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乳牙牙体缺损修复术及缺隙保持器
- 格式:doc
- 大小:6.78 KB
- 文档页数:5
间隙保持器病例范文1)间隙保持器的种类(1)固定式间隙保持器:舌弓式间隙保持器、Nance腭弓间隙保持器、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充填式间隙保持器。
(2)活动间隙支架:可拆卸的功能支架。
2)间隙保持器的适应证(1)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第二乳磨牙过早缺失,第一恒磨牙未萌出或萌出不足。
以第一乳磨牙为基牙,佩戴预制或自制合金牙冠。
牙冠的远中冠焊接弧形导板,插入牙槽窝,远中导板贴在尚未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面。
(2)带环丝的环隙固位体:单侧第一乳磨牙早期缺失;双侧乳磨牙过早缺失,难以使用其他间隙保持器的病例;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或远端导板间隙固位体取出。
(3)充填型间隙固位体:适用于单颗乳磨牙过早缺失,间隙前端牙齿有远中近龋或后端牙齿有近中远近龋,均影响牙髓,需要根管治疗者。
(4)可摘间隙固位体:两颗以上乳磨牙缺牙;双侧乳磨牙或前牙缺失。
功能性固位体相当于局部义齿,既保持了缺牙的近中、远中长度,又保持了垂直高度,恢复了咀嚼功能。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可以改变孩子的面部容貌,尤其是门牙缺失导致的上唇凹陷。
有利于发音美观,改善和克服不良习惯。
然而,这种保持器需要儿童的密切配合,并应定期检查。
如果阻碍牙弓的生长发育,要及时更换。
原则上不需要固位卡环,尤其是乳牙上的固位卡环应尽量避免,因为它会影响乳牙间宽度的发育。
(5)舌弓固位体:下颌两侧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因乳磨牙早期缺失,近期内侧已萌出;由于第二乳磨牙需要适时拔除,或者两侧多颗牙齿早期缺失时,使用活动间隙固位体的儿童不配合佩戴者。
该装置利用最远端的两颗牙齿将舌侧牙弓焊接在整个牙弓的周围,并将舌侧牙弓焊接在下前牙的舌侧隆突上方,从而避免缩短牙弓的长度。
(6)Nance弓(腭弓)式间隙保持器:与舌弓式间隙保持器的用途一致,用于上颌缺牙间隙保持,其前方不应与下颌前牙的前缘相接触。
间隙保持器儿童的乳牙会因各种原因过早缺失。
牙齿在牙弓中保持正确的位置是多方面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牙齿缺失,会造成其他牙齿的位置变化: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移位,对合牙会上长或下垂,造成咬合紊乱。
而乳牙的缺失必然会对恒牙列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间隙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乳牙早失包括以下几个原因:晚期龋齿被拔除、恒牙异位萌出,乳牙根过早吸收脱落、牙齿因外伤脱落、先天牙齿缺失等。
乳牙早失后大约有50%以上的缺牙间隙变小或消失,并导致继承恒牙的萌出错位或阻生。
临床常采用间隙保持的方法,以预防咬合紊乱的发生。
间隙保持器临床常见以下几种:1.丝圈保持器:适用于一侧单个乳磨牙缺失或双侧单个乳磨牙早失,又不适合用其他保持器装置者。
(见图一)2.功能性活动保持器:适用于多个乳磨牙缺失。
(见图二)3.舌弓保持器:乳牙早失时,可参考其早失部位及牙列和咬合的发育阶段,决定间隙保持器的种类。
根据其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1)半固式间隙保持器:①远端冠式导萌间隙保持器;②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③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2)固定式间隙保持器:①舌弓式间隙保持器;②Nance腭弓间隙保持器。
-(3)活动式间隙保持器乳磨牙龋坏,引起牙冠近远中径缩小;另残根及早失牙等可造成邻牙移动;乳磨牙的牙髓、牙周组织感染,引起牙根吸收障碍,不能正常脱落。
皆会造成恒牙替换位置不足,导致恒牙错位、异位或萌出障碍[1]。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制作丝圈式间隙保持器解决此问题,从而保持了牙弓的长度和宽度,使继承恒牙在合适位置正常萌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就诊儿童42例,男23例,女19例。
最小5岁,最大10岁。
临床表现综合为上下颌第一乳磨牙因龋造成残冠、残根或早失31例,上下第二乳磨牙因龋造成残冠、残根或早失,同时第一恒磨牙均已萌出9例,因下颌第一恒磨牙异常萌出造成下颌第二乳磨牙吸收早脱2例。
1.2 制作方法适应症的选择:(1)单侧第一乳磨牙的早失;(2)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早失;(3)双侧乳磨牙早失,用其它保持器困难的病例。
实验三间隙管理和间隙保持器[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牙早失的定义和危害2.了解各种间隙保持器的适应证3.掌握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适应证和制作要点[实验内容]1.教师讲解儿童间隙保持的相关内容2.同学完成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弓丝的弯制[实验用品]1.第一乳磨牙缺失的混合牙列早期模型1付/人2.尖嘴钳,半月钳1把/人,0.8mm钢丝,记号笔3.弓丝弯制过程录像4.教师用示教模型1个,教师制作多媒体讲义[方法和步骤]1.预习内容:乳牙早失的概念、病因、危害;间隙保持器的种类;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适应症和制作要求。
2.教师讲解1)什么是乳牙早失,乳牙早失的常见原因2)乳牙早失后的间隙变化3)间隙管理的重要性4)间隙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5)间隙保持器的分类,适应症及优缺点6)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制作步骤和要点3.同学观看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弓丝弯制的录像4.同学完成下颌第一乳磨牙早失后丝圈保持器弓丝的弯制1)模型修整2)在模型上试戴带环,原则:带环应选择能带入基牙的最小号,必要时以带环推子等工具压改带环外形使之与基牙相贴合,调改带环边缘以去除咬合干扰并避免压迫牙龈。
3)将戴入的带环与戴有带环的模型进行比较4)取一段0.8mm的不锈钢丝并在基牙的近中将钢丝弯成一个135。
角5)当近中到达要抵住的近中基牙时,在钢丝上标出缺隙的距离6)将不锈钢丝向上弯成一个40。
角7)用尖嘴钳夹住角的一端,将钢丝弯向缺隙的另一侧,宽度比近中基牙的邻面颊舌径略宽一点8)将不锈钢丝弯向远中9)将半圆钳放在钢丝的近中,与之成90°,向前弯成一个弧形,并在钢丝上标出间隙的距离10)将钢丝向上弯135°,在焊接点向远中弯成水平11)调整钢丝的形态与模型相贴合,钢丝距离组织面0.7mm,焊接点避开咬合接触点5.教师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并点评同学弯制的弓丝[实验报告和评定]1.就同学课堂提问回答情况记分2.评定同学弯制的弓丝,并评定实验成绩[课后复习]1.进行间隙保持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间隙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3.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和各自的适应征4.间隙保持器免杳时要检查的项目?5.试述年轻恒牙早失的原因和早失后间隙的管理。
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的效果金属预成冠修复是一种常用于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治疗的方法。
它利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预成冠,覆盖在缺损牙齿上,以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在儿童磨牙缺损的修复中表现出色。
本文将介绍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和优缺点。
一、治疗效果1、外观效果好金属预成冠具有美观、精细的外观,颜色和质地与天然牙齿相匹配,可以恢复牙齿的外观。
对于儿童来说,这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成长中的儿童常常会因为口腔外观的改变而感到自卑,并面临着自我价值的缺失。
因此,治疗效果要求最好的是能够恢复牙齿的自然外观。
2、功能恢复好金属预成冠具有高强度和牢固度,能够承受正常的咀嚼和咬合力。
因此,其在恢复牙齿的功能方面表现出色,包括患者的语音和咀嚼功能。
在儿童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的营养需要得到保障,同时他们的语言发展也和口腔功能有密切关系。
3、便于修复和维护金属预成冠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维护方便,可以很容易地修复和更换。
这在儿童修复中尤为重要,因为儿童常常无法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所以会造成预成冠的磨损或者脱落。
这时,只需要修复或更换预成冠即可。
二、优缺点(1)预成冠的强度高,能够经受住正常的咀嚼和咬合力,能够恢复牙齿的功能。
(2)预成冠的外观美观,和天然牙齿相似,可以恢复牙齿的自然外观。
(3)预成冠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可以随时修复或更换。
(1)金属预成冠的材料含有金属,儿童对金属的耐受程度不同,有的儿童会出现过敏反应。
(2)因为预成冠的加工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治疗需要多次前来医院。
(3)因为预成冠需要磨牙齿,所以会对牙齿产生一定的损害。
三、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牙医和医院进行治疗。
2、儿童的口腔卫生非常重要,定期检查和清洁口腔,防止细菌繁殖导致恶化。
3、避免食用硬物或过烫的食物,以免对预成冠造成磨损。
4、遵医嘱按时进行复诊和清洁,以保证治疗效果。
总之,金属预成冠修复是一种治疗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的有效方法,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优良的外观和功能效果。
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是众多间隙保持器中的一种,它主要适用于多颗牙齿缺失,以及前牙缺失者。
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常适用于下列情况:1,对于多颗乳磨牙早失者,不论单侧或双侧缺失,都应设计跨过中线的保持器。
因为单侧的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体积小,容易被患儿误吞和误吸,较为危险。
2,乳前牙因龋坏或外伤缺失,可以考虑采用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乳切牙早失一般不会导致间隙的丧失,对咀嚼功能影响也较小;多颗乳切牙早失对于刚开始语言发育的患儿,会对其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已经掌握了语音技巧的患儿并不影响发音。
所以乳切牙的修复主要目的是恢复美观而不是保持间隙。
目前认为,儿童对于美观的需求从3岁就开始了,如果预计距离恒切牙萌出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患儿配合且家长有美观方面的要求,可以考虑用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进行修复。
3,恒前牙外伤或先天缺失,用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修复恒前牙可以防止邻牙缺隙侧倾斜和对颌牙伸长,维持龈乳头形态,有利于将来修复,并能满足青少年美观和心理健康的需要。
功能性保持器的设计,义齿的固位装置只要包括卡环,基托和唇弓。
通常采用的卡环装置有箭头卡,邻间钩和单臂卡,可根据基牙的情况酌情选用。
在生长发育时期,为避免影响牙弓宽度的发育,尽量在牙齿颊侧少用卡环。
保持器的基托设计也要考虑对颌骨和牙弓的影响,因此基托的设计原则是唇颊侧基托短或无,舌侧基托长,在下颌固位好的情况下,可考虑不用卡环,单纯依靠舌侧基托固位。
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的优缺点:优点不仅能够保持近远中的间隙,同时能保持垂直向的间隙,能够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
在前牙区有利于改善美观,维护儿童的心理感受。
对预防语音障碍及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效果;缺点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固位和依从性。
由于乳尖牙没有足够的倒凹,因此,如果双侧乳磨牙消失,固位问题几乎无法解决。
如果是单侧缺牙,则可以跨过中线在对侧寻找倒凹大的基牙设置较强的卡环。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指南(2022年版)概述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是口腔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牙体缺损是指牙体硬组织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不同程度的损害或异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牙列缺损是指上颌或下颌牙列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并仍余留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导致咬合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牙列缺失指上颌、下颌或上下颌天然牙的全部缺失,导致咬合功能的完全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咀嚼、消化、发音与面部美观等,对口腔颌面部发育、牙髓、牙周组织及咬合均可产生影响,严重影响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嵌体、贴面、冠桥修复还是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修复以及种植义齿修复,均涉及到物理学、化学、力学及生物力学、工程学、建筑学、结构学、计算机科学、人体结构学、美学与色彩学、机械、材料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三维打印、工业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人文科学和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口腔医务人员对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的临床诊疗行为,完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规范化修复诊疗体系,提高我国口腔医疗机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改善口腔牙颌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组织口腔医学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本指南,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水平。
牙体缺损修复诊疗指南一、基本情况牙体缺损是口腔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牙体缺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和异常,表现为牙体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解剖外形,造成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对牙髓、牙周组织、咀嚼、发音、面容甚至全身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
牙体缺损常见的病因是龋病、牙发育畸形、严重的氟牙症、釉质发育不全、磨损、牙酸蚀症、外伤、牙颈部楔状缺损等。
不同的病因可造成不同类型的牙体缺损。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
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
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
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
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
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乳牙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 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2个根管。
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
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3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1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
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
口腔科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
【适应证】
第二乳磨牙早失,而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正在萌出,相邻的第一乳磨牙健在,可做基牙。
【操作程序及方法】
1.试戴金属成品冠:以第一乳磨牙为基牙做牙体制备和金属成品冠
2.X线测量:在X线片上标定远中导板的长度及高度,其远中部分应深人到第一恒磨牙近中面的外形高点下约Imm处。
3.制作模型:将金属成品冠戴在第一乳磨牙上取模,灌制石膏模型。
将X线片上测量的长度和高度标记在模型上,削除这部分石育,制作必要间隙。
4.远中导板制作:用宽约3,8mm厚13mm的钻铝合金预成腭杆作为材料,向远中伸展,弯曲成合适的角度,插人模型上制备的间隙中。
远中导板的高度,以不接触对牙合牙为宜,在石膏模型上和金属成品冠的远中端进行焊接、调磨、抛光。
5.试戴粘结:将已消毒的保持器戴于第一乳磨牙牙冠上,X线片检查其与第一恒磨牙及第二前磨牙牙胚的位置关系是否合适,必要时可再作调整,用粘结剂粘固。
一步一步做好预成冠后牙一、适应症1龋坏大面积龋坏或者临面龋坏。
2牙髓治疗之后。
3预防性修复V还没有IV已经坏的这么厉害,与其补起来但可能继发龋,不如使用预成冠隔绝起来。
4间隙保持器的固位体。
5发育或者生长缺陷6年轻恒牙的半永久修复二、禁忌症1不能配合的儿童2形态异常或者缺损面积过大,导致没有足够的固位3X片显示乳磨牙牙根吸收超过1/24对金属过敏皮疹三、术前评估和材料准备评估内容:1、孩子的牙龄(是否还有必要)2、安全的问题(孩子是否配合)为了安全最好在橡皮障下操作。
生理或者心理缺陷材料:初试套装金冠剪缩口钳金属磨头橡皮障临面钳快机常用牙号:下颌4号5号上颌5号6号四、牙体初步预备一般颌面1mm就够,而且大部分牙齿的颌面龋坏严重,并不需要严格预备。
临面预备根据情况,如果有比较大的生长间隙,就不需要预备。
圆滑轴角。
即使第一恒磨牙未萌出,V的远中也要预备,防止6阻生。
(预备的时候放楔子,防止损伤6的近中临面)一定不能有肩台,有肩台会就为困难。
五、选冠和试戴选冠方法:1测量法。
2直接试戴法。
宜小不宜大。
就位置角度:下颌先就位舌测,上颌先就位颊侧。
六、针对性牙体预备常见的就位阻碍为下颌颊侧隆突。
七、冠的修剪和成形边缘长的表现:就位后边缘发白,出血,咬合高,咬合痛。
冠的自带边缘就是按照牙龈的走形,所以修剪边缘注意按照冠的边缘平行修剪,要整个一圈都剪掉,不能哪里长减哪里。
一般最多修剪0.5-1mm。
(如果使用临面缩紧钳导致的边缘过长,可以只修剪一部分)逆时针,连续修剪,注意支点,因为冠只有0.2mm,很容易修剪,但修剪后容易变形,需要使用边缘缩紧钳重新成形。
八、抛光、粘接抛光:要求不高,主要是把修剪边缘的毛刺平滑一下,用手指感受不要有毛刺。
清洁:酒精清洁。
粘接:粘接剂要够多,满。
可以使用玻璃离子,也可以为了操作时间短可以使用双固化。
注意隔湿。
九、常见问题:就位不好的可以使用邻面调整钳缩短近远中径。
特别是做连冠。
间隙保持器P222幻灯片2间隙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①能保持间隙的近远中距离,防止对合牙过长,使继承恒牙顺利萌出②不妨碍牙齿萌出及牙槽骨高度的增长③不妨碍颌骨及牙弓的正常生长发育④恢复咀嚼及发音功能⑤维持正常的下颌运动和咬合关系⑥不引起邻牙龋坏或牙周粘膜组织疾病⑦不引起患儿口腔不良习惯和心理障碍⑧制作简单,容易调整、修理,不易变形⑨设计制作保持器应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幻灯片3间隙保持器种类●固定式:●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舌弓式间隙保持器●Nance弓(腭弓)间隙保持器●活动式:●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间隙保持器优点缺点固定式不需取戴维持近远中径可靠无咀嚼功能垂直距离不能保持活动式维持近远中径、垂直距离可靠恢复咀嚼功能美观、便于发音预防口腔不良习惯不合作者效果差幻灯片5(全冠)带环丝圈式保持器(全冠)带环丝圈式保持器:由不锈钢丝制成,靠一个戴在缺隙旁边牙齿上的牙冠或是带环固定。
钢丝与带环或全冠连接,沿着空隙的两侧延伸到另一颗牙齿上,这样就能起到保持间隙的作用。
使得恒牙有足够的间隙长出而不发生拥挤。
适应证:①单侧第一乳磨牙早失②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单侧早失③双侧乳磨牙早失,用其他间隙保持器困难者幻灯片6舌弓式间隙保持器舌弓式间隙保持器:用于下牙左右两侧都有缺牙的情况。
这种保持器的两端固定在两侧缺失牙后方的牙齿上,一个弓丝沿着下牙的内侧连接两段的带环。
适应证:①两侧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存在的病例②因乳磨牙早期丧失而近期内侧方牙即可萌出者③因适时拔除第二乳磨牙,对其间隙进行管理时幻灯片7N a n c e弓(腭弓)式间隙保持器Nance弓(腭弓)式间隙保持器:是与舌弓式对应的应用于上牙需要间隙保持的部位。
适应证:与舌弓式间隙保持器一致,但是用于上颌装置。
幻灯片8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是将导板插入牙龈中,主要用于孩子的六龄牙还没有萌出,但是这个牙前面的乳牙缺失的情况。
儿童乳牙牙体缺损修复术及缺隙保持器一、儿童乳牙牙体缺损修复术术前应详细地向家长说明治疗的目的、意义、选用的方法及需要的费用,取得家长对治疗方案的认同和患儿的配合。
要了解乳牙的生理解剖特点:乳牙具有牙釉质、牙本质薄,髓腔大,髓角高(尤其是上颌第一乳磨牙的近颊髓角),牙本质小管粗大等特点,因此操作时应注意:①去腐和备洞时防止意外露髓;②对于深龋洞进行护髓治疗;③深龋近髓时应警惕对牙髓的潜在影响,对患儿家长医嘱时应考虑这一方面,告知以后有可能会出现疼痛,一旦疼痛应及时治疗。
乳牙的洞形制备根据材料类别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主要讲一下我们常用的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备洞及充填。
玻璃离子水门汀和牙体组织有一定的粘接力,备洞时不要求底平壁直,尤其深龋时避免意外露髓,洞形也不能过浅,特别是牙合面中央窝处,过浅易造成充填体折裂。
乳牙颈部缩窄较恒牙明显,因此,备Ⅱ类洞时轴壁作成倾斜状,与牙髓保持一定距离。
轴髓线角应圆钝,防止台阶的楔形力将充填体折断。
鸠尾峡的宽度应为颊舌牙尖间距离的1/3左右,不宜过宽或过窄。
乳前牙舌侧Ⅰ类洞可在近中及远中部分作倒凹,不能做在近髓的切端及龈端方向,乳牙Ⅴ类洞在龈壁及牙合壁可稍做倒凹。
临床上判断是否去净龋蚀有3种方法:①牙本质的硬度:以探针或刮匙探挖,正常的牙本质是硬的;②牙本质的色泽:正常的牙本质为淡黄色,龋蚀的牙本质为黑褐色或褐色;③龋蚀检知液:1.0%的酸
性品红丙二醇,可使感染的软化牙本质染色。
窝洞内滴入一滴药液后即以水洗,染成深红色处为应去除的组织,无染色或淡红色可保留。
因年来有学者认为虽已软化但无细菌感染的牙本质,虽然磷灰石结晶减少但无质的变化,故能再矿化,临床上可以保留。
乳牙龋洞的充填,应选择对牙髓刺激小、易操作、具有释氟作用的材料。
如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释氟作用的树脂等。
玻璃离子水门汀是亲水性材料,在粉液混合后2—8分钟内凝固,在固化初期避免水接触,通常可将凡士林类的防护漆涂布于充填体表面以隔绝水分。
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牙髓刺激性较低,当牙本质的有效厚度大于1.5mm时对牙髓几无影响,如厚度小于0.5mm或与牙髓直接接触,可造成牙髓的破坏性反应,充填前应使用速硬氢氧化钙制剂做间接或直接盖髓处理。
玻璃离子水门汀一般初步凝固时间为25~60分钟,24小时后完全固化,故充填后嘱24小时内不用该侧咀嚼。
对于因恐惧不能较好配合的患儿,可以采用ART技术,又称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指使用手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的技术。
ART具有许多优点:如不需电动牙科设备、术者容易操作、患者易于接受、玻璃离子的化学性粘结可避免去除过多牙体组织、材料中氟离子的释放可使牙本质硬化以阻止龋的发展、兼有治疗和预防效果等。
二、间隙保持器(一)间隙保持器的种类1、固定式:远中导板、带环丝圈式、全冠丝圈式、充填式、
舌弓式、Nance弓间隙保持器 2、活动式: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二)各种间隙保持器的优缺点1、固定式优点:不需摘戴,维持近远中径可靠;缺点:无咀嚼功能,垂直距离不能保持。
2、活动式优点:维持近远中径、垂直距离均可靠,恢复咀嚼功能,美观,便于发音;缺点:不合作者效果差(三)间隙保持器的适应证和制作技术1、带环(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选择的基牙上配戴带环(全冠),在缺失牙处通过弯制的金属丝来维持缺隙的近远中距离【适应证】单侧第一乳磨牙早失或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单侧早失的病例,拆除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后也要换上此装置。
【制作技术】① 基牙预备:试戴带环(全冠),合适后取模型。
② 设计外形线:在模型上设计丝圈位置,丝圈颊舌径要比继承恒牙的冠部颊舌径稍宽。
丝圈与尖牙接触的位置要在远中面最突点或稍下方,与第一恒磨牙接触点应在近中外形高点。
③ 丝圈制作:用直径0.9mm 的不锈钢丝,从与乳尖牙或第一恒磨牙接触部开始弯曲,与带环(全冠)的焊接部位在颊舌侧,焊接后打磨抛光。
④ 保持器粘固:试戴,检查丝圈与牙及黏膜的接触情况,合适后粘固。
带环式间隙保持器一旦不需间隙保持,需拆除带环。
全冠式间隙保持器一旦不需间隙保持,可去除金属丝圈,保留金属冠至乳牙脱落。
2、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适应证】适用于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中,用第一乳磨牙做基
牙,戴入预成的或自制的金属全冠,冠的远中端焊接弯曲导板,插入牙槽窝内,远中导板贴合于未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面。
【制作技术】① 制作合适的第一乳磨牙金属冠。
② X线测量:从X线片上测量远中导板的长度及高度,其高度应伸展到第一恒磨牙外形高点下1mm。
③ 制作牙模:将X线片上测量的长度及高度标记在牙模上,并在牙模上制作必要的间隙,为插入导板做准备。
④ 远中导板制作:用宽约3.8mm、厚1.3mm的预成腭杆,弯曲成合适的角度,插入牙模制作的间隙中,保持与对合无接触状态,最后焊接于第一乳磨牙的预成冠远端,抛光。
⑤ 粘接:拔除第二乳磨牙,止血,试戴保持器,必要时可做调整,合适后粘固。
3、舌弓式间隙保持器将舌弓的两端固定在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上,以保持牙弓周长和牙齿间隙。
多用于下颌乳牙列及混合牙列期多个后牙早失,两侧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存在的病例,通常在下颌切牙萌出后使用,以免影响其萌出。
【制作技术】① 在基牙上试戴带环,取印模。
② 在模型上设计外形线,将舌弓的前方设定在下颌切牙的舌侧,前端贴近下前牙颈部并远离黏膜1~1.5mm,并在间隙部的近中设计支撑卡。
③ 将0.9mm直径的金属丝弯成舌弓,最后焊接。
④ 用粘接剂粘固到基牙上。
4、Nance弓(腭弓)式间隙保持器与舌弓式间隙保持器作用一致,用于上颌多个后牙缺失的间隙保持。
【制作技术】基本
制作技术与舌弓式间隙保持器一致,不同的是腭侧弧线的前方通过上腭皱襞,在此处的金属丝上放树脂制作腭盖板,压在腭盖顶部,从而防止上颌磨牙的近中移动,有利于固位。
(四)戴间隙保持器后的管理原则上3~4个月应来院检查一次,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① 确认装置是否达到间隙保持的目的;② 是否引起牙龈、黏膜、邻牙和其他牙齿的损伤③ 是否影响继承恒牙的萌出;④ 有无变形破损,是否需要调整及更换;⑤ 是否影响牙齿生理性移动及颌骨发育;⑥ 是否需要拆除及预测拆除的时间;⑦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下次复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