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治(OHSS)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诊疗常规
【概述】
由于促超排卵行卵巢刺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医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
卵巢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液外渗至第三腔隙,形成胸水、腹水,甚至心包积液,从而引起呼吸困难、腹胀、恶心等,严重者可全身水肿,继而引起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低血容量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血栓形成等,可危及生命O
【分度】
轻度(I、∏级):仅有消化道症状及卵巢增大表现。
中度(In级):出现腹水。
重度(IV、V级):可有胸水形成、呼吸困难等,及继发的血液浓缩变化。
【治疗】
1、重度OHSS病人应住院治疗,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注意出入量的平衡,测量体重、腹围,检测外周血血细胞压积、电解质及肝肾功能。
2、治疗的根本原则是扩容,防止血液浓缩。
除晶体液
外,应予低分子右旋糖甘,特别是白蛋白,甚至血浆等胶体
液。
血液浓缩应禁止用利尿药。
3、鼓励病人进食、饮用果汁等,但不宜饮白水。
4、常规给予维生素C等保肝措施。
5、大量胸腹水致憋气、腹胀难忍,应穿刺放水,B超定
位,缓慢放水。
6、B超下抽吸卵巢黄体囊肿,可能引起出血,不予提倡。
7、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终止妊娠以挽救病人生命。
【预防】
1、对全部病人进入刺激周期前行B超预览双侧卵巢状态,精心设计刺激方案。
2、任何促排卵治疗,即使应用克罗米芬,应常规进行B超监测。
3、一旦发现太多卵泡生长,应向病人说明发生OHSS
的可能,病人可选择终止刺激或继续用药冻存胚胎不移植。
黄体支持不用hCGo
4、HCG注射后10-12小时选择一侧卵泡提前抽吸。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的治疗和护理3刘 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是促超排卵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临床生殖医学的深入发展,促排卵药物使用的增多,OHSS 引起广大妇产科医生的关注。
结合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60例经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后的OHSS 患者的病例资料,特总结临床护理体会如下,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利于更好的治疗和护理OHSS 患者。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征;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 711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16x(2008)02-0075-0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是促超排卵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临床生殖医学的深入发展,促排卵药物使用的增多,OHSS 引起广大妇产科医生的关注[1]。
OHSS 多发生于排卵(或胚胎植入)后7至10天,其发生率与所选择药物的适应症,药物品种,剂量与给药途径等有关。
OHSS 的诊断标准,依据Colan 年推荐的标准[2]。
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底共收治OHSS患者60例。
均为应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后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的不孕症患者。
年龄24~42岁,<35岁39例,≥35岁21例。
其中原发不孕28例,继发不孕32例。
在促排卵后3天内发病者16例,3~8天内发病者33例,8~28天内发病者11例。
依据OHSS 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B 超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可分为轻度OHSS12例、中度OHSS44例、重度OHSS4例。
治疗后妊娠者42例,流产者9例,未孕者9例。
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
2 临床表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 SS 的临床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腹围增大、恶心、呕吐、腹水、胸水、少尿、低血容量等,B 超提示卵巢异常增大。
根据综合患者临床表现,B 超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此60例病例中①轻度OHSS 患者12例表现为轻度腹胀不适,伴恶心、呕吐或腹泻,卵巢直径≤5c m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我全面掌握的第一个疾病,也是迄今为止我最认可自己的一个疾病。
在dxy曾经有个OHSS专题,后来有些变故。
因为2周前丢失笔记本致使大量心血流失,让我倍感需要把自己的观念尽早传播以防消亡。
故继续整理了我对OHSS的理解和观念,期待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如何用worm的观念看待妇产生殖学。
【一句话】OHSS是医生“治”出来的,是“患者”自己好的。
我只回答关于病程的问题,以夜针HCG注射日为0天:早发型OHSS症状出现在HCG后3-5天,高峰期在7-10天,高峰期继后就是好转日,尿量每日>3000ml,2天即可完全好转。
10天内必好转无疑。
【一句话】OHSS:来势汹汹,去如山倒。
来时如爬楼梯,去时如坐电梯。
迟发型OHSS症状出现在HCG后12-17天,高峰期一般延迟一周但并不固定,可信区间很宽,短则三五天,长可达2-3月甚至以终止妊娠为结局。
不发则已,发则多为中-重度。
【一句话】实验室检查中:OHSS的的治疗值并非检验的参考值。
全程只出现轻度的OHSS是不要特殊干预的(其实在Gn方案中高达70%)。
我们所强调的OHSS,一般指中-重度。
CC方案本来就很罕见中-重度OHSS,与IVF/ICSI周期Gn方案高发的OHSS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当然,不存在100%的保证,进行危险分层,对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比什么都重要。
OHSS进展到中-重度的高危因素有好几个。
【一句话】根据高危因素,中重度OHSS在促排卵前就能预测。
在COH前,就应该对患者进行高危因素筛查评估;在监测排卵过程中和取卵时都含有几个高危因素的评估内容。
而不是等到HCG打完了,卵取完了,OHSS发病了,或者是迟发了,休克了,才被动处理。
【问】以现在规范化诊疗指南进行的促排人群来说,以你的所在中心的经历大概发生率是多少呢?!【答】报道出来的Gn周期重度OHSS发生率1%-10%的都有。
ohss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OHSS是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是一种由于激素治疗引起的卵巢过度刺激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本文将重点介绍OHSS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一、OHSS的临床表现1. 腹胀和腹痛:患者常感到腹部胀满,甚至出现腹痛不适。
2. 腹水: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腹腔积液,表现为腹部肿胀,腹部触诊有波动感。
3. 呼吸困难:严重OHSS患者可因腹水腹胀压迫膈肌,导致呼吸困难。
4. 全身水肿: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从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引起全身水肿。
5. 血液浓缩:由于体液外移,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6. 肾功能受损:严重OHSS可导致肾功能异常,表现为尿量减少、尿液混浊等。
二、OHSS的处理原则1. 早期预防和监测:在激素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卵巢反应,选择适当的剂量和方案。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监测卵巢反应和卵泡发育情况。
2. 减少卵泡刺激:根据监测结果,可以适当减少或停止激素的使用,以减少卵泡的发育和卵巢刺激。
3. 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出现轻度至中度OHSS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 减轻症状:对于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的患者,可以给予轻度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5. 引流腹水:对于腹水较多或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腹腔引流术将腹水抽出,缓解腹胀和呼吸困难。
6. 预防血栓形成:对于血液浓缩、血栓形成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7. 监测和维持肾功能: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尿量和尿液状态,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总结:OHS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早期预防和监测、减少卵泡刺激、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减轻症状、引流腹水、预防血栓形成以及监测和维持肾功能。
对于OHSS的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以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最终达到保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探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作为促排卵助孕治疗较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影响了患者促排卵周期的利用率,严重者危及生命。
本文从西医、中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方面对此疾病进行了综述分析,探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标签: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西医诊治;综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发生于促排卵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医源性并发症,常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需要或排卵障碍妇女的治疗。
特征性表现是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体液从血管内漏入血管间隙导致血液浓缩,“第三间隙”水肿,继而出现腹(胸)水,甚至心包积液,少尿或无尿、水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低血容量休克、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
轻度OHSS在进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治疗的人群中发病率为20%~33%,中度OHSS发病率为3%~6%,重度OHSS发病率为0.1%~2.0%[2]。
本文将根据中医学、西医学不同的体系对此病进行综述分析。
1 现代医学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认识1.1 发病机制OHS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总结出与发病机制有关的因素如下:1.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Levin ER等[3]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卵泡液作用于血管内皮,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1.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Delbaere A等[4]研究认为,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的黄体中期,患者体内的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升高,可能是卵巢内生成的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向血液中过多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渗透至第三腔隙而引起OHSS的各种征象。
1.1.3 炎性细胞因子Artini PG等[5]研究认为,OHSS发病的主要环节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细胞因子可调节毛细血管通透性,所以在OHSS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范光升
【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年(卷),期】2007(015)008
【摘要】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过程中,控制性超排卵(COH)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但是,控制性超排卵常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是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应用中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
重度OHSS的发生率为0.3%~5%。
可危及患者生命。
然而OHSS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为临床上防治OHSS带来困难。
【总页数】2页(P505-506)
【作者】范光升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系统护理分析 [J], 宋宝联
2.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观察及护理干预的研究 [J], 薛会娟
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J], 谢丽萍;钱卫平;等
4.取卵后应用来曲唑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吕小蓉
5.The Importance of Prolactin Level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bergo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OHSS:Is Cabergoline Really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OHSS? [J], Serkan Oral;Yasam Kemal Akpak;Nilay Karaca;Kadir Sava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OHSS是指卵巢在过度的性激素刺激下,因卵巢形态改变及产生过多的卵巢激素或激素前体所致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多与辅助生殖技术有关
高危因素
·治疗周期血E2高
· 卵泡发育>30个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年龄<35Y瘦小者
· 用HCG支持黄体功能
· 敏感体质
临床-发病时间
· HCG注射后3-10d
· 妊娠时则出现在注射后12-17d(此时与内源性HCG增高有关,双胎妊娠时更甚)
临床表现
· 主诉:恶心、呕吐、腹胀、气急
· 体检:胸水、腹水、ARDS、MODS等
· 实验室: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高凝状态、肝肾功能受损
· 影像检查:超声(卵巢增大;胸、腹水等)
诊断
· 辅助生育史+服药史
· 临床表现
· 影像:以往以超声诊断为主,放射科医师对此认识不足,碰到育龄期妇女,卵巢增大、多卵泡发育+胸、腹水时,需要警惕,防止误诊漏诊。
鉴别诊断
· 多囊卵巢综合征:无辅助生育史或服药史、激素
· 卵巢结核:全身症状、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等
· 卵巢囊肿伴蒂扭转:无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单侧
· 卵巢肿瘤性病变:影像多能区分
文献病例
F/29Y,接受促性腺激素治疗,上二图:双侧卵巢增大并肩多发囊状影(卵泡)下图:六个月后随访复查。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是发生于控制性卵巢刺激治疗后的一种医源性的并发症,常见于为施行辅助生殖技术而进行的控制性超排卵(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 过程中,其特征为过多的卵泡发育、卵巢体积显著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从血管内转移到第三间隙,出现腹水、胸腔积液、少尿、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受损、血液浓缩及血栓形成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OHSS 的发生与患者所用的促排卵药物种类、剂量、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的内分泌状态和是否妊娠等因素有关。
OHSS诊断标准《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轻度:卵巢直径不超过5cm,轻度腹水。
中度:有明显下腹胀痛、恶心、呕吐、口渴,偶伴腹泻;尿少,轻度呼吸困难。
体重增加<3 kg、腹围增大;血雌二醇<3 000 ng/L,卵巢增大直径5·0 ~ 12·0 cm,腹水<1·5 L。
重度:腹水明显增多,腹胀痛加剧,口渴、恶心、呕吐、腹胀明显,甚至无法进食、疲乏、虚弱、冷汗甚至虚脱,因大量腹水不能平卧、甚至呼吸困难,尿量减少,卵巢直径>12·0 cm;由于胸水及大量的腹水可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引起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受损、甚至多功能脏器的损伤等。
另一种分类:轻度为I级和II级: I级,腹胀和不适; II级, I级症状加恶心、呕吐或腹泻,卵巢不同程度增大,直径不超过5 cm。
中度为III级,轻度的OHSS症状加重,腹水的超声证据,卵巢直径5~10 cm之间。
重度为Ⅳ级和Ⅴ级:Ⅳ级,中度OHSS特征,腹水的临床证据;V级,血球压积> 45%,WBC>15 000/m,l少尿,血肌酐1. 0~1. 5 mg/d,l肌酐清除率≥50 ml/min。
危重为Ⅵ级,张力性腹水+胸水,血球压积> 55%,WBC>25 000/m,l血肌酐>1. 6 mg/d,l肌酐清除率>50 ml/min,血栓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OHSS有两大病理特征:( 1) 双侧卵巢明显增大,卵巢有明显的基质水肿,散布着多个出血性卵泡和卵泡膜-黄素囊肿、区域性皮质坏死和血管新生。
( 2)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从血管内转移到第三间隙导致腹水、胸腔积液、外阴水肿; 同时伴有血液浓缩,出现少尿、电解质紊乱,严重者肝肾功能受损,血栓形成和发生低血容量休克。
早期 OHSS 的发生与卵巢反应性有关,是由于 COH 过程促进多个卵泡发育,血 E2水平和卵泡数目显著增加,以及对外源性 hCG 的急性反应,多发生在注射 HCG 后 3 ~ 9d; 晚期 OHSS 则是妊娠分泌的内源性 HCG 或用于黄体支持的外源性 HCG 所引起的,常出现于注射 HCG 后 10 ~17d。
OHSS 是自限性疾病,10~14d 即会自发好转,但妊娠会加重病情。
警惕和预防其发生是临床医生的首要任务,对重症患者要积极治疗。
临床表现与体征临床症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腹胀、不能进食等消化道症状;全身或局部水肿、气急、少尿,严重者出现无尿;卵巢不同程度多囊性增大;出现腹水,部分重度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尿少,不能进食、平卧、血液浓缩呈高凝状态。
个别患者继发卵巢或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可出现剧烈腹痛,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单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血栓形成、脱落,出现栓塞的症状。
临床体征为患者体重增加、腹部不同程度的膨隆、腹围增大、下腹部压痛,以及出现胸、腹水征。
OHSS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 10 ~ 14d 自行缓解,若发生妊娠,病程会延长至 20 ~ 40d,症状也较严重。
OHSS的发病机制OHSS的发生与HCG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机体凝血系统及一些炎症因之有关,使肾素、血管紧张素II及其转化酶的活性增加,加之组胺、5-羟色胺的增多导致OHSS患者体液外渗的病理变化,导致腹水、胸水的形成,血液浓缩,有效血容量降低;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内皮生长因之(VEGF),是一种强烈的内皮细胞分裂原和血管生长因子,它可以破坏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结构,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介质如IL-1、IL-2、IL-6及IL-8,细胞因子如TNF也参与OHSS的发生和发展。
重度患者多表现凝血功能亢进和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倾向,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可释放前列腺素、组织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血液浓缩,血栓形成。
OHSS的治疗治疗原则上轻度患者予以观察,中度患者适当干预,重度者者积极治疗。
所有OHSS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少量多次饮食,每日测体重、腹围、记录入量,注意心肺功能、红细胞比容、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轻度 OHSS 的处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嘱患者多饮水,高蛋白饮食,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增大的卵巢发生扭转和囊内出血。
尤其是指导患者自我监护,告知病情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需密切观察,如尿量减少,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 加重时应立即就诊。
中、重度 OHSS 的处理1 严密监护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腹围、体重,测定生命体征; 每日复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水和电解质平衡、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必要时行血气分析; B 超了解卵巢大小及胸、腹水变化,并注意排除肿大的卵巢发生扭转。
2 支持治疗能进食者予高蛋白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摄入足够的液体、能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需行黄体支持的患者禁用 HCG,应给予采用其他的黄体支持方法如肌肉注射黄体酮或阴道塞黄体栓。
3 扩容治疗当 HCT > 0. 45 提示重度 OHSS 时,可先补充 1000mL 生理盐水,补液后若尿量<50mL,HCT 未恢复正常,应静滴 20% 的白蛋白 200mL 或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还可静滴 6% 贺斯( HAES) 500mL / d 保持胶体渗透压,然后每隔 4h 测一次 HCT。
少尿时静滴多巴胺 0. 18mg/( kg·h) 用以扩张肾静脉和增加肾血流。
如患者出现血液浓缩、高血压、低钠血症时禁用利尿剂。
4 抗凝治疗重度 OHSS 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按摩双下肢,必要时应用肝素 5kU,皮下注射 2 次/d,预防 OHSS 致命的严重并发症—血栓形成。
文献报道低分子右旋糖苷 Dextran 40 能更有效预防血液浓缩及血栓形成。
5 卵巢囊肿穿刺卵巢囊肿明显增大且患者症状加重者,可穿刺囊肿抽吸囊液以迅速减轻症状,但因为卵巢质脆、血管丰富,应注意避免穿刺导致出血,若出现卵巢大量出血或卵巢扭转,需行手术探查。
6 穿刺引流胸、腹水或心包腔积液 OHSS 患者经上述系统治疗后仍有大量胸、腹水,并引起严重不适或疼痛,特别是发生张力性腹水,压迫肾脏使肾静脉回流受阻,使得肾功能受损( 血肌酐浓度升高或肌酐廓清率下降) ,以及升高膈肌影响肺功能受损( 呼吸困难、低氧分压) 。
此外,张力性腹水与同时发生的胸水一同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影响心功能。
经腹部或阴道 B 超引导下穿刺引流胸、腹水,既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又可保护呼吸、循环及肾功能。
穿刺引流穿刺引流胸、腹水的注意事项: ( 1) 操作需在补液、利尿、B 超定位下进行。
( 2) 穿刺引流胸、腹水时应注意心率、血压,如情况稳定一次可放液 3000mL。
( 3) 反复穿刺放液时应注意防止感染。
有学者用腹水超滤仪对腹水超滤浓缩,然后再自体回输,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法既能保留自己的白蛋白和电解质、维持血浆蛋白的浓度,减轻循环负荷,又能消除腹水中大量 OHSS 的致病因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重度 OHSS 的方法。
7 肾功能障碍血容量严重不足加之张力性腹水可致肾灌流下降,引起肾前功能障碍,重者导致无尿,高血钾和尿毒症。
严重 OHSS 少尿患者,可在补充血容量的前提下,静脉给予多巴胺 0. 18mg/ ( kg·h) 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
若在血容量末纠正前或血液浓缩、低血压、低钠未纠正时使用利尿剂,反而加重血液浓缩,引起血栓形成,故应慎用或禁用利尿剂。
当红细胞压积< 0. 38 且持续少尿时,可考虑静推呋塞米 10 ~20mg,及时复查红细胞压积,必要时可隔4 ~6h 重复使用一次。
一旦发生肾功能衰竭,应应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
8 循环衰竭大量的体液外渗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严重胸、腹水加重循环负担,如并发心包积液可引发循环衰竭。
应在补充胶体和晶体溶液,纠正低血容量,降低血管渗透性,维持血管内有效渗透压的同时,穿刺引流胸、腹水,降低胸、腹压,以改善循环状况,恢复心功能。
9 肝功能障碍高雌激素水平和血管渗透性增加,以及 IVF-ET 后常规给予孕激素进行黄体支持,可导致肝细胞功能下降和胆汁淤积。
因此,对重度 OHSS 患者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一旦发现肝功能障碍,注意护肝治疗,以防止进一步发展为肝功能衰竭。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 OHSS 患者毛细血管漏出物增多及前列腺素增加,可致肺水肿和肺不张,严重者肺间质纤维化,引起呼吸功能障碍。
此时应行动脉血气的监测、穿刺引流胸水、保持气道通畅、辅助通气、持续吸氧,以及给予糖皮质激素减少毛细血管的渗出物,减轻肺水肿,改善呼吸功能,注意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11 血栓形成 OHSS 患者低血容量、血液浓缩,以及过高的激素水平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动静脉均有可能血栓形成,有文献报道 OHSS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甚至死亡。
血液高凝状态时可注射皮下肝素 5kIU,2 次/d,预防血栓形成,一旦诊断血栓形成,应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同时注意防治血栓脱落引起重要脏器栓塞。
12 卵巢或附件扭转的处理 OHSS 患者卵巢不规则增大,由于密度不均匀,导致各极质量差异,加之大量腹水致局部空间增大,使得增大的卵巢或附件活动范围增大,体位改变易引起卵巢或附件扭转。
卵巢或附件发生不全扭转时,多可自行复位,但若卵巢或附件扭转时间较长,引起血栓形成或坏死时,需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13 终止妊娠由于妊娠可加重 OHSS 症状,廷长病程,当极严重的 OHSS 患者合并妊娠,经上述积极处理仍不能缓解症状和恢复重要器官功能( 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衰或多脏器衰竭等) 时,必须及时终止妊娠。
14适时利尿当病人血液浓缩、低血压、低钠未纠正时禁用利尿剂,以防血液高凝状态加重,加速血栓形成。
但当红细胞压积<0.38 仍持续少尿时,须用利尿剂。
治疗总结:中重度患者的治疗包括:(1)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特点,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2)停用任何促性腺激素和H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