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仪和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3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设计基点;以科研课题为行动引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
力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小组团结协作,去绘制不同地形的等高线,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发现并能够总结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总结的规律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从而将这节课推向高潮。
可以说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出——动手实践——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
我在处理这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是注意线索清晰,使教材知识系统化;第二符合普遍认识规律,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这节课教材分为四个部分。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进行的内容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地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载体之一,而空间思维又是地里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这部分内容具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
分层设色地形图又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常用的是分层设色地形图,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学生分析及学法改革知识掌握上,学生们已经在地形图的第一节课时了解了有关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陆地上的五种地形。
心理上,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
生理上,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结合我校的十五重大科研课题“实施新课程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我们地理组的子课题“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关于课外信息充实地理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性研究”,本节课切实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使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多项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第一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重点】①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难点】经度、纬度东西半球的划分【课前预备】学生课前预备:量角器教学器材:两人或四人一个地球仪、绳子、直尺、彩色粘贴纸、经纬网仪教学课件:自编计算机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入〕用远离地球的方法可以看到地球的外形,但对于这么巨大的星球,怎么争论它呢?生疏地球仪〔观看、演示〕观看地球仪,仿照教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提问〕1.观看地球仪描述地球仪的构造。
2.观看地球仪找出地球仪转时绕的轴。
3.观看地球仪外表都有什么?4.用地球仪我们可以干什么?〔小结〕地球仪是按确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后制成的模型,它由底座、支架、斜着的一根轴、球体等构造构成,我们把地球仪围着转动的轴称为地轴,它与地球外表相交于两点,其中一点正对天空中的北极星四周,这点我们称为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地球上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和北极点相对的点叫南极点,地球上的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到南、北两极等距离的大圆圈被称为赤道,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逆着的方向是西。
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还能演示地球的运动。
〔提问〕1.地球仪上的球体是正圆球体吗?为什么与实际的地球外形不符?2.地球里真有这么一根地轴吗?3.各种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在地球上能建一座四周都朝北的房子吗?假设可以,应建在哪里?〔活动〕1.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同学之间相互检查2.假设用一个圆圈代表地球,你能把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赤道画在图上吗?〔承转〕1.学生利用在教室的座次描述某同学的位置,引出描述位置的常用方法。
2.通过设问“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中患病风暴攻击,船舱进水,现在需要紧急救援,这时船长该如何告知救援人员他所在的位置?海湾战斗时美军地面战士在沙漠中觉察目标,他该如何向指挥中心汇报目标的位置?……”,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平面上的横纵网格〔教室座次〕经变形后绘成球面上的网格〔经纬网〕,引出在地球上准确定位的一种方法——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节《地球仪和地图》。
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仪的构造与使用,地图的种类和用途,如何使用地图,以及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符号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各种地图、教学PPT。
2. 学具:学习地图、画图工具、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地球仪:介绍地球仪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2)地图:讲解地图的种类、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地图。
(3)实践操作:分发地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符号。
3. 例题讲解:结合地球仪和地图,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地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球仪的构造与使用2. 地图的种类和用途3. 地图的使用方法比例尺方向符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2)列举三种地图的种类及其用途。
A. 量出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B. 标出地图上的方向。
C. 解释地图上的符号。
2. 答案:(1)地球仪的构造:由球体、底座和支架组成。
作用: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形、气候等。
(2)地图的种类和用途:自然地图: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图、气候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反映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如人口分布图、交通图等。
专题地图:反映某一特定领域,如旅游图、教育资源图等。
(3)练习题答案见练习册。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仪和地图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纬线和纬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3)北纬、南纬各有90°。
2.经线和经度(1)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3)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3.东西半球的划分(1)习惯上以(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西半球(向西走):20°W—160°W,180°—160°E;东半球(向东走):20°W—0°,20°E—160°E(3) 160°—180°永远属于西半球;0°—20°永远属于东半球。
(4)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二. 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标记)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1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
一、地球仪:
1.纬线和纬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3)北纬、南纬各有90°。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
于(西经),用“W”作代号。
(3)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3.东西半球的划分
(1)习惯上以(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西半球(向西走):20°W—160°W,180°—160°E;东半球(向东走):20°W—0°,20°E—160°E
(3) 160°—180°永远属于西半球;0°—20°永远属于东半球。
(4)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二. 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标记)
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1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2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1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
○2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
2.方向:常用的方向有,(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4)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常用的8个方向:东、南、西、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2.图例和标记:图上常用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码头、国界等等。
例题精讲
知识点1 对地球仪的认识
例1 图3-2-1中甲地的经、纬度应是( )
A.120°E,20°N
B.120°E,20°S
110°
10203040图3-2-1
公路大门
小河
图3-2-2
C.120°W ,20°N
D.120°W ,20°S
思路导引: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 某地点的地理坐标(地理位置)是经常性的。
教材虽然给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但学生们很难在实际中准确应用。
其实大家只要掌握一定的规律,这
类题就很容易突破。
解析:本题中虽然给出了经、纬度的度数,但并没有标出南、北纬和东、西经,
因此,首先要判断哪些线条是纬线,哪些是经线。
由于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图中纵线是经线,横线是纬线;对于纬度,可
再根据南北纬度的变化规律:向北(上)北纬度度数增大,南纬度度数减小,可
以判断图中的所有纬线都是南纬度。
对于经度,可根据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即
向东(右)东经度度数增大,西经度度数减小,可以判断图中的经线都是东经度。
两者结合起来,便可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答案:B
知识点2 半球、高低中纬度的划分
例2 王强在地图上发现一个地方,南侧是高纬度,北侧是中纬度,西侧是西半球,东
侧是东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 ( )
A.160°E ,60°N
B.20°W ,60°N
C.160°E ,60°S
D.20°W ,
60°S
思路导引:通过分析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可知,本题在选择正确选项前,必须先弄
清楚划分东西、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度的几条特殊经纬线,并应在归纳其真正含
义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筛选。
解析:南侧是高纬度,北侧是中纬度,说明向南纬度增加,而南半球纬度有这个
特点,说明该点在南半球,而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分界线是60°S ,排除A 、B
选项。
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点在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即20°W 和160°E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
球,而160°E 正好相反。
答案:D
知识点3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例3 图3-2-2是某中学平面图,这是张老师指导学生绘制的简单的学校平面示意
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楼为于教学楼的方向,篮球场位于学校
大门的____________方向。
(2)此图使用的方向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除此之外,常用的表示方向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按照地图的三要素来看,该图还缺少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简单的平面示意图的识别能力,对地图三要素等
知识的运用能力。
解析:地图上的方向常用三种方法表示,即: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
网定向法。
本题使用的方向表示方法为“指向标定向法”,图中实验楼位于教学
楼的正上方向,与指向标所指的正北方向一致,
因此可以判定实验楼在教学楼的正北方;篮球场位于学校大门的右上方,即东北方向。
地图的三要素中,对比发现,该图缺少比例尺和图例这两个要素。
答案:(1)正北东北(2)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一般定向法(3)比例尺和图例
巩固练习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C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2.本初子午线是( B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3.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B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
4.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C )
A.162°E 30°E
B.170°E 50°S
C.15°W 70°N
D.100°W 0°S
5.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D )
A.19°W 60°S
B.0°26°N
C.25°W 30°N
D.140°W 35°S
6.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C )
A.20°W 60°N
B.0°26°N
C.180°17°N
D.19°W 15°S
7.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8.关于地点(10°S 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9.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0.读图(1-4),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
A: _40°____纬 ___N__度, __70°____经 ___ W ___度;
B: ___S__纬__20°___度, __ E ____经__50°___度。
(2)根据下面C、D两点的经纬度,在左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C:西经50°、南纬40°
D:东经70°北纬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