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6.2《密度》课件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74
第2节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长方体蜡块、木块、铁块、铝块)、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一)有两个外表涂有防护漆的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问题导入(二)生活中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严密吗?推进新课探究点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
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实验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提出问题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
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
进行实验用质量不同、形状规则的长方体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为研究对象,把它们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石蜡块干松木块体积V /cm 3 质量m /g 体积V /cm 3 质量m /g1 10 9 10 52 20 18 20 103 30 27 30 154 40 36 40 20数据处理:我们以体积V 为横坐标,以质量m 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会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自制密度计》评课虞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学会制作简易密度计,并能够运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
2. 密度计的制作和运用。
难点:1. 密度计的制作技巧。
2. 密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和实验器材。
2. 提前布置实验室,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和正常使用。
学生:1. 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2. 提前了解密度相关知识,为课堂讨论和实验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密度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等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密度计,并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密度计,并测量液体的密度。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6.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五、课后作业: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密度-体积图。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自制密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制作密度计的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教师还应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操作的指导等,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密度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密度概念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和单位。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密度现象。
1.2 教学内容密度定义的解释。
密度的单位(kg/m³)。
密度实验的演示和观察。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解释密度概念。
利用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密度现象。
1.4 教学资源密度定义的PPT课件。
实验器材:测量容器、测量尺、液体等。
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密度概念。
1.5.2 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和单位。
1.5.3 实验:进行密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1.5.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现象。
第二章:密度的计算与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计算密度。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密度的应用:密度的测量、密度的控制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解释密度的计算公式。
通过实例讲解密度的应用。
2.4 教学资源密度计算的PPT课件。
实际应用案例的资料。
2.5 教学步骤2.5.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密度的计算。
2.5.2 讲解: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
2.5.3 实例: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密度的应用。
2.5.4 练习:学生进行密度计算练习。
第三章:密度的测量实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密度计测量密度。
让学生了解密度测量实验的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密度测量实验的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密度计的使用。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
3.4 教学资源密度计的演示和实验材料。
实验指导书。
3.5 教学步骤3.5.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密度测量实验。
3.5.2 讲解:讲解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3.5.3 实验:进行密度测量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
第四章:密度的控制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控制方法。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领域。
4.2 教学内容密度的控制方法:压缩、稀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