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常用旅游文本翻译技巧(1)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27
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摘要:本文针对旅游文本英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力求使旅游文本最大限度地将所需信息传递给外国游客,同时,还可以更有效的起到对外宣传和文化输出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本;专有名词;句式结构一、译前准备――了解翻译题材,明确翻译目的每一类翻译都有其文本特性和功能性。
对于文本特性,译者要了解将要进行的翻译文本为何种题材。
从广泛的层面上看,旅游景点的简介属于文化范畴的文本,其中包含大量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俗等相关背景知识。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正式的翻译工作前,尽可能的多去了解有关翻译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翻译时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不会出现误译或错译。
对于功能性,简言之,就是译文最终的用途为何。
译本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功能性的优劣。
当外国游客看到你的译文时,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该景点有较为全面正确的了解,就是创作好译文的最佳标准。
二、译中难题及解决方案(一)专有名词的翻译对于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恰当匹配的专有名词,异化法是最佳的选择。
所谓异化法,就是让目的语译文最大程度接近源语言。
在此次翻译任务中,会遇到大量的地点类专有名词,如:黑虎泉、芙蓉街、五龙潭。
在这三个地名中,虎、龙和芙蓉,我们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目标词汇即:tiger,dragon和lotus。
有恰当的对应,可以直译为 Tiger Spring,Five Dragons Pool 和Lotus Street。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名都能找到恰当的对应,比如趵突泉。
若将趵突一词意化,体现出喷涌奔腾之意,再转换成相应的英语恐怕有些复杂,也不便于外国游客的理解。
这种时候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用我们汉语的拼音代替即可。
即,Baotu Spring。
或许有人会质疑这种方法是不是有些投机取巧,其实不然。
从对外宣传的角度来讲,译者在翻译民族特有文化词汇时,可以脱离目的语言的限制,直接用拼音代替即可。
这样可以让外国友人在了解我们自然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汉语语言方面的熏陶。
---------------------------------------------------------------最新资料推荐------------------------------------------------------旅游资料的翻译技巧旅游资料的翻译技巧l、适当的增添。
做适当的增添就是要求译者在适当的时候要添加解释性翻译。
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旅游资料的某些内容,中国人可能人人皆知,可是外国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这部分知识补充出来。
比如说这样一段话:林子的边上原来有一个洞,传说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这句话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可译作: 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cultivated herself。
但是如果这样译的话,外国人虽然也能看懂,却会产生不解:中国的怀特太太在洞里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潭里怎样修炼呢? 如果能够译作: 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有了这些添加,游人才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话。
对这种含有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景点的翻译, 要进行适当的增添。
1/ 72. 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也需要作这种解释性翻译。
有些外国人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风土民情很有兴趣,对这些节日的翻译最好能将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解释一下。
旅游资料的翻译技巧l、适当的增添。
做适当的增添就是要求译者在适当的时候要添加解释性翻译。
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旅游资料的某些内容,中国人可能人人皆知,可是外国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这部分知识补充出来。
比如说这样一段话:林子的边上原来有一个洞,传说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这句话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可译作: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cultivated herself。
但是如果这样译的话,外国人虽然也能看懂,却会产生不解:中国的怀特太太在洞里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潭里怎样修炼呢?如果能够译作: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the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有了这些添加,游人才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话。
对这种含有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景点的翻译,要进行适当的增添。
2. 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也需要作这种解释性翻译。
有些外国人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风土民情很有兴趣,对这些节日的翻译最好能将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解释一下。
比如说云南的“泼水节”,可译作Water—Sprinkling Festival(a big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one another)。
旅游英语文本翻译的原则和技巧康军娥(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712082)随着旅游行业在中国的大力开展,旅游英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旅游文本翻译作为英语翻译的一大分支,不仅是对外宣传及向外国游客展示旅游信息的便捷途径,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翻译过程中随意性强、专业性低、不恰当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旅游的难题。
旅游英语文本翻译应做到文字简洁流畅、语言表达清晰易懂并富有感染力。
一、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一)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作为旅游英语翻译者,要求其文化底蕴必须是非常深厚的,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翻译技巧,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文化。
同时,旅游英语在翻译过程中要体现出立体美。
旅游是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立体美的呈现和感受审美的过程,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旅游英语不仅是吸引外国游客的媒介,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文本翻译应注意的问题1.语言和文化差异英汉旅游语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文体风格、文化和语用上,因此,旅游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与缺失。
不同国家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社会礼仪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旅游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读者的文化背景,对文本要传递的文化信息适当的调整和修改,这样,才能让读者和外国游客既能知其名,又能知其义,从而加深对旅游景点的认识和了解。
2.避免逐字直译有些旅游景点的文本资料翻译只停留在其文字的表面意义上,尤其是一些语境中的表达,为了使人明白其意思,逐一将单词翻译出来,结果翻译出来的资料常常令外国游客一头雾水甚至使外国游客理解错误,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景点形象。
例如,旅游景点中常见的标语指示牌:“参观由此去”,译成“To visit from here!”会让外国游客难以理解,如果译成“This way ,please!”简洁明了,效果会好很多。
二、旅游英语文本的翻译原则(一)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取向以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是以接受端为出发点,以译入语为中心的翻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