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3
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教学课题: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说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比较异分母分数的方法和使用教材分析:在学习比较异分母的大小之前学习了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和将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大小。
而本课时是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基础上学习的。
引导学生将先通分再比较大小的方法作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基本方法。
将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放在通分之后学教学,是符合学生知识认知的发生、发展得逻辑顺序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探索。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比较异分母分数的不同方法实行交流讨论筛选,确立用通分的方法是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能准确使用通分的方法,对异分母分数实行通分比较大小。
3.使学生在探索比较异分母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发散性思维,培养观察比较分析、举一反三等的思维水平,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
教学重点:1.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交流,确立通分是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基本方法。
2.能使用通分的知识准确地将异分母分数通分,然后实行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将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不同方法分析他们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引导学生将先通分再比较大小的方法作为基本方法。
说教学方法:1.问答法:向学生提出一些教学要求的问题,要求他们回答。
以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水平。
2.练习法:通过让学生完成一系列合理有序的习题,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认知和探索新的知识的,同时也巩固知识和发现不足。
3.讨论法:让学生针对主要疑难问题,先独立思考一会,然后实行讨论、辩证。
有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水平。
说教学过程:一准备题:小明和小芳看一本同一本的故事书。
小芳看这本书的1/3,小明看4/5,谁看的页数多?二、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科书66页例5。
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为了更能理解这个题目,调动学习积极性,我请一位同学帮我把题目大声的朗读一遍。
一、教案设计1.1 课题:《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1.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1.3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先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使它们的分母相同,比较分子的大小。
1.4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理解通分的过程,掌握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1.5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环节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过程。
环节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
环节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比较教师给出的异分母分数,教师巡回指导。
环节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环节6: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2.2 教学亮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不足之处: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通分的过程理解不透彻,导致在比较异分母分数时出现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通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2.4 改进措施:针对不足之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通分的过程,提高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准确性。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第五单元信息窗1: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第58—61页内容。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信息窗提供了各种垃圾处理的方式所占比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引入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通分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我们美丽的校园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校园环境?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也有很多影响,因此,许多大城市对垃圾的处理有很多方法,请看屏幕(出示信息窗1)从情境图中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2.谈话: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提出比较类的问题。
预设:填埋处理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回收处理与其他方法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堆放处理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对于像1、2这样的问题是关于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可及时让学生口答解决。
3.谈话:要求堆放处理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就是把那两个数作比较?引导分析3/7和2/5这两个分数,不能直接比较,因为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从而引出异分母分数。
板书: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涉及到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
分子、分母各不相同,引出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使学生不知不觉涉及到本课的核心问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主动性,产生学习通分的必要性。
《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案《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案《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案志远小学魏涛一、复习旧知1、课前谈话。
老师:同学们,喜欢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吗?(喜欢)老师:在我们学过的单元里,哪一单元是有关分数的?(第三单元)通过学习第三单元你知道了什么?(约分、求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教师:大家认为自己学的怎么样?(很棒)教师:那简直是太好了!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因为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与第三单元的联系非常大。
数学啊,就是一门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认真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才会学的更轻松!教师:那么大家有没有信心和决心学好本节课知识哪?(有)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信心和决心走进今天的课堂。
2、复习旧知教师:同学们都说前面的知识学习非常棒,下面来考考你!(1)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 和12 7 和8 9 和18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两种特殊情况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如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在这节课中你一定会找到答案)(2)填空。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依据什么填的,以引发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回顾。
(3)比较下面分数大小.○○○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有什么规律可循吗?比较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比较同分子分数,分母越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
教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看来老师真是难不倒你们了!但是老师这有这样一道题,看看你们用刚才的规律还能解决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3/4和5/7教师:这一组分数跟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教师: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异分母的分数。
教师:异分母的分数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难到你们了吧?但是只要你们开动脑筋,运用学过的`知识,一定能解决。
下面老师请你们小组进行讨论,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2、小组展示交流的成果(1)化成小数比较大小3/4=0.75 5/7≈0.714 0.75>0.714 所以3/4>5/7(2)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板书教师:你们的依据什么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本案例为省级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本期内容有哪些1、听一听:理解的类型层次模型2、读一读:理法相融本质求联——基于实证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跨年级教学设计与实践3、笑一笑:生死之差轻轻松松听听书——节选自巩子坤教授的《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制定课程目标——以“小数乘法运算”为例》坚持阅读八分钟理法相融本质求联——基于实证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跨年级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数的大小比较”在现行的多套教材中都划分了两个学习梯度:一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后,会安排“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统称为“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二是在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学习基础上,会安排“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的内容。
在人教版教材中,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
而在此之间,教材没有安排分数的相关内容。
因此,就“分数的大小比较”而言,这两阶段的教学知识点是直接关联并螺旋递进的。
深入解读教材例题,可以发现在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的编排中,教材是引导学生借助单位“1”相同的图形来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原理的。
而在五年级下册教材把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编排在“通分”这一章节。
例4复习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在练习中总结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例5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中突出了“通分”在分数大小比较中的作用。
(见下图)而从学生真实发生的学习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厘清三、五年级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策略表征方式及思维理解水平的差异程度,以便更好地探究既凸出数学本质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路径。
基于此,我们选取了宁波、富阳、桐庐三个不同学校的144名三年级学生、256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学情对比测查——【结论1】根据测查结果,我们发现对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三年级学生主要采用了画图这样的直观表征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策略上主要停留在直观理解的层次,五年级学生则更喜欢通分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其思维主要到达了形式理解的层次。
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下面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方法,用于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步骤一:寻找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公共分母。
这可以通过将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分母来实现。
例如,如果要比较1/3和2/5,我们可以将它们转换为5/15和6/15。
步骤二:将两个转换后的分数进行比较
接下来,我们可以直接比较这两个转换后的分数了。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比较它们的分子大小而不是它们的值。
如果一个转换后的分数的分子大于另一个,则该转换后的分数大于另一个。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5/15和6/15都有相同的公共因素15.因此, 我们只需要比较5和6来确定哪一个更大。
由于6>5, 所以2/5>1/3.
步骤三:化简答案
最后一步是化简答案。
如果可能,请将答案约简为最简形式(即最小
公因式)。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将2/5约简为4/10,然后进一步约简为2/5。
总结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可以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这个方法
非常简单易懂,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不同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分数时,我们应该始终将它们转换为具有相同分母的分数,并
且仅比较它们的分子大小。
异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比较两个异分数的大小,可以先将两个异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然后通过比较分子的大小来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
1. 找到两个异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相同分母。
假设两个异分数分别为a/b和c/d,则最小公倍数为lcm(b, d)。
2. 将两个异分数的分母分别扩大为lcm(b, d),得到分数a'/(lcm(b, d))和
c'/(lcm(b, d))。
3. 比较分子a'和c'的大小,如果a'>c',则a/b大于c/d;如果a'<c',则a/b 小于c/d;如果a'=c',则a/b等于c/d。
注意:需要确保两个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非负整数。
如果有必要,可以将负号移到分子上,然后进行比较。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
2.知道公倍数,认识通分,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通分的方法,会用通分的方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丁老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给大家推荐了老舍的《骆驼祥子》。
要想知道这四位同学的读书情况,必须答对老师设计的问题,才能闯关,大家有没有信心?一、复习旧知。
出示第一关:师梓溪读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二,张晓雅读了这本书的六分之四。
师:比一比,谁读得多?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总结:这两位同学都是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比较的。
出示第二关:陈翰威读了这本书的二分之一,白一石读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一。
师:比一比,谁读的多?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总结:这两位同学都是应用同分子来比较的。
出示第三关:白一石读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一,师梓溪读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二。
师:比一比,谁读的多?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同学们连闯三关,有没有勇气再闯第四关?第四关有点难度,同学们可要认真思考。
二、探究新知:出示第四关:陈翰威读了这本书的二分之一,师梓溪读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二。
师:用自己的方法比一比,谁读的多?预设:1、画图比较。
生1:从图中一眼就能看出三分之二大于二分之一。
2、我是以二分之一为标准,因为三分之二比一半多,所以三分之二大于二分之一。
总结:这两位同学都是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理由很充分。
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生:我是化成同分母分数来比较。
(师板书)请同学们思考:这位同学为什么用6作分母?用5作分母行不行?8呢?总结:通过解决问题,总结出6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叫做2和3的公倍数。
师:观察12 和23的分子和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都不相同。
师: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
今天我们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教学案例与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故事导入:悟空和八戒分吃西瓜,八戒总想多吃点。
悟空猜出了它的心思,说:“师弟,这个西瓜我将分成两块,一块约占西瓜的2/3,一块约占西瓜的3/10。
我是师兄,就让你先选吧!你选哪块?”西瓜又还没分,看不出哪块大,哪块小,怎么办呢?师:究竟是2/3大?还是3/10大呢?同学们,你能帮八戒选选吗?学生尝试比较,教师巡视。
师:你们有结论了吗?说说你是怎么比的?生:我是把2/3和3/10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后来比较大小的,2/3=20/30,3/10=9/30,因为20/30>9/30,所以2/3>3/10。
师:真是个好方法!你能给你的比较法取个名字吗?生:化分母比较法。
生:我是把它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后来比较大小的,2/3=6/9,3/10=6/20,因为6/9>6/20,所以2/3>3/10。
师:不错!你将它命名为?生:化分子比较法。
生:我是把它们化成小数来比较的,2/3≈7,3/10=,因为7>,所以2/3>3/10。
师:很好呀!你准备取个什么名字?生:化小数比较法。
生:我是火眼金睛看出来的,(得意神情)2/3是3份中取了2份,超过了一半,而3/10是10份中取了3份,没有超过一半,所以2/3>3/10。
师:你的眼力真好!你比较法的名字是什么?生:观察法。
……[反思]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
在教学中,我以故事导入,让学生帮八戒选西瓜。
学生有了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成功。
正是在这种渴望之下,他们的思维及知识储备被极大的调动起来,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
在老师未讲解的情况下,帮助了八戒,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要帮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13课时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新征程》(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比较不同分母的分数大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异分母分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问题。
2. 新课:讲解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
4. 小结:总结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5. 应用:布置一些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2. 内容: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注意事项、练习题目。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目。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 挑战题:研究一些更复杂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辅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