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红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日历2018-2019(1)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方案(优秀版)word资料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基本说明1.课程的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成人学院会计学专业(专科)的学生。
2.开设时间及学分。
本课程课内学时90,5学分,一学期开设。
3.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级财务会计是专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
本课程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主要阐明对企业出现的一般会计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4.本课程的先修课为基础会计,后续课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又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
具体内容分为13章: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第二章货币资金,主要介绍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核算,存款的核算,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主要介绍应收帐款的核算,应收票据的核算,预付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第四章存货,主要介绍存货的性质与分类,外购存货的核算,自制和委托加工存货的核算,其他存货的核算,存货盘盈盘亏的核算,存货的期末计价;第五章对外,主要介绍对外的分类,短期的核算,长期股权的核算,长期债权的核算,长期减值的核算;第六章固定资产,主要介绍固定资产分类与计价,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修理及改扩建的核算,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第七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主要介绍无形资产的性质与种类,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无形资产出租与出售的核算,长期待摊费用的性质及内容,开办费的内容及核算,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第八章流动负债,主要介绍流动负债的分类与计价,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的核算,应交税金的核算,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或有负债与预计负债,债务重组;第九章长期负债,主要介绍长期负债的性质与分类,长期借款费用的处理,长期借款的核算,应付债券的核算,长期应付款的核算;第十章所有者权益,主要介绍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与构成,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合伙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独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及利润,主要介绍收入、费用、利润的特点及内容,营业收入、营业费用的核算,利润总额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第十二章会计调整,主要介绍会计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会计差错及其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十三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提高他们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已经具备初级财务会计知识,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者。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编制、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
2.2 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领域的实际问题。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财务会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财务会计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4.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4.3 案例资料收集或设计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案例分析报告等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
5.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检验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5.3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安排6.1 第一周: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6.2 第二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六、教学内容安排6.1 第一周: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6.2 第二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七、教学活动设计7.1 课堂讲授通过PPT展示,讲解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要素。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一、课程概述《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在基础会计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处理企业日常的财务会计业务,为今后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处理企业日常财务会计业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财务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3)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2、货币资金(1)库存现金的核算(2)银行存款的核算(3)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3、存货(1)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3)存货的期末计量4、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5、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处置6、投资性房地产(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3)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与处置7、金融资产(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长期股权投资8、负债(1)流动负债(2)非流动负债9、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留存收益10、收入、费用和利润(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3)利润的形成与分配11、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5)财务报表附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系统传授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A 5.D 6.C 7.B 8.C 9.D 10.D 11.C 12.B 13.A 14.B 15.B 16.D(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CDE 3.BCDE 4.ABDE 5.CDE 6.ABCDE 7.BDE 8.ACDE 9.ABCDE 10.ABDE 11.AB(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二章货币资金(一)单项选择题1.D2.C3.D4.A5.C6.D7.D8.A9.A 10.A 11.A12.D【解析】存出投资款用于投资业务,其他各项一般用于采购和结算。
(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C4.ACE5.BDE6.ABCE7.BCDE8.CDE9.BCDE【解析】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以及外埠存款一般用于采购和结算业务,而存出投资款用于投资业务。
10.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1.(1)借:库存现金 3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2)借:管理费用320贷:库存现金320(3)借:其他应收款——李民 1 000贷:库存现金 1 000(4)借:库存现金46 000贷:银行存款46 000(5)借:应付福利费600贷:库存现金600(6)借:库存现金585贷:主营业务收入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7)借:应付工资45 200贷:库存现金45 200(8)借:其他应收款——行政管理部门 5 000贷:库存现金 5 000(9)借:银行存款30 000贷:应收账款30 000(10)借:管理费用 1 060贷:其他应收款——李民 1 000库存现金60(11)借:应付账款——兴华公司 6 200贷:银行存款 6 200(12)借:管理费用98贷:库存现金98(13)借:材料采购 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20贷:银行存款7 020(14)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41 200贷:银行存款41 200(15)借:银行存款23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16)借:管理费用 2 300贷:库存现金 2 3002.(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40 000贷:银行存款40 000(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50 000贷:银行存款50 000(3)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12 000贷:银行存款12 000(4)借:材料采购3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27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6 270(5)借:银行存款 3 73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 730(6)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150 000贷:银行存款150 000(7)借:材料采购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 800(8)借:银行存款 3 2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 200(9)借:管理费用 3 200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 200(10)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0 000贷:银行存款200 000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见表2—1。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4 制定单位:会计学院制定人(执笔人):程淑珍审核人:荣莉制定(或修订)时间:2010年3月1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述年全校专升本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本课程大纲是以、教学时数分配二、教学时数分配第一章第一节总论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二章第一节企业财务会计第二节报告概述第三节教学内容财务会计理论的作用与结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概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环境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体系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和原则教学时数分配课堂讲授实验(上机)3第四节财务报表的报送、监管及法律责任第三章第一节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及应第二节应收票据收预付项目第三节应收账款第四节其他应收及预付项目第五节坏账准备第四章第一节存货的定义、分类及其管理8第五章投资第七章第二节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第三节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第一节投资概述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第四节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一节固定资产的概述固定资产第二节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第八章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第四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第五节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第一节无形资产概述无形资产与商第二节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第三节无形资产的摊销与处置第九章流动负债第一节流动负债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第三节应交税费第四节其他流动负债第五节或有负债第十章第一节借款费用及其资本化非流动负债第二节长期债券第四节债务重组第十一章成本费用第十二章收入及利润第一节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第二节一般商品销售业务收入的核算第十三章所有者权益第十四章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编制第三节特殊销售业务收入的核算第一节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征第二节股本的核算第三节资本公积第四节留存收益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的作用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三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实例及偿债能力分析第四节利润表的作用及结构第五节利润表的编制第六节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第十五章第一节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及分类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理论的系统和一般结构,尤其是其中基本的概念框架;会计理论对于评价和发展会计准则、解释和指导会计实务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会计环境与财务会计第二节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基本前提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简要介绍财务会计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了解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在会计中的具体运用,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的原则和方法,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原理和具体填列方法。
二、授课的内容提要第一节会计环境与财务会计1、现代会计的构成2、财务会计的特点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4、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二节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1、客观性2、相关性3、明晰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第三节会计核算基础和基本前提1、会计核算基础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1、企业会计要素的构成2、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原则3、会计要素与会计报表的关系4、会计等式三、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重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会计假设所起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难点:会计假设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影响、会计要素与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解决办法:结合当前会计实务中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存在的问题,详细讲解会计假设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的应用。
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第一节会计环境与财务会计(1学时)1、现代会计的构成2、财务会计的特点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4、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二节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1学时)1、客观性2、相关性3、明晰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第三节会计核算基础和基本前提(2学时)1、会计核算基础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2学时)1、企业会计要素的构成2、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原则3、会计要素与会计报表的关系4、会计等式五、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