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造景功能与艺术
- 格式:ppt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63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课程之一,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也是园艺、农学、林学和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园林植物造景》是环境生态学科体系中阐述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具体造景的基本技能的学科。
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原理和各种应用形式, 对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和实践价值。
学习本课程一般要求应具有花卉学、园林树木学以及园林美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采用教材为《风景园林植物造景》, 主要讲授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原则与配置形式、植物景观设计图纸要求及设计程序、植物与其它造园要素(山石、水体、建筑)搭配、以及公园、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居住区、工矿企业和废弃地等植物造景。
为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
《园林植物造景》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园林植物造景》主要研究应用乔、灌、草、竹、藤及地被植物与其他风景园林要素有机结合的一门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型学科。
掌握风景园林造景的知识与技能, 一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学体系更为科学、系统, 另一方面使得园林植物在风景园林学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为此, 开设和学习本课程, 对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植物造景设计能力, 为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促进园林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一)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是要注重从内在逻辑关系上来掌握知识体系, 园林植物造景, 是在分析国内外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 论述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园林植物与造景的原则, 深刻分析各类植物及各类型绿地植物造景的的具体方法和特点。
因此学习时必须抓住这根主线, 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
二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园林植物造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以致用。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思考摘要: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风景园林等观赏性建筑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关于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的运用已经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来帮助推动其建设。
主要就是要求设计师在开展风景园林的工程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运用植物造景及其有关艺术手法,来提高植物造景的效果和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并推动园林造景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
因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工程中,植物造景及其有关艺术手法在工程设计中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相应的园林设计原则,对风景园林绿化设计进行了系列的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艺术手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风景园林绿化工作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
这也对于现代的景观园林绿化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师应具有更先进的眼光,重视对植物造景的方法研究及其艺术手法的运用,打造具有优美、自然和艺术价值的景观效果,从而推动中国园林与绿化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传统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在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不占据有力地位,因此必须进行创新与变革,利用各种植物造景产生更具有艺术性的城市园林景观,以充实传统花卉造景体系的内容,从而提升城市都市生态环境,并有助于现代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
一、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起到的作用1.1 美化环境作用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被设计是一项核心工作,它在园林造景的构建上有着很大的美学意义,具有特殊的美学作用。
若风景园林采用的植被造型不同,也会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
各种植被都有着相应的生长规律与生物特点,通过适当组合各种植被,就可以充分表现出植物造景的魅力与作用。
例如,在同一个地区的各个品种,它们的花期有所不同,通过适当地在某个地区栽种某种特定花卉,就可以在不同时期展示不同品种花卉独特的风景美。
由于风景园林中植被品种非常多,不同类型的植株花卉在不同时期具有截然不同的作用和魅力,因此可以通过在景观设计中选择、培育各种植株,使植被充分发挥其自然美,从而使园林的景观环境产生更具多层次性和空间感,创建具有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的风景园林。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剖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人们也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品质生活,而单纯的一座建筑物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只有通过各种构景方法来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才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而植物造景则是一种有效的构景方法。
本文重点针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作用;艺术手法引言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园林绿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植物的园林绿化在整体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设施的环境美化是环境美化总体设计的集中体现。
相关行业的园林绿化技术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设计和进度。
园林绿化不仅要满足居民需求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符合现代化发展。
园林绿化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规模,而且还提供了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
园林绿化设计不仅给居民提供了便利还满足了现代化城市建设需求。
1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①美化作用,由于植物都具有一定形状的线条,这些线条在园林景观中是较为关键的材料。
这主要是因为所有植物都具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所展现的美就会存在差异性,如果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将花期不同的植物配置到一起,景观可随一年四季交替而产生变化,从而凸显园林的美观性。
通过植物造景不仅能够扩大园林绿化的整体空间,还能使广大市民身心愉悦。
这主要是因为植物象征着美好,可以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场所。
②防护作用,在园林绿化中,植物对于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城市中的生态污染,还可以在涵养水资源的同时保持水土。
例如,乔灌木能够有效降低周围噪音的实际分贝;悬铃木能够起到滞尘作用;云杉与水杉能够滞留降水;攀援类植物能够预防建筑墙体出现塌落事故,而且植物底部具有防护作用。
③生态作用,植物既可以净化园林中的空气,又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一、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1、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具有装饰性,构成了优美的园林造景秀美的视觉效果,丰富而又鲜艳的植物的颜色极大程度上增添了园林景观的美感;
2、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可形成空间背景,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整体景观更加龙飞凤舞;
3、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可有效屏蔽噪音,使人们得到噪音的衰减和消散,降低环境噪音;
4、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能形成空气净化地带,可以建立以营养植物为中心的生态空间,有效缓解城市空气污染;
5、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能有效地帮助改善微环境,如散发清新的空气气味,净化湿气,谐调温度,降低大气压力,缓解热辐射现象等等;
6、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可创造观叶观花情,如松树梧桐叶子深碧苍墨,梅兰竹菊各有皎洁之秀、芳艳之姿,可使园林景观更加神采飞扬。
二、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出,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具有多重作用,可以创造得天独厚的空间美,可以营造和谐的室内环境,还可以屏蔽噪音,改善空气污染、保护微环境,使园林景观更加美丽绚丽。
因此,植物作为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容小觑。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增加美感和艺术性,还能够提供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多种功能。
以下是关于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的功能的详细介绍。
1. 美化环境:园林植物的花朵、叶片、树干等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彩,能够美化环境,增加人们对于环境的审美享受。
植物的形态多样性为景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营造氛围:园林植物通过其芳香、颜色和形态等特点,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
例如,花草的芳香可以带来宜人的氛围,林木的阴凉可以为人们提供凉爽的感觉。
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期待。
3. 提供生态环境:园林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它们吸引了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丰富了景观空间的生态功能,还增加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
4. 改善空气质量: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它们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尘,净化环境并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的存在能够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
5. 调节气候:园林植物的树冠能够遮挡阳光,降低地表温度。
它们通过蒸腾作用和释放水蒸汽来调节空气湿度,减缓高温天气对于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6. 减少噪音:园林植物通过吸收和反射声音波动,能够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音。
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可以起到阻挡和减缓声音传播的作用,创造出宁静的环境。
7. 土壤保护:园林植物的根系可以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它们还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并为其他植物提供养分。
总之,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提供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还改善了空气质量、调节了气候、减少了噪音等。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布局园林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以实现更好的功能效果。
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知识,因此如何通过合理配置和设计园林植物来达到更好地展示园林空间景观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及其营造方法,以期能够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空间;景观;营造前言:目前,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还要追求更加舒适、美观、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及其营造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概述(一)内涵园林植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繁殖并具有观赏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类植物。
它包括树木、花卉、草坪等不同类型,也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闻香等多个层次。
园林植物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和组合,可以构成优美的景观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园林植物还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
因此,研究园林植物及其相关理论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创造高品质绿色空间有着重要意义[1]。
(二)产生与发展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园林造景。
《诗经》中“南山有台,北山有莱”描绘了当时人们对于山水相依、相得益彰的追求;而苏州拙政园则是以水为主题,通过堆土叠石、栽种树木等手法来打造出具有江南特色的私家花园。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最初的园林植物造景雏形。
到了汉代,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以及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的推崇,皇家园林逐渐形成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此时的园林已不再只是简单的游憩场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点,造园者开始大量运用象征高雅、淡泊名利的植物,如松、竹、梅等,同时也会结合假山、楼阁等建筑物进行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更为典雅别致。
浅谈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介绍了不同园林植物及其在造景中的基本应用,重点分析了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中作用。
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一些关于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植物,园林景观,作用,营造方法引言园林是人们理想中的天堂,自然是园林需要着重表现的一方面,园林艺术都竭力表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中国传统的自然美是模仿原始状态下的大自然,追求秀美的山川河泽的自然美。
但是园林的营造还是要借助于园林植物来进行配置。
园林植物,顾名思义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
室内花卉装饰用的植物也属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分为木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大类。
此外还包括蕨类、水生、仙人掌多浆类、食虫类等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相互之间有所重叠。
植物景观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现代园林中空间围合、景观创造等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由园林植物,特别是园林树木来营造。
因此,探讨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同园林植物及其在造景中的基本应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由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构成。
木本植物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地被植物。
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极其显著,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应考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1.1 灌木灌木可以和乔木混栽,可以自然造景也可以密植。
目前最流行的是小灌木密植造景,常见的应用可总结为:①代替草坪成为地被覆盖植物,对密植的小灌木进行修剪,使其平整划一,也可随地形起伏跌宕。
②代替草花组合成色块和各种图案,利用各种小灌木叶、花、枝、果的不同色彩,将其密植成寓意不同的曲线、色块、花形等图案。
③花坛满栽,用小灌木密集栽植于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形成花境、花台。
1.2 乔木由于乔木绿量大,具有遮阳挡雨、减噪吸尘等功能与景观效果,所以在城市绿化时常被作为行道树、孤植树使用或成片栽植,乔木所发挥的生态效益最为明显,是城市绿化中必不可少的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浅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摘要: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运用用途一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和发展1.1 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园林植物造景[1],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1.2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我国的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2]。
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其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二、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
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多样统一的原则 (5)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6)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6)4、均衡的原则 (6)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7)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原则及应用 (9)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9)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10)3 美学原则 (10)4 植物造景的基本做法 (12)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14)1、功能分区 (15)2、环境气氛 (15)3、文化内涵 (16)4、历史文化主题 (16)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16)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17)3、主体植物利用 (17)4、深化主题 (18)1、园林空间功能 (18)2、园林空间特点 (18)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19)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19)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19)4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1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2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22)3 结语 (24)5植物造景在菏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5)1 植物造景的概念演变 (25)2 植物造景的要求 (26)3 植物造景的功能 (29)4 植物造景的植物多样性 (31)5 植物造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 (33)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浅谈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及基本原则,分析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中景观植物的运用手法,探讨了园林造景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植物;园林景观;应用园林造景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就是景观植物。
之所以说它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是景观要素中唯一一个有生命的活体。
有生命有活力的东西是最吸引人的,也是最惹人怜爱的。
通过艺术手法,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经过合理配置,使它的自然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园林造景中巧妙利用景观住植物可以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同时,又为社会营造一个平静和谐的良好氛围,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足以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
1 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无论是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始终是园林追求的主题,植物是造园不可忽略的自然元素,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需要最与之相配的植物配置,不同植物的不同部分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不同的风韵和环境。
园林施工不似一般建筑物那般有条有理,有规范有尺度,一砖一瓦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便可,园林施工带有一定的弹性,这是因为园林设计图中难以详细表达具体的细微的元素,例如无法在设计图里细化到某一个假山的心态,某一个植物的具体大小尺寸等,同时也是因为园林施工中所需要的植被不可能出现与设计图中一模一样的,植物形态各异,大小各异。
这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的创造性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造景需要通过不同景观植物按照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搭配假山石,营造出一种意境。
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起着主导性的地位,景观植物的选取、养护、排列、组合,都直接影响着园林造景最后给人的客观感受,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园林建造的好坏与否。
2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在园林造景中,景观植物的应用是十分巨大的。
经过科学、艺术地设计景观植物、植物群落景观,尽力营造出一个美观的、生态的、舒适的、经济的生存环境。
就在城市、在城市居民身边,创造出绿色的空间,充满大自然的淳朴气息,努力构建出“生态节约型园林”,使之可观可用,可观即给人美感,可用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