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基础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美术基础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美术基础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美术基础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美术基础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中学美术色彩教学目的

前言:

色彩是绘画艺术语言构成中最活跃、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因素,在

美术基础教学里,水粉写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色彩绘画知识相对便捷和容易

掌握的有效训练手段,是为了培养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色彩塑造形体

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情趣,因此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

重要的。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充分的发挥色彩本身的绘画

形式语言,就成了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

关键字:色调、材料、技法

在从事教学的这几年中,从学生对色彩绘画的理解、写生过程中发现色彩

的教学很难有一个相对的好与坏的评判标准,特别是中学美术基础教学,受高

考的影响容易使教学简单化和模式化,从而不免在教学中抹杀色彩绘画表现的

个性的东西,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色彩的曲解,造成学生对绘画语言的探索缺

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色彩绘画不论是油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等,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色调是否和谐统一。

色调是色彩绘画的灵魂

色调是客观存在的,有其自身变化规律,是科学的;科学虽不等于艺术,

艺术却可以利用科学,利用色调规律。色调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是与“形”结合在一起的。但它却有其独立的自身规律。在艺术品中,它是艺术品的

主要色彩倾向;对创作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统帅和指挥。丰富的局部冷暖色彩,如果没有色调的统帅和指挥,就失去了整体色彩的统一性;就必然“花”、“乱”,不和谐;在大自然中,色调是光的产物。物象呈现的色调,反映了光源

色的特点。不同的光源产生不同的色调。如图:莫奈的几张不同的《卢昂大教堂》显示出因光照的色相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色调。教堂亮面的色调随着光色的变化而变化,暗面随天光色与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早晨阳光偏暖黄色,天光呈蓝紫色,照射在浅灰色的教堂上,教堂的亮面色调便随阳光而近暖黄,暗面随天光而近蓝紫。中午阳光偏白微暖,天光偏蓝,教堂的亮面与暗面亦随之而变。黄昏教堂处于逆光之中的影子里,见不到阳光照射的一面,整个教堂受天光影响而偏冷。光源色冷暖倾向明确,画面色调也就服从光源色。相反如果光源色倾向微弱或近于无色(白色),物体本身的色相便成为色调的主宰。如图:马奈的《吹笛少年》,光色倾向微弱。画中物象本身色相组成了以暖色为主的微暖色调。

色调的提炼取舍,不是主观编造色彩。正确的提炼取舍,必须能传达物体色调的精神。这就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自然。色调不准,把早晨画成了黄昏,画面就失真。失去了所画对象的具体性、特殊性。色调不鲜明,虽有特点但却不突出,画面效果就“温”“弱”,用笔不生动,画面就呆、死、缺乏表现力和生命力。

掌握和运用色调有两个难点

我们明确了色调在画面中的作用和地位后,就应该研究如何在写生中具体操作它,理顺作画的步骤,这样学生在进行课堂写生时思路就会更加明确,对画面表现语言的探索才会有动力、有意义。

第一,确定色调

色调既然要统领全局,也必然影响全局。确定色调应该在落笔之前,尤其难在冷暖、明暗等分寸的掌握和控制。需要学生平时的不断观察、写生、记忆。如阴天的天光、阳光,中午阳光与日光灯的光,三者全是白光,而三者又不能同时出现。难于在同一时间内比较,只能在记忆中进行比较。这就要有大量写生观察作基础才能奏效。

第二,色调的统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调同时出现时,每一色调自身必须统一。也就是同一色调中的各个局部色彩必须统一于这一基调之中。如《卢昂大教堂》亮部色彩

是很丰富而有变化的,但它不花。而且远看只觉得它是教堂的实体而不是色块堆砌,如果写生迷恋于细部色彩的丰富而忘了整体色调的统一,结果既失去了色调也失去了色彩,留下的不过是五彩缤纷的颜料而已。更重要的是几种色调之间也应有主有次,并和谐统一于整体色调之中。如《卢昂大教堂》的画面,总色调是由三种色调组成:一是教堂亮面的暖黄色调。二是冷溯组成的蓝天和教堂暗面。三是教堂门楣朝下的部分受地面暖色影响,形成冷中带暖的色调。三者之间有主调(教堂亮面)来统一画面。主调决定了全局的总色调,与辅色调相对比又相衬托,相互影响又相互渗透。

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构思

确定练习目的、方法

1、限定色练习

色调练习中,首先要理解常见的水粉颜料中,色彩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调子(红、黄、蓝、绿、紫),除了熟褐、赭石、黑、白颜色外其他颜色都可以归纳到上述几种调子中,这样便于调色和用色。选择几组白色衬布背静、物体一样的静物,分别加上红、黄、蓝、绿几种衬布,这时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原本都是一样的静物因为所加的衬布不同而呈现完全不同的色调,由于是色调练习,学生不必拘泥于物体的细部刻画,可以更加自由概括的表现对象,对培养学生整合画面的能力、归纳形、色的能力,逐步摆脱固有环境色的限制,提升和加强理念的色彩认识、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好的作用,为以后写生打下基础。如图:

2、掌握色彩的对比的一些基本规律

在正常光源下,物体表面一般都呈现出淡淡的冷灰色,这就要求在写生时明确物体受光、背光的色彩冷暖关系,根据不同色调选择自己需要的颜色去调,而不是单凭感觉用色,这样可以在作画过程中逐渐认识色彩的规律,比如:我们可以把红、黄、蓝、绿、橙、紫这三组互补色简单的组成一个色环,如图:

从中可以发现写生过程中除了互补色不太容易调和使用外,其他相邻的色彩都可以当作主体色的辅助颜色来运用,学生写生过程中只要辨别色彩冷暖,就可

以大胆的用色变调了,避免了一些学生只会使用一两种色彩如熟褐、青莲等去画灰色和暗部。可以尽最大可能的拓展学生的用色范围,通过大量不同调子的练习,使学生基本了解主色调和辅色调之间的纯度、明度对比关系,在色调练习中可以完全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处理画面空间,也可以考虑让素描的因素在画面里主导空间和对比,这样两种手法相互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写生练习,发现色调冷暖的主次对比关系如果能稳定在一个基本参数里最好,如果可以运用数字表现的话我个人以为7:2比较合理些,也就是说七成的主体色用两成的其他辅助色去对比,当然这也许有悖于艺术没有统一标准的原理,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它。

3、材料技法的了解和运用

水粉画对各种纸张、笔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不象油画、版画、国画等其他画种对材料有严格的要求,但作为初学者还是应该了解一些不同纸张和笔的特性,便于在作画中控制水分,比如水彩纸质地柔韧吸水性好表面相对较糙,卡纸(白卡)吸水性弱表面光滑,(灰卡)吸水性强等,在作画时就要注意水分的控制和用色的厚薄,笔法技巧上也要讲究变化,比如水彩纸用色要饱和水分适中,运笔要求轻快;白卡纸几乎可以直接用色不必加多少水,运笔多采用揉、擦、拖等笔法;灰卡用色要厚,水分饱和,运笔多采用摆笔、刷、点、拖等手法。如图:

教学中教师的亲自示范作画更加能够诠释许多技法问题,学生在观摩过程中也能够更直接的学到技法和用色规律,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技法上不断的自我提高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另外教学中穿插介绍大师名作是教学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观摩大师作品,了解各个时期不同流派、不同画家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大师作品中学习技法、构图、色彩和作画构思。比如图片介绍印象派大师莫奈、毕沙罗、雷若阿等的作品,看后印象派大师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看德拉克罗瓦、看马蒂斯。这些大师们的作品都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但是在色彩的运用、色调的提炼、统一方面都是一脉相承的。再则看我国宋代工笔花鸟、元代的山水小品、石涛、八大山人等等,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国画画面的意境、构图形式、突破时空限制的作画思维,学生通过比较和借鉴大师们不同的表现手法,作画时思路就会更加清晰明朗。

水粉画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技法材料也很多,但是训练学生的色调感觉与色彩关系的把握能力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我门的教学侧重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再现对象和对物体质感的细致刻画了,对于画面整体色调美感的主动提炼、处理与强化已经越来越明显的走在前头了。因为在精确表现物体的形体质感上水粉与油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是又有油画所不能表达的鲜亮、透气等许多优点,而且由于作画材料相对经济,操作方便简洁,因此也是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存在的意义。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在美术课堂的体现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在美术课中的体现新课标讲“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总和;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较差或重叠。美术课又如何体现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呢? 我认为美术课可以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让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快乐有效,并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体现综合探索领域的目标。快乐是学习的宗旨,早在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教学专家洛扎甫就曾提出:“变苦学为乐学。”新课标强调人文、尊重人格、以人为本,快乐是学习的基础。在绘画中培养孩子快乐的心态,远比绘画几笔画重要,快乐的画画儿,快乐的交流,快乐的玩耍,快乐的做一切事情。长大后他们就能快乐的对待社会,社会也因此变得可爱,我们培养孩子不就是这样想的吗?所以绘画带给孩子的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单纯的教育。那怎么才能通过绘画来体现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呢? 一:从色彩绘画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精神。 法国的一位画家杜飞,它是位欢乐的画家,他愉快地观察,想象和创作,擅长风景画和静物画,他运用单纯线条和原色对比的配置,活泼的笔触,将景物夸张变形,追求装饰效果。在同年代的画家中间,杜飞也让人觉得他比谁都年轻,这是因为它的绘画始终给人永远年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杜飞的画作,就像喜欢她的名字一样,深深地吸引和感染着孩子们,孩子们在不经意间,纯然凭着自己的喜好,用自己最爱的色彩装点作品,几分随意性使整个画面,色彩斑斓。表达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就曾经说过:“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的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单纯的色彩,也是主观的色彩。换句话说:这色彩是来自内心,而不是外界。每次上完色彩课很多教师都发感慨:你们班的孩子们用色就是漂亮。还有好多次绘画比赛我辅导的画获奖率很高。记得花花泥比赛我辅导的作品不但获得将最多,有一张色彩特别漂亮的作品还被联合国选走。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要求孩子就是大胆用色,我们是画画,不是照相,你觉得什么颜色好就画什么颜色。孩子们觉得应该是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只要能表达出你内心的最爱!这样孩子们画画是快乐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精神,并使这种精神与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与态度。 二:导入可以体现“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 美丽的故事可以引人入胜,其文学意境令人陶醉,教学中适时插入故事满足儿童求知心理,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得到快乐。如:我在第九册《欣赏》一课,课前我布置了学生上往下载、查阅书刊准备历史革命故事。课前以学生交流故事导入,让学生领会到革命过程的艰辛和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继承革命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乐观精神,欣赏雕塑的情感基调获得提高,探究的乐趣增强了,对《艰苦岁月》、《纪念碑浮雕》等雕塑作品认识深刻、效果好。避免对时代的不理解而感到突然,影响探究的乐趣。体现了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结点。 三:游戏在课堂中的增添不仅给学生带来乐趣,同时符合新课标的“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的要求。 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游戏的,游戏永远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水墨游戏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水墨游戏 第一课水墨游戏 认知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课前收集数幅水墨画家的作品及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或图片,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宣纸、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生共同欣赏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感受中国水墨动画片画法的特别之处。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动画片的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水墨动画片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举,在全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水墨动画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尝试阶段 1、认识水墨画的作画工具,说一说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2、试一试,画一画,玩一玩,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添画小游戏 3、教师用浓墨和淡墨示范中锋和侧锋用笔,学生观察并讨论:中锋与侧锋用笔各适合表现什么? 学生在宣纸上尝试玩一玩中锋、侧锋用笔。 教师指导学生调浓.淡.焦墨.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墨有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水墨画的笔、墨、纸的特点。) 三、欣赏阶段 1、欣赏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感受水墨画不同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作品,感受甩、洒、拓、画等不同的水墨表现方法。 3、在欣赏中启发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现水墨画?(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体验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

初中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初探

初中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初探 近年来,美术教学观念和方法逐渐趋于多元化,一方面,美术的种类继续分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美术各种类之间综合化的倾向也在逐渐加强,美术与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交融促使美术领域不断地深化与扩展。美术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扩展带来了美术教育内容相应的深化与扩展。但是在学校教学安排中,美术教学的总课时却没有增加,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体,在美术教材中增设了“综合·探索”领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 一、设置综合·探索领域的意义 教育的目的反映出的是“活动———人”之间的关系。综合·探索领域注重的就是学生的综合与探索的活动,是顺应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改革,这些活动将更有助于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 1.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对新时期美术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乐学”美术 美术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中,美术课不再只是画画、做手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参观、演出、做游戏等,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乐趣”。 2.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美术 学生通过一些探讨、体验、交流活动,不知不觉就由以前学习的“客体”转化为“主体”,大大发展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领域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步“会

学”美术,并将这一“会学”的能力延伸到美术学科之外,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保持这一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的综合探索领域,使学生可以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这一领域的学习,可以不断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想象的同时将自己对美感的体验在脑海中用美术语言描绘出来,从而有的形状、色彩发展到从未看过的,这就是床新的开始,在这一思想的驱动下,再动手把它表现出来,就把想象力转化成了创造力。 二、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 1.美术教材内部的综合与探索 现在的美术课教材分四大领域: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一部分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就是融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为一体的美术活动,就是在一次综合探索活动中,或一个单元的活动中,同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领域的学习内容。 2.外部学科的综合探索 在学科教育的范畴内,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入绘画与诗歌、音乐的结合,戏剧中的美术等等。让学生用画笔体验诗韵、让色彩歌唱。 3.超越学科教育范畴的综合与探索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应从观察入手,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力,重点放在美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培养上,放在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上,进而发展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要遵循规律、掌握特点、循序渐进,根据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性,以及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把握好对象,从复杂到简单,再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化过程。 一、培养儿童观察力 善于摹仿是儿童活动的天性。亚里斯多德说:“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们的最初知识就是从摹仿中得出来的,然而儿童摹仿往往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怎样才能将摹仿纳入科学的轨道、艺术的天堂呢?这就需要培养儿童精确的基本观察力,而观察力正是绘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怎样引导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呢?儿童观察事物往往喜欢夸张他最感兴趣的部分。这种观察既有优点,也有缺陷。优点是观察对象重点突出,而缺陷是往往只注意局部而忽视了整体布局结构。这是低年级学生概括能力差所造成的。为克服这一毛病,我们采用了“几何构图”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儿童观察、概括能力。如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拼房子,学生们利用这些图案拼出了不同式样的房屋等。同时充分利用七巧板,进行拼图训练,通过丰富的排列组合、拼出了许多形象生动的图案。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将图案对象由繁到简,把复杂的对象进行了简单明了的抽象化处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对象并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正确观察方法,同时也促进了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生动活泼是小学美术课的显著特点,也只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处在启蒙教育阶段的低年级美术教学,在立足于美术教学的同时,还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接班人而努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显示它的重要性。如教手掌印画时,笔者让学生把手掌拓印在纸上,然后通过观察,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拓印上添上不同的线条符号,组成各不相同的画。这样在促进学生把握整体的同时,还把握了局部,正确地处理好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如:要求学生在太阳下画出自己或站或坐的轮廓图后,再在图上添画细节,从而弥补了“几何图形拼画”忽视细节的不足。学生作业画面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有添人物的,有添景色的,有添各种人物动态及事件的,从而训练了想象力,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添画”给学生的想象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并为某种创作提供了前提,同时也为学生的创造力表现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三、努力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

刘晓梅(安丘市兴安街道兴安小学,山东潍坊262100) 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四个学习领域。 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美术课堂教学有多种类型,不同的学习领域有不同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就有多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就以下四个学习领域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如下探讨。 一、“欣赏·评述”课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 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美术课上适当运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设置情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情境陶冶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快而扎实地掌握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模式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欣赏课包括美术欣赏、美术常识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同时,在欣赏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能力确切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课上不能形成

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敢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学习欣赏一件作品。 二、“设计·应用”课 工艺设计课,内容繁多,形式多样,操作性很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有关门类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过练习,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授课时,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言,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直观演示方法,引导设计思维,指导操作。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是形成行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示范模仿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的知识。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手脑并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注意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相互帮助、遵守纪律、加强自主性等品质和观念。实现学生的兴趣向其他教学活动迁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造型·表现”课

成年人绘画学习入门

成年人绘画学习入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成年人绘画学习入门》的内容,具体内容:通过学习画画,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创作能力。想要从零开始学画画的普通成年人,零基础成年人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入门之路。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一些建议。这里我说的"适合如果你喜欢山水国画,不如先练习怎样画好一片叶子;如果你喜欢流畅的水彩,那么尝试先涂抹出一片平滑的天空,也是意义重大的第一步。 二、什么是"内容适合" "内容适合"的意思是:你要根据你是谁来决定选择从什么样的内容开始练习。都是成年人,都是零基础,大家学画画背后的动因却不一样,想要达成的最终成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不同人适合的学画方式也有不同。根据学画画的动机需求,我们大致可以把成年零基础绘画学员分为两个类型:玩乐派和应用派,大家不妨从下文中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更接近哪一类人群,进而思考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玩乐派 人群特质:点子多,创意多,爱分享,追求被肯定 来我这报名学画画的大人们,大部分是为了圆一个小时候的梦或者是想培养一些工作之外的生活情趣,如果还能顺便结交一帮画友那是极好的。如果你和他们一样,那么太多重复性的枯燥练习对你而言会是种折磨,会让你很快丧失对画画的兴趣。(一部分大人如此,大多数小孩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反对让活蹦乱跳的小朋友们在太小的年纪里就开始

进行强调"规范、正确"的素描训练,不过这个话题以后我们有机会再另作讨论。) 学画建议:多积累,多创造,多分享 多积累——常去画展、常翻画册,常看网上的优美图片合集; 多创造——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风格或作品,可以自己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作; 多分享——加入线上和线下的绘画小组,多和同好交流自己练手的作品,多分享各自看到的有意思的素材。 如果光看上面这三段建议,可能有读者会说:"老师你说得倒轻巧!好像我多逛几遍美术馆或者翻翻几页好看的图片,就能够自己画出来那种的水平似的!"别忘了,我们前面刚强调过的"难度适合",你不用要求自己一开始就画特别繁杂的作品,可以从简单的小创意开始模仿。下面我会再举一个例子告诉你:模仿大师和改造创作并非想象中那么难,而且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变得非常有趣。 想对大家说明的是:对玩乐派的同学来说,能够驱动你持续学画的最大动机,绝对是有趣,有趣和有趣。因此,多去积累,看看画展,看看优美的图景,甚至是逛逛街,让这些观察到的美好事物形成里肚子里的墨水和创作素材。看到心动的事物时不妨去模仿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你自己的创作力和表达欲,这样的学画方式会更适合你。 应用派 人群特质:有应用目的,重视逻辑,关注事物的来龙去脉 除了前面说过的玩乐派,也有一部分学员想要学画画是因为有一些直接

小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小学综合课美术教学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授课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选择: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①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②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③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④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①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 ②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③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第一课__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 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 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 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 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 .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 (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 b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美术课程“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之探究

美术课程“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之探究 美术课程改革,要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改革和弥补现有美术学科课程的不足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各个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这一领域的提出有着明显的时代意义。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总体特征为:拓展性、探究性、创造性。“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同时又保持美术教学本身的学科性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教学中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美术学科教学越来越呈现出美术课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教学形式的多彩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需要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资源,并尝试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美术教学,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情景之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能为学生创设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学《鱼儿游游》这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动画《海底总动员》片段,精彩的动画片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动画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鱼儿们之间精彩有趣的故事。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你喜欢它么?喜欢它的什么?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二、将美术与美、社会、环境、科学、文学等方面相结合 例如,进行美的展示:布置展览会、小小超市、进行服

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的内容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教学中,思想性要寓于艺术性之中,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讲授、谈话、讨论的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事例生动。讲授新知识时注意与旧知识的衔接,突出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无论是讲授、谈话,还是讨论和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要依据学生的美术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地配合和运用板书。板书能增加语言艺术传递信息方法的直观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板书要简明扼要,文字规范。注意将主要的内容如美术术语进行板书,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并起示范作用。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在美术课堂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讲授法有多种具体方式:①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凡是叙述某一问题的历史情况,以及某一发明、发现的过程或人物传记材料时,常采用这种方法。②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讲解在文、理科教学中都广泛应用,在理科教学中应用尤多。在美术课堂中,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在教学中,讲解和讲述经常是结合运用的。③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中学的高年级和高等学校。讲授法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论证、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专业美术,因之适用于传授新知识和阐明学习目的、教会学习方法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教学范围的运用。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在课内教学及课外教学、也无论是地理感性知识或理性知识,讲授法都可运用。它使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而达到巩固掌握,在教学进程中便于调控,且随时可与组织教学等环节结合。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三项职能,同时要通过说明目的、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启发自觉学习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适用讲授方法来体现自己的意图,表达自己的思想。讲授法也易于反映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态度等,这些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讲授法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看待。 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对北宋山水画和南宋山水画的主要区别的讲解,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以及激发了同学们对山水画的兴趣 2.谈话法(问答法): 谈话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法进行教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江山市江东小学课题组*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学校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课题研究以美术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效果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阐述了基层美术教师依托当地的社会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等因素,通过搜集素材来新编或改编教材,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美术修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校本课程社会资源整合学生发展 第一部分背景及意义 *课题组负责人:何耀胜报告执笔者:何耀胜其他成员:姜建忠、陈军、林敬华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取向。标志着“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它是国家和地方课程有利的补充。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在《美术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上述突破,作为美术老师在利用好原有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 美术教育现状也要求美术教师根据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现今的小学美术课本一般只有20课。而课程设置要求小学阶段每星期要上2节课,所以美术课本往往半个学期就上完了。而另外半个学期就要教师自己找教材上课。利用各种资源开发符合实际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的快乐,在培养美术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其他的综合能力,教师教的也轻松。所以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第二部分实践与探索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新人教版

基本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2、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3、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学准备教师:切挖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刻刀,一切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圆柱体、六面体、球体、圆锥体等,说出它们的名字。它们都是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物。 找出生活中和这些形体相类似的物品。 学生思考、回答。 二、发展阶段 1、展示图片:学生欣赏悉尼歌剧院、央视大楼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图片。 学生思考: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2、分析讨论:我们看了凳子、沙发、汽车等物品后,分析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简单的形体来概括,简单的形体通过切、挖,从而变成复杂的形体。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用的是什么材料,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制作出这件作品。 4、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创作一件作品。要求在造型上有变化,有新意。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基本形体的切挖》教学反思 《基本形体的切挖》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造型表现能力,教学中,先由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基本形,复习基本形体,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体与基本形体的关系,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特别是媒材的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习兴趣持久。可以说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对媒材、对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开拓。我采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很直观的观察到了什么是“切”,什么是“挖”,帮助学生总结出了概念。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概念,认识了一个物体与基本形体必然的联系,一个物体的形体是有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从这个联系上,学生能够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即艺术的演示,进而理解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切挖体验的前期,我着重强调了关于安全用切挖工具的问题,交待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左手放到切挖工具运动的方向,安全起刀。不要随意走动,以免推碰到别人,以免发生意外。通过学习及实践,学生锻炼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摆放到指定位置。 2、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组内、组间评价交流,选出各小组优秀作品。 3、请优秀作品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心得。 四、收拾整理 各小组收拾整理,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洁。 适当了解下节课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工具材料。

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3T09:29:01.89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作者:董鸿艳 [导读] 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技术与基础教育组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采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 董鸿艳(江苏省扬州育才实验学校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与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技术与基础教育组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采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符合我国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小学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023-01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现需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小学基础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成为改革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进行考虑,将技术和基础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不同的学习领域有不同的结构,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文章就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对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小学基础教育中,一些管理人员和校领导还没有认识到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政府加强教育创新改革,对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但是在实际中执行力还不够,很多学校只是将工作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认识到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有的教师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创新意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完全依照教案开展教学活动,无论是从专业设置上还是从教学活动安排上,都是由学校管理部门统一安排,未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教学管理机械化、教学质量与水平不高以及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单纯听从老师的教学计划,也无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育者与研究人人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交流和探讨。 二、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首先,转变教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考核,开展学生的创新实践。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是指老师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的深度合作和交流,老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介质互联网方式来扩大教学内容,然后有机结合美术知识、时代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等,在游戏中设置相应的课程知识,让学生边做游戏边运用理论知识,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同时,可以准确全面地反应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老师根据学生美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开展后续的辅导工作。此外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热情,改变传统一味灌输教学方法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价值观。 最后,选择合适的主题,精心设计综合课程。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其具有综合性特点,具备表现在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比如语文、数学、音乐等等。一般来说,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积极性高、对一切事物充分好奇心,而且小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不断满足自身的需求。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中,老师可以围绕教学需求搜索海量信息,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清理。充分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基本需求,然后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对话。比如:老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先预习一下今天课程需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个小的课堂活动,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将他们合理分成一个小组,将学习好的与学习不好的穿插着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然后以小组模式进行学习,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泛泛而谈的问题[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综合-探索”领域呢如教材范围体现了当前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对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章林霞.在小学美术课中如何开展欣赏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8年. [2]马雪.“综合?探索”领域美术课课件素材选择的几点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16年. [3]厉群立.浅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17年.

[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摘要:然而新课改所倡导的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先练后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 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 在当前美术课教学中,存在着“注入式”、“一言堂”弊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然而新课改所倡导的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美术课教学中非常适合运用“尝试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推动美术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均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尝试教学法在中学美术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先试后导”实现了美术教师角色的换位“先试 后导”是指让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先自己进行尝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进行指导,强调先让学生试一试。以练习为主的美术课正适合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先不讲绘画技法或制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行观察范作先试着画或试着做,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幕后”,对课堂实行监控,及时指导.及时矫正,发挥主导作用。“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二、“先练后讲”实现了美术自学能力的培养 “先练后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当前,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而尝试教学法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尝试教学法,从问题开始,经自学自我解决问题,再经讨论才去听教师讲解,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三、“先学后教” 实现了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学后教”是指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墓 础上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教授、尝试教学法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先让学生大胆去尝试运用绘画技法或进行手工制作。对于没有教过的绘画技法,看不懂的画面效果或脑中还未成形的制作方法,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尝试,通过自学相互讨论,依靠自己

小学美术学情分析(分三个学段)

小学美术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造型表现: 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设计应用: 低段年级的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 在1-2年级中,能从对事物的形和色有一定的了解,从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中的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简短的话语表现自己的感受受。 综合探索: 在低年级,综合探索的内容是以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通过过造型游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 小学三四年级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 造型表现: 三四年级的学生的造型游戏的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也增加了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游戏。 设计应用: 学生开始引入一些知识系统的学习,如果“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稀”等组合原理,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旨在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 3-4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进行造型游戏活动,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自己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第一课--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周围都被色彩所包围,每个事物都有属于它的色彩 课题:色彩基础知识 课型:综合探索 授课方法:说教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B.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 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色彩调色的方法;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从我们美术的角度出发来看,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分类 (1)原色: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原色? 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2)间色: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 系”。大家知不知道怎么来区别一个色彩的明暗程度,一个色彩加 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 (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 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1)暖色系:指的是包括红色、褐色的所有色彩。 它们给人以热烈、欢快、温暖、奔放的感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