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是国家的脸面
- 格式:pdf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
中国民族品牌企业血泪史: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引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但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不少困难和挫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的血泪史,分析他们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一、缺乏品牌建设意识1.1 缺乏品牌文化建设许多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初期阶段并没有意识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导致品牌形象模糊,缺乏品牌故事和传承。
1.2 忽视品牌价值观塑造品牌的核心是其价值观,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忽视了对品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导致品牌形象不够凝聚力。
1.3 缺乏品牌推广意识在品牌推广方面,许多民族品牌企业缺乏有效的推广策略和渠道,导致品牌在市场上无法得到有效传播。
二、产品质量不稳定2.1 生产工艺不完善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在产品生产环节存在工艺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影响品牌形象。
2.2 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原材料是产品的基础,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2.3 售后服务不到位售后服务是品牌形象的延伸,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三、缺乏国际化视野3.1 对国际市场了解不足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导致市场定位不准确,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3.2 缺乏国际化团队拓展国际市场需要专业的国际化团队,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缺乏这样的团队,导致在国际市场上无法竞争。
3.3 忽视国际市场规则国际市场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标准,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忽视了这些规则,导致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挫折。
四、缺乏创新能力4.1 技术创新不足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产品落后于市场需求。
4.2 产品创新不够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不够积极,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4.3 品牌营销策略陈旧品牌营销策略需要与时俱进,但许多民族品牌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上,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国美股权之争背后:“国美”品牌值多少钱?国美之争已经不只是一场商战,它更像是一部充满悬疑感的电视连续剧,每一个男主角背后都有着传奇的故事,每一次交锋都跳跃着个性的智慧或狡黠,每一次等待结果的时刻都显得如此惊心动魄……黄光裕能否续写神话东山再起?创始者能否打败“海外资本”独霸江山?国美大选是否会导致两败俱伤、辉煌不再?每一个问号都拨动着民众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
如果,把这个最具有噱头的话题抛给国内顶尖级的经济研究专家、品牌研究专家、流通领域专家、国际贸易专家、中国家电行业的引领者,他们会执着于黄光裕白手起家、独打江山的“铁腕魅力”,还是看好陈晓的“国际操盘手”背景?他们会明确表态谁输谁赢吗?他们会用什么方式解读股权之争背后的得与失?“国美”值多少钱?屋外阴雨濛濛,似乎无意间呼应着这场结局扑朔迷离的商业大战;屋内气氛紧张,专家们多次欲言又止、言辞谨慎,神秘感愈演愈烈。
然而,“国美”两个字刚刚提及,专家们又难掩感慨,曾经的骄傲、寄予的厚望、割裂的痛楚、深切的担忧都如同一股酝酿已久的情感热潮,澎湃而又激烈的奔涌而出。
“国美走到今天让我很心痛”、“国美是中国民企的血和肉,这种斗争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这些只言片语,背后积淀的是专家们对国美,对“18年民企神话”的深厚感情。
有专家认为,无论现状和结局如何,自1987年以来,创始人黄光裕对国美的贡献不可否认。
虽然他触犯了法律,但单从商业模式和品牌的角度上说,“没有黄光裕就没有今天的国美”,“国美模式独一无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黄光裕与国美早已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就国美的商业模式,有专家认为,家电零售行业是我国政府逐渐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它具有网络大、就业人口多、产业链经济附加值高的特点。
而国美创造了全球家电流通业独一无二的新模式,它为上游大部分供应商即中国家电的拼组品牌提供了良好的销售网络合作服务,也使终端消费者对产品和价格有了更多的选择。
正是因为国美的存在,才使国外的家电渠道零售商进入国内市场时遭遇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老字号企业品牌要素解析消费者对老字号企业的认知基于其品牌的知名度,而品牌的知名度又依赖一系列的品牌要素,因此,从一些经营成功、效益好的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构成品牌的各种要素:优异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创新和强有力的商标注册,构建出了老字号企业品牌要素的指标体系。
标签:老字号;品牌;服务2006年4月商务部实施了“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振兴老字号工程”工作方案》中指出,“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我国老字号主要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等服务行业,是我国商业文明的光辉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l世纪企业的竞争将集中在品牌的竞争上,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已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
那么,支撑老字号企业的品牌有哪些要素呢?1 优异的产品质量是老字号品牌的立足之本剑桥大学企业策略计划研究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决定企业长期盈利的关键因素是被顾客广泛认可的优质产品。
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的灵魂。
没有质量,品牌就如“无水之源”,失去了根本立足点,优秀品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更可靠的产品。
世界上的知名品牌如奔驰、索尼、摩托罗拉、西门子等无不体现着高质量。
品质是企业创品牌的根本,是使顾客产品产生信任感和追随度的最直接原因,是品牌大厦得以稳定的根基。
没有高品质,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品牌,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老字号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产品质量过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仁堂禀承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靠诚信和高品質,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经营超过了300年,成为中国唯一的百年中药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中药公司之一。
同仁堂的质量文化是以药品疗效为核心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和现代制药规范,它概括为“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证合理用药”。
工业炉之《可控气氛密封多用箱式炉》渗碳,碳氮共渗多用箱式炉目前在国内应该是比较普及的产品,目前合资品牌有四五家,民族品牌二三家,号称会做的几十家,偶就有代表性的几家品评一下,纯属个人见解,请大家参考:一、易普森VS爱协林作为欧洲百年名牌,这两家都很具有实力,只就多用炉而言,区别主要如下:1、设备结构上爱协林比易普森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传动全部采用电机机械形式不使用液压、气压,作为炉子在高温使用确有优势;内推链位于前室,相对易普森位于后室的推链,寿命常。
2、对于气氛的研究上,易普森的超级气氛(空气+丙酮)比爱协林的RX或氮甲醇使用成本低很多,虽然表面非马略差,但能满足一般用户要求。
3、安全设计两家都很完善。
4、售后服务,店大欺客,两家都较差。
5、两家近年来都风云变换,人员大规模流失,爱协林流失两批,北京无锡各出一支,目前元老所剩无几,靠唐山一批新手维持局面,虽订单很多,人才不济,事故频发,叹一声:只剩虎皮耳;易普森去年德国总部空降接受人员,一夜之间将总经理为主的高层撤换,原总经理及一些骨干和宝华威原老总一起另立山头,易普森虽销售大将继续叱诧风云,可管理层换血,也元气大伤。
结果:打个平手,继续作多用炉市场的并列老大二、索菲斯VS霍可洛夫美国名牌,八九十年代,作为进口名牌,纵横中国进口炉市场,所向披靡,设备风格是设计笨重结实,坚固耐用,产品质量稳定,但能耗较大,工作介质消耗也较大。
九十年代后期,因政治原因和汇率问题,欧洲炉占了上风,现在美国炉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其主要原因是:爱协林、易普森等纷纷在国内建立独资合资企业,成本降低,而美国人根本就看不起中国市场,不真正的来开发中国市场,即使搞个战略同盟,也不过拿几张旧图纸,中国人靠洋人名子蒙国人而已,这也是我不看好霍可洛夫与宝华威所谓结盟的原因。
结果:设备是好设备,技术也有特色,但都已是中国市场的昔日黄花,等你美国人真正看得起中国市场时,中国市场才会接纳你三、欧洲炉VS美国炉前面讲了,欧洲炉和美国炉,纯从技术讲都很好,都有特色,不愧国际名牌称号,但欧洲炉和美国炉那个更有优势呢?对这个问题我问美国索菲斯的朋友,他说:欧洲炉在民用领域有优势,美国炉在军工、航天领域有优势,“不然为什么我们的武器要远远领先于全世界呢?”他说。
《可控气氛密封多用箱式炉比较》多用箱式炉目前在国内应该是比较普及的产品,目前合资品牌有四五家,民族品牌二三家,号称会做的几十家,偶就有代表性的几家品评一下,纯属个人见解,请大家参考:一、易普森VS爱协林作为欧洲百年名牌,这两家都很具有实力,只就多用炉而言,区别主要如下:1、设备结构上爱协林比易普森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传动全部采用电机机械形式不使用液压、气压,作为炉子在高温使用确有优势;内推链位于前室,相对易普森位于后室的推链,寿命常。
2、对于气氛的研究上,易普森的超级气氛(空气+丙酮)比爱协林的RX或氮甲醇使用成本低很多,虽然表面非马略差,但能满足一般用户要求。
3、安全设计两家都很完善。
4、售后服务,店大欺客,两家都较差。
5、两家近年来都风云变换,人员大规模流失,爱协林流失两批,北京无锡各出一支,目前元老所剩无几,靠唐山一批新手维持局面,虽订单很多,人才不济,事故频发,叹一声:只剩虎皮耳;易普森去年德国总部空降接受人员,一夜之间将总经理为主的高层撤换,原总经理及一些骨干和宝华威原老总一起另立山头,易普森虽销售大将继续叱诧风云,可管理层换血,也元气大伤。
结果:打个平手,继续作多用炉市场的并列老大二、索菲斯VS霍可洛夫美国名牌,八九十年代,作为进口名牌,纵横中国进口炉市场,所向披靡,设备风格是设计笨重结实,坚固耐用,产品质量稳定,但能耗较大,工作介质消耗也较大。
九十年代后期,因政治原因和汇率问题,欧洲炉占了上风,现在美国炉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其主要原因是:爱协林、易普森等纷纷在国内建立独资合资企业,成本降低,而美国人根本就看不起中国市场,不真正的来开发中国市场,即使搞个战略同盟,也不过拿几张旧图纸,中国人靠洋人名子蒙国人而已,这也是我不看好霍可洛夫与宝华威所谓结盟的原因。
结果:设备是好设备,技术也有特色,但都已是中国市场的昔日黄花,等你美国人真正看得起中国市场时,中国市场才会接纳你三、欧洲炉VS美国炉前面讲了,欧洲炉和美国炉,纯从技术讲都很好,都有特色,不愧国际名牌称号,但欧洲炉和美国炉那个更有优势呢?对这个问题我问美国索菲斯的朋友,他说:欧洲炉在民用领域有优势,美国炉在军工、航天领域有优势,“不然为什么我们的武器要远远领先于全世界呢?”他说。
国家品牌的打造和意义向曾辉行政100120100037国家品牌的打造和意义一、前言: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制作了首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这个形象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30秒钟的人物篇,二是15分钟的角度片。
在宣传片中,50个名人代表13亿中国人的国家形象,他们是姚明、范冰冰、马云、刘翔、谭盾、宋祖英、甄子丹、神舟5号、6号、7号全体航天员等。
中国政府意识到一个大国的崛起远远不只是经济的崛起,而是自身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建立这样的影响力单靠大量中低档产品的出口是不行的,还要靠一个国家积极地打造和推广自身的国家形象和品牌。
中国近几年来开始启动国家营销的工作。
例如,2009年商务部制作了一则30秒钟的中国制造的形象广告,这也是最早的一次以广告片方式进行国家营销的尝试。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越来越明确一个观点,打造一个符合中国真实形象的国家品牌,是一个让日益发展的中国屹立在世界大国之林的重要一步。
二,国家品牌的含义:国家品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公民心目中的总体形象;不仅包括实物形态的“硬产品”,还包括非实物形态的服务、旅游、投资环境、文化传统、政府管理、居民等“软产品”。
国家品牌实际上就是赢取国家名声、取得外界信任的计划,塑造国家品牌就是提取本国的优良特性,把这种特性转化为一种为世人认可的固化形象,从而成为国家形象宣传的一张名片。
打造国家品牌的良好形象,最关键和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该国自身的努力。
对中国而言,从自身做起塑造国家品牌形象,就是要将国家正面的、积极的、优秀的特征转化为一种有形的、充满活力的、可传达的、真实可见的竞争优势。
中国的每一件商品、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国家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因此,打造中国国家品牌的良好形象,是需要整个国家进行推动和投入的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尤其是承担着国家品牌形象塑造主体责任的中国企业,都应该以国家的责任使命要求自己,自觉拒绝任何伤害国家形象的短视行为发生;在国家层面,政府应当做好系统规划和引导工作。
中国民族品牌企业血泪史: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引言概述: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的血泪史,探讨他们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
正文内容:1. 政策环境不利1.1 缺乏支持政策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起步阶段时面临着政策环境不利的问题。
相比于外国品牌,他们缺乏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导致竞争力不足。
1.2 市场准入壁垒高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常常面临着市场准入壁垒的问题。
外国市场对于进口产品的要求严格,民族品牌企业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认证和标准,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和成本。
2. 技术创新不足2.1 研发投入不够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强。
相比之下,外国品牌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保持了技术领先地位。
2.2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着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
他们常常依赖于引进技术或者模仿外国品牌,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 品牌形象不佳3.1 产品质量问题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这使得他们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3.2 品牌文化缺失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品牌文化方面缺乏独特性,无法与外国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他们需要更好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与之相符的品牌形象。
4. 渠道建设不足4.1 销售网络薄弱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无法有效地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这给他们的品牌推广和销售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4.2 市场营销策略不当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策略不当的问题。
他们往往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无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市场推广策略。
5. 国际竞争压力大5.1 外国品牌优势明显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外国品牌的激烈竞争。
外国品牌在品牌知名度、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得民族品牌企业难以立足。
品牌强国意义
品牌强国的意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上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经济发展:品牌强国意味着该国家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产品竞争力,可以推动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增长。
2. 就业机会:品牌强国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企业来该国投资兴业,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3. 国际竞争力:一个品牌强国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和企业展开公平竞争,提高本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4. 影响力提升:品牌强国拥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5. 国家形象提升:品牌强国可以塑造一个国家的良好形象和文化传播,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综上所述,品牌强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机会,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形象。
品牌营销题库一、填空题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销售者群体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知名度是指某种品牌被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的程度,它是一个“量”的衡量指标。
高知名度是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购买的前提。
美誉度是指某种品牌被社会公众信任和赞许的程度,它是一个“质”的衡量指标。
高美誉度是赢得顾客的重要条件,好的品牌都有特定的方面让消费者津津乐道而乐于投资。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通常有两个衡量指标,一是市场覆盖率,二是市场占有率。
前者指品牌所辐射市场范围的大小,后者是品牌在全部同类商品销量中所占的比重。
品牌的信誉价值是指某一品牌在某一时点上的市场竞争力。
它反映该品牌所处的地位。
品牌的信誉价值不等同于交易价值,但它可以为交易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供社会认识和接受的基础,从而有助于交易价值的实现。
品牌要素要含义清楚、目标明确、专指性强,有助于品牌记忆、识别和联想。
其中,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口号最为重要,其共同组成了品牌的核心要素,也是品牌之间主要的区别元素。
品牌名称是品牌的首要元素,是产品的“脸面”。
“七匹狼”品牌让人联想到狼的个性,勇敢、智慧、注重团队的文化;“黄金叶”品牌让人联想到金灿灿的烟叶、醇香的吸味等等。
品牌名称向利益相关者传达着重要的品牌信息,是有价值的资产。
挑选品牌名称应注意把握的基本原则:一是关注消费习惯、考虑周全;二是一致性;三是独特性。
品牌标识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认出但不能用言语称呼的部分。
如符号(记号)、设计、与众不同的颜色或印字。
品牌标识是品牌的“图形脸面”,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
品牌口号是容易认知、传播和记忆的短语,在营销活动中常常伴随品牌名称、标识等一起出现,其主要目的在于支持品牌名称和标识,强化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名称、标志、口号三品牌要素共同组成了品牌的核心。
一句好的品牌口号能够表现出品牌本质、定位和个性特征,有助于与竞争者的品牌区别开来。
健力宝的盛衰“健力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它曾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一鸣惊人,被日本的《东京新闻》称为“中国魔水”,堪称当时中国饮料业的第一品牌。
特别是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重压下仍能高速成长,不能不让人们把它与“乐凯”、“燕京啤酒”等联系到一起,看成是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帜。
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01年11月23日,广东一家地方媒体的一篇题为《健力宝降旗》的文章披露了健力宝的困境与尴尬:因资金紧张、决策失误,健力宝将被外资收购!接下来的日子里,沉寂了几年的健力宝一下子又成了媒体的焦点。
先是创始人李经纬“实话实说”:健力宝没有企业竞争力;后是收购结果大出所料:收购方由预料的外资方突变为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其代理人大谈健力宝振兴之道;接下来,再起波澜: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裁公开声称是受托收购;再往后,就是难解的谜团和无尽的猜测。
但拨开媒体的炒作和当事人的掩饰,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此时的健力宝已非彼时的健力宝,耀眼的光环已不复存在,健力宝衰落了!在我国刚刚踏人世贸组织的大门,还在谈论“狼”的凶残的时候,一个民族企业的神话就破灭了。
人们不禁要问:健力宝怎么了?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行业背景下生存发展起来的。
要想分析健力宝这棵企业之树,必先观察中国饮料行业之林。
饮料行业的发展、消费量的变化是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戚相关的。
据统计,1980年以前,全国软饮料产量不足30万吨,而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1996年已达到890万吨。
其中特别是1991年到1995年间,平均增长率高达66%,这使得软饮料行业当时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同时,进入80年代,我国正在渐渐兴起“体育热”。
而当时中国运动员能喝的饮料用一句当时流行的顺口溜来概括就是:“茶水、汽水、橘子水,酸梅精冲白开水”,而在国外运动型饮料早在六七十年代就产生了。
一到国际比赛,中国健儿们的脸面就像手里端着的酸梅汤,土得掉渣儿。
材料作文“招牌”写作指导作者:王广清来源:《中学生博览》2020年第19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招牌是品牌标识、城市地标、文化基因。
招牌氤氲着人间的烟火气,招牌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品格,招牌彰显了城市的创造力,招牌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材料核心词为“招牌”。
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是总说,揭示“招牌”这一概念的三个本质属性,即“品牌标识”“城市地标”“文化基因”,从大的方面给考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范畴和领域。
第二句话是分说,又分四个层次,揭示了“招牌”作为一种载体所具备的某些特殊功能,从小的方面为考生指明了写作的四个维度和路径。
实际写作时,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可以立足于材料的核心范畴,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作,也可结合两个方面来综合立意。
由于“招牌”具有比喻义,也可实题虚写。
就文体的选择而言,可以议论为主,在“招牌”这一“根目录”层面思考,从社会、文化、艺术、人生层面切入,行文时在适当处对材料进行引述、分析;分论点的设置应在题意范围内,从四个维度中选定一个角度深度构思,力求思辨,追求“思想的丰盈”。
也可以以记叙为主,采用故事的“套式结构”精巧构思,以生动的形象、可感的画面、幽默风趣的语言去为文章“美颜”。
阅读视野开阔、文化底蕴深厚的考生还可写成议论性散文,用散文的笔法去议论,融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于一炉,充分展示自我的写作个性和才情。
具体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整齐的街道千篇一律,好看的招牌万里挑一。
”招牌是一家店的“脸面”,本就该争奇斗艳以吸引消费者,激发消费者购买欲。
招牌更是一个店铺或店主个性的体现。
无论是人、店铺,还是城市,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灵魂。
对于城市来说,各自肆意张扬的店招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点之一。
它标志着商业繁荣的程度,是这个城市最迷人的部分,是一个城市的“烟火气”最直观的体现。
化用语段:不久前,上海静安区拟将原本各具特色的店铺招牌拆除,以大小、颜色、风格、字体一致的招牌取而代之。
民族牌究竟该不该打?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外资开始大举进攻中国内地,接连掀起阵阵狂潮。
与此同时,脆弱的中国本土企业面临外资巨大的资本和先进的管理压力,纷纷落马,不是被外资收购,就是被迫将品牌作嫁外资。
一时间,国内众多著名品牌在国人面前黯然隐退。
业内人士急呼:救救中国的民族品牌!以洗涤行业为例,大部分企业的品牌被外资收去后雪藏,饮料业更是凄惨,“水淹七军”的悲剧至今历历在目。
当然这其中也有品牌在逆境中上演了一场与外资的肉搏战,他们高举着“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的口号,以民族精神和外资短兵相接。
但市场是无情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拼的不仅仅是感情分数,还有企业的实力,是真正意义上的策略、管理、人力、资金的全方位较量。
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许多高举着民族品牌大旗的企业,在一阵豪情壮志之后,都开始有意无意的放弃了民族品牌这个绚烂多彩的盛装。
奥妮的植物草本之后,开始引进印度红花改头换面;最近的健力宝“降旗”事件更是被炒的沸沸扬扬,这个被誉为夹在外资两乐之间的,硕果仅存的中国饮料界最后一面象征性大旗,终于在新世纪刚开始的时候,颤巍巍的倒下了。
民族牌曾是众多国内企业与外资抗衡的一个情感杀手锏,但温柔一刀,没有刺进敌人心脏,反而倒插在自己身上,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对此这样冷漠呢?中国的企业究竟有没有必要再打民族品牌的口号呢?最近,饮料界新秀娃哈哈携果奶和纯净水上的巨额利润以及强大的网络优势,开始大举进军可乐与茶饮料,欲与两乐上演一场新的龙虎斗。
尤为人注目的是,娃哈哈的非常可乐竟然以“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作为宣传口号。
产品一上市,业内人士议论纷纷,报刊媒体也载文分析,话题惊人的一致: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究竟能不能长久的存在?中国人自己的可乐,是货真价实的本土可乐吗?一、民族牌之争在“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广告播出不久,就有人指出:所谓的民族可乐,只不过是借用“娃哈哈”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实际上,法国达能已经在这个产业上控股一半以上。
ST&SAT
B 品牌与标准化12019年第4期RAND & STANDARDIZATION
中曾根康宏曾经说过:“我的左 脸是索尼,我的右脸是松下。
”在他看 来,索尼和松下这两个品牌让他在国 际交往中感到非常自信。
在日本首 相安倍晋三的眼中,索尼的创始人盛 田昭夫就是成功改善日本国家形象 的民族英雄。
因为以前“日本制造” 曾是品质低劣的代名词,而以盛田昭 夫为主要代表的一批企业家则为日 本洗刷了这个恶名,让世界了解到日 本品牌的优良品质。
韩国也有像三 星、LG 、现代这样的国际顶级品牌。
是的,品牌,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 民族产业的核心财富,依靠品牌之 翼,中国企业才能基业常青、百年 长盛。
从大的方面说,民族品牌是一个 国家的脸面;往小一点说,民族品牌 是一个省区的脸面;再往小一点,民族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再往小一
点,民族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脸面;最 根本的,民族品牌是一个民族企业家 的脸面。
这个“脸面”,不是虚荣,而 是尊严,不是虚名,而是光荣!
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在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和制造业中 心,正在获得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的形 势下,是不是也应该为国家多挣些脸 面呢?
如果我们出口的产品大多数还
是低档货,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觉得 “中国制造”等同于“廉价商品”,就算
再开十次奥运会,我们国家的形象也
很难有根本的改善。
搞企业的人,如
果不能培育出一个品牌,就称不上是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个企业家,如
果不能保护好一个民族品牌,就不可
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位置。
问题
:A I X U A N
民族品牌是国家的脸面□王永一 83
—
品牌与标准化丨2019年第4期
在于,现在没有几个企业家考虑自己应该留下 什么遗产!
我们中国的现状是很值得忧虑的。
因为我 们卖给别人的都是优势企业,是“靓女”,别人卖 给我们的,都是亏损甚至快倒闭的企业,说是 “丑八怪”毫不为过。
南孚是一个靓女,卖了;苏 泊尔是一个“靓女”,卖了;统一润滑油是一个 “靓女”,卖了;丝宝是个“靓女”,卖了;很多很多 的“靓女”,都卖了。
汇源这个“靓女”,现在,也 要卖了。
为什么我们要卖“靓女”呢?因为我们担心 她们会衰老下去,青春不再。
其实这也不是“靓女”会不会“老”的问题, 而是我们企业家的问题。
不是我们的“靓女”没 有外国的好,而是我们的企业家没有外国的强! 不是我们的企业家没有外国的聪明,而是我们 的制度没有外国的先进。
卖再多的钱,赚再多 的外汇,可以买商品,买资源,但永远也买不来 自主品牌。
将来,当我们的后代审视我们的时 候,他们不会在乎我们曾经卖了多少企业赚了 多少钱,他们看到的只会是:祖宗不行!
我们确实不行。
作为一个特定时代成长起 来的企业家,必然有难以摆脱的局限性,不行才是正常的,行就不正常了,对他们,我们不能过 多地强求。
就让历史说我们“不行”吧!
现在的任务是让我们的后代“行”起来,现 在是该想办法的时候了。
到底为什么一代企业 家衰老了,一个民族品牌也随之沦陷了?怎样 摆脱这个魔咒呢?我的看法是要从企业产权制 度、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 找原因。
要向GE学习,要向微软学习,要向施 耐德学习。
让我们大家都来想办法。
我们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的信念是“品牌,让 中国更受尊敬”,力争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言 人。
我们评选品牌中国“华谱奖”,对能够代表 中国国家形象的优秀企业进行表彰,我们还评 选品牌中国“金谱奖”,对行业内的优秀自主品 牌企业进行表彰,希望以此来彰显民族品牌,呼 吁更多的消费者支持民族品牌,汇源果汁集团 就曾经获得过品牌中国“华谱奖”。
可是像这样 的优秀自主品牌却不幸“沦陷”,让我们感到非 常痛心。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会发现已经没有 多少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甚至没有多少拥有行 业领先地位的民族企业了!
民族品牌是国家的脸面。
我们将会在历史 上留下什么?荣誉还是耻辱? &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