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验编制原理与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234.59 KB
- 文档页数:51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 测量的三要素: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2. 教育测量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为评价学习成绩而进行的测量活动。
这是教育测量活动最原始的动机,也是教育测量学科发展最早的立足点。
3. 教育测量的特点:间接性和推断性、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量表具有多样性以及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4. 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度将量表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种水平。
称名量表是用来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指派的数值没有数量意义,只是表明事物的类别和性质不同;顺序量表也用于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基于所测属性在数量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有序得分类,四等级评分法和五分法都是顺序量表;等距量表不但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形同的测量单位,但她的零点是相对的,是人为规定的;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同的单位,还具有绝对的零点。
5.教育评价的概念:格兰朗德: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斯塔费尔比姆: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评价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泰勒: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日本桥本重治:评价师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
因此,评价的概念重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布鲁姆:评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对各种想法、作品、解答、方法、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各种方法系统的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未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简答论述题知识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简述教育测量的特点。
P3 (2015年4月简答、2008年4月简答)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2.如何理解教育测量的间接性和推断性? P3 (2011年4月简答)物理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
虽然教育测量无一例外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但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
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外显的行为或通过人对外界的一些刺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作出间接性的、推断性的测量。
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P7 2005年4月简答教育测量是针对教育效果或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教育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4.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P25 2012年4月简答当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需要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进行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所以教育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分)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俗话说“考试是根指挥棒“就是这个意思。
(2分)考试与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5.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 (专业素养和能力)P27 2018年4月论述(1)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2)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教育测量与评价多种方法,以弥补教师非正式观察的不足;(3分)(3)现代教自测量与评价的思想方法对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3分)(4)国外教师教有普遍开设"教育测量与评价”这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