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44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45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
”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C.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D.体现了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解析】选D。
地域双向平衡(联邦制)和体制双向平衡(参众两院制衡、三权分立原则)概括“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更全面,故D正确。
2.美国独立之初,英国商船可以选择与税收征管较宽松的州开展贸易。
各州间竞相提供优惠条件与英国商人开展贸易往来,上演了一场场商业“内战”。
这表明此时的美国迫切需要( )A.建立分权制衡体制B.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C.与英国展开贸易战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独立之初,各州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导致政府处于无权地位,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D正确。
3.(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乔治·梅森提出制定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利法案》的倡议,最后以10票反对、0票赞同的悬殊比例被否决。
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 ( )A.民主力量比较薄弱B.首要任务是建立中央政府的权威C.民众缺乏民主意识D.各州政府反对人民拥有权利【解析】选B。
联系1787年制宪会议的背景可知,美国独立之后建立的是一个松散的邦联,无法应对内忧外患,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应对危机,而不是保障公民权利,故B正确。
4.(2018·滨州模拟)“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
”由此美国(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C.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D.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解析】选A。
第5讲渐进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材补充『历史现象』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责任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制度之一,而内阁集体负责制则是内阁责任制中使内阁(政府)团结一致面对国王、议会和人民的重要机制。
内阁集体负责制加强了首相的政治权力,因为它强调内阁制政府的集体本质特征而不强调内阁成员个人负责。
『史论观点』对“光荣革命”的评价“它(光荣革命)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考点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教材补充『社会现象』近代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它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于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
[巧学妙用][图示解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易错易混] 英王“统而不治”《权利法案》颁布时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议会制约。
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图解历史] 责任内阁制的运转[图示证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图解历史] 国徽体现的政治理念★秃鹰叼着的飘带上书:“合众为一”,体现联邦制原则。
[图示解史]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主权②《权利法案》③法治④行政⑤1721⑥集体⑦议会⑧多数党⑨议会改革⑩民主考点二①邦联②制宪会议③联邦政府④自主权⑤民选⑥主权⑦奴隶制考法1 史料主旨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特点【考题1】(2016·课标全国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 B『方法突破』★明立意从英国君主立宪制演变历程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第2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考试说明】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考情分析】【命题规律】本讲为全国高考重点.题型上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内容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等都是命题热点,英国近代政治史为重中之重。
【命题趋势】以后的高考,本讲内容仍是命题的重点区域。
在命题形式上会不断推陈出新,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新角度会不断呈现。
在内容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改革历程、美国三权分立运行体制非常重要,也要注意不同国家不同体制的对比分析,认识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和特点及作用.在命题角度上有可能从时政热点或现实问题切入进行考查,试题会体现浓厚的现实感,此外,英国史的考查会趋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1)政治前提: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诞生。
(2)邦联困境:松散的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面对新问题:既要加强又要确保共和制。
[概念阐释] 邦联与联邦邦联:是若干独立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体,实际上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各成员国拥有完全的独立主权。
代表:英联邦、独立国家联合体。
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国、州、邦等不同名称)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代表:美国、俄罗斯。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
3.内容(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保留较大的.(2)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
4.地位: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5.意义(1)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共和国.(2)它创立的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
必修一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标分析
1、课标阐述: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
主立宪制的异同。
2、课标领会:
(1)知识与能力: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培养学生提取、比较、鉴别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史论结合;获取解读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出的三个原则,体验权力制衡的相关环节,认识不同政体在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3、课标解读:
(1)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
(2)了解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认识分权制衡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3)认识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