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企业管理(完整版)

旅游企业管理(完整版)

旅游企业管理(完整版)
旅游企业管理(完整版)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

第一篇:

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k9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1、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定特征?

2、什么是系统?构成系统的三个必备条件?

3、旅游信息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4、信息系统的组成:

5、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6、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影响:

7、从特点和功能角度比较internet和intranet。

8、简述并绘图说明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

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的概念。

10、数据通信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1

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1

2、规划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时完成可行性报告要考虑哪些因素或问题?

1

3、举例说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过程。

4、比较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

1

5、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1

6、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的优缺点。

1

7、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1

8、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及前景。

1

9、我国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

20、如何看待电子商务给旅行社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2

1、考察软件可靠性的几个因素。

2

2、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

2

3、电脑病毒的特点?

2

4、预防病毒的防御方法。

5、用结构图表示出一个五星级旅游饭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2

6、举例设计一个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

7、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其特点是什么?

2

8、举例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作用。

2

9、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地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30、你认为旅游地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哪些子系统?

3

1、简述旅游汽车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

3

2、查阅资料比较国内外对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差异。

3

3、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应用现状及前景。

3

4、保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策略与措施?

3

5、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3

6、评价一个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有哪些?

7、旅游饭店管理信息系统、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3

8、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给旅游企业带来的影响及效果。

第二篇:

分析旅游企业如何管理网络营销业务

分析企业如何管理网络营销业务

企业管理网络营销业务,首先需要制定企业网络营销战略,包括网上旅游市场分析,策略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它与其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跨时空、交互性和高效性的特点,是传统旅游营销的发展和补充。

其次是如何管理,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建立企业网站是基础,网站建设包括:

1.建立电子商务咨询,预订系统这个系统信息量大,包容性强,可供旅游者预订包价旅

游,一日游,住宿,交通,租车,提供搜索预订系统,供预订者随时查询产品目录,查询促销旅游等等功能。目前网络营销的费用和传统营销费用相差很大,网络营销较之传统花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利用800电话咨询、派推销人员发展顾客、大量的市场调研人要奔赴各地做市场调查、搜集顾客意见等方式会大大减低费用开支和营销成本,提高效益。

2.树立网络品牌形象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旅行企业的网上品牌形象,人们在网上了解一

个旅游企业的主要方式就是访问该企业网站,而访问网站的通常是顾客,或者是咨询者。网站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个性风格直接影响着企业网络品牌形象在这些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对网站的其他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3.利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旅游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追求低成本高效益,

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是旅游企业花费较低成本实施电子商务的一种途径,并能取得较好的电子商务效果。这个平台可以让信息充分汇聚、交流,提高信息价值。推进电子商务交易的统一规范化。通过规模化实现低成本高效率。

4.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rm) rm既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又是一套解决方

案,还是一套应用软件系统。经营理念的核心是“客户”,目的在于加强企业与客户的联系,完善企业与市场、销售、服务以及技术支持之间的关系;提高业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运转,及时把握新的市场机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客户可以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企业进行交流,以获取最新服务消息,得到更好的服务;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客户资源。

5.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erp是建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基础上,对企业资源进

行系统规划,从而达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佳组合,获取最佳效益的综合性平台。它是将企业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erp是企业资源进行优化的管理思想,是综合应用关系型数据

库、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完整的软件系统;

分析结论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旅游网络营销专家认为在未来10至20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许多人将生活在internet生活方式之中,对他们来讲,借助于网络获取旅游信息、选择旅游目的地,制订旅游计划,安排旅游行程将成为一种习惯。今天,这一种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在一部分人中成为现实,它普及的速度会超过我们的估计。 internet生活方式和 internet工作方式将导致社会文化模式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而这一已经开始的变革中蕴藏着无限的商业机会,旅游企业如能抓住时机,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收益。而旅行社的网络营销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营销的补充和延伸,它借助网络宣传,推销自己,提高知名度,从而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目前中国旅行社的网络营销不够完善,但是这个市场潜力无限。所以,我们注重传统营销的同时,也要关注网络营销。让二者在企业的营销战略上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增强企业实力。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探索网络营销的发展之路,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走出一片新天地。

第三篇:

旅游企业跨文化管理

第一章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及跨文化

1.文化的定义。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系列规范和准则,以及在这种规范和准则约束下的人们的态度行为,是人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对于存在价值和行动的共识。文化就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2文化的比喻。

洋葱比喻:

分为三层:

1表层文化,是指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东西。给人们强烈的冲击,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和力量,比如异域风情。

2中层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

3核心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它触及该社会中最根深蒂固、最不容易质疑的东西。比如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人存在的价值,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设计一个社会文化理念的东西。

3.文化的特征:

功能性规范行为产生,阐释预见行为。

习得性人们通过一代一代的后天的学习、模仿以及经验总结来获得。承继性世世代代不断积淀而累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遗传因子。共享性象征性结构性适应性变迁性

4.管理的文化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由于管理学家对管理影响的角度不同,大致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

一普遍适用论。认为文化差异不重要,管理活动及其限制因素在世界各地都一样,管理就是管理。

二经济论管理点。不大考虑文化因素,认为一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品才是决定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整个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最大力量。

三文化论观点。国际企业经理人员应该把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带到他们的企业活动中,并据以行事,力求适应当地的习惯和做法。强调概念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时甚至夸张到超出实际差异的地步,有两个极端:

我行我素力求一致。

5.管理与文化的关系。

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文化是指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具有强烈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文化也是一种管理。之一种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表现在:

企业文化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员工形成企业意识;企业文化师培训员工,增加凝聚力的良好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创新,实现战略发展的思想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

6. 文化模式。文化模式与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模式形成发展演化的方式及规律影响着管理模式的发展。文化模式是指文化的内聚和整合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模式。

文化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样性。美国文化模式鼓励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发展,管理上强调个人能力和作用,突出个人权利和责任,保证个人能力发展。日本管理模式:

年功序列工资制、终身雇佣制、票议决策制、企业工会管理模式——四大支柱。

7. 跨文化维度分析。 1克拉克洪与斯特罗贝尔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不同文化中的人面对这六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就能体现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帮助我们理解品是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现象。对人性的看法人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与其他人的关系行动取向空间观念时间观念

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四大因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又发现的一个维度:

长远导向和短期导向。

3 冯斯川普涅尔七大维度与之前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长远短期

另外五个: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中性-情绪化关系特定-关系散漫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关系特定和关系散漫中涉及到论文的圆圈拓扑理论:

u类和g类方式。u 私人空间小,不可进入g 私人空间大,可进入。

8.跨文化内部管理理论。

莫朗的跨文化组织管理理论:

跨文化协同管理中的文化一体化功效指标:

动态过程

包含两种相反的观点具有敏感性一体化意味着对发自他人的资讯的解释具有适应性学习性协同行动共同工作群体移植的行为大与各部门独立行动之和创造共同成果的目标协同效应 2+2》

5,也可能小于4 ,只要不是负数就获得了成果。对不同文化组织透彻的理解飞非单方面的妥协文化一体化是多文化组织为获得共同目标而联合努力的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阿德勒的文化协调理论。处理文化差异的办法,包括经理根据个别组织成员和当事人

的文化模式形成组织方针和办法的过程。企业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四个要素:

共同的长期战略互利相互信任共同管理

保罗毕密斯的合资企业论。对于发展中国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深入分析:

标志企业

好坏的各种因素与企业成就没有绝对的联系双方分管合资企业才是最好的办法双方需要充分尊重对方的需要和履行承诺合资企业在建立运筹和经营阶段有一些基本准则:

使用当地管理人员,愿意出售股份给当地高级管理人员,决策共享,愿意在维持双方关系上做投资等。

跨文化管理的整合同化理论。提出将企业多元化价值观转变为一个大多数员工认同的

共同价值观念,及企业核心价值观,并使全体员工接受。

第二章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

1.旅游企业国际化的动因。以国际酒店集团为例

进行战略增长和获取利润。

为了进行多元化,以避免仅仅在某一个市场中经营的高风险性

出于地位声誉考虑,影响力越大就可以不依赖于任何一个或多个国家的环境变化

从一些国家的投资激励中得到获益的机会,而这些国家的政府希望以此推进旅游设施的投资

2.旅游企业国际化模式。

客源依托型成长模式。利用本国较大规模的出境客源,跟随他们的空间移动轨迹做产业链条的延伸,进而在多个地区获得旅游产业价值链上更多的收益点。前提是所属国家必须是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出境旅游人口的,也就是大多数的旅游经济发达国家。

资源获取型成长模式。那些国土资源狭隘或者客源规模有限,本国竞争激烈的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通过直接设立、购买、并购等方式在国际临床有产业链上来获取利润增长点的方式。

资源外溢型成长模式。多元化成长过程中利用其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宽阔的营销网络、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经侦有事的外溢来快速进入国际化范畴的成长模式。

3.中国旅游企业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挑战:

国际旅游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培训教育

和服务观念,对于中国旅游企业管理效率、经营效益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意义,加快了我国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国际知名旅游品牌进入中国以后凭借去国际品牌优势、集中采购优势和网络营销优势,牢牢占

据了高端市场,抢走了旅游利润。同时,国际旅游企业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化、网络化和专业化、细分化的经营模式,使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于国内很多单体经营和大众化经营的企业而言,意味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民族品牌留下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已经不多。

机遇: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宏观环境更加完善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章文化差异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文化差异的概念。文化差异即文化的差异性,从根本上看,文化差异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个特定人群遵循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使人们对于特定的事务具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由于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沟通方式不同导致的。

文化差异在旅游企业中的表现。文化差异对于旅游企业跨国经营及其管理有着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影响。

价值文化的差异:

文化与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管理实践,包括旅游企业组织中的评价选择奖惩上下级关系、群体的行为、经营者与游客的关系。

制度文化差异:

西方在法律比较完善的条件下开展经营管理,习惯于自主地开展旅游营销等,而中国企业更习惯与按照职能部门的指令行事。

劳动人事政策差异:工资政策上中方看重学历经历和资历,把工资增长一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西方则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能力来确定工资。人事安排和晋升上,中方看重政治历史人际关系,西方把能力放在第一位。

3文化差异对于跨国旅游企业的消极影响:

管理更加复杂。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和文化传统的员工有着不同的需要和期望,

及与此相一致的为满足需要和期望而具有的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

经营活动更加困难:

a影响企业经营目标,母子公司经营目标存在差异的情况b影响经营观念。西方注重需求,产品开发,更注重产品的营销;亚洲忽视市场营销。

影响企业的协调管理。照顾不同国家员工的情绪,协调各方,对管理者的领导艺术的要求非常之高。

影响决策模式。东方文化偏重于保守求安,群体家庭为主;西方以人为本,直言不讳地表达。文化差异对于跨国旅游企业的积极影响:

利用多元化是企业产生新观点、新主意;多元化文化使其具有更多选择;

更易于在国际市场获得发展;最终是跨国旅游企业文化优势叠加第四章旅游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

1.沟通的定义:

沟通就是信息的发送方(可以是个人或群体)借助语言、文字、动作及表情等载体(也称媒介),将知识、思想、情感等信息送达信息接收方(可以是个人或群体)的过程。

沟通的意义:

管理中计划职能的催化剂组织职能的粘合剂领导职能的润滑剂控制职能的糅合剂

3.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

感知价值观成见组织种族中心主义缺乏共感

4.沟通的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5.基本方法:

完善组织架构设计,有效匹配人力资源;明确文化层次,找出主导文化元;掌握不同的沟通风格;强化文化敏感性;消除文化成见

6.有效的跨文化协调:

建立相互信任的协调机制选择合适的跨文化管理人员;加强跨文化协调能力的培训;通过一定路径实现跨文化协调。正式:协调会议,提交意见报告,内部问卷;非正式的有设立意见建议箱,email,举办一些活动。

第五章旅游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激励

1.激励的特点:

复杂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共存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跨文化激励的基本前提:

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识别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内部的文化整合;根据企业特点,采取合适的激励方法

3爱德华赫尔将文化分为三个范畴:

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别是非的标准,产生的冲突往往不易消除;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一起的冲突可以通过长时间的交流克服;技术规范是指人们的知识技术经验4激励模式。

母国中心模式是指跨国经营旅游企业倾向于从公司总部所在国外派管理人员填补国外分公司的空缺,东道国员工不多切职位较低。优点:

便于统一控制管理,有利于提高满意度忠诚度,提升公司形象。缺点:

成本高,不利于吸引当地优秀人才。海外分公司初期一般采取此种模式。

东道国中心模式倾向于使用本土化的人力资源,人员配备上尽量用当地的优秀人才,以当地激励机制为模板,再根据企业战略适当调整。优点:

成本低,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吸引当地人才。缺点:

增加管理难度,增加母公司控制和协调难度,导致一个棘手问题——如何激励本地高级管理人员。

全球中心模式建立在全球中心主义的人力资源战略基础上的。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将文化冲突降低到最低,超越文化的界线设计一套基准的激励机制模板,然后在不同的国家稍加调整就能实施。

5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跨国战略导向,公司所在国际化阶段,管理水平

第六章领导行为与管理方式的跨文化比较

1. 跨文化领导的内涵:

领导就是通过选择某种方式影响下属的思维、态度与行为,并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所谓跨文化领导乃是在经济交流和市场扩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领导现象。

跨文化领导的独特性:

跨文化领导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活动;跨文化领导是一种在强化自我意识和尊重差异间获得平衡的活动;跨文化领导是一种高反馈活动第七章旅游企业中多文化群体的管理

1.旅游企业多文化工作群体的主体是这个企业的成员,包括工作群体的每一成员。

客体是多文化背景。管理文化、历史文化和制度文化。旅游企业多文化工作的客体包括地方民族文化,也包括来自异域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

媒介包括语言文字、行为方式、沟通手段等。旅游企业多文化工作群体的媒介主要是群体内部统一的工作语言和文字,工作方式和行为准则、管理制度和沟通平台。

旅游企业多文化工作群体的类型:

权利导向型制度导向型族本型

价值观导向型人本导向型文化导向型任务导向型

3旅游企业多文化工作群体管理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可行适宜系统整体平等协调

4.旅游企业多文化工作群体管理的探索:

了解文化根基,正事文化差异识别文化差异,

发展文化认同制定规划,开展多文化培训设置战略目标,增进信任团结注重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实施管理本土化战略,优化人才配置文

化差异最小化处理以及文化融合创新以人为本,提高成员积极性注重文化沟通,有意识的培养沟通能力借助第三方策略以及文化渗透策略第八章旅游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管理

1.跨文化旅游企业的文化特征:多样性和冲突性,包括价值观念、制度体系行为习惯;积极性和消极性,融合共赢;冲突摩擦,不利于企业发展。渐进性和逆向性

文化冲突的含义、特征、表现:

含义: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特质的文化或其他文化因素之间在接触和交流时所产生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竞争及相互否定。

特征:

非线性间接性持续性渐次性全面性内在性

客观性自发性交融性

表现:

a 显性的文化冲突:

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冲突。

b 制度文化冲突西方理性管理和东方群体至上

第九章旅游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竞争优势

1跨国公司跨文化培训的方法:

a 不同文化背景的经理人员体验工作和相互学习。

b 设立全球服务项目设立企业学院

第十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旅游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1.中外管理文化的差异与整合。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主要包括管理层国际文化胜任力、组织文化培养与兼并收购后企业在人力资源制度系统的有效性。

整合:

a树立文化整合的长期观和双赢观。

b 实现企业理念、企业形象和企业制度的三位一体。

以学习型组织作为跨文化管理的目标模式。

d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文化整合中的促进作用

中国特色的旅游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战略联盟:

品牌联盟,特许经营,经济联合体,战略伙伴关系,渠道联盟

慎重选择联盟伙伴,建立联盟协调机制,注重跨文化管理,不断赋予联盟新使命

集团化经营:优势: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有效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实施: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培养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明确集团发展战略,确定主业,兼并重组。

建立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有效运转

强化集团核心企业的主导地位,理顺核心企业和一般企业的关系实现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有效对接,建立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

第四篇:

浅析旅游企业“人性化” 管理

浅析旅游企业“人性化” 管理.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男人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么颜色来吸引你。浅析旅游企业“人性化” 管理

201X-07-26 10:00:10来源: 中国人才热线作者: 刘晓斌刘淑娟跟贴0条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就是指在旅游企业中,将人作为一种资源来管理,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的才能和智慧,挖掘人的潜能,通过培训、开发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内在价值,减轻员工的压力,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一、旅游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条件和基本内容

长期以来,国内旅游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大都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上,其工作模式仅仅是围绕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运转,如招聘、薪金、人员调配、档案管理等,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暴露出不适应现代旅游国际化、市场化发展需要的种种弊端,管理理念上把人当成一种成本负担,而非一种资源;管理规划上缺乏战略定位,短期行为突出,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长期整合,人际关系紧张而虚伪;管理模式以事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工作被动,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管理方式上,重过程轻结果(业绩),一切听从上级精神,强调长官意志,死搬文件规定,忽视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实际需要;人员选拔和培养上重形式(如文凭),轻能力,注重从

企业外部招人调人,忽视对企业现有员工的培养和选拔,更不重视人才的开发、储备,从而导致一线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手段上重监督、控制,轻引导和沟通,强调通过各种制度来约束人,特别是在宾馆、饭店、旅行社、景点等旅游单位,规章制度定的异常复杂和繁琐,员工被管得又死又严,员工成了机械的人,从而抑制了人才的成长。人力资源不仅要利用,更要合理开发,对于时时要求给予客人个性化服务的旅游企业,只有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无穷潜力,才能达成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人性化管理方式给企业和员工的相互沟通创造了渠道。

在旅游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能将制度化管理的强制性置于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的引导中,尊重员工个性和发展愿望,摒弃“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融于企业目标之中,尽力帮助员工克服困难实现其目标;二是能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职业、岗位发展途径,使不同类型的员工在从业活动中扬长避短。员工的年龄、学历、性别、家庭等不应成为障碍,而是特点,是不同的发展方向,企业应为全体员工提供平等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三是能始终掌握员工的特长、技能、需求和目标,并及时与员工沟通,让每位员工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使之自觉地根据企业目标不断修正个人发展计划。

人性化管理的内容一般分为五个层次:

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包括这样一些具体内容:

旅游管理创新论文

试谈面向境外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我国对外旅游信息传播失误是导致境外游客在中国的游览行为具有跨度大、目的地停留时间短、参观名胜数量少,旅游购物花费少、重复观光少等特点的主要原因。认为推行以旅游区划为基础的信息传播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主张改变将少数重点城市作为中国象征的传统思路,分区域成系统地推介我国各地的旅游资源集群,特别是吸引力强的世界遗产集群;同时建议挖掘旅游资源与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建立游客激励系统,拓宽整合传播途径。论文关键词:旅游信息传播;旅游区划;世界遗产;游客激励系统目前,我国旅游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很不平衡.孙春华提到的7个研究方向畸罩“,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网站受关注程度最高,相关研究成果也最多(约占总量的40%)。而面向游客的目的地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只占19%,而且相关研究往往还只是探讨技术手段的应用途径。 马耀峰等的研究表明:由于境外观光客进行的是大尺度的空间旅游,因而他们在中国的游览行为具有区域跨度大、参观名胜数量少,但级别高、旅游花费少、重复观光少等特点。马耀峰等将这些特点归结为跨国旅游者的固有特征。但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面向境外旅游信息传播的失误所致。 一、中国旅游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1)需要改变原有以管理为主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徐马陵提出必 须围绕为游客提供服务建立一套新的企业运营模式,以更好地为信息化服务作支持。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董培南主任指出:截至到目前,金旅工程的“三网一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面向游客的信息服务还远未完善。近年来,自助跨国旅游成为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地区最方便最流行的旅游方式,旅游者纷纷涌向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选择自助游的游客由于没有导游带团,对于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旅游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服务等不够系统化,未能与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系统有机地结合。 (2)中国旅行社进行国际旅游信息推介时,大都选择开价高、路程长的旅游路线,相对于其他亚洲周边国家,中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较低…。例如根据1999日本人海外旅行的总体统计,日本人到中国的旅游费用平均数为19,2万日元,与到东南亚的20.9万日元相比较,总数的差距虽然不大,但其中到中国的旅游参加费平均为12,9万日元,比到东南亚为12,1万日元要高;而相对购物费用则比该地区都要低(中国为4,1万日元,东南亚为55万日元)。也就是说,到中国旅游的入境游客必须付出相当大比例的费用(67%)用于旅游必须费用上,缺少多余经费去做其他消费。 (3)未能重视旅游商品的信息传播,旅游购物所占旅游外汇收入仅为2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这种现象不仅与我国旅行社向外推荐的线路长,参加费用大,购物费用减少有关,同时也受到我国对旅游商品信息传播不够的负面影响。入境旅游者对当地文化通常不熟悉、不了解,因此,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与销售,都必 须伴随着信息传播与文化教育的过程而展开。 (4)未将旅游营销与文化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古今中外,旅游观光都是了解和传播目的地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据调查,英、美、日、德、等国的旅游者均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旨在通过自身文化品牌和国家形象的再塑造。而我国对旅游业的重视还只是仅仅从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着眼,尚未能将其提高到增强“国家魅力”的战略高度,未能把接待每个外国游客的机会看作传播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

旅游企业管理概述--管理的原理(DOC48页)

第-章旅游企业管理概述 【引言】 1978年,我国旅游企业伴随改革开放而破冰启航,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尝试建立经济核算制和岗位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半岛集团接管北京建国饭店,开创了合资合作酒店之先河,创造了饭店效益的奇迹,并在全国旅游企业中推广,该集团所倡导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管理模式受到国人关注。随后,中国的旅游企业在体制改革、集团化重组、核心竞争力打造等方面一步步前行,如今,我国的旅游企业如同驶入大海的帆船,与实力雄厚的“航母”(国际上大的旅游企业)共同搏击。毋庸置疑,我国的旅游企业在发展中还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学习目标】 ①认识旅游企业的性质与类型; ②掌握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意义; ③理解旅游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 【教学建议】 ①讲授为主; ②旅游企业案例介绍; ③概念与原理分析; ④学习思考与讨论。 第一节旅游企业的类型与特点 一、旅游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企业的概念和类型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态,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现代企业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有的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企

业,如制造业、与米掘相关的企业;有的是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如商业、贸易企业;有的是从事金融和保险业务的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还有许多从事信息、咨询和劳务服务的企业,如旅游企业等。 (二)什么是旅游企业 由以上企业的定义,可以发现旅游企业属于工商类企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和愉悦性的产品和经历,从事相关旅游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三)旅游企业的性质 1.一般企业的共性 旅游企业作为企业的具体类型,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企业作为企业,自然要生产产品,需要建立相关的生产销售系统,有原材料采购、加工到商品出售的过程,其中,消费者的需要是旅游企业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基本依据。 (2)正常的组织运作是企业生产的基本保障,因此,旅游企业要实现企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起有效运作的管理体系,包括计划、质量、财务、安全、人事等全方位的管理系统与相应的规章制度。 (3)旅游企业的核心是人,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人。对于以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企业,如何发挥企业中人的积极主动性,尤为重要,旅游企业必须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对该问题加以解决和保证。 (4)旅游企业的经营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资资源和设施设备。与一般企业相似,旅游企业的资源和设施设备状况决定了旅游企业的类型与规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先进程度。 2.旅游企业的特性 旅游企业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除具备以上企业的一般共性外,

精品会展经典案例分析

《会展经典案例分析》 期末考试 题目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案例分析班级会展091班 学号 8124 姓名颜菲 2011年12月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案例分析 1.发展历程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从1957年起每年的春秋两季在广州举行。迄今为止已有近54年的历史,共举办了110届。从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它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所以它被称为“中国第一展”。 第一届广交会于1957年在广州春季开幕。参展国家和地区19个,展览面积9600平方米,参展客商1223位,展出商品12000多种,交易额1755万元。虽然一届的成交额不是很高,可是加上秋季,两届加在一起的成交总额占全国创会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从1957年到1989年广交会32年才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而从1989年到2003年成交额达到200亿美元,只用了15年。2004年广交会的展览面积达到55、5万平方米,已达到世界单年期展览会面积的第二名。到2011年春季展会,展览面积116万平方米,展览数量58699个,参展商数量24415个,出口成交额亿美元。 在广交会的创办初期,主要是以农副土特产为主。上世纪90年代,机电产品,高新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日用消费品逐步成为广交会的主导产品。到2006年机电占总比例的%,2005年秋季参展的民营企业比例达%,非公有制企业已达到70%,成为出口主力军,混合参展商为广交会的主要特色。从单一的出口交易会变成了进出口交易会。从1957年到2011年,54年间,累计出口成交额约8892亿美元,累计境外采购商约约572万人,参展国家地区数量增加11倍,参展客商数量增加20倍,布展面积增长120倍,出口成交额增加2100倍。 首届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行。当时的展馆面积为9600平方米。1958年4月,春季广交会迁至海珠广场西面侨光路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展馆面积13000平方米。1959年10月起,广交会会再次迁移,迁至义路展馆,展馆面积47000平方米。1974到2008年,流花路展馆,展馆面积达17万平方米。2008年9月,广交会搬迁到琶洲场馆,由原来的“二馆二期”改为“一馆三期”,展会时间也将延长。琶洲展馆A、B、C三区总占地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总建

我国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利弊

Tourism 旅游经济 https://www.doczj.com/doc/1d12664068.html, 2012年5月 181 我国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利弊分析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谢志刚 摘 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旅游企业不论在内部管理中或是行业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然而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结构变化,使得中小型旅游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呈现出了一些阻碍旅游企业发展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旅游企业的经营体系利弊进行剖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旅游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进而有效地迎接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关键词:旅游企业 内部管理 经营体系 国际竞争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181-0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重视起休闲娱乐的方式,因此旅游业在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企业也由最初的几家发展为数量庞大的行业群体,从目前来看,我国共有大大小小的旅游企业约4万家,而旅游代理机构也有将近5000家,可以说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的享受度提升,逐渐对旅游开始进行关注,让旅游企业在近几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部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滞后,使得经营模式与当前形势相悖,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相应的目标模式,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来经营管理旅游企业,有效地迎接挑战和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1 我国旅行企业经营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在自身的行业法规、行业制度和我国市场机制的多重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行业特征:从我国旅游行业的类别与结构上来看,大型旅游企业占 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从我国旅游行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型的旅游企业占据着大多数;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游企业在我国各地分布较为合理与平均。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旅游的热衷让整个旅游市场扩展,加上交通工具的便捷,让人们的旅游灵活性增加,人们有着更多的时间实现旅游的可能。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支配的收入增加,因此我国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然而虽然近几年我国旅游行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行业利润却在逐年下降,可以说我国旅游行业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尽管我国对于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有着明确的条文规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合理性,但是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却存在着恶意竞争等弊端出现,并且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2 现阶段我国旅行企业经营弊端分析 我国的旅游企业经营发展了十几年,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 并且在自身的行业中也颁布了一些条例与制度,例如《旅游企业管理条例》,《导游服务人员管理条例》等,在这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下,使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 挖掘文化内涵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开发旅游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弘扬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主要渠道,因此,做好旅游的宣传工作要坚持从文化始,而终于文化的原则,要把传承文化、弘扬文明作为旅游宣传的中心思想贯穿于旅游业营销诸环节。主要方法和途径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搭建政府推介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特别是新兴媒介形式如微博等,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加品牌知名度;二是加大影视、娱乐等文化项目的投入,寻找文化的共同点和兴奋点,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借助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以文化产业繁荣促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区域文化联谊,摆脱单一推介、个体宣传的旧有模式,完善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以宣传推动旅游的深层次合作,形成多方联动、区域联动、互惠合作的 旅游营销新模式,不断推进旅游产品出精品、上层次、成规模。 [4] 4 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产业升级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指的“服务”既是指软服务(旅游服务质量),又指硬环境服务(旅游服务设施和环境)。保障旅游产业升级, 既需要高水平的旅游服务质量作支撑,又需要一流的旅游服务设施和环境做后盾,二者完美结合是未来旅游大发展的主流去向。 软服务方面:优质的软服务首先需要政府兼备行政高效、廉洁务实、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高等特点,在行政决断和管理方面要充分体现快捷性、便利性和统一性,简化程序,施行一站式服务。其次要具备透明的产业政策和高度的人才集聚环境。要在产业政策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充分支持,体现旅游法规的健全性、连续性和透明性。再次是要建立多元发展并利于整合的旅游共享信息系统,实现旅游产业信息管理、旅游信息展示、旅游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子化,通过科学整合的信息系统促进旅游管理与查询服务的及时高效。最后是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旅游景区与周边环境是和谐统一体,要把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等无形氛围,通过建筑形态、生态环境、自然人形象等充分表达出来。 硬服务方面:首先,需要例如商务楼宇和市政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环境为旅游企业或旅游单位构建生存空间,需要完善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信息网络、物流渠道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发展平台;其次,需要进一步健全产业配套环境,建立专业化程度高、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旅游企业挖掘潜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持;最后,需要优越的生活服务环境和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一则容易吸引人才和企业加盟,凝聚人气,又可为从业人员和旅游者提供可需要的良好的生活和旅游环境。作者简介:谢志刚(1960-),男,沈阳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研究。(下转184页)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管理的探索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管理的探索 全域旅游全面铺开,为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快速调整旅游企业的管理思路,以适应当前形式的变化,成为了企业所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当前的基本特点,分析全域旅游背景下对旅游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创新企业旅游的管理。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旅游所涉及的各方面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景点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我国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为我国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旅游企业要在此取得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全域旅游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管理的体系中,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为游客带来的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促使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时代的进步促使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不断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文化,每个成功的企业基本都有着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用自身的文化去感染員工,凝聚员工,让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二是关注员工的内心,一个好的企业不仅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得了解员工的内心,让员工感受到自身与企业是一体的,通过给予员工一定的晋升空间以及权利让员工

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及创新服务;三是加强获取重要信息的渠道,正所谓掌握第一手资源才能在竞争中享有自主权。 二、全域旅游对企业旅游管理的影响 (一)旅游产品设计理念更为细致 全域旅游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资源实现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如今,随着旅游者对全域旅游这一理念的逐步认识,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固有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多样的旅游方式和需求,这也为旅游企业的开发者增加了更多的灵活元素,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会将这些灵活元素考虑在旅游产品中,让旅游产品设计的更为细致。 (二)旅游产品涉及的范围更为全面化----涵盖的领域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这也要求旅游者在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积极了解旅客心理,同时提前与产品目的地相关部门、商家有良好的沟通,共同致力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 (三)旅游企业管理方式更为人本化 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体,他们在企业的发展中相互合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知识,这就要

关于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关于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今日本人把整理好的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战略是贯穿于一个企业或一定历史时期内,决策或经营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及其指导下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战略管理理论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企业战略的产生及作用 一、企业管理形态的发展——五个阶段 1、现代工厂企业形成和建立阶段——经验管理形态 2、现代工厂企业实现大规模生产阶段——以生产为 导向的生产型企业管理 3、现代企业重视商品推销阶段——以推销为导向的 生产型管理 4、现代企业以市场经营为中心的阶段——生产型转 变为经营管理型 5、现代企业以战略为中心的阶段——战略型管理的 新时代 二、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在规范化、工作质量、领导层的参与、指导战略的决策以及有效实施等方面均有发展。 1、预算与控制

早期系统管理方法的表现,即基于企业所处环境大致稳定的假设,企业开始建立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和操作方法,企业资源有限而稳定,所谓最具战略思想的管理就是拟订一个能覆盖企业各个方面收入、支出状况的预算,并将实际状况与之比较,以求控制和调整企业行为。 2、长期计划 明显标志是延长预算(计划)的时间跨度。结果是资源的更有效部署和对企业长期的竞争地位作出及时的决策。 3、战略计划 滚动计划的办法被广泛应用,年度计划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战略管理 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统一,全面分析外部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分析内部的资源条件以求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强调拟订战略目标,筹划战略实施方案,并对其实施加以控制。企业不断地注重于信息收集,掌握环境动态,迅速反应。特点是普遍的战略思考,所有的管理层次都程度不同地包括在战略管理体系之中;其次是综合的规划过程,是综合的,又是灵活 而富有创造性的。 三、服务产品的特点与服务生产系统 1988年,服务业占美国GNP的72%,吸纳劳动力75%。 (一)服务产品的特点 1、无形性 经历、感知。为管理者和员工创造一套服务价值观,为整个服务经历增加可感知性。 2、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许多企业减少顾客参与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旅游企业跨文化管理

第一章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及跨文化 1.文化的定义。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系列规范和准则,以及在这种规范和准则约束下的人们的态度行为,是人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对于存在价值和行动的共识。 文化就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2文化的比喻。 洋葱比喻:分为三层:1表层文化,是指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东西。给人们强烈的冲击,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和力量,比如异域风情。 2中层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 3核心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它触及该社会中最根深蒂固、最不容易质疑的东西。比如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人存在的价值,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设计一个社会文化理念的东西。 3.文化的特征:功能性规范行为产生,阐释预见行为。 习得性人们通过一代一代的后天的学习、模仿以及经验总结来获得。 承继性世世代代不断积淀而累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遗传因子。 共享性象征性结构性适应性变迁性 4.管理的文化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由于管理学家对管理影响的角度不同,大致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 一普遍适用论。认为文化差异不重要,管理活动及其限制因素在世界各地都一样,管理就是管理。 二经济论管理点。不大考虑文化因素,认为一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品才是决定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整个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最大力量。 三文化论观点。国际企业经理人员应该把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带到他们的企业活动中,并据以行事,力求适应当地的习惯和做法。强调概念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时甚至夸张到超出实际差异的地步,有两个极端:我行我素力求一致。 5.管理与文化的关系。 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文化是指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具有强烈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文化也是一种管理。之一种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表现在:企业文化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员工形成企业意识;企业文化师培训员工,增加凝聚力的良好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创新,实现战略发展的思想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 6. 文化模式。文化模式与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模式形成发展演化的方式及规律影响着管理模式的发展。文化模式是指文化的内聚和整合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模式。 文化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样性。美国文化模式鼓励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发展,管理上强调个人能力和作用,突出个人权利和责任,保证个人能力发展。日本管理模式:年功序列工资制、终身雇佣制、票议决策制、企业工会管理模式——四大支柱。 7. 跨文化维度分析。1克拉克洪与斯特罗贝尔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不同文化中的人面对这六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就能体现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帮助我们理解品是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现象。对人性的看法人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与其他人的关系行动取向空间观念时间观念 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四大因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

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分析

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 0 年以来,中国旅游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区域旅游创新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和西方类似的研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基于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本文揭示了中国旅游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并对21世纪旅游业发展中的创新作了总结。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旅游 旅游业作为一款高度集成的工业,受到各种限制,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仅是个别地区,个别企业、还有旅游产业链系统,只有在旅游企业的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行业合作,才会找到一个生存的席位。作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旅游业虽然发展

迅速,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经济和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旅游管理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摆在旅游企业管理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企业管理发展创新水平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1.研究现状 因为旅游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国内旅游企业在管理上做了许多创新,学科体系到目前为止还不成熟,因此,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以来,针对此方面的国内研究才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仍然是比较少,在目前的这些研究结果中,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概念、理念研究较多,而在其他方面是明显不足的,因此研

究相对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传统的研究方法,现代科技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是罕见的。定性研究一些问题,定量研究就相对较少,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相对缺乏。具体到基于服务的旅游企业,如何激发创新的理念,如何克服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旅游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如何灵活地运用创新理念,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好好的思考。 2.旅游企业发展创新趋势 2.1实现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型,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社会该旅游企业带来新的旅游竞争; 2 )要成功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的创新是旅游企业必须做的改变;

旅游公司旅游景区管理级组织架构

xx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某某旅游景区管理级组织架构

一、公司经营管理架构 根据公司的功能特点,为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行,加强公司内部责任制管理,做到科学、规范、标准、程序化,本着职责明确、责任清楚的原则,对管理架构采取直线职能型架构模式,拟设立4大中心,18个一级管理部门。其中4大中心为:景区管理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 ●景区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7个一级部门分别为:游客服务部、工程保障部(在施工期间直接向董事长负责,管理期内向总裁助理负责)、商务管理部、安全保卫部、表演部、酒店管理部、环卫部。二级部及领班级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品牌运营中心 暂定下划6个一级部门分别为:宣传策划部、美术视觉部、旅行社部、营销渠道资源管理部、课题研究部、专项活动部。二级部及领班级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财务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1个一级部门财务部。二级部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董事长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行政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3个一级部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经营采购部。二级部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董事长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二、各中心、部门工作职责 ●执行总裁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组织实施执行董事会的决议。 2)负责执行公司章程,对董事会负责并不定期向董事会报告。 3)负责组织和制定年度经营、发展、财务、人事、劳资、福利等计划,报董事会批准实行, 主持制订公司年度经营预、决算报告。 4)负责根据董事长的授权,代表公司对外签署合同和协议。负责定期向董事会提交经营计 划工作报告、财务状况报告等。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企业:是利用各种资源,从事旅游服务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的、独立的经济实体,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类型。 2.旅游企业管理的概念(意义):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的最佳目标而进行的、包括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活动。 3.SWOT模型分析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和企业外部的机会、威胁 4.旅游企业计划的基本含义:指旅游企业以市场调查为依据,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求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旅游企业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5.员工招聘的概念:是指在旅游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寻找个确定工作候选人,以充足的质量和数量来满足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的过程 6.企业文化的含义:旅游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等。 7.旅游企业危机:指影响并扰乱旅游企业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 8.旅游企业产品质量的含义:是指旅游产品过程和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征总和 9.旅游企业战略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企业主要目标、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作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 10.旅游促销的概念:就是通过与市场进行信息沟通,来赢得顾客的注意、了解和购买兴趣,为旅游企业及其产品树立良好形象,从而促进销售。 11.战略管理的含义:战略管理就是对企业战略的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方案,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12.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本质是劳动能力(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性作用,成为财富形成的来源(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 二、简答: 1.旅游企业的共性:(1)产品生产过程的相似性(2)必要的组织保障(3)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4)对物资资源和设施设备的依赖性 2.旅游企业的功能:(1)文化娱乐功能(2)休闲度假功能(3)服务示范功能(4)关联带动功能(5)平衡国际收支功能 3.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1)综合性(2)复杂性(3)区域性(4)季节性(5)政治性 4.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5.泰罗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原理)(2)主张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以工作挑选工人)(3)制订标准化的操作方法(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 6.对泰罗的评价:主要贡献:(1)将管理确立为科学(2)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管理上 主要缺陷:(1)将人看成是赚钱的机器(2)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侧重于生产一线上的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完整版)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 第一篇: 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k9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1、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定特征? 2、什么是系统?构成系统的三个必备条件? 3、旅游信息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4、信息系统的组成: 5、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6、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影响: 7、从特点和功能角度比较internet和intranet。 8、简述并绘图说明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 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的概念。 10、数据通信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1 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1 2、规划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时完成可行性报告要考虑哪些因素或问题? 1 3、举例说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过程。

4、比较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 。 1 5、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1 6、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的优缺点。 1 7、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1 8、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及前景。 1 9、我国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 20、如何看待电子商务给旅行社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2 1、考察软件可靠性的几个因素。 2 2、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 2 3、电脑病毒的特点? 2 4、预防病毒的防御方法。

5、用结构图表示出一个五星级旅游饭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2 6、举例设计一个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 7、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其特点是什么? 2 8、举例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作用。 2 9、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地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30、你认为旅游地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哪些子系统? 3 1、简述旅游汽车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 3 2、查阅资料比较国内外对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差异。 3 3、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应用现状及前景。 3 4、保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策略与措施? 3 5、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3 6、评价一个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有哪些?

(企业管理战略)传统旅游企业发展之惑

传统旅游企业发展之惑 旅游业务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业的结合,给旅游行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对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传统旅游企业,包括组团社、代理商;旅游产业链企业,包括航空公司、酒店企业、景区景点机构、交通运输企业、保险企业、旅游用品企业等,都积极发展内部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构建自身业务模式。同时,一些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在这一垂直领域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具有前瞻性的传统旅游企业,更是把旅游和互联网的结合定位为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业务模式。 具体说来,旅游行业的业务模式归纳为下述几种形态: 以携程、易龙、途牛为代表的B2C大平台业务模式,依托对网站的推广,获取巨大用户访问流量,以网络预订与呼叫中心预订,产生交易收入,获取供应商渠道佣金。这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电子商务收益模式。这类企业随着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对供极大的资源控制力、价格杠杆力,同时逐渐向下游建设自有资源、并参与传统旅游市场竞争,如携程控股如家、汉庭酒店,并向旅游度假延伸;途牛未来成立自有旅游公司或兼并旅游公司。 以乐途、51766为代表的门户型业务模式,依托丰富的线路、资讯,获取用户流量,通过广告产生收益。这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媒体收益模式,继承了互联网最本质的商业价值。 以同程网为代表的综合互联网业务模式,既打造旅游垂直门户,又同时发展B2B业务、B2C业务,既获取交易收益,又获取媒体收益、增值收益。 以去哪儿、酷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垂直搜索业务模式,依托企业技术能力,获取网站内容,并形成高细分用户访问量,这类模式也是一种典型的媒体收益模式。 以宝中旅游、易游天下为代表的平台型B2B2C业务模式,依托B2B系统整合资源,依托B2C网络平台集中运营、线下加盟门店承载服务,形成资源与产品力、渠道营销力、规模化交易收益及其他增值收益。这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线上结合线下的整合服务模式,未来也具备向上游建设自有资源,不断强化资源和产品控制力。 以国旅、中旅、青旅为代表的综合业务模式,既具备丰富的自有资源、自有产品,又具备规模化的渠道;既具备虚拟网络,又具备实体网络。这类企业,已经不再是因循传统旅游

旅游企业管理中智慧旅游的运用

旅游企业管理中智慧旅游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1-22T13:58:15.8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作者:李婵[导读]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下,电子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慧旅游就成为旅游行业主要的运行方式。不仅对人们的旅游提供出便利的条件,还对旅游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身份证号:5110281986****0023,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下,电子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慧旅游就成为旅游行业主要的运行方式。不仅对人们的旅游提供出便利的条件,还对旅游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旅游企业管理中的智慧旅游应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着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旅游企业;智慧旅游;管理 前言: 智慧旅游主要是大众旅游在新时代的环境下说产生的,也是二十一世界的新生事物,并且智慧旅行也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应用。另外,智慧旅游的应用价值在于,其理念可以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工作。 1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智慧旅游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云计算等多种便携式终端设备上,人们能够获得与旅游目的地有关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交通、住宿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能够在出发之前就做好旅程的规划工作。通过智慧旅游沟通双方的交流效率能够得到大大提升,成了智慧旅游的理念。其中,不仅有助于改善旅游区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旅游管理的不断创新,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不过,想要改善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且在开展旅游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应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2 旅游企业管理中智慧旅游的重要性 2.1 为旅游产业创新提供技术平台 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平台。在这个智慧旅游的平台中,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政府发布的最新政策,还能提供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旅游相关资料等信息,游客可以在平台中体验到更便捷优质的服务。智慧旅游的平台使旅游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有效的结合,为旅游管理带来了便捷,给游客的旅行带了更好的体验。 2.2 可以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的需要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大众化旅游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大众对旅游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自主游客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他们对于旅游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智慧旅游可以满足游客在旅游中的个性化需要。智慧旅游的发展,可以从游客自身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设计,是游客在旅行中获得优质的旅行服务。 2.3 改变了旅游企业的管理方式及组织模式 智慧旅游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服务的同时,还将实现对传统旅游管理方式的改变,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旅游企业可对旅游信息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控制,还能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加强游客和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好的维护旅游的秩序,实现更加科学的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运用了其特殊的技术平台,使电子商务成为旅游企业的核心,构建了新的组织模式。 3 现阶段我国智慧旅游管理与落实现状 3.1 各个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大而广,又因为经济水平不均衡,外加各地景色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各个区域之间开展旅游业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思路的不同,也就是我国各地存在的显著不同,导致了我国旅游业不能实现同步发展。对此,本着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原则,对其旅游业发展较好的,鼓励实行优先发展智慧旅游的管理政策,发展不好的,应当适当放慢智慧旅游的管理政策,从而实现以点带面,以达到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提升的目的。 3.2 旅游管理整体水平较低 建立起健全的旅游管理机制,对于提升整体的旅游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利于服务功能的提升,对于旅游企业自身来说,应充分的调动起自身已有的旅游服务资源,从而促进我国智慧旅游行业整体的良好发展。实际上当前很多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过多的关注经济利益。可想而知,这也就是导致旅游项目难以满足游客对旅游景点需求的直接原因。 3.3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需求 智慧旅游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项目,不仅要能够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还要能够充分的遵循旅游企业对智慧旅游管理体系的实际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则要求保证旅游使用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就导致了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编码和信息的设置要求比较高的缘故。另一方面,站在层次的角度开展分析,要能够在旅游管理活动开展及落实的过程中,能够将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并结合实情进行创新,这也就导致了旅游行业和其他行业二者之间的层次。 4 智慧旅游应用于旅游企业管理 4.1 提高旅游企业管理的效率 第一,在专业的智能领域以及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自动化办公及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二,在高层决策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旅游企业在运行中不断进行自身的完善,并帮助决策者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的服务;第三,在旅游企业综合性业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开放性的管理,结合互联网技术,完善旅游企业的管理工作,促进智慧旅游发展。智慧旅游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与网络信息化技术的结合,能有效的提高旅游管理的效率。

2020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教案(14页)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教案 主讲教师 :胡善风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 第十章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教学目的明确旅游企业成本的分类,了解旅游企业成本的内容,掌握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熟悉提高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损益平衡分析,目标利润分析,最佳利润分析和经营杠杆率分析。 第一节旅游企业成本分析 一、旅游企业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一)旅游企业成本的概念 旅游企业成本,是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旅游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是指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旅游产品时所占用及耗费的费用。 旅游企业成本是旅游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影响企业的利润,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志。 当某企业的成本费用低于社会上生产同种产品的平均成本时,在同样的价格下就会获得较高的利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该企业就可以用降低价格的手段使企业在获得正常利润的情况下扩大市场份额,战胜竞争对手。 (二)旅游企业成本的分类 旅游企业成本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Fixed Cost )又称不变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修理、租赁费、行政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等。 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按比例增减的成本或费用。

变动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消耗、生产用的水电费用、燃料、低值易耗品、服务人员的工资等。 2、按旅游企业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能直接确定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如某经营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费、餐饮消耗的原材料、调料、配料和燃料,客房、餐厅的低值易耗品等等,这些费用都是生产各种产品的直接消耗的费用,可以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成本中。 间接成本是指为生产经营旅游产品而在企业各部门中共同消耗的费用,这些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生产费用中去,而需根据一定标准,用间接方法分配于几种产品中,作为该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间接成本既包括和销售量有关的变动成本,又包括与销售量无关的固定成本。 如公司经费、工会经费、排污费、绿化费等,是企业组织和经营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费用,不是为生产哪一部分产品的专门投入。 3、按成本的经济内容,旅游企业成本可分为营业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 营业成本是指旅游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支出的全部直接费用,包括折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福利、工资、运输、包装、保管、燃料、水电、广告宣传、物料消耗等各种支出。管理成本是指旅游企业决策和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生的、且不能直接 计入营业费用的其他支出,包括行政办公经费、工会经费、职工培训费、劳动保险费、外事费、租赁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土地使用费等。财务成本是指旅游企业为筹集经营资金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外汇差价)、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二、旅游企业成本分析 在旅游企业实际经营中,旅游企业成本一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各种折旧费,包括建筑物的折旧费,旅游企业内部各种设施、设备的折旧费,各种家电的折旧费(空调、冰箱、冷库、冷柜、音响、彩电等)。这些有形的物质设备是旅游 企业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价值以折旧的形式转移到每个产品中,产品销售出去后,其价 值才得到补偿。

旅行社经营管理 (2)

课程名称:旅行社业务课程代号:01526(理论)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涉及多学科,是综合性管理学科。该课程以诸多管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注重实践。该教材包括产权制度、组织结构、经营战略、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和财务管理等,以科学的发展规律为依据,研究当代旅行社经营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从中探索旅行社现代经营管理极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初步认识旅行社组织结构、运营的职能部门业务和一般管理的行业操作。 2.初步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程序。 3.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旅行社经营实践中的一般问题,培养、提高从事管理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管理学科。它依赖组织结构的原理和基础理论,依赖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筹组和设立旅行社;它借鉴其他行业的经营战略、产品设计原理、营销策略等的原理和方法,形成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较强针对性的特点。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第二章现代企业制度机构设计、经营战略管理,第三章的旅行社产品市场定位、旅行社产品开发、旅行社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管理,第四章旅行社促销,第五章旅行社销售和第十章旅行社财务管理。其他章节则多注重实践和实习。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第一家旅行社成立的意义和世界旅行社发展的态势特征;理解旅行社含义,对旅行社行业特点和管理有初步认识,为本课程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课程内容 (一)旅行社现象的历史考察 1、世界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行社类别 1、我国旅行社的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