水分蒸汽量W按上述示意图作干燥过程中的0水量与物料平衡,假设干燥系统中无物料损失,则:2211χχG LH G LH +=+ 水量平衡G 1()()2112χχ-=-=G H H L W式中:W —单位时间内水分的蒸发量,s kg /;G —单位时间内绝干物料的流量,/s 绝干物料kg ;21H H ,—分别为干燥介质空气中的进入与排出干燥器的水分含量,绝干空气水/kg kg ;L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绝干空气量,s /kg 绝干空气。
(2)空气消耗量L ()121221H H WH H G L -=--=χχ令l 为蒸发1kg 水分消耗的绝干空气量,称为单位空气消耗量,则由上式得出: 121H H W L l -==(3)干燥产品流量2G()()112211ωω-=-G G 物料平衡 则,()211211ωω--=G G式中,21ωω,分别为物料进与出干燥器的湿基含水量。
需要指出的就是,干燥产品2G 就是相对于1G 而言的,并不就是绝干物料,只就是含水量较1G 小。
所以一般称2G 为干燥产品,以区别于绝干物料G 。
例题: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将每小时2000kg 湿物料由含水量3%干燥至0、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空气进出干燥器的湿度分别为0、02绝干空气kg/kg 及0、08绝干空气kg/kg ,假设干燥过程无物料损失,试求水分蒸发量,新鲜空气消耗量与干燥产品量。
解:(1)水分蒸发量W0.03090.03-10.03-1111===ωωχ 0.0050.005-10.005-1222===ωωχ ()()h kg G G /194003.0-12000-111===ω ()()h kg G W /2.50005.0-0309.01940-21===χχ(2)新鲜空气消耗量W L已知绝干气kg kg H /02.01=及绝干气kg kg H /80.02=()11H L L W +=其中/h 836.7kg 0.02-0.0850.2-12绝干气===H H W L()()h H L L W /853.4kg 0.021836.711湿空气=+=+=(3)干燥产品质量流量2G()()h kg G G /1949.750.05-10.03-12000-1-12112==ωω 或h W G G 1949.8kg/50.2-2000-12=== 5、干燥系统的热量平衡干燥系统的热量平衡示意图如下:(1)预热器消耗的热量供热p Q222,,I 'θχ 供热D Q损失L Q2物料1G若忽略预热器的热损失,则()01I I L Q p -=(2)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L D Q I G LI Q I G LI +'+=+'+2211 热平衡 式中:D Q —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 p Q —向预热器补充的热量;L Q —干燥器损失的热量;I I ',—分别表示绝干空气与物料的焓。
故,单位时间内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为:()()L D Q I I G I I L Q +'-'+-=1212 若干燥过程中采用输送设备输送物料,则列热量衡算式时应计入该装置带入与带出的热量。
(3)干燥系统消耗的总热量干燥系统消耗的总热量Q 为p Q 与D Q 之与。
将()01I I L Q p -=与()()L D Q I I G I I L Q +'-'+-=1212代入Q 的计算公式整理得:=+=D p Q O Q ()+-01I I L ()()L Q I I G I I L +'-'+-1212 ()()()()LD p Q t t H L GCm t W Q Q Q +-++-+-+=+=020121288.101.1186.488.12490θθθ 忽略空气中水汽进入干燥系统的焓的变化与湿物料中水分带入干燥系统的焓,则:()()()L D p Q t t L GCm t W Q Q Q +-+-++=+=0212201.188.12490θθ各项物理意义:()0201.1t t L -—加热空气()288.12490t W +—蒸发水分 ()12θθ-m GC —加热湿物料L Q —热损失式中m C 为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比热取平均值。
(4)干燥系统的热效率通常将干燥系统的热效率τ定义为: 100%⨯=量向干燥系统输入的总热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τ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V Q 为:()W t W Q V 12186.488.12490θ-+=若忽略湿物料中水分带入系统中的焓,上式简化为: ()288.12490t W Q V +≈ 此时热效率可表示为: ()100%88.124902⨯+=Qt W τ6、等焓干燥过程:()()()L D D P Q I I G I I L Q I I L Q Q Q +'-'+-=+-=+=120201 等焓干燥过程(绝热干燥过程):气体放出的显热全部用于湿分汽化。
规定如下:不向干燥器补充热量 0=D Q ; 忽略热损失 0=L Q ;物料进出干燥器的焓相等()012='-'I I G 。
此时,上式转化为:()()0201I I L I I L Q Q P -=-== 得0201LI LI LI LI -=- 21LI LI =21I I =即,等焓过程:()=++1112490t 1.881.01H H ()2222490t 1.881.01H H ++热空气显热 热空气潜热 冷空气显热 冷空气潜热 干燥前1I 干燥后2I或者,()-+11t 1.881.01H ()()12222490t 1.881.01H H H -=+热空气放出显热 蒸发水分汽化热等换干燥过程有以下两种情况:①整个干燥过程无热量损失,湿物料不升温,干燥器不补充热量,湿物料中汽化水分带走的热量很少。
②干燥过程中湿物料中水分带入热量及补充的热量刚好与热损失及升温物料所需热量相抵消。
总之,等焓干燥过程就是一种简化了的理想干燥过程。
很显然,只有在保温良好的干燥器与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才可以近似当做等焓过程处理。
干燥系统计算例题例1:利用热风干燥湿精矿粉。
湿精矿量2t/h,湿基含水12%,干燥后精矿含水2%(湿基),干燥后的热风温度60℃,若系统的干燥效率为78、0%,求向该干燥系统的供热量?折合标煤量多少? 解:水分蒸发量W=2000(0、12-0、02)=200kg/h水分蒸发需要的热量Q V =W(2490+1、88t 2) Q V =200(2490+1、88×60)=498000 + 22560 = 520560 kJ/h向干燥系统的供热量Q=520560/0、78=667384、6 kJ/h 每1kg 标煤的发热量=7000×4、186=29302 kJ /kg 折合成标煤量=667384、6/29302=22、8 kg/h那么,需要向干燥系统供应多少热风呢?首先需要确定热风的初潜热 95、67% 显热4、37%100%始温度,现按初始风温t1=300℃与400℃分别计算,忽略热空气中的水分,需要的绝干空气量L。
当t1=300℃时,L×1、01×300=667384、6 得L=2202、6 kJ/h 这样,加热空气带走热2202、6×1、01×60=133476、9 kJ/h占20%水分蒸发热520560 kJ/h 占78%其她热损失占2%以上已接近等焓干燥,即:热空气释放出的显热=2202、6×1、01×(300-60)=533910、2 kJ/h与水分蒸发汽化热=498000 kJ/h 两者比较相近。
当t1=400℃时,解得L=1610、6kg/h。
这时,加热空气带走热为97603、9kJ/h,占总热量的14、6%。
水分蒸发热520560kJ/h,占总热量78%。
其她热损失:100%-14、6%-78%=7、4%。
已偏离等焓干燥过程。
需要说明的就是,例1中当空气加热到400度时,通常干燥后的热风温度也会有升高,这将涉及到更多热交换的问题,本例不再深述。
本例只就是想通过二种不同温度对比,进一步理解等焓干燥的问题。
例2:某种湿物料在常压气流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湿物料的流量为1skg/,初始湿基含水量3、5%,干燥产品的湿基含水量为0、5%。
空气状况为:初始浓度25C , kg/kg,经预热后进干燥器的温度为140C ,若离开干燥器的温水分0、005干空气度选定为60C 与40C ,试计算需要的空气消耗能量及预热器的传热效率;又若空气在干燥器的后续设备中温度下降了10C ,试分析以上两种情况下物料就是否返潮?解:因在干燥器内经历等焓过程,21H H I I =()()222111249088.101.1249088.101.1H t H H t H ++=++C t 1401=005.001==H H 干空气kg/kg C t 602=()0363.024906088.16001.1005.0249024906088.1140005.088.101.12=+⨯⨯-⨯++⨯⨯⨯+=H 干空气kg/kg绝干物料量:()()9.0035.011111=-⨯=-=ωG G C0363.065.95.31111==-=ωωχ绝干料水/kg kg 05030.00.5-15.02==χ绝干料水/kg kg 绝干空气量:()()s kg H H G L C /964.0005.00363.000503.00363.0965.01221=--=--=χχ预热器的传热效率:()()()()()skJ t t H L t t LC Q H P /11325140005.088.101.1964.088.101.101001=-⨯+=-+=-=C t 402=时0447.02='H 干空气kg/kg s kg L /76.0='s kJ Q P/89=' 分析物料的返潮情况当C t 602=时,干燥器出口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为:kPa H PH P 59.50363.0622.00363.033.01.1622.0222=+⨯=+=C t 502=饱与蒸汽压kPa P s 34.12=2P P s 〉即此时空气温度尚未达到气体的露点,故不会返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