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用水生产及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9
汽水的原理汽水是一种经典的碳酸饮料,它的原理是结合了溶解性和气体溶解性。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和原材料来制造,包括水、糖、酸、香精和二氧化碳。
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汽水的原理。
首先,汽水的主要成分是水。
水是所有液体饮料的基础。
一般来说,厂家会使用过滤器和其他处理设备来确保水的质量和纯净度。
纯净水对于汽水的口感和品质非常重要。
其次,糖是汽水的另一个主要成分。
大多数汽水都含有糖来增加甜度和口感。
糖在生产过程中被溶解在水中,以便更好地混合和均匀分布。
糖的含量通常根据不同的品牌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第三,酸是汽水的关键成分之一。
酸对于汽水的味道和饮用体验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酸包括柠檬酸、磷酸和苹果酸。
这些酸能够为汽水提供酸味和微妙的口感。
第四,香精是为了增加汽水的香味和风味而添加的。
不同的汽水品牌使用不同的香精,以制造出各种口味和风格的汽水。
香精通常由天然或合成的化合物制成。
最后,二氧化碳是汽水的核心成分之一。
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通过加压将其溶解在水中,可以产生汽水所特有的气泡和起泡效果。
厂家使用一台称为碳酸化器的设备,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水中,使其溶解。
这种加压作用使二氧化碳分子溶解在水中,并随着饮料瓶口打开时释放出来,产生气泡。
总结起来,汽水的原理是将水与糖、酸、香精和二氧化碳等成分结合在一起。
每个成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共同营造出汽水的特殊口感和味道。
水是基础,糖提供甜度,酸提供酸味,香精增加香气,而二氧化碳则赋予汽水气泡和起泡效果。
这些成分的合理组合和生产过程的精细控制使得汽水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
食品饮料用纯化水系统设备工艺原理在食品饮料工业中,水的质量对于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食品饮料生产中,需要使用纯化水系统来处理用于生产的水源,以确保水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
纯化水系统是一套包含多个工艺单元的设备组合,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机质,生成符合规定标准的纯化水。
本文将介绍食品饮料用纯化水系统设备工艺原理。
1. 纯化水系统设备的基本组成食品饮料用纯化水系统设备主要由前处理、反渗透、紫外线、臭氧、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等多个工艺单元组成。
1.1 前处理工艺单元前处理包括:自来水去除颗粒、机械过滤和活性炭吸附。
自来水首先经过粗网去除夹杂在水中的大颗粒或悬浮物,然后通过机械滤芯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杂质。
最后,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去除水中的异味、氯气和其他机械过滤系统和粗网无法去除的难以分解有机物质。
1.2 反渗透工艺单元反渗透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去除水中95%以上的化学污染物、98%以上的病菌、病毒等微生物和几乎所有的其他杂质,生成纯净的水。
反渗透设备包括膜分离单元、加压泵和压力容器等组成。
1.3 紫外线与臭氧氧化工艺单元紫外线和臭氧氧化不同于传统的化学方法,可以完全消除水中的有机物和病毒。
紫外线主要用于杀死水中存在的细菌和微生物,而臭氧氧化则可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4 混床离子交换树脂工艺单元混床离子交换树脂单元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的质量,去除水中残留的无机离子、微量物质和其他杂质。
这个单元通常是最后一个处理步骤,以确保水的纯度达到关键产品质量所必须的标准。
2. 纯化水系统设备工艺原理食品饮料用纯化水系统设备的工艺原理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多重处理技术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病毒和微生物,使得产生的纯化水符合规定标准。
以下将介绍纯化水系统设备工艺原理的各个环节及其原理:2.1 前处理工艺原理自来水通常含有各种颗粒物、氯气、二氧化碳、砷、铅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旧知复习:饮料生产常用辅料及包装材料。
课题引入:饮料的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什么?水。
饮料用水要用什么样的水呢?项目二包装饮用水生产技术任务一饮料用水的要求及其处理一、饮料用水的种类及要求1饮料用水的来源地下水:井水、泉水、自流井水等。
地表水:指河水、江水、湖水、水库水、池塘水等。
自来水:经过适当的水处理工艺,水质达到一定要求并贮存在水塔中。
2、饮料用水的种类(1)饮料生产用水:主要是指用于饮料生产的水,要求不仅要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还要对水进行软化,去除水中溶解的盐类。
水中溶解的盐类对饮料的影响表现在:水中溶解的盐类会影响碳酸饮料的形态和风味;在果蔬生产中,果蔬中的花色素与Ca2+、Mg2+、Fe2+、Fe3+、Al3+、Mn2+等金属离子形成蓝色络合盐;茶和咖啡浸提用水的水质对浸提液的色泽和风味也会产生影响。
(2)—般用水:主要是指饮料生产中的辅助用水,用于饮料原料和包装容器的清洗、饮料设备及附属器具的清洗等。
这种水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要求无色透明、无臭无味、安全卫生,不得含有有害离子,细菌总数要求在允许范围内。
(3)冷却用水:冷却用水水质要求不太严格,只要不混入饮料,水质无须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没有必要除去其色泽、气味等。
但是需要注意由于硬水容易结垢,用前考虑进行软化。
由于冷却水用量较大,工厂多进行循环利用。
二、天然水中的杂质1.悬浮物质天然水中凡是料度大于0.2um的杂质统称为悬浮物。
这类杂物使水质呈混浊状态,在静置时会自行沉降。
悬浮杂质主要是泥土、砂料之类的无机物质,也在浮游生物(如蓝藻类、绿藻类、硅藻类)及微生物。
悬浮物质在成品饮料中能沉出来,生成瓶底积垢或絮状沉的蓬松性微粒。
有害的微生物不仅影响产品风味,而且还会导致产品变质。
2.胶体物质胶体物质的大小大致为0.001〜0.20卩m具有两个很重要的特性:(1)光线照射上去,被散射而呈混浊的丁达尔现象。
(2)因吸附水中大量离子而不能自行下沉,即具有稳定性。
第一章饮料用水生产及原理一、饮料用水及水处理1、水源与水质水是饮料生产中的主要原料,在日常用的各种饮料中,85%以上的成分是水。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饮料的质量,制约着饮料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1天然水的来源及其特点(1)自来水自来水一般已经在水厂进行过一定的处理,水中的杂质及细菌指标已经符合引用水标准,若采用此水源,可简化饮料厂的水处理流程。
(2)地下水地下水通常指井水、泉水、地下河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如铁、镁、钙等,硬度、碱度都比较高,但由于水透过地质层始,过滤掉许多泥沙、悬浮物和细菌,因此,地下水相对来说比较澄清。
(3)地表水地表水来自江、河、湖泊和水库,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及无机物质,污染严重,必须经过严格的水处理方能饮用。
1.2天然水中的杂质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这些杂质按其微粒大小,大致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胶体、溶解物质,它们对水质有严重的影响。
1.3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水质的标准主要反应在碱度、硬度、浊度、色度以及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几个方面。
(1)硬度硬度是指水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可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暂时硬度又称碳酸盐硬度,主要成分是钙、镁的酸式碳酸盐(工业上称为重碳酸盐),其次是钙、镁的碳酸盐,它们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分解称为溶解度很小的碳酸盐沉淀,硬度大部分可以除去。
永久硬度又称为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硝酸盐、氯盐,这些盐类经过加热煮沸不会产生沉淀,硬度不会变化。
水的总硬度是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的总和,决定于水中钙、镁离子盐类的总含量。
硬度的单位是mg/L或mmol/LCaCO3。
天然水按硬度(德国度)可分为极软水(<4度)、软水(4~8度)、中等硬度水(8~16度)、硬水(16~30度)和极硬水(>30度)。
饮料用水要求硬度小于8.5度,否则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有机酸钙盐沉淀,影响产品口味及质量。
使用高硬度的水还会使洗瓶机、浸瓶槽、杀菌槽等产生污垢,使包装容器发生污染,从至增加烧碱的使用量。
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
1.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二)碳酸饮料
水处理→水 + 辅料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
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灯检→成品
(三)茶饮料
↓
茶叶的水提取物(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调配(或不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四)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
1.以浓缩果(蔬)汁(浆)为原料
水 + 辅料
↓
浓缩汁(浆)→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2.以果(蔬)为原料
果(蔬)水 + 辅料
↓↓
预处理→榨汁→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五)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
1.含乳饮料
乳(复原乳)→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
杀菌冷却水+辅料
↓↓
发酵→均质→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注:活性乳酸菌饮料无最后一步杀菌过程。
2.植物蛋白饮料
水水+辅料
↓↓
原料→预处理→制浆→过滤脱气→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或灌装杀菌)→成品(六)固体饮料
水+辅料
↓
原料→调配→脱水干燥→成型包装→成品。
雪碧的实验原理雪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碳酸饮料,它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溶液制备、气体释放和碳酸饮料的口感调整等方面。
首先,雪碧的制备是由水、二氧化碳、糖分和一些添加剂组成的溶液。
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加入糖分,搅拌均匀溶解。
接着,通过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形成碳酸氢根离子(HCO3-)和氢氧根离子(OH-),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
气体释放是雪碧实现其独特气泡口感的重要环节。
由于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所以在制备雪碧的过程中,需要将水加热。
一旦加热后的溶液冷却,二氧化碳气体便不能完全溶解在溶液中,从而形成许多小气泡。
这些小气泡停留在液体中,在打开瓶盖或喝饮料时释放出来,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冒泡气泡现象。
此外,碳酸饮料的口感调整也是雪碧实验原理中的重要一环。
雪碧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仅赋予了饮料口感上的气泡感,还对其味道和香气有很大的影响。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与水分子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从而增加了饮料的酸度。
这种酸味可以渗透到我们的味蕾中,给人一种清爽的口感。
此外,雪碧中的添加剂也对其口感起到了重要的调整作用。
例如,磷酸盐可以进一步增加饮料的酸度;防腐剂可以延长饮料的保质期;而香精和色素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饮料的味道和色彩。
总结起来,雪碧的实验原理主要涉及溶液制备、气体释放和碳酸饮料的口感调整等方面。
通过在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制造出大量的气泡,赋予了雪碧独特的冒泡口感;同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形成碳酸氢盐,增加了饮料的酸度,给人清爽的口感。
此外,添加剂也对雪碧的口感和品质起到了调整作用。
这些原理共同作用,使得雪碧成为广受欢迎的碳酸饮料之一。
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
1.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二)碳酸饮料
水处理→水 + 辅料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
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灯检→成品
(三)茶饮料
↓
茶叶的水提取物(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调配(或不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四)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
1.以浓缩果(蔬)汁(浆)为原料
水 + 辅料
↓
浓缩汁(浆)→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2.以果(蔬)为原料
果(蔬)水 + 辅料
↓↓
预处理→榨汁→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五)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
1.含乳饮料
乳(复原乳)→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
杀菌冷却水+辅料
↓↓
发酵→均质→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注:活性乳酸菌饮料无最后一步杀菌过程。
2.植物蛋白饮料
水水+辅料
↓↓
原料→预处理→制浆→过滤脱气→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或灌装杀菌)→成品(六)固体饮料
水+辅料
↓
原料→调配→脱水干燥→成型包装→成品。
几种常见饮用水简介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细胞中许多生化反应都要在水环境下进行,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饮用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功能水等种类的水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对于商家的炒作我们要做到理性消费。
了解这些水的化学成分、物化性质、制备工序及功能用途很有必要。
1 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见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
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中规定了八项界限指标,其要求含量(mg/L)分别为:锂、锶、锌、碘化物均≥0.2,硒≥0.01(<0.05),偏硅酸≥25,游离二氧化碳≥250,溶解性总固体≥1 000。
饮用矿泉水中必须有1项或1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
根据产品中二氧化碳含量,可将天然矿泉水分为:a)含气天然矿泉水;b)充气天然矿泉水;c)无气天然矿泉水;d)脱气天然矿泉水。
市场上大多为含气天然矿泉水。
饮用天然矿泉水突出“天然”二字,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基本特征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前提下,允许通过曝气、倾析、过滤等方法去除不稳定组分;允许回收和补充同源二氧化碳;允许加入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或者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
饮用矿泉水中除含有以上八项界限指标的物质外,还会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国家标准会有含量限定)。
水源地不同生产出的饮用矿泉水的化学成分及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都会不同。
2 饮用矿物质水饮用矿物质水是以符合GB 5749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而制成的制品(见GB 10789—2007饮料通则)。
一般以城市自来水等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水源为原料,经过纯净化加工、添加矿物质、杀菌处理后灌装而成。
苏打水机原理
苏打水机是一种能够制造苏打水的设备,它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混合,产生
起泡的碱性饮料。
苏打水机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气体的压力控制。
首先,苏打水机内部装有一个二氧化碳气瓶,这个气瓶中储存了高压的二氧化
碳气体。
当用户使用苏打水机时,通过操作按钮或其他控制装置,释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到水中。
由于高压气体的释放,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水中,形成气泡,从而使水变得起泡。
其次,苏打水机还包括一个压力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确保释放到水中的二
氧化碳气体的压力是恰当的。
如果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水泡过多,甚至使得苏打水机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压力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和调整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压力,以确保制造出的苏打水质量稳定。
此外,苏打水机还需要一个混合装置,用于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充分混合。
这
个混合装置通常是一个喷嘴或管道,通过喷射或搅拌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充分混合,使得二氧化碳能够充分溶解在水中,产生起泡效果。
总的来说,苏打水机的原理是利用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的混合溶解,通过压
力控制系统确保二氧化碳气体释放的压力适当,最终通过混合装置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充分混合,制造出起泡的苏打水。
这种原理不仅适用于家用苏打水机,也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苏打水制造设备。
苏打水机的原理简单易懂,通过对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的合理控制,能够制造出
口感清爽、气泡丰富的苏打水,满足人们对不同口味饮料的需求。
希望通过对苏打水机原理的了解,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苏打水机,同时也对相关饮料生产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水素水生成器原理
水素水生成器利用电解水的原理生成含有丰富水素气体的饮用水。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水箱:水素水生成器内部设有一个水箱,用于存放待处理的自来水或蒸馏水。
水箱通常位于机器的底部。
2. 电解池:水箱中设有一个电解池,该电解池通常由两个电极(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组成。
电解池中的阳极和阴极通常分别由钛和铂等材料制成。
3. 电源:水素水生成器需要一个外部电源来源,通常是插座。
外部电源将电能输入水箱,以提供所需的电解过程。
4. 电解过程:当外部电源通过阳极和阴极施加电流时,水箱内的水开始发生电解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氢气离子(H+)和氢气离子(OH-)。
氢气离子聚集在阴极处,而氢气离子聚集在阳极处。
5. 氢气产生:由于氢气离子在阴极处的聚集,阴极释放出丰富的氢气(H2)气体。
这些氢气溶解在水中,形成含有丰富氢气的水素水。
6. 重新组合:最后,经过电解作用形成的氢气和氢气离子重新结合为水分子,从而形成了水素水。
这种水通常具有抗氧化性能和其他潜在的保健功效。
总而言之,水素水生成器通过电解水的过程,在水中产生丰富的氢气,使得饮用水富含氢气。
苹果汁饮料的配制原理苹果汁饮料的配制原理涉及到从苹果中提取汁液并加入适量的水和其他成分,使得最终的饮料呈现出清爽、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苹果香味。
下面将详细介绍苹果汁饮料的配制过程和原理。
1. 原材料选择与处理苹果汁饮料的主要原料是新鲜的苹果。
苹果应选择品质良好、无病虫害的果实,并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农药残留等。
同时,苹果的种类选择也会影响到最终汁液的味道和质地。
不同种类的苹果酸度、糖度和风味都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产品需求选择适合的苹果种类。
2. 果实破碎和提取将清洗后的苹果果实进行去皮、去核,然后破碎成果泥。
果泥可以通过机械榨汁方法提取汁液。
常用的榨汁方法有压榨法和破壁法。
压榨法是在机械榨汁机中利用机械力将果泥挤压出汁液,其优点是汁液含量高;破壁法则利用高速旋转刀刃将果泥破碎,使得细胞壁破裂,并与果胶、果蔬细胞间液混合成汁浆。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保证果泥的品质和汁液的营养成分不受破坏。
3. 汁液的处理与调整提取出的苹果汁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调整。
第一步是去除果渣和悬浮物,通常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
过滤可以去除果渣、固体颗粒和杂质,提高饮料的透明度和质感。
可以使用滤网、滤纸或者离心机等设备进行过滤。
第二步是调整汁液的酸度和甜度。
苹果汁饮料通常需要适度的酸度和甜度来提升口感。
调酸可以使用柠檬酸或苹果酸等酸味剂,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调甜则可以使用蔗糖、果糖或人工甜味剂等,也要根据产品需求和市场反馈来确定。
4. 添加其他成分苹果汁饮料可以根据需求添加其他成分来增加营养价值和改善口感。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维生素C、食用酸、香精、果胶等。
维生素C可以提高饮料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食用酸可以增加饮料的酸味;香精可以增加饮料的香气;果胶则可以增加饮料的质地和汁液的稠度,使得饮料更具口感。
5. 加水和消毒处理在调整好汁液的成分后,需要添加适量的水来稀释苹果汁。
添加水的量应根据产品标准和成分调整。
同时,苹果汁饮料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气泡水机原理(一)气泡水机:给水给饮料注入生气的魔法什么是气泡水机?气泡水机,也被称为饮料机或者汽水机,是一种能够在普通饮用水中注入二氧化碳(CO2)从而制造高效可口的气泡饮料的装置。
它是一种创新的家用电器,使得我们可以在家中随时享受到新鲜、炭酸的饮料。
原理概览气泡水机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1.注入水:首先,将自来水或者净化后的水注入到气泡水机的水箱中。
2.加入二氧化碳:接下来,通过机器内部的二氧化碳(CO2)瓶或者气缸,将CO2注入到水中。
3.均匀混合:CO2会被注入的水与内部的搅拌器或者喷嘴相接触,使得二氧化碳均匀地溶解在水中。
4.出水:最后,通过按下机器上的按钮或者旋钮,从机器中取出已经注入CO2的水。
详细原理解析注入水气泡水机通常有一个专门的水箱,用来存放水。
当用户需要制作饮料时,可以将自来水或者净化过的水倒入水箱。
水箱通常位于气泡水机的上部,具有一定的容量。
通过合理设计的进水装置,水箱会根据用户的需要将水引入到机器内部。
加入二氧化碳气泡水机需要二氧化碳(CO2)来制造气泡。
CO2通常储存在一个内置的压缩气瓶或气缸中。
当用户需要制作气泡饮料时,机器会自动或手动释放压缩气体,将CO2注入到水中。
注入CO2的过程可以通过喷嘴或气体管道内的细小孔洞进行,以确保CO2能够充分溶解在水中。
均匀混合为了使CO2均匀地溶解在水中,气泡水机使用了一种搅拌器或者喷嘴。
这些装置能够将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充分的接触,促使两者混合。
某些型号的气泡水机可能采用了高效的喷雾装置,使得二氧化碳更容易地溶解于水中,从而产生更多的气泡。
出水当CO2与水混合均匀后,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机器上的按钮或者旋钮来取出气泡饮料。
出水的速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饮料的口感符合个人的喜好。
结语气泡水机通过注入二氧化碳(CO2)来制造炭酸饮料,是一种创新的家用电器。
它的原理并不复杂,主要包括注入水、加入CO2、均匀混合和出水等步骤。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饮料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了解不同饮料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饮料是由水、糖、果汁、茶叶、碳酸等成分混合而成的饮品,其制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糖化作用:糖化作用是指糖类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单糖的过程,使饮料口感更加甜润。
2. 果汁提取:果汁提取是指从水果中提取出果汁的过程,使饮料具有水果的天然风味。
3. 碳酸化作用:碳酸化作用是指二氧化碳在饮料中溶解的过程,使饮料具有独特的气泡口感。
4. 茶叶提取:茶叶提取是指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使饮料具有茶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纯净水- 白砂糖- 果汁(苹果汁、橙汁等)- 茶叶(绿茶、红茶等)- 碳酸水- 柠檬酸- 硅藻土- 滤纸- 茶壶- 搅拌棒- 热水壶- 电子秤- 秒表2. 实验仪器:- 烧杯- 玻璃棒- 滤网- 漏斗- 滴管- 电子秤- 秒表四、实验步骤1. 制作果汁饮料:(1)称取所需果汁量,倒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均匀。
(3)将烧杯放入热水中加热至室温。
(4)倒入玻璃杯中,即可饮用。
2. 制作碳酸饮料:(1)称取所需果汁量,倒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均匀。
(3)将烧杯放入热水中加热至室温。
(4)倒入碳酸水中,搅拌均匀。
(5)倒入玻璃杯中,即可饮用。
3. 制作茶饮料:(1)称取所需茶叶量,用热水冲泡5分钟。
(2)将茶水倒入烧杯中。
(3)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均匀。
(4)倒入玻璃杯中,即可饮用。
4. 制作茶饮料(硅藻土过滤):(1)称取所需茶叶量,用热水冲泡5分钟。
(2)将茶水倒入烧杯中。
(3)用硅藻土过滤茶水,去除茶叶。
(4)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均匀。
(5)倒入玻璃杯中,即可饮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汁饮料:口感甜润,果汁浓郁,适合夏季饮用。
2. 碳酸饮料:口感清爽,气泡丰富,适合消暑解渴。
3. 茶饮料:口感清香,具有茶的独特风味,适合提神醒脑。
自来水做饮料的方法和原理自来水做饮料的方法和原理自来水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城市供水系统所输送的水源。
自来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饮用水,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且方便的水源之一。
将自来水转化为饮料的方法众多,包括直接饮用、饮用前的处理和加工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来水做饮料的方法和原理。
1. 直接饮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将自来水饮用。
自来水经过供水系统的处理和加工,通常具有符合饮用标准的水质。
在很多地区,自来水经过消毒和过滤,可以直接饮用。
划分自来水的水质等级主要是根据水源地、供水系统以及处理方法的不同。
一般来说,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都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
2. 加热消毒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增加自来水的安全性,可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处理。
加热消毒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在自来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可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使自来水更适合饮用。
这是因为高温可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结构,使其无法生存繁殖。
加热消毒的原理是利用高温来消灭水中的微生物,提高自来水的安全性。
3. 滤水处理滤水是另一种常见的自来水处理方法。
目的是去除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水质。
常见的滤水方法包括活性炭过滤、反渗透、超滤等。
活性炭过滤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和有机物,改善水的口感。
反渗透可以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自来水中的溶解物质、微生物和碎片去除。
超滤则是利用微孔膜的作用将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杂质和微生物过滤掉。
滤水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过滤材料或膜来分离和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的质量。
4. 添加饮料调味剂自来水做饮料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添加饮料调味剂。
饮料调味剂通常是以粉末、浓缩液或糖浆的形式出售的,可用于增加自来水的风味和特色。
常见的调味剂包括果汁、浓缩果汁、糖浆、茶叶、咖啡粉等。
通过添加不同的调味剂,可以制成各种口味的果汁、汽水、茶饮和咖啡等各种类型的饮料。
5. 原理总结自来水做饮料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处理和加工来提高水质,增加风味和特色。
消毒、滤水和添加调味剂是常见的方法。
碳酸水的制备方法及原理碳酸水(又称碳酸饮料或苏打水)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碳的清凉饮料,具有可口的口感和开胃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碳酸水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碳酸水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而制成的。
制备碳酸水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机械法和化学法。
1. 机械法制备碳酸水:机械法制备碳酸水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一台称为苏打水器或碳酸水机的设备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混合。
制备碳酸水的步骤如下:(1) 准备碳化水源:将纯净水倒入一容器中。
(2) 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将置于苏打水器中的碳酸气体瓶连接到水源瓶上。
通过打开二氧化碳气体瓶上的阀门,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水中。
(3) 充分搅拌:用搅拌器搅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直到二氧化碳完全溶解。
2. 化学法制备碳酸水:化学法制备碳酸水是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产生并溶解于水中。
确切的化学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酸碱中和反应。
制备碳酸水的步骤如下:(1) 准备碳化水源:将纯净水倒入一容器中。
(2) 准备二氧化碳气体:将柠檬汁或白醋倒入一个小容器中,然后将小容器放入一个大容器中。
在大容器中倒入适量的酸性物质。
(3)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性物质与柠檬汁或白醋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因此,在酸性物质与柠檬汁或白醋反应的同时,需要将容器盖好,以防止二氧化碳气体外溢。
二氧化碳气体将溶解于水中,制成碳酸水。
(4) 过滤: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以去除非溶解的固体残留物,使得溶液更加清澈。
碳酸水的制备原理如下:1. 机械法原理:在机械法中,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压力作用被迫溶解于水中,形成碳酸水。
当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接触时,会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将二氧化碳吸附到水分子表面。
化学吸附是通过氢键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之间的化学结合。
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搅拌混合水中,逐渐溶解形成碳酸水。
2. 化学法原理:在化学法中,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形成。
反应中酸性物质与柠檬汁或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饮料用水及水处理摘要:水是饮料生产中的主要原料,在日常用的各种饮料中,85%以上的成分是水。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饮料的质量,制约着饮料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详细阐述了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和饮料用水的处理。
了解天然水源的类型及特点。
了解水质对饮料品质的影响,掌握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
掌握饮料用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
关键字:饮料用水,水质,要求,处理。
一、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在大部分饮料产品中,水占85%~95%。
水:主要原料和原料的溶剂。
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饮料产品的质量一、饮料用水的来源来自于:地下水、地表水、自来水。
地下水:经过地层的渗透、过滤,进入地层并存积在地层中的天然水,主要包括深井水、泉水和自流井水。
地表水:地球表面所存积的天然水,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池塘水等。
自来水:地表水经过适当的水处理工艺,水质达到一定要求并储存在水塔中的水。
二、水中杂质对饮料生产的影响1、天然水源中的杂质悬浮物,>200nm,浑浊,胶体物质,1~200nm,光照下浑浊溶解物,<1nm,透明(1)悬浮物主要为:泥土、沙粒等无机物质,及浮游生物(藻类)和微生物等。
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沉淀,生成瓶底积垢或絮状沉淀的蓬松性微粒。
碳酸饮料灌装时使CO2迅速消耗,造成瓶内灌装高度不一致。
有害微生物会影响风味、引起产品变质。
(2)胶体物质特性:光线照射上去,被散射而呈浑浊的丁达尔现象。
因吸附水中大量离子而不能自行下沉,具有胶体稳定性。
包括: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物质无机胶体物质:如黏土、硅酸胶体,造成水质浑浊。
有机胶体物质:高分子物质,如腐殖酸、腐殖质等,使水质带色。
(3)溶解物主要是:溶解气体、溶解盐类、其他有机物。
溶解气体:主要是O2、CO2,还有H2S、Cl2等。
影响CO2的溶解,产生异味,影响产品的风味和色泽。
溶解盐类:主要是Ca2+、Mg2+ 、Fe2+ 、Mn2+ 、HCO3- 、CO32- 、SO42- 、Cl- 等。
构成水的硬度和碱度。
2、饮料用水的硬度和碱度(1)水的硬度分类: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Ca(HCO3)2 → CaCO3↓+CO2↑+H2O。
Mg (HCO3)2 →Mg(OH)2↓ +2CO2↑永久硬度:非碳酸盐硬度Ca2+、Mg2+的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盐类(2)水硬度的计算与单位水的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计算公式1-1,P7单位:mmol/L,德国度(°d)1mmol/L:1L水中含有相当于100mg的CaCO3。
1德国度(°d):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0mg的CaO。
1mmol/L =2.804德国度(°d)水硬度的分类:饮料用水:硬度<8.5 °d(3.03mmol/L)水硬度过大时,对饮料品质的影响:易使设备、金属容器产生水垢,玻璃瓶透明度降低,饮料产生浑浊和沉淀;降低碳酸化程度、降低饮料的酸度,改变饮料的风味,并易变质;Fe2+ 、Mn2+ 接触空气易被氧化而沉淀,造成饮料浑浊、变色、风味变差等;非碳酸盐硬度过高时,出现盐味。
3)水的碱度:水中能与H+结合的OH-、CO32- 、HCO3- 含量,mmol/L。
OH-:氢氧化物碱度CO32- :碳酸盐碱度HCO3- :重碳酸盐碱度碱度过大时对饮料的影响: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水垢,产生不良气味;与有机酸反应,改变饮料的糖酸比和风味;影响CO2溶解量;造成饮料酸度降低,利于微生物生长;与果汁的某些成分反应,产生沉淀。
4)水的硬度与碱度的关系H总>A总H总= A总H总< A总天然水的总碱度一般与其暂时硬度相当。
三饮料用水的处理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对不符合饮料用水要求的水质进行改良的过程称为水的处理。
水处理的实质是:除去水中的固体物质,降低水的硬度和含盐量,杀灭微生物以及除去异味。
水源的水质分析→了解水中杂质种类、状态→选择水处理的工艺和设备水处理的一般程序:混凝→过滤→软化→消毒一、混凝:指在水中加入某些溶解盐类,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或胶体微粒互相吸附结合而成较大颗粒,从水中沉淀的过程。
溶解盐类→混凝剂混凝的一般顺序:原水→加氯→加膨润土→加混凝剂→加pH调节剂→加助凝剂。
混凝原理胶体物质的特性:不易沉降,稳定。
同一种胶体,带有同性电荷,同性相斥,相互间不能黏结,不能形成大的聚团。
在水中加入相反电荷的混凝剂,与胶体电性中和,破坏胶体稳定性,胶体之间聚集形成絮状物,同时,将悬浮物裹入其中,小颗粒→大颗粒,沉降,水澄清。
2、混凝剂主要有:铝盐、铁盐铝盐:明矾、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等。
铁盐:硫酸亚铁、硫酸铁、氯化铁。
作用机理:自身先溶解形成胶体,再与水中杂质作用,以中和或吸附的形式将杂质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
助凝剂:为了提高混凝效果,加速沉降,而加入的辅助物质。
常用助凝剂:活性硅酸、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高分子物质:聚丙烯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等;pH调节剂:酸、碱、石灰等;黏土:增加水的浑浊度,以加速混凝。
二、过滤过滤是净化水的一项重要工艺过程。
过滤不仅能够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杂质,还能除去水中的异味、色泽、铁、锰及微生物。
过滤原理原理:原水通过粒状滤料层时,其中一些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等被截留在孔隙中或介质表面,从而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分离。
过滤过程包括:阻力截留:大颗粒杂质被截留在滤料孔隙间,使孔隙越来越小,以截留更多的杂质。
重力沉降:杂质因重力作用沉降到滤料颗粒表面。
接触凝聚:过滤介质与杂质颗粒之间产生吸附作用。
2、过滤工艺过程包括:过滤、冲洗两个过程。
过滤:原水除去杂质生产清水的过程。
冲洗:从滤料表面冲洗掉污物,使之恢复过滤能力的过程。
过滤与冲洗的水流方向相反,冲洗→反冲,反洗。
3、过滤方式池式过滤(罐式过滤)砂滤棒过滤超滤活性炭过滤,池式过滤将过滤介质(滤料)填于池(罐)中,进行过滤。
滤料:砂、石英砂、石头、无烟煤、磁铁矿、石榴石等。
垫层:设置于滤料层与配水系统之间,防止滤料进入配水系统,并使冲洗时能均匀布水。
一般采用天然卵石或碎石。
(2)砂滤棒过滤砂滤棒:又名砂芯,细微颗粒的硅藻土和骨灰等可燃性物质成型后高温焙烧而成。
孔隙0.002~0.004mm。
适用于水中只含有机物、细菌及其他杂质时的处理。
一般作精滤用,滤出的水可达到基本无菌。
砂滤棒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75%酒精,或0.25%新洁尔灭,或10%漂白粉,浸泡30min。
(3)超滤采用孔径为0.0001~0.1μm或更小的超滤膜过滤水,将其中的大分子或微细粒子分离。
超滤属于膜分离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果汁澄清处理以及物质的分离浓缩等领域。
超滤装置的核心是:超滤膜,由一层具有对大分子、微粒截留筛分作用的表面活性层和一层高强度多孔性支持膜复合而成。
(4)活性炭过滤活性炭:多孔性物质,吸附力很强,可将水中的有机物除去90%以上。
过滤器底部为0.2~0.3m卵石及石英砂,上层为1.0~1.5m活性炭。
活性炭具腐蚀作用,采用铁制容器应涂抹防腐材料。
定期进行反冲洗和通蒸汽处理,以除渣、灭菌并还原失效的活性炭。
活性炭过滤常与砂滤棒过滤串联使用。
三、硬水软化饮料生产中用水:洗瓶用水、锅炉用水、配制饮料用水、清洗用水等均对水的硬度有较高要求。
在使用前须进行软化处理,降低水中Ca2+、Mg2+含量。
软化方法:石灰软化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
1、石灰软化法在水中加入石灰等化学试剂,在不加热条件下除去Ca2+、Mg2+,降低水的硬度。
特点:成本低廉,操作简易。
能除去水中的CO2和绝大部分碳酸盐硬度;能除去水中的部分铁、硅化合物;但是,不能除去水中的非碳酸盐硬度。
本法一般用作水的初步处理。
(1)原理生石灰配制成石灰乳:CaO +H2O →Ca (OH)2石灰乳加入水中,除去Ca(HCO3)2 、 Mg (HCO3)2 、CO2:Ca(OH)2 +CO2 → CaCO3↓+H2OCa(OH)2 + Ca(HCO3)2 →2CaCO3↓+2H2O2Ca(OH)2 + Mg(HCO3)2 → Mg(OH)2↓+2CaCO3↓+2H2OCa(OH)2 + MgCO3→ CaCO3↓+ Mg(OH)2↓(2)石灰添加量计算经验法每降低1m3水的暂时硬度1od,添加纯CaO 10g;每降低1m3水中CO2浓度1mg /L,加纯CaO 1.27g。
3)石灰软化设备间歇法设备:圆柱形锥底容器。
涡流反应器:外形类似锥体的涡流反应池。
连续法处理:加速澄清池2、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交换离子的能力,将原水中不需要的离子通过交换除去,使水软化。
离子交换树脂:有机分子单体聚合而成,高分子化合物,多孔的网络结构。
类别: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Ca2+、Mg2+等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Cl-、HCO3-、SO42-、 CO32-等阴离子。
含盐量降至5~10mg/L以下,硬度接近0,pH近中性。
(1)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转型新树脂使用前,须进行交换以除去混入的杂质。
阳离子交换树脂:多为Na+型,使用前用酸处理。
阴离子交换树脂:多为Cl-型,使用前用碱处理。
(2)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具有一定的交换容量,处理一定水量后,交换能力下降,柱子产生黑圈→“老化”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冲洗:洗至柱中无结块→去除树脂上杂质与气泡。
再生:添加再生液使树脂转变为H+、OH-型。
阳离子交换树脂:2~3倍 5%~7% HCl溶液,8~10h。
阴离子交换树脂: 2~3倍 5%~8% NaOH 溶液,8~10h。
调节pH:去离子水洗至pH 3~4(阳);8~9(阴)。
(3)离子交换水处理装置固定床离子交换圆筒钢罐,水处理在同一装置中进行,离子交换树脂不移动。
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少、水质稳定。
装置组合方式:单床、多床、复床、混合床、双层床。
连续床离子交换3、反渗透法RO,一种膜分离技术。
原理:以半透膜为介质,对被处理水的一侧施压,使水穿过半透膜,进行水的纯化。
(1)常用RO膜:醋酸纤维素(CA)膜、芳香聚酰胺纤维素(PA)膜。
膜的主要参数:透水率:脱盐率:抗压实性:膜的压力系数m(2)反渗透装置及其流程反渗透装置:膜组件 + 泵反渗透膜组件类(3)反渗透的特点与注意事项特点:透水量大、脱盐率高,能够除去胶体物质,水的利用率高。
注意事项:对原水的水质有要求,应进行预处理;定期进行反渗透器的清洗。
4、电渗析法电荷同性相吸、异性相斥。
原理:在具有良好选择透过性和导电性的离子交换膜外通直流电,使水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分别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除去,从而使水净化。
(1)电渗析器对原水的水质要求浑浊度:<2mg/L游离余氯:≤0.3mg/LFe ≤0.3mg/L;Mn ≤0.1mg/L;非电解杂质少;4℃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