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近观(走入竹海)
竹林高大,盖路遮天 深不见边,海底隧道
深不可测—— 屏风一样的竹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
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有时看到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
到尽头了
··
作者深入竹林中去,和登上一处较 高的竹坞去,看到的景致有甚么不同?
• 7. 竹乡里的房子、家家戶戶的家具和器皿、用具都是用竹造的。
8.饮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干、蚕豆鮮笋饭、 竹叶窝巴汤,无一不与竹拉上关系。
• 9.当作者回忆竹林深处时, 就彷彿感觉到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靜 的青绿。
聘导游, 介绍沿途风光和竹乡生活。
条件:口齿清楚,朗读流利,介绍 时语言亲切,语速适中。
• 3.进入竹海, 仿如走进海底隧道;竹林又如海般無穷無尽, 沒有尽頭。
• 4.画家认为竹林太茂密, 簡直找不出层次;当地朋友卻滿意竹材和 竹笋的丰收。
• 5.看見竹林上出現缕缕轻烟, 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 彷彿山村就 在不远处, 其实比想像中还要远得多。
• 6.逐漸听到家禽的叫声和見到孩子們赶着山羊回來, 才知道已踏足 山村的街道。
2.深入竹林和登上竹坞时, 看到景致有何不同?
深入竹林----绵密
登上竹坞----绵密和广阔
作者用了哪四個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1. 竹的海洋 ─从平地到山顶全植着竹子,看不 到房子小径和其他景物,像被竹的海洋淹沒。1
2. 竹海暗浪 ─ 风吹过处,涌起一片嫩青色和 墨绿色的竹浪,像大海波涛。1
点。
二、快读4至7段,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