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德育管理 《新编教育管理学》课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一篇教育管理学总论第一章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第一节管理的意义和特性管理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管理:在组织中,有关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适当领导、组织和安排,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管理的要素:一组织。
二目标。
三资源。
四效率。
管理和行政很多情况,两者是交替使用的。
管理活动的意义1、管理是一个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并最终完成组织任务的根本条件,缺乏管理的组织不过是一盘散沙。
2、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工作绩效的最主要的手段。
3、通过有效管理能够提高众人的士气,这对维护组织生存至关重要。
4、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能使组织成员职责分明,减少扯皮和推诿。
管理活动的特性1、管理活动更多地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2、管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多方位的。
3、管理活动是一种过程。
4、管理活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教育管理活动概述教育管理活动的意义1、现代教育已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事业2、为了协调教育的发展3、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4、为了服务于教育教育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的比较共同点:教育管理活动也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教育管理的对象,同样是人、财、物、事、时间、空间等成分;教育管理也表现为一个过程,并有其专门的管理职能;其管理方式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等。
不同点(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一面即特性):一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人们难以定论或把握,如教育目的、教学技能、学习态度、学术氛围等。
二教育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要受多种因素制约,这就导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并直接影响到评判的标准。
三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所以教育管理活动常常会碰到伦理、道德、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四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有日趋专业化的迹象。
五对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比对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复杂得多。
六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教育管理的元价值(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元价值就是超越其他一切价值的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
德育管理管理.ppt免费全文阅读小组:刘芸陈刘梅张欢乐裘宇惠杜倩濮逍遥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企无德不兴”,这充分说明了“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社会对“德”的呼唤。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尤为重要,管理得好,会见成效;管理不好,就会流于形式。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引路人,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议题。
所谓学校德育指的是在学校环境中,教育者依据社会要求对青少年所进行的思想品德培养活动。
前言一、德育管理的基本内涵:根据德育的目标、任务、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总体要求,对德育工作系统以及德育规划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执行、监督与协调等活动。
首先,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管理也就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德育在小学主要指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学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学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这一艰巨职责。
因此,学校实施的一切教育活动必须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不仅仅是把德列在首位,而且在进行智育、体育和美育及劳育中,也要联系德育,寓德育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中。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他说:“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各方面的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决定的。
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成人就是道德。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责任就是要使这一主要成份更快地向更好的方面发展三、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
(1)完善教育制度(2)注重过程管理二、夯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树立中小学生良好形象。
(1)强化道德认知。
(2)加强行为训练。
(3)注重实践体验。
(4)典型示范引领。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垂范作用。
(1)狠抓师德建设(2)加强队伍培训(3)努力培育名师四、狠抓班集体评价,不断优化班集体建设(1)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