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保健功能研究进展共3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38
收稿日期:2013-08-23;修回日期:2013-11-18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引导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130413037GH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224);吉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221);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2GB2B100106)作者简介:崔焕忠(1973-),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免疫调控,huanzhongcui@163.com.通信作者:郑鑫(1965-),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免疫调控,zhengxinjilin@126.com.叶黄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崔焕忠,张辉,马思慧,杨欢,兰海楠,郑鑫(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春130118)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34(2014)07-0050-03关键词:萜类化合物;叶黄素;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活力;免疫调节;生物学功能摘要:叶黄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类胡萝卜素,它的抗氧化特性及免疫调节功能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黄素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通过清除自由基、猝灭单线态氧和降低光化学敏感剂等作用发挥其抗氧化功能,在保护视觉、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癌症发生等方面同样具有较强功能,文章对叶黄素的各种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简要综述。
叶黄素是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类的一种,又名植物黄体素,为一种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构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
人类首次在胡萝卜中发现叶黄素是19世纪初,目前发现许多植物中都含有叶黄素,其中万寿菊中含量十分丰富。
叶黄素在人与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获得。
叶黄素分子有10个共轭双键,使其具有较强的抑制自由基能力[1]。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叶黄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视觉、减少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2]。
第47卷 第4期2011年8月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ACTA ACADEMIA E MEDICINA E QIN GDAO UNIV ERSITA TISVol.47,No.4August 2011・医学营养学研究・[收稿日期]2011202228; [修订日期]20112042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1571)[作者简介]郑樱(19842),女,在读博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马爱国(195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黄素安全性与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郑樱,马爱国(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营养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21) 叶黄素是构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
叶黄素在羽衣甘蓝、菠菜等深绿色蔬菜及金盏花中含量最高,中草药、茶叶[1]、鸡蛋蛋黄、金枪鱼中也含有丰富的叶黄素。
在木瓜、芒果、柑橘等水果中有丰富的叶黄素酯,香肠是叶黄素的良好载体[2]。
叶黄素是α2胡萝卜素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 40H 56O 2,相对分子质量为568.88,没有维生素A 活性。
叶黄素分子含有多个共轭双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
叶黄素分子为高度不饱和结构,对光、热和紫外线不稳定,而叶黄素游离羟基与脂肪酸酯化后形成的叶黄素酯可提高稳定性[3]。
叶黄素酯进入人体后可被高效地水解并释放出游离叶黄素,从而发挥生物学功效。
本文就叶黄素安全性与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叶黄素的安全性评价目前国内外进行了很多关于叶黄素安全性评价的动物试验,小鼠试验剂量从35mg/d (8周喂养试验)[4]到每天3.75g/kg 体质量(30d 喂养试验)[5],但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有研究者给予小鼠单剂量口服叶黄素每天10g/kg 体质量,14d 后小鼠无死亡,表明小鼠经口毒性LD 50>10g/kg 体质量,根据急性毒理性分级标准,属实际无毒物[6]。
52周猕猴管式法(每天20mg/kg 体质量)慢性毒性试验未见有害作用[7]。
叶黄素的保健功能孟祥河毛忠贵(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潘秋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摘要:叶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叶黄素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叶黄素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将来在食品中的应用加以展望。
关键词:叶黄素,性质,抗氧化剂,生理功能!"#$"%&’()(*’+,)-./+0’(/(12.0#’/!"#$%&’#$(",!’)*()#$$+&()*+,-./01203,4.5067./86,9,:+;6!"#$%&),’#-&+.+"(<2/=605067./86,9*>?*@@./A62B,<2/=60"’$$(&)/0123’42:C+,.60,28202,+/.A*B*/8,D-6A-2/.>*+0E60@209A*B*/>+B>/+6,820E7.3.,2=B.8,8+A-283/..08(.F3F,A*B G B2/E,@+8,2/E,H2B.,.,A F),A*/0,I.I I./820E*/203.8F J3/.2,E.2B*>.I6E.@6*B*36A2B.76E.0A.8-*D,-2,B+,.60I B292 I*86,67./*B.60,-.I/.7.0,6*0*>A./,260,9I.*>A20A./*/A-/*06A E68.28.60-+@20F K0/.A.0,9.2/8,B+,.60682-*,,*I6A 60,-./.8.2/A-6032/.2*>>+0A,6*02B>**E F L-./.A.0,B9/.8.2/A-603I/*3/.88*>B+,.60A-.@6A2B8,/+A,+/.,=6*B*36A2B I/*I./,6.820E I-986*B*36A2B>+0A,6*0D28/.76.D.E-./.F5".6)371:C+,.60,M/*I./,6.8,J0,6*;6E20,,M-986*B*396A2B>+0A,6*08简介类胡萝卜素是在水果、蔬菜和绿色植物中大量存在的一系列混合物。
叶黄素及其保健作用(2008-12-13 15:29:41)什么是叶黄素?●什么是叶黄素?叶黄素,一种植物之星,因此又称植物黄金或视黄金,在国际上1克叶黄素纯品的价格相当于1克黄金。
它在保护视力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国内外科学家所认识。
决定人体视力重要部位的视网膜中心区有一黄色斑区,科学上称其为视网膜黄斑区,该区域视网膜组织里含有大量的叶黄素。
由于叶黄素人体不能合成,只能通过外来的补充。
●叶黄素缺失会导致哪些眼病视网膜黄斑主要由叶黄素组成,在缺失叶黄素时,当光线照射到眼底,其中的紫外线和蓝光能量很高,眼睛黄斑是依靠叶黄素来吸收紫外线蓝光,猝灭自由基。
由于遗传、饮食和年龄的增长导致黄斑叶黄素不足时,眼睛光损伤就不可避免,通过有效补充叶黄素,就可以防止黄斑病变和修复光损伤。
由于晶状体长期与光线接触,紫外线和蓝光会激发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氧化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变质而导致白内障。
增强晶状体的抗氧化性能是预防和控制白内障进展的有效方法。
叶黄素是唯一在晶状体内发现的类胡萝卜素,是一种优异的抗氧化剂。
大量实验证实,补充叶黄素可以降低白内障风险,女性可以降低22%,男性可以降低19%。
视疲劳是叶黄素缺失后眼睛为躲避光损伤奋力调节的结果。
在强光环境或长时间看书、看电脑电视后会出现视疲劳,发生怕光、流泪、眼睛干涩、头痛、眼睛充血、胀痛、有异物感、视力下降等现象。
眼睛自身是依靠聚集大量叶黄素吸收紫外线、蓝光等有害强光线、以保护眼睛视网膜的健康。
但眼睛每天也要消耗大量的叶黄素,而叶黄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通过外界摄取来补充。
生活习惯的改变、蔬菜谷物素食减少、环境污染及微波致使眼睛叶黄素的消耗增加,因此视疲劳和近视人数急剧增长。
糖尿病人在高糖状态下,由于代谢异常引起氧自由基增加,同时许多清除自由基的酶活性出现异常改变,因此应用抗氧化剂在糖尿病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叶黄素是唯一在视网膜发现的抗氧化剂,是视网膜微血管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不可缺少的物质,叶黄素对糖尿病的治疗,特别是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高级食品营养学学生姓名张高静专业食品科学学号2010160导师王颉教授叶黄素的保健功能及应用前景摘要:叶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叶黄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叶黄素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叶黄素视网膜光保护作用的机制,并对其将来在食品中的应用加以展望。
关键词:叶黄素,性质,抗氧化剂,生理功能,前景叶黄素(lutein)为类胡萝卜素之一,在人体内不能转化为维生素A。
最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叶黄素对视觉有保护所用,此外它还具有预防白内障、预防动脉硬化[1]、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特别是预防癌变的发生[2]、延缓癌症[3]等方面成为目前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焦点。
HANDLOMAN报道了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不仅位于黄斑区,而且存在于整个视网膜[4]。
叶黄素在视网膜中的浓度远高于其在人体其它组织中的浓度。
叶黄素在视网膜中的高浓度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叶黄素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视网膜光损伤的程度。
1 结构和性质叶黄素独特的化学结构不仅决定了其颜色,也决定了其物理化学性质。
叶黄素分子有一条含40个碳原子的长链,其中有多个共扼双键,正是这些共扼双键使叶黄素具有鲜明的颜色和抑制自由基的能力。
玉米黄素与叶黄素的化学结构极为相似,使得在分析中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因此很多研究总是将它们作为一类物质报道。
它们具有相同的双键数,然而其中一个双键的位置不同,在叶黄素中这个双键形成烯丙基经基末端,使得其化学活性更强,而玉米黄素中相应的双键则与相邻直链双键形成共扼体系。
叶黄素(Lutein)及玉米黄素(Zenxanthin)的结构式详见下图:。
叶黄素含有C、H、O元素,链末端还有羟基集团。
叶黄素在细胞膜上的存在方式是疏水的长碳链埋于磷脂分子层中,而亲水性经基留在膜的两侧,这种定位可使叶黄素、玉米黄素最大程度地与极易氧化的细胞膜脂质结合在一起,以增强细胞膜的强度。
1.PPP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PPP--AMD诊疗篇--节选AMD治疗中需要注意和推荐的要点:●ARES和AREDS2 研究显示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可用于中度或者是进展期的AMD。
●在AREDS2中,用叶黄素/玉米黄质替代AREDS配方中的胡萝卜素是为了降低吸烟患者患肺癌的风险。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能改善新生血管性AMD患者的视力结局。
使用AREDS2 中推荐的补充剂方案能够降低该型患者进展为晚期的AMD的进展速度。
2Secondary Analyses of the Effects ofLutein/Zeaxanthinon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ProgressionAREDS2 Report No.3叶黄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影响的二次分析AREDS2报告3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对AMD疾病进展的影响。
试验设计,背景,受试者: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2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
共4203名受试者,年龄50岁至85岁之间;有发生晚期AMD危险; 66%的患者有双眼大玻璃膜疣,34%有单眼大玻璃膜疣和晚期AMD。
干预措施:除了服用原有的或修改后的AREDS的治疗配方外,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以下4组中1组:安慰剂; 叶黄素/玉米黄质,10mg/ 2mg; 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3脂肪酸,1.0克; 或组合。
主要指标和测量方法:用患者每年的中心、双盲的视网膜分级照片或治疗史来记录晚期AMD的发展。
结果:探索性分析显示叶黄素/玉米黄质vs无叶黄素/玉米黄质发展为晚期AMD的风险比是0.90(95%CI,0.82-0.99; P = 0.04)。
叶黄素/玉米黄质vsβ-胡萝卜素的直接对比分析显,两组患者发展为晚期AMD的风险比为0.82(95%CI,0.69-0.96; P = 0.02);两组患者发展为新生血管性AMD的风险比为0.78(95%CI,0.64-0.94; P = 0.01);两组患者出现中央地图样萎缩的风险比为0.94(95%CI,0.70-1.26; P = 0.67)。
叶黄素及其药用研究进展叶黄素属类胡萝卜素,因其具有保护视觉、抗氧化、抗癌等作用而获得广泛关注。
本文从叶黄素的结构、性状、药学功效、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标签:叶黄素食物色素药学功效Abstract :Xanthophyll is one of the carotenoid pigments. The recent researches have found that thexanthophyll has some functions such as protecting eyesight,antioxidation and anticanceratiorl. This paperintroduces xanthophyll about its structure,properties,pharmacy functions,current research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Keywor:ds xanthophyll,food pigment,pharmacy function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
也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
将一定量叶黄素添加到食品中,对视觉有保护作用,并具有预防白内障、动脉硬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特别在预防癌变发生、延缓癌症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叶黄素的性状叶黄素的主要成分为黄体素,属于类胡萝卜天然色素,分子式为C40H 56O2。
其中的多个共轭双键使叶黄素具有鲜艳的色泽和抑制自由基的能力。
叶黄素在细胞膜上存在方式是:疏水长链埋于磷脂分子层中,而亲水性羟基留在膜的两侧,这种定位可使叶黄素最大程度与极易氧化的细胞膜脂质结合在一起,以增强细胞膜的强度。
2 叶黄素的药学功能2.1抗氧化作用目前,一些疾病的发生与自由基(如02-·或·OH)对人体的损伤的关系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
叶黄素的提取方法和功能研究进展陈城;程曦;黄丛林;罗昌;刘艳芬【摘要】叶黄素是一种天然植物色素,具有抗氧化、保护视网膜、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同时具有调色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饲料中.蔬菜、水果、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其中以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含量最高.叶黄素的提取方法有干燥法、萃取法、微波法、浸提法和超声波法等,其中超声波法为叶黄素提取的最佳方法.【期刊名称】《河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叶黄素;提取;功能;发展前景【作者】陈城;程曦;黄丛林;罗昌;刘艳芬【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河北邯郸05600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河北邯郸05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3叶黄素是一种天然植物色素,不仅具有着色作用,而且具有抗氧化,提高人和动物免疫力等功效,能有效预防视网膜黄斑病[1]和癌症[2]。
叶黄素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3]。
万寿菊是提取叶黄素最重要的原料[4],万寿菊分为观赏万寿菊和色素万寿菊,橙黄色的色素万寿菊中含有较高的叶黄素[5]。
万寿菊是一种适应性强,容易栽培的植物,具有镇咳作用[6]。
目前国内万寿菊品种整体性状不如进口品种[7]。
目前在中国色素万寿菊种植面积占全世界90豫左右,在国内外叶黄素主要用在饲料领域。
美国凯明公司(Kemni Food Co.)生产了一种含叶黄素的功能饮料[8];目前国内以中进天然色素集团有限公司和美科尔(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正在开发叶黄素胶囊,向保健品领域挺进;山西恒康乳业公司下属天成生物公司[9]从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用于鸡饲料的添加剂,并在当地大规模栽培万寿菊形成了当地观赏旅游型农业;1998年青岛大学生产出比较纯的叶黄素产品[10],并获得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叶黄素的专利。
叶黄素着色研究进展发布: 2010-09-06 | 作者:韩秀萍、张绪元|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浏览次数:31摘要:综述了叶黄素作为着色剂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叶黄素的结构性质入手,阐述了其作为着色剂的重要功效。
并展望了未来叶黄素发展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叶黄素;着色剂;着色叶黄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可从植物中提取得到,对食品及饲料具有良好的着色效果。
此外,叶黄素还可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由于叶黄素来自于天然植物,无毒性,在食品、饲料生产中可按需要使用,不受剂量限制,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国际市场上, 1g叶黄素与1g黄金的价格相当,故有“植物黄金”之美称。
在国外叶黄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据美国卫生政策咨询部门提供的数据, 2000年叶黄素的销售额达到6500万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
叶黄素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花卉中,在一般黄色和橙色蔬菜中含量不高,而在绿色蔬菜如生菜、黄瓜、菠菜、羽衣甘蓝中含量较高。
其在万寿菊花中的含量高达1.6%[1] ,目前商品化的叶黄素主要来自万寿菊。
1叶黄素的结构及性质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由碳、氢、氧3 种元素组成, 分子式为C40H56O2, 分子量为568. 85,结构如下:由于叶黄素化学结构中单键空间位置不同,其具有许多异构体,所以叶黄素的种类很多,已知的化学结构超过270种[2]。
叶黄素类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为胡萝卜素的氧化物,可以醇、醛、酮、酸的形式存在,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和石油醚等油脂和脂肪性溶剂,熔点为190 ℃。
叶黄素类色素可分为单羟基叶黄素、双羟基叶黄素和多氧类叶黄素[3] 。
常见的叶黄素类化合物有: ①玉米黄质(Zeaxanthin), C40H56O2,主要存在于玉米、辣椒、桃、柑桔、蘑菇中,着色效果好; ②隐黄素(Cryptoxanthin) , C40H56O,主要存在于番木瓜、南瓜、辣椒、黄玉米中,着色效果较差; ③柑桔黄素(Citmxanthin) ,存在于柑桔皮、辣椒中,细菌和真菌中也有少量,着色效果一般; ④虾黄素Astaxanthin) ,存在于虾、蟹、昆虫等动物体内; ⑤辣椒红素(Capsanthin), C40H56O3 ,存在于辣椒粉中,含量为275~1650 mg/kg。
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在自然界中与玉米黄素共同存在。
是构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含于叶子的叶绿体中,可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推测对光氧化、光破坏具有保护作用。
也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
人体所需叶黄素补充量基本概念叶黄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等植物中的天然物质,属于“类胡萝卜类”族物质,已知在自然界中存在着600多种类胡萝卜素,其中只有约20种存在于人的血液和组织中。
在人体中发现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包括α一胡萝卜素,β一胡萝卜类,隐黄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正未黄素。
医学实验证明植物中所含的天然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在食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叶黄素可预防细胞衰老和机体器官衰老,同时还可预防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斑退化引起的视力下降与失明,通过一系列的医学研究,类胡萝卜素已被建议用作癌症预防剂,生命延长剂,溃疡抵制剂,心脏病发作与冠状动脉疾病的抵制剂。
同时,叶黄素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家禽肉蛋的着色,同时也已在食品工业中用作着色与营养保健剂。
叶黄素是人类日常食用生果及蔬菜时可吸收到的营养素,但吸收利用率一般较低。
如果缺乏叶黄素,可服用补充剂。
如果有较差消化系统的老年人,可以使用舌下的喷剂来补充叶黄素。
早在1996年叶黄素已被加入为膳食补充剂。
另外,过量吸取叶黄素会对肝脏造成多余的负担,建议用量每日大约为6毫克。
尚无人体研究证明食用叶黄素可预防眼疾,真正预防眼疾需靠避免过度使用眼睛与定期使眼睛休息,食用叶黄素前请先与眼科医师咨询。
差别现在还未知叶黄素和叶黄素酯之间的功能差别。
但叶黄素的生物利用度较低。
多种绿叶的蔬菜如菠菜、芥菜、生菜、西兰花、冬瓜、青萝卜、玉米等都含有非常大量的叶黄素,正常均衡的日常饮食就可摄得比补充剂更多的量。
叶黄素作用叶黄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为类胡萝卜素家族(一组植物中发现的天然的脂溶性色素)的一员,又名“植物黄体素”,在自然界中与玉米黄素共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