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4通用.1通用.1-1有理指数_(一)通用.ppt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1
人教版中职数学《-有理指数-》优秀课件(一)人教版中职数学《-有理指数-》优秀课件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是一本涵盖面广、内容深入的教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有关数学的知识。
在其中,有理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难点之一,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优秀的课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本文就是针对人教版中职数学《-有理指数-》优秀课件进行介绍和评析。
一、课件的主题该课件的主题是有理指数。
这个主题是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理指数是需要使用的一种数学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数学问题,同时也是高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通过该课件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指数的概念和应用。
二、课件的内容该课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理指数的定义和性质2.有理指数的四则运算3.综合应用4.习题解析通过以上的内容,学生可以全面地学习有理指数的相关知识,掌握其运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三、课件的特点1.图像直观本课件通过使用图形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有理指数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图像的演示和比较,学生能够更清晰的了解不同有理指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交互性强该课件采用互动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答案、填写答案等方式来进行学习和测试,同时也方便老师进行互动式教学。
3.丰富的练习题目该课件中包含了丰富的练习题,不仅有基础题目,还有运用题目。
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课件的优点1.全面性强该课件在有理指数相关的知识点上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特别是在有理指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有理指数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易于理解通过丰富的图像演示和具体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有理指数的概念和应用,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
3.练习题目贴近实际该课件提供的练习题目贴近实际,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了合理的梯度设计,让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有理指数的技能和方法。
综上所述,人教版中职数学《-有理指数-》优秀课件具有很多的优点,不仅内容全面、易于理解、交互性强,而且提供了大量练习题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有理指数相关知识,是一款非常好的数学教学工具。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日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第1页(总页)课时教学流程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第2页(总页)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第 3页(总页)例如,(丁27)3= 27,(2)当n 为奇数时,府=a ; 课时教学流程当n 为偶数时,= —a (;?o ) 例如:.、(一5)3= — 5, '.:2‘ = 2; ,52= 5, (— 3)4=|-3|= 3・ 观察下面的运算: 1 13 3 3 3(a ) = a = a 2 23 3 3 3 2 (a ) = a = a上面两式的运算,用到了法则 ② / m n (a ) = a mn但无法用整数指数幕来解释,但是①式的含义是 1 1a 3连乘3次得到a ,所以a 3可以看作是a 的3次方 2 2根;②式的含义是 a 3连乘3次得到a 2,所以a 3可 以看作是a 2的3次方根. 因此我们规定 13 3 - a = ■■..■ a 以使运算合理. 三、分数指数幕 一般地,我们规定: 1n n 「 a ='. a (a > 0); m n n m #n ma = .'a = ( a) (a >0, m , n N +,且n 为既约分数)• m—n 1 a = m na (a >0, m , n := N +, 且m 为既约分数)•四、实数指数幕的运算法则 (1) a a a 3= a a 卩; ⑵(a )匚a af通过实例演示,将性质应用 到运算之中.教师用语言叙述根式 性质:(1)实数a 的n 次方根的n 次幕是它本身;⑵n 为奇数时,实数a 的n 次幕的n 次方根是a 本身; n 为偶数时,实数a 的n 次 幕的n 次方根是a 的绝对 值.学生认真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寻找解惑途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特殊到一般,积极构建分 数指数幕的概念.师:负整数指数幕是怎 么定义的?如何来定义负 分数指数幕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类比负整指数幕的定义, 形 成负分数指数幕的概念.师:至此,我们把整数 指数幕推广到了有理指数 幕.有理指数幕还可以推广将数学语 言(符号)转化为文字语言,使学 生加深对性质 的理解.设置障碍, 使学生积极寻 找解决途径,从 而调动学生思 维的积极性.通过教师 引导,学生找到 使运算合理的 途径.引入正分 数指数幕的概 念.类比负整 数指数幕的定 义,引入负分数 指数幕的概念.将有理指 数幕推广到实 数指数幕,并给 出实数指数幂 的运算法则.加深对有 理指数幕的理 解,并使学生进课时教学流程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第4页(总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试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第5页(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