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5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经过体外受精技术处理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过度,导致卵巢体积增大、多囊形成以及血液中产生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
护理从业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应该掌握疾病的知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护理。
一、了解疾病特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发生在进行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治疗过程中。
其主要表现是卵巢体积增大、多囊形成、大量腹水积聚、腹胀、腰腹痛和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还会有血栓和肺栓塞等生命危险。
二、护理措施(一)监测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的体温、腹部情况、脉搏、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护理患者情绪: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由于体内荷尔蒙水平的剧烈波动,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应该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
(三)饮食调理:由于OHSS患者常常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摄入。
建议采用小餐多餐的方式,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大量腹水积聚,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血容量不足等问题。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指标,及时纠正失衡问题。
(五)定期换位翻身: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久坐不动、脚肿等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帮助患者换位翻身,避免压迫神经和血管。
(六)促进休息:由于患者症状比较明显,会影响睡眠和休息,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安眠药物或按摩缓解疼痛,保证患者良好的休息。
三、如何预防OHSS(一)合理的促排方案:合理的促排方案是预防OHSS的关键,应考虑患者基础体征、年龄等因素,避免促排卵的过度刺激。
医院管理妇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护理常规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普遍开展,接受该技术的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它与自然生育过程相比较,有许多不同的表现。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应用诱发排卵或超排卵药物后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胸腹水、体重增加、卵巢增大、少尿、水电解质失衡、肾衰竭、血栓形成等。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此类患者一般都是结婚多年未生育的患者,思想负担较重,焦虑与恐惧,担心没有孩子会影响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
护士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以树立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
我们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以取得其爱人的支持。
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
(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所有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都应处于恰当的监护下,因为即使是轻度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也可随时间的推移而向重度转变。
(三)应常规每天记录出入量教会患者配合护士准确记录出入量,例如让患者准备有刻度的饮水杯以记录饮水量。
护士要告诉患者如何使用量杯,小便及呕吐物也要计量并记录次数。
同时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血容量降低、休克的发生。
每日定时、定位置测量腹围和体重。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等情况,以及时发现卵巢囊肿破裂出血或扭转的发生。
(四)注意心肺功能,水、电解质平衡和血凝状态等情况输液时,先输入白蛋白、羚乙基淀粉40、低分子右旋糖酎、新鲜血浆等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以白蛋白为首选,使用人体白蛋白静脉滴注,有利于保持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
降低游离的雌激素(E2)和有害因子的水平。
待血管通透性、胶体渗透压升高后,再补充晶体溶液, 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
少输入晶体液,过多的输注晶体液有可能增加液体向腹腔和胸腔的移动量,从而加速病情的发展。
液体总入量维持在2000-2500ml∕d o(五)饮食护理患者因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进食较少,造成入量不足,加上多次放腹水后,丢失大量的蛋白,单靠补充胶体与晶体溶液是不够的,护士要鼓励患者进食,少食多餐,少量多次饮水。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中主要的并发症,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超排卵及诱导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医源性疾病,能引起腹腔、胸腔积液,影响呼吸、循环、凝血系统功能,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卵巢或附件扭转及卵泡或黄体囊肿破裂,重度患者呼吸困难时可取半卧位。
2.吸氧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流量。
3.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鱼汤等。
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者,鼓励其少食多餐。
4.病情观察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当出现剧烈腹痛时,及时向医师汇报,排除卵巢、附件扭转或卵泡/黄体囊肿破裂。
(2)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和湿度,是否有发绀及出血点,做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腹围。
(4)有胸腔积液、腹水或全身水肿患者,注意皮肤受压的情况,预防压疮发生。
5.对症护理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1)扩容:首先补充胶体溶液,首选人血清蛋白,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纠正低血容量。
(2)补足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少尿期间,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利尿药。
(4)有血栓形成时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
(5)有严重腹水并发胸腔积液患者出现压迫、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可经腹腔穿刺放腹水缓解症状。
6.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合理安排休息,保证足够睡眠。
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证足够睡眠,合理饮食,多吃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低钠、易消化食品,多吃新鲜果蔬。
3.用药指导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
4.心理指导医护人员采取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使患者保持心态稳定,减轻心理负担。
其家属参与做好生活照顾与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