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酸的和甜的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
17酸的和甜的
4、看谁也来了?
指读第4自然段思考:你从哪看出猴子特别想吃葡萄?哪个词最能说明小猴子特别想吃葡萄?
这有两个句子,读一读观察有什么不同?
你也着急地读一读体会:迫不及待
比较句子: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
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按:这两个句子有什
么不同?
读句子
幻灯出示图片
出示句子:小猴子
迫不及待地爬上葡
萄架。
小猴子爬上葡萄
架。
按:这两个句子有
什么不同?
1、差了一个词,这
句话的意思就不同
了。
2、只是差了一个
词,意思没有什么
不同。
3、虽然差了一个
词,但这两句话的
意思是一样的,不
过有“迫不及待”
能更好的表现出小
猴子的急切心情。
5、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就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看见了,出示句子::小兔子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连忙是什么意思?换词
小结:这些词都有着急‘快的意思,读出来。
换词
读一读
幻灯出示:小兔子
连忙说:“不能吃,
不能吃,这葡萄是
酸的!”
幻灯出示:小兔子
( )说:“不
能吃,不能吃,这
葡萄是酸的!”
6、听了小兔子的话小猴子信吗?为什么不信?
分角色读5、6自然段,找答案
小结:是呀,吃都没吃过当然不可信了分角色读课文
说一说为什么不信。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酸的和甜的_人教新课标请学生来总结发现: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
6、故事中说小猴子望着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葡萄架。
引导学生学习“迫”和“待”两个字。
7、同学们,石头用手敲起来,会感觉很怎样?引导学生说出“硬”这个字,教师指导学生用字形分析法记忆:比石头更硬,读“硬”。
8、现在所有的生字宝宝跑到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拼读生字。
9、教师拿着生字卡片,让学生通过开小火车、小组竞赛的形式识读生字。
教师应该给表现好的学生或者小组口头奖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了,你好认识它们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整体感知1、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边读边思:故事中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读了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2、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四、理解课文1、狐狸说葡萄是酸的(1)、多媒体课件出现插图1,用自己的话说狐狸在干什么、想什么?学生表演狐狸的动作。
演完采访:摘不到葡萄,心情怎样?教师引导学生:难怪他会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谁能读出生气的语气,谁比他读得更生气,真生气,大家一起读。
(2)、书中是怎样介绍图中内容的?读第一段。
学生自主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听你们读后,我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所以说是酸的。
板书:狐狸(说)酸2、多媒体课件出示插图2,松树和小兔子说葡萄是酸的。
(1)、松鼠和小兔子也说是酸的,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它们是听狐狸说的。
(2)、他们为什么相信狐狸的话呢?(抽读松鼠想法)有点相信了;谁再读,听出相信了;再读,“一定”读得特别响,完全相信了。
请学生齐读狐狸说的话。
(3)、自己试读兔子想法,读出深信不疑。
齐读。
教师总结:原来他们是听说(板书:听说)葡萄酸,就信以为真。
3、猴子说葡萄是甜的猴子为什么认为是甜的?让我们看看猴子的表现。
(1)、出示图画。
望着这一串串的葡萄,此时猴子怎么想、怎么做的?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葡萄架。
17 酸的和甜的
快乐大本营
1.
2.
3.
答案:小猴子小兔子狐狸
4.
一()树两()山三(
四()兔子五()树叶六()葡萄答案:棵座条只片颗
智慧花园
1.
小猫()地吃起鱼来。
答案:津津有味
2.我知道狐狸为什么说葡萄酸(在
(1)狐狸知道葡萄是酸的。
(
(2)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3)狐狸想留着自己吃。
()
答案:(2)√
3.
(1)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酸——(
(2)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硬——()
答案:(1)甜(2)软
轻松加油站
森林里的动物都说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坏家伙。
狐狸知道了,十分生气,决定追问一下,看看是谁在破坏自己的名声。
树上的乌鸦说:“你骗走了我的肉片,还拖走公鸡,损坏你自
第一站狐狸为什么很生气?用“________
第二站狐狸决定追查什么?用“
第三站我知道狐狸悄悄地溜走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损害狐狸名声的不是别人,而是狐狸自己
我的收藏夹
狐假虎威狐朋狗友。
17 酸的和甜的快乐向导: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要懂得“不能轻信别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基础碰碰车一、我会区分并组词棵()听()问()候()中()颗()诉()间()猴()串()二、我会正确填写标点符号1、小兔子一听()心里( )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2、小猴子笑着问( )你吃过吗()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认为葡萄是______的,只有小猴子用事实证明了葡萄是_______的。
2、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请你在正确答案后打“√”,错的打“×”。
(1)狐狸吃过,知道是酸的。
( )(2)狐狸听别人说葡萄是酸的。
( )(3)狐狸吃不到葡萄,又怕别人吃,所以故意说是酸的。
( )四、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1、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地吃起葡萄来。
2、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小鱼儿()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提升跷跷板五、我会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狐狸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转来转去,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慧摩天轮(1)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把你的得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 Array自评续编故事:小松鼠和小兔子又一次遇到了狐狸,这一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会(2)部分参考答案一、略。
二、1 ,:,! 2 :“?”三、1、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酸甜2、(1)×(2)×(3)√四、1、大口大口 2、自由自在五、1、例:小猫钓鱼真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捕蝴蝶。
2、例: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妈妈送给我的礼物。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7酸的和甜的_苏版新课标我在上第17课《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时,我事先没有专门详尽地备课,在上课时,我告诉了学生"张老师没有备课,谁能把这故事讲给我听呢?"。
学生一听,原先老师也不明白,这下我能够把我明白的告诉她了,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告诉我,刚开始一位学生说得专门简单"那个故事讲了狐狸想自己吃葡萄,不给其它的小动物吃。
"我装着糊涂的模样问:"不给谁吃呀?故事还写了谁,它们又发生了什么事?结尾如何样?谁能说得让我听得更清晰、更明白呢?"通过提示,学生大致能把故事说具体了,我也听明白了。
我又问:"故事说了狐狸、小猴还说了谁?"学生依依说出了故事里的小动物有小白兔、小松鼠。
我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再进一步地追问学生:"你喜爱哪个小动物?"有的学生说:"我喜爱小猴,它专门聪慧。
它没有相信狐狸的话,而是自己去尝了葡萄,因此它吃到了甜的葡萄。
"有的学生说:"我不喜爱小白兔和松鼠,它们没有主见,只听别人说,没有亲自去尝试。
"有的学生说:"我不喜爱狐狸,因为它想自己独吃葡萄,欺诈了大伙儿,它专门狡猾。
"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我不认为狐狸是狡猾的。
"这是出乎我意料的,我没有否定他,而是问他:"什么缘故呢?"他指着书上的第一幅插图有理有据地说:"狐狸抬头看到的是绿色的葡萄,绿色的葡萄是酸的。
因此我认为它不狡猾。
"这下班里的同学纷纷议论了起来,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我灵机一动,顺水推舟就对大伙儿宣布:"既然咱们班有两种意见,咱们就来一次辩论,正方认为狐狸是狡猾的;反方认为狐狸是不狡猾的。
请赞同正方的同学在一、二组;赞同反方的同学在三、四组。
你们把自己的理由在组里讨论,呆会儿由两方代表上来阐述自己的意见。
同学们这下可积极了,读课文找依照。
真正的辩论开始了,正方的朱川越同学上来陈述:"我们通过讨论认为狐狸是狡猾的,刚才反方说狐狸看到的是青色的葡萄是酸的,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有青色的葡萄是甜的,如珍宝葡萄等。
《酸的和甜的》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
(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1.看配有音乐的动画。
听老师示范朗读。
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3.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
练习有感情朗读。
(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4.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5.重点品读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自读。
(2)小组读。
(3)指名读。
(4)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3.讨论交流。
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4.读5、6自然段。
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5.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的意思。
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