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主要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水平
- 格式:pdf
- 大小:743.01 KB
- 文档页数:4
测试次数:1 最高分:72一、单项选择题(总共20 题,每题 4 分)1、核事故发生地的所有食品都会受到影响吗?不,并不是所有食物都会受到影响。
在突发情况出现之前就曾发货或者完成商业包装的食品就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在放射性物质出现沉降的地区生产的某些食品可能遭受污染。
对遭受核事故放射性污染地区的食品和食品生产造成的影响,取决于食品生长或者生产地点存在或者沉淀下来的放射性( )。
正确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A、放射性剂量B、核素的类别C、核素的类别和放射性剂量2、环境意识影响消费倾向吗?环境意识及其决定的消费倾向对绿色消费形成结构性的影响。
环境意识要求在在发展的同时以不破坏环境且利于()生态系统的进化为目标,要“限制”人类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正确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B 得分:4A、自然B、人与自然3、公众如何参与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公众参与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公众主要通过( )来参与。
公众参与的常见方式有信息发布、社会调查、公众听证会、讨论会。
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建设、运行等阶段,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了解,向项目方或评价单位提供有关该项目影响的观点与意见,并在大纲及报告书审查期间进行磋商。
正确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A、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规划环评B、项目环评C、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4、机动车排放控制的管理措施有哪些?我国在机动车排放控制方面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新机动车型式核准制度、在用机动车检查/维护制度和()管理制度。
正确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A、能源利用B、新机动车型C、燃油品质5、绿色消费与绿色产品有什么关系?绿色消费与绿色产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绿色消费需求的增长必将带动绿色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同时绿色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也将刺激绿色消费需求。
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对( )的认可程度是人们决定是否绿色消费的最主要原因。
上海市部分地区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检测作者:胡艳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年第04期摘要:本文目的评价上海市部分地区生活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水平。
方法为利用241Am和40KCl作为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标准物质,使用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测量水样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
结果表明,上海部分被测地区饮用水中总α比活度2015年平均值为0.0373 Bq/L,2016年平均值为0.0312 Bq/L;总β比活度2015年平均值为0.222 Bq/L,2016年平均值为0.264 Bq/L。
结论上海地区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关键词:上海;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总α、总β放射性0 前言近年来,人们对生活用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活饮用水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更是在相关国家标准中明确的列为重要的监测指标[1]。
饮用水中放射性主要来自于水源地岩石、土壤等介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同时人工放射性核素进入水体中也可能造成水体中放射性污染[2-4]。
因此,定期进行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水平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于2015—2016年对上海市部分地区市政供水的出厂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定期监测,以及时发现可能的放射性污染并为本地区饮用水的放射卫生监测与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材料低本底α、β测量仪(BH1227型四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中核(北京)仪器厂);高温炉;电热板;红外线干燥灯(250W);工作源:239Pu α电镀工作源、90Sr-90Y β电镀工作源;标准源:241Am α标准源、40KCl β标准源1.2 样品采集于2015—2016年分别在青浦、嘉定、松江、金山区设立了水质管网出厂水监测点,每季度采集出厂水样4~6份。
水样采集时按每1L水样加20mL±1mL硝酸的比例,将相应量硝酸加入聚乙烯扁桶中,再采集水样。
石材放射性检测说明:检测项目为:石材放射性(石材中的伽马射线),检测过程30-50分钟,先测量本底值,再对所需要的石材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仪器会直接显示放射性含量和石材的类别(A、B、C三类)。
本检测和室内空气中的氡气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消费者选择时需了解清楚。
一、建筑陶瓷是否有放射性?现代都市中放射性污染几乎无处不在,人们生活消费品如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不同程度存在放射性物质。
建筑陶瓷主要是由黏土、沙石、矿渣或工业废渣和一些天然助料等材料成型涂釉经烧结而成。
由于这些材料的地质历史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或多或少存在着放射性元素,如钍、镭、钾等。
特别是建筑陶瓷表面的釉料"中,含有放射性较高的的锆铟砂,虽然建筑陶瓷的烧成温度大多在1100~1300℃,但是并不能消除这些物质的放射性,其放射性高低决定于材料和釉子中的放射性,而各地各品种瓷砖放射性有差异。
二、建筑陶瓷的放射性有哪些危害?众所周知,放射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地质层中,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我们的身体对放射性的承受能力有一定限度,过度了则有可能引起不适和病变。
所以说,放射性物质超过一定标准就一定会造成危害。
研究证明,建筑装饰材料放射性超标,直接影响消费者特别是儿童、老人和孕妇的身体健康。
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体内辐射与体外辐射:体内辐射主要来自于放射性辐射在空气中的衰变,而形成的一种放射性物质氡及其子体。
氡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氡在作用于人体的同时会很快衰退变成人体能吸收的核素,进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
统计资料表明,氡已成为人们患肺癌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因此死亡的达5000~20000人,我国每年也约有50000人因氡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
另外,氡还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从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体外辐射主要是指天然石材中的辐射体直接照射人体后产生一种生物效果,会对人体内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第41卷㊀第6期2021年㊀11月㊀辐㊀射㊀防㊀护Radiation㊀ProtectionVol.41㊀No.6㊀㊀Nov.2021㊃综㊀述㊃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陈前远1,2,杨维耿1,赵顺平1,郑惠娣1,陈㊀彬1,宋伟刚1(1.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监测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2.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㊀摘㊀要:为评估开展第二次全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的必要性,本文详细调研和统计了全国天然放射水平调查开展以来,历次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所涉及的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及点位覆盖情况㊂经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存在空气和生物介质调查数据偏少㊁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不充分㊁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㊁氡浓度调查不受重视和水体放射性水平调查需要进一步夯实等不足之处;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下一步的工作应以数据库建库,以及针对上述不足补充开展单项调查为重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启动第二次全国性综合调查㊂关键词:核与辐射;辐射监测;核能;放射性中图分类号:X82文献标识码:A㊀㊀收稿日期:2021-01-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975207);浙江省环保科研项目(2017A004)㊂作者简介:陈前远(1983 ),男,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应用(放射)化学专业,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与核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㊂E -mail:colinsunny@㊀㊀开展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是获取各种环境介质放射性水平现状㊁了解我国境内辐射环境水平变化趋势㊁以及评估各类核与辐射设施运行对外围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㊂2011年日本3㊃11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境内 谈核色变 的现象屡屡见于媒体;核安全法2018年实施以来,核安全监管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公众对辐射环境水平现状的知情需求日益高涨;2021年4月,日本作出排放福岛污染水决定之后,海洋辐射环境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㊂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开展于1983 1990年,3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核电装机容量㊁核燃料循环设施数量㊁核技术利用设施数量和NORM 设施的开发力度突飞猛进,整体环境的辐射水平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㊂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辐射环境水平质量监测和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是网络成员单位重要职责之一㊂本文以第一次全国性辐射环境水平调查[1]为起点,以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近30年来开展的各类调查(监测)活动为主线,以其他机构开展的调查工作为辅线,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对我国已经开展的各类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所涵盖的监测介质(对象)㊁项目和点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下一步拟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工作建议㊂1 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本文所列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主要指的是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调查工作,包括各类辐射环境本底/现状水平调查㊁核与辐射设施外围辐射环境调查㊁NORM 相关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对其他部门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㊁以及其他区域性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也作了不完全统计㊂为更加直观㊁定量的反映调查开展现状,对历次调查覆盖的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和点位覆盖情况作了定量统计,其中,监测对象(介质)包含环境γ辐射㊁空气㊁陆地水体(底泥㊁沉积物)㊁陆生生物㊁土壤㊁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监测项目按γ辐射㊁氡(子体)㊁天然核素㊁人工核素和其他核素(3H㊁14C 等既有宇生途径,又有人工途径产生的核素)进行区分;监测点位覆盖情况按点位实际数量㊁涵盖行政区域数量㊁流域和海域数量等进行罗列㊂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1.1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㊀㊀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9个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和部分市级环境监测站(所)共300余人参加,历时8年[1]㊂形成了全国天然贯穿辐射水平[2]㊁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3]㊁各类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水平[4]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5]等全国性专题报告;另外还编制了各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和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研究分报告,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㊂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开展情况列于表1㊂表1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开展情况一览表[1-5][1-5]1.2㊀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情况㊀㊀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由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 2005年开始组织建设,2007年正式投入运行[5],第一批国控点点位包含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25个㊁陆地辐射监测点318个㊁核环境安全预警点22个㊁水体点70个㊁土壤点175个[6]㊂经过14年的运行,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7],国控点点位包含空气自动监测站500个㊁陆地辐射监测点328个㊁陆地水体点477个㊁水生生物点1个㊁海水(近岸)点48个㊁海洋生物点34个㊁土壤点362个㊁电磁辐射监测点85个㊁国家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46个㊁在12个核电基地周边海域开展海水㊁沉积物和生物监测[8]㊂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现状列于表2㊂1.3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调查㊀㊀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㊁重点监管的核设施与敏感点周边或排放口下游饮用水源㊁伴生放射性矿周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㊁土壤和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对较高地区饮用水水源等[9-11]㊂调查具体涉及项目和点位覆盖情况等列于表3㊂1.4㊀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㊀㊀2006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工作㊂选定稀土㊁铌/钽㊁锆石和氧化锆㊁锡㊁铅/锌矿㊁铜㊁铁㊁磷酸盐㊁煤(包括煤矸石)㊁铝和钒等11类矿产资源[12];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矿污染源普查工作,在第一次11类矿产的基础上,增加了钼㊁金㊁锗/钛㊁镍等4类普查对象[13-14],两次普查涉及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和点位列于表4㊂1.5㊀全国核基地和核设施辐射环境调查现状和评价㊀㊀该项工作于2012年开展,调查对象包括民用和军工核设施,涵盖生产基地㊁科研基地㊁核电基地㊁铀浓缩和元件生产基地㊁铀矿冶设施㊁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等,设施种类和数量多于表2所列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调查对象和项目则与表2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㊀㊀㊀㊀㊀表2㊀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现状[8][8]表3㊀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调查开展情况[9][9]表4㊀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和第二次)开展情况Tab.4㊀The first and second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Screening of NORMs in China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所列同类设施类似,补充了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增加(NORM)数据和核技术利用设施辐射环境水平数据[15]㊂1.6㊀其他区域性调查工作1.6.1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1998年,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站牵头开展了我国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工作,浙江省和广东省辐射监测机构承担了海洋环境放射性调查样品的分析,并形成了专题报告[16-17]㊂调查涉及监测对象(介质)㊁项目和点位情况列于表5㊂表5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放射性调查开展情况[16][16]1.6.2㊀核电厂运行前本底调查㊀㊀根据‘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6249 2011)[18]和‘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技术规范“(NB/T20139 2012)[19]等标准规定,我国沿海已运行的12个核电基地均至少已获取了运行前2年本底监测数据,数据覆盖所有环境介质,监测核素种类包含了人工和天然放射性核素㊂此外,湖北咸宁大畈㊁江西九江彭泽㊁湖南益阳桃花江㊁重庆涪陵㊁河南南阳㊁吉林靖宇等内陆厂址,也至少获取了1年的选址/可研期本底监测数据㊂1.6.3㊀室内和环境氡全国/局部区域调查㊀㊀关于室内氡的水平调查一直都在断断续续的进行;王春红等[20]使用累积测量方法,测量了国内1个省(浙江省)和其他7个分布于不同省份城市共2029个房间的氡浓度数据;尚兵等[20-21]采用统一的累积测量方法对国内26个城市约3098间房屋内的氡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室内氡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㊂这是国内近30年来开展的规模较大的两次氡浓度水平调查㊂1.6.4㊀其他地方性调查工作㊀㊀在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下,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在雄安新区和东北边境地区分别开展了环境辐射水平本底调查工作㊂利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项目,生态环境部组织重庆市和湖北省开展了三峡库区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22]㊂2㊀存在问题分析2.1㊀部分环境介质调查开展不充分㊀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未涉及空气和生物介质;专项调查侧重于水体放射性监测;核基地调查㊁核电厂本底调查覆盖了这些介质,但是数据覆盖面仅限于设施周边;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补充了空气介质数据,但是,陆生生物仅仅布设了一个点位,海洋生物监测点位数量同样偏少㊂因而,各类生物样品放射性水平调查数据亟需补充㊂2.2㊀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不充分㊀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对人工放射性核素是存在缺位的;尽管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作了一定的补充,覆盖的点位数与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相比还是有极大差距,各类监测对象(介质)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数据亟需补充㊂2.3㊀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㊀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环境放射性调查未覆盖我国所有海域,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了近岸海水和海洋生物监测,补充了相应介质监测数据,但是点位偏少且未覆盖沉积物监测;生态环境部门尚未开展管辖海域放射性监测工作,海洋放射性水平调查深度和广度均需得到加强㊂2.4㊀氡的监测未引起足够重视㊀㊀氡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由1.1节㊁1.2节和1.6.3节所列我国部分氡水平调查开展情况可知,我国尚未集中开展超过万间房屋的氡调查,氡调查工作缺乏统一规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划㊁样本量偏少,代表性不够㊂2.5㊀水体放射性水平调查需进一步夯实㊀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未铺开进行90Sr和其他人工核素分析,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仅在部分饮用水点位和地表水点位开展了人工核素监测;相较于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各类陆地水体调查样本数也明显偏少;各重点河流周边NORM设施开发利用所引起的水体中天然辐射水平变化也不容忽视[12-14],天然辐射水平调查数据也需得到补充㊂3㊀对策与建议3.1㊀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建库工作㊀㊀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我国环境放射性水平精细图谱建设 项目正在推动中,数据库建设重要性显而易见㊂前述各项调查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提交格式不尽相同,统一的全国辐射环境水平数据库尚未建成㊂建议参照 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数据库 [23],建立更加全面的 中国环境辐射水平数据库 ㊂3.2㊀开展中国海洋辐射环境水平调查㊀㊀对‘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和上述其他调查工作中所列近岸海域本底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将海洋辐射环境水平监测纳入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框架内;适时开展管辖海域海水㊁海洋生物和沉积物监测;补充开展近岸海域海洋沉积物监测㊁适当增加近岸海水和海洋生物监测点位;针对日本福岛污染水排放,抓紧实施专项调查,尽快启动中国海洋辐射环境水平现状调查,调查应重点关注3H㊁14C㊁137Cs㊁90Sr和129I等排放相关核素㊂3.3㊀中国水体放射性核素浓度及周边NORM专项调查㊀㊀补充开展各类陆地水体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在全国重点河流和新建重点水利设施增加布点,开展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水平调查工作;同时,开展重点河流周边NORM设施对水体影响的专项调查㊂3.4㊀开展全国氡水平专项调查㊀㊀无论是从氡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全面性㊁氡致人群健康效应㊁还是从室内氡的防控趋势和国内外对氡监测的重视程度来说,开展全国氡水平调查,刻不容缓㊂3.5㊀开展土壤㊁生物及空气放射性水平专项调查㊀㊀土壤辐射环境本底调查已经在第一次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中充分开展,但是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监测未在全国性调查中展开㊂空气和生物介质中放射性水平数据存在大量空白㊂因而,需补充开展全国空气和生物介质中放射性水平调查,并开展全国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㊂3.6㊀引入航空测量等调查手段㊀㊀航空监测是由铀矿勘查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发展起来的,航测设备对地面和空气放射性灵敏度高,不受地面交通条件限制,覆盖面宽㊂美国每3~5年对核设施开展一次航测[24]㊂可考虑将航空测量用于核设施㊁NORM设施以及高本底地区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工作㊂4㊀结语㊀㊀综上所述,自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以来,我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工作从未间断,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㊂但是,历年的调查工作在放射性核素种类㊁监测点位㊁监测介质覆盖面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㊂下阶段,我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工作可以从原有监测数据入库整合出发,逐步开展各项补充调查工作,引入航空测量等新型监测手段,在建库㊁查漏和补缺工作告一段落后,适时开展第二次全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㊂参考文献:[1]㊀何振芸,罗国帧,黄家矩.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概况[J].辐射防护,1992,12(2):81-95.HE Zhenyun,LUO Guozhen,HUANG Jiaju.Nationwide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in China (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81-95.[2]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96-121.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penetration radiation level in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96-121.[3]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调查研究(1983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64-171.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concentrations of Radon andαpotential energy of Rn daughter in air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64-171.[4]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调查(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43-163.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natural radioactivity of the waters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43-163.[5]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22-142.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 contents in soil in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22-142.[6]㊀刘华,赵顺平,梁梅燕,等.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J].辐射防护,2008,28(6):362-376.LIU Hua,ZHAO Shunping,LIANG Meiyan,et al.Review and prospect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monitoring in China [J].Radiation Protection,2008,28(6):362-376.[7]㊀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关于确定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第一批国控点点位的通知[Z].环办函[2007]168号.2007.[8]㊀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文件.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方案(2021版)的通知[Z].环辐监[2021]4号.2021.[9]㊀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印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Z].环办核设函[2017]103号.2017.[10]㊀赵广翠,刘陆,马国学,等.2017 2018年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20,29(3):260-267.ZHAO Guangcui,LIU Lu,MA Guoxue,et al.Investigation of radioactivity levels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Beijing from2017to2018[J].Chin J Radiol Health,2020,29(3):260-267.[11]㊀毛盼,田义宗,李钢,等.天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研宄[J].环境影响评价,2019,41(5):94-96.MAO Pan,TIAN Yizong,LI Gang,et al.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radioactivity level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Tianjin[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2019,41(5):94-96.[12]㊀刘华,罗建军,马成辉,等.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及结果初步分析[J].辐射防护,2011,31(6):334-341.LIU Hua,LUO Jianjun,MA Chenghui,et al.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ORMs based on the First Nationwide Pollution Source Survey[J].Radiation Protection,2011,31(6):334-341.[13]㊀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布‘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Z].公告2020年第33号.2020.[14]㊀郑国峰,廖运璇,柏学凯,等.全国伴生放射性矿普查结果分析及监管建议[J].环境保护,2020,(18):38-41.ZHENG Guofeng,LIAO Yunxuan,BAI Xuekai,et al.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census of NORMs and suggestions for supervision[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20,(18):38-41. [15]㊀李洋,杨洁,赵杨军,等.全国核基地辐射环境现状评价方法[J].中国科技成果,2017,18(7):31-34.LI Yang,YANG Jie,ZHAO Yangjun,et al.Evaluation method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survey of nuclear facilities in China[J].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2017,18(7):31-34.[16]㊀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环境放射性调查专题报告[R].1999.[17]㊀宋海青,李灵娟,牛广秋,等.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中γ能谱数据浅析[J].辐射防护,2002,22(2):108-112.SONG Haiqing,LI Lingjuan,NIU Guangqiu,et al.Elementary analysis of gamma ray spectrometry data of the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environmental survey on offshore waters of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2,22(2): 108-112.[18]㊀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 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19]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技术规范:NB/T20139 2012[S].北京:国家能源局,2012.[20]㊀王春红,潘自强,刘森林,等.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水平调查研究[J].辐射防护,2014,34(2):65-73.WANG Chunhong,PAN Zhiqiang,LIU Senlin,et al.Investigation on indoor radon levels in some parts of China[J].Radiation Protection,2014,34(2):65-73.[21]㊀尚兵,张林,陈斌.中国典型地区室内氡水平的研究[J].工程兵勘探设计,2007,55(5):4.SHANG Bing,ZHANG Lin,CHEN Bin,Study on indoor radon level for typical regions of China[J].Engineering corps exploration and design,2007,55(5):4.[22]㊀重庆市辐射环境监督站,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市三峡库区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成果报告[D].2018.Chongqing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Supervision Center,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vestigation report on radioactivity level in water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D].2018.[23]㊀盛沛茹,支仲骥,李新德,等.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数据库及其应用[J].辐射防护,1995,15(2):104-110.SHENG Peiru,ZHI Zhongqi,LI Xinde,et al.National database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and its application[J].Radiation Protection,1995,15(2):104-110.[24]㊀倪卫冲,顾仁康.核应急航空监测方法[J].铀矿地质,2003,19(6):366-373.NI Weichong,GU Renkang.Airborne monitoring method of nuclear emergency response[J].Uranium Geology,2003,19(6):366-373.Environmental radiation surveys carried out inChina and further suggestionsCHEN Qianyuan1,2,YANG Weigeng1,ZHAO Shunping1,ZHENG Huidi1,CHEN Bin1,SONG Weigang1 (1.Zhejiang Province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 on RadiationMonitoring(MEE),Hangzhou310012;2.Fudan University,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Shanghai200433) Abstract:Aiming to evaluate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2nd nationwide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level survey,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urveys carried out ever since the1st nationwide natural radiation level survey were investigated,among which monitoring objects or environmental medias,monitoring items and the coverage of monitoring sites of each survey were analyzed.Several shortages were found,for example,data for air sample and biological sample are insufficient,activity concentration of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coverage of marine monitoring requires improvement,radon concentration survey wasn t paid adequate attention,terrestrial aquatic radioactivity survey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etc.In summary,in the nearest future,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survey database,correspondent surveys for compensating the previous shortages should be the focused.Therefore,the2nd nationwide survey was not suggested to be carried out currently.Key words:nuclear and radiation;radiation monitoring;nuclear power;radioactivity;CLC numbers。
中国高本底城市的土壤氡水平及分布王南萍;肖磊;李灿苹【摘要】在广东珠海地区采用便携式半导体测氡仪进行了大比例尺土壤氡浓度调查,测点数469个,面积大于100km2.珠海地区地下0.6m处的平均土壤氡浓度为55.94±58.54 kBq/m3,其中在珠海斗门的第四纪沉积物地区、沉积物和风化花岗岩混合地区,以及风化花岗岩地区的土壤氡浓度分别是7.14 ±8.75,37.64±25.92和151.25±196.23 kBq/m3.高氡潜势区主要分布在黑云母花岗岩、风化花岗岩地区和新的工业开发区,且表现出与当地岩性密切相关.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原有的天然辐射背景.珠海市区的平均土壤氡浓度分别为广州、泉州和晋江市平均值的8.3倍和15倍.研究结果表明:珠海是一个氡潜势较高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开展辐射防护目的的氡测量.%A soil gas radon survey was performed on a large scale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radon in soil of Zhuhai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by means of a portable radon monitor of a semiconductor alpha spectroscopy. The survey sampled 469 sites covering an area of mom than 200 km2. The average of soi] radon concentration in the sail depth of 0. 6 m is 55. 94 ±58. 54 kBq/m3 in Zhuhai urban area,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 is 7. 14 ± 8.75, 37.64 ± 25.92, and 151.25 ± 196.23 kBq/m3 in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the mixtures of sediments and weathered grain of granite, and the weathered granite in Doumen District, respectively. The high radon potential areas are located within biotilic granites and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 as indicated by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dioactivity level and geological lithology. The mean value of soil gas radon concentration in Zhuhai urban area (ZUA) is about ten timesas high as that in Guangzhou, Quanzhou and Jinjing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Zhuhai area has higher radon potential, and hence protective measures against rad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2(036)004【总页数】5页(P646-650)【关键词】土壤气;氡;半导体测氡仪;高本底;珠海【作者】王南萍;肖磊;李灿苹【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6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广大公众对室内氡的问题极为关注,长期受到较高氡浓度的照射,会导致肺癌发病几率的增加。
概 述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污染减排和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年。
本市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发展和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服务转型、务实为民、严格监管、协同推进”的原则,凝聚精神,转变作风,创新开拓,扎实推进,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作为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年度,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66.0%;水环境质量总体较上年有所改善;区域环境噪声达到标准要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
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质量2013年,上海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较2012年有所改善。
黄浦江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相应的水质控制标准,黄浦江淀峰和松浦大桥2个断面水质控制标准为II类水,临江断面水质控制标准为III类水,南市水厂、杨浦大桥和吴淞口3个断面水质控制标准为IV类水。
与2012年相比,2013年黄浦江总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上游至下游6个断面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下降8.8%、12.7%、18.4%、13.5%、12.7%和8.5%。
近5年的监测数据表明,黄浦江总体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2013年有所改善。
1.000.000.501.502.00淀峰松浦大桥临江南市水厂杨浦大桥吴淞口图1 2009~2013年黄浦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苏州河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相应的水质控制标准,苏州河白鹤断面水质控制标准为IV类水,黄渡、华漕、北新泾桥、武宁路桥和浙江路桥5个断面水质控制标准为V类水。
与2012年相比,2013年苏州河总体水质状况基本持平,其中浙江路桥和白鹤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下降7.3%和6.4%,武宁路桥和北新泾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上升8.4%和6.0%,黄渡和华漕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基本持平。
近5年的监测数据表明,苏州河总体水质基本持平。
1.000.000.501.50白鹤黄渡华漕北新泾桥武宁路桥浙江路桥图2 2009~2013年苏州河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长江口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相应的水质控制标准,长江口水域水质控制标准为II类水。
doi:10.3969/j.issn.0253-9608.2020.06.010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的研究进展陈嘉惠,杨巧玲,钮冰,陈沁†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摘要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及预警在保障乳制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
文章对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三类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讨论,并详细论述针对这三种危害因素进行相关风险评估的研究,接着梳理乳制品安全风险预警的概念及意义,最后总结风险评估及预警在乳制品安全监管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新方向。
关键词 乳制品;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危害因素1 乳制品的安全现状乳制品可以提供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健康[1]。
已有研究显示,食用乳制品对人体的骨量、心血管健康和胃肠道微生物组均有积极的影响[2-5]。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经从个别群体消费的营养品转向大众的大宗食品,乳制品消费占人们日常饮食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6-7]。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9年的公告,中国的牛奶产量在2018年增长1.2%,达到3 075万吨[8]。
乳制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然而,乳制品行业一直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行业之一,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12年光明的“质量门事件”、2013年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肉毒杆菌”奶粉事件、2017年法国拉克塔利斯集团的婴儿奶粉疑似沙门氏菌污染事件等[9-10]。
乳制品的安全性逐渐成为消费者及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11-13]。
对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监测评估及预警,有助于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并为监管部门采取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 乳制品安全的风险评估乳制品在生产、加工和消费的过程中,导致安全风险的危害因素有很多,可按其性质分为三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生物性危害因素[14-15]。
然而,这些风险的发生程度各不相同,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或研究者在乳制品“从农场到餐桌”各个环节对其质量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出相应预警,尽可能减少乳制品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主要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吴锦海1 黄卫琴1 王凤仙1 王力1 刘海宽1 汪铭侠21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上海 2000322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 上海 200436摘要:本文对上海居民主要食品和天然水源进行了采样,分析其铀、钍、镭-226含量,比较了不同水源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摸清了目前上海居民主要食品和天然水源中放射性水平,评价了上海工业发展可能对天然水源中放射性影响。
关键词: 食品 天然水源 放射性1 前言铀、钍、镭-226是天然水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代表性核素,随着工业发展和放射线同位素的广泛应有,尤其是煤和含矿物的用量不断增加,使其在利用过程中迁移到水生生态系统,通过水系到植物。
因此,研究和了解食品和水体中放射性含量的变化,评价人为因素对水生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影响,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激光荧光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对上海主要食品和天然水源中放射性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上海工业发展可能对环境放射性影响有重要意义。
2. 采样方法本文采集上海主要粮食、蔬菜等8种食品及天然水源;雨水、自来水、井水、长江水、黄浦江水。
采集植物包括根、茎、叶,采集样品去泥,先洗净、晾干、切成碎片,在电热板上炭化,炭化后在500°C 马弗炉内灰化6小时,样品呈白色粉末,备用。
雨水采集把收集盘放在物遮盖的地方,下雨时弃取前10分钟的雨水,雨水即收,以免环境飞灰引起交叉污染。
长江水的采集样点设在宝山长江口,即用硝酸酸化至PH4-5之间,以免放射性核素在容器壁上吸附,土壤采样去掉浮土,采样面积10 cm ×10cm ,将采集样品去石烘干,研磨过筛成100目粉未,备用。
3 分析方法铀:仪器:WGJ —1型激光铀分析仪。
取灰化后的植物样品0.5g,加入15ml 去离子水和2.0g 过硫酸钠加热溶解, 溶液稀释至2 5ml,调节PH 至3,在激光铀分析仪上测量。
测量方法:(1)取5ml 被测水样移入测量杯中,送入样品室,打开高压测得计数F 0 ;(2)关 闭 高压向样品加入0.5ml 铀荧光增强剂测得计数F 1;(3)关闭高压向样品中加 入10µl 1ppm 铀标样,打开高压测得计数F 2。
χχC V V F F F F Cs S ⋅⋅−−=1201式中:Cs 为被测样品中铀含量(μg/L );F 0为加入荧光增强剂之前的铀荧光强度,F 1为加入荧光增强剂之后的铀荧光强度;F 2为加入标准溶液之后的荧光强度;V s 为加入标准溶液体积(ml );C x 为标准溶液浓度(μg/L);V x 为样品溶液体积(ml),被测样品中铀含量计算成放射性活度。
钍:取灰化后的植物样品0.5g,,采用P 350采取,铀试剂Ⅲ发色,721光栅分光光度计比色。
水样分析取样5L,加热浓缩后,用硝酸溶液外溶解沉淀,其它方法同上。
镭-226:取灰化后的植物样品0.5g,,加入5g过氧化钠,1g碳酸钠,0.5g氯化钡,在马弗炉内灼烧15分钟,用200ml去离子水提取,过滤,弃去滤液,用30%Hcl溶解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洗涤液合并于扩散器中封存15天后,用闪烁射气法测定。
3. 测量结果表1是上海自来水、雨水、井水、雪水、长江、黄浦江、淀山湖中放射性核素水平,表2是上海主要粮食、蔬菜等8种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水平。
上海地区各种天然水源中铀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长江水>黄浦江水>井水>淀山湖水>自来水>雨水>雪水。
表1 上海地区天然源水中天然放射性水平样 品 铀(10-3Bq/L) 钍(10-3Bq/L) 镭-226(10-2Bq/L)雪水 1.1±1.1 0.04±0.03 ——雨水 1.4±1.4 0.19±0.03 1.2±0.4自来水 1.9±1.3 0.18±0.07 1.5±0.1淀山湖水 4.1±3.8 0.24±0.13 3.6±1.2井水 4.6±3.1 0.29±0.17 4.1±1.2黄浦江水 5.3±4.6 0.31±0.24 5.1±2.7长江水 6.6±4.5 0.42±0.12 6.7±2.9表2 上海主要粮食、蔬菜中放射性核素水平样 品 铀(10-3Bq/kg) 钍(10-3Bq/kg) 镭-226(10-3Bq/kg)青菜 3.2±1.7 2.3±0.3 18.3±3.4芹菜 7.7±3.4 1.9±0.5 16.5±2.1黄瓜 5.3±2.2 1.2±0.7 9.6±2.4卷心菜 3.8±1.4 3.3±0.2 15.6±1.3罗卜 3.9±2.0 3.9±0.7 14.1±1.2西红柿 1.9±0.7 2.6±0.4 13.5±2.7黄豆 8.1±3.2 4.2±1.7 31.6±5.1大米 9.6±4.1 3.8±1.7 20.1±3.1面粉 8.5±3.4 3.0±1.5 14.7±2.55 讨论本文对上海居民主要食品和天然水源中天然放射性含量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水源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不同食品和天然水源中放射性含量有一定差异,但在正常环境本底范围, 结果证明上海居民主要食品和天然水源中天然放射性水平都在我国放射卫生规定的限值范围内,上海地区的工业发展没对天然水系引起天然放射性污染,本文提供的分析资料,为发现污染、寻找污染、消除污染提供了基础资料。
某辐照装置退役后场所放射性环境监测吴玉丽,黄昕,刁端阳【摘要】目的 对某辐照装置退役场所周围进行放射性环境监测。
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 结果 该单位辐照装置退役场所未受到放射性污染 结论 该辐照装置退役场所可无限制开发利用 【关键字】辐照装置;退役;监测某辐照装置建于1963年,最大设计装源活度10万居里,于2006年停用,封闭至今。
根据有关规定,该装置内放射源都已安全处置,因退役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要,对该辐照装置放射源处置后周围环境进行监测。
一、监测内容辐照装置室内外γ剂量率水平监测,辐照室内及贮源井内表面污染监测,贮源井水中总β、钴60测量。
(一)监测仪器1. DSA1000γ谱仪,2. PIC-MDS-8低本底α、β测量仪3.便携式X-γ剂量率仪FH40G+FHZ672E-104.表面沾污仪RADIAGEM2000+SABG-100仪器均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检定(二)监测方法1. 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 GB/T 14583-199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3. GB/T 16140-1995《水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4.EJ/T900-1994《水中总β放射性测定—蒸发法》5.GB/T 11713-1989《用半导体γ谱仪分析低比活度γ放射性样品的标准方法》二、监测结果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1:表1序号 监测点位描述 结果(nSv/h) 1辐照装置贮源井底 1892辐照装置贮源井下1m 1443辐照室入口处 63 拟退役场所β表面沾污监测结果见表2表2序号 监测点位描述 结果(Bq/cm2)1辐照装置贮源井东侧地面 0.132辐照装置贮源井北上壁 0.523辐照装置贮源井东上壁 0.574辐照装置贮源井南上壁 0.605辐照装置贮源井西上壁 0.586辐照室入口处地面 0.19 水样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样品名称和编号 样品状态 总β(Bq/L) 钴-60(Bq/L)贮源时井水 澄清 2.2E-01 未检出放射源处置后井水 澄清 1.5 E-01 未检出该辐照装置退役场所环境γ辐射剂量率在(63~189)nSv/h之间,井下略高于江苏省天然辐射本底水平。
满足GBZ167-2005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中“拟开放的场址,在设定0.25mSv/a剂量约束值及停留因子为0.4(每年3500小时)条件下,供场址开放用的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平均值可取0.1μGy/h(不包括本底),等于或低于此水平时,该场址可开放”。
该辐照装置拟退役产所表面沾污在(0.13~0.60)Bq/cm2之间,均低于GBZ167-2005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表A.1中“其他放射性物质”解控水平推荐值0.8 Bq/cm2。
辐照装置贮源井水中所含放射性污染物的活度浓度满足《钴-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GB10252-1996)不超过10Bq/L的限值的要求三、结论该单位钴-60γ辐照装置退役,辐照装置周围的表面污染符合要求;贮源井水未发现被污染;辐照室周围环境γ辐照剂量率符合相关标准,该场所可进行无限制开发。
参考文献:1、GB10252-1996《钴-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2、GBZ167-2005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3、《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84、《某单位钴-60γ辐照装置退役环境影响评价》中国辐射卫生2006年6月作者单位: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江苏 南京 210019作者简介:吴玉丽(1982~),女,助理工程师,硕士,目前从事核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