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检验规范的内容有哪些内容检验规范是指在特定领域内按照一定标准和方法对产品、工艺或服务等进行检测、评估和认证的过程。
检验规范在现代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检验规范的内容有哪些内容呢?首先,检验规范包括测试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
测试项目是指被检测对象的具体性能指标或者特定参数,例如对于农产品的检查,可以包括质量指标、营养成分、添加物残留、病虫害检测等,常见的规定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质量检测要求等。
而检测标准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具有可比性和金融意义性,这些标准可能由国家的部门或组织所制定,也可以由行业协会、企业等自行制定。
最后,检测方法则是对于测试项目和检测标准的实施方案,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的一系列步骤。
其次,检验规范的内容还包括检验人员的要求和检验设备的要求。
检验人员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良好职业道德、细心、准确、负责等一系列的职业要求。
相应地,检验设备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科学的检验需要基础设备的支撑,一些高精度、高标准的设备,被称为检验规范的“明星”。
再次,检验规范还包括关于检验结果的判定和处理的准则。
在检验过程中,结果是否合格是客观的事实,但如何利用这些结果是在“法规”和“行业”条例中描述的。
在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有清晰的处置机制,以防止对消费者和公众可能产生的影响。
最后,检验规范还包括其他一些辅助规范,比如要求在检验前进行气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控制、成果报告编制的规范等等。
在具有完备的检验规范的机制下,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被发现和解决,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保障,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
总之,检验规范是保障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极大的意义。
检验规范的内容包括测试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检验人员的要求和检验设备的要求以及检验结果处理的准则和相关的辅助规范等方面。
gb t18883标准GB/T 18883标准是指《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中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本标准的发布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对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有害物质限量方面的重要法规。
GB/T 18883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以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标准中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限制,以及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降低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促进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可持续发展。
在GB/T 18883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主要包括铅、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物质,以及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卤素化合物。
这些物质在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中可能存在,如果超出了标准规定的限量,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GB/T 18883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符合标准规定。
此外,GB/T 18883标准还规定了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取样方法、分析方法、仪器设备要求等。
这些要求对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产企业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技术和检测能力。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控制,才能确保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的来说,GB/T 18883标准的发布对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行业是一项重要的法规和标准,它规范了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的要求,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产品。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市场上的产品符合GB/T 18883标准的要求,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食品安全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食品安全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与消费者的健康,促进食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品质量安全的公平正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以及食品安全检验机构的食品安全检验活动。
第二章检测项目第三条食品安全检验的检测项目,以食品安全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标准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质量安全要求为准。
第四条食品安全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检测项目:(一)营养指标的检验:检测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指标及其他特定成分的含量及质量。
(二)污染物检验: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
(三)微生物检验:检测食品中致病菌、毒素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群、黄色葡萄球菌、婴儿口臭菌等致病微生物及其活性的含量,以及腐败菌、大肠肝炎病毒、辣根红线虫等不良微生物数量及传染性。
第三章实施办法第五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按照本规程规定的检测项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或者公认的技术规范,运用合乎规定的设备和试剂,对使用行政认可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进行食品安全检验。
第六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或者公认的技术规范,充分研究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确定检验体系和范围,并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检验技术水平。
第七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成立和办理检验业务的,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技术资质和检验能力。
第八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检验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技术人员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与持续评定。
第九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可以采取外聘技术人员的方式,加强对检验技术水平的控制和改善。
第十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完成食品安全检验任务,检验结论应当公布到本行政区域内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形式向食品来源地提供技术支持,保障食品安全。
1.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2.GB/T21784.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3.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4.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5.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6.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7.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8.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9.GB/T28211-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10.GB/T28212-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冷凝管;11.GB/T28213-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培养皿;12.GB/T22362-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瓶;13.GB/T22067-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广口烧瓶;14.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15.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16.GB4793.7-200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实验室用离心机的特殊要求;17.GB12803-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18.GB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19.GB12808-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20.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21.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22.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23.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24.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25.GB/T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26GB/T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27.GBT12809-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则;28.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29.GBT14149-1993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球形磨砂接头;30.GBT15723-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31.GBT15724-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32.GBT15725.4-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双口、三口球形圆底烧瓶;33.GBT15725.6-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磨口烧瓶;34.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35.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理化仪器类1.GBT1914-2007化学分析滤纸;2.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GBT11007-2008电导率仪试验方法;4.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5.GBT12519-2010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6.GBT13743-1992直流磁电系检流计;7.GBT13979-2008质谱检漏仪;8.GBT16631-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9.GBT17764-2008密度计的结构和校准原则;10.GBT18809-2002空气离子测量仪通用规范;11.GBT21186-2007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2.GBT21187-200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3.GBT21191-2007原子荧光光谱仪;14.GBT21388-2008游标、带表和数显深度卡尺;15.GBT26792-2011高效液相色谱仪;16.GBT27500-2011pH值测定用复合玻璃电极;17.GBT30099-2013实验室离心机通用技术条件;18.GBT30430-2013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19.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20.GBT4946-2008气相色谱法术语;21.GBT6040-2002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22.GBT6041-2002质谱分析方法通则;23.GBT6315-2008游标、带表和数显万能角度尺;24.GBT8322-2008分子吸收光谱法:术语;25.GBT9008-2007液相色谱法术语:柱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26.QBT1676-1992手动脂肪测定仪;微生物类1.GBT22056-2008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标志;2.GBT22058-2008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的标志;3.GBT22059-2008显微镜,放大率;4.GBT2609-2006显微镜,物镜;5.GBT2985-2008生物显微镜;6.GBT9246-2008显微镜,目镜;7.GBT9247-2008显微镜,聚光镜;8.QBT2296-1997培养皿;天平1.GBT25106-2010扭力天平;2.GBT4167-2011砝码;3.GBT4168-1992非自动天平杠杆式天平;4.QBT2087-1995架盘天平;实验室安全篇GB/T27476.1-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T27476的本部分规定了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安全的通用要求。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总则1.1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食品。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本标准,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
二、污染物限量2.1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要求如下:(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汞、砷等;(2)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二噁英等;(3)其他污染物:苯并[a]芘、丙烯酰胺等。
2.2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三、真菌毒素限量3.1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要求如下:(1)黄曲霉毒素B1、B2、G1、G2;(2)赭曲霉毒素A;(3)伏马毒素B1、B2;(4)玉米赤霉烯酮;(5)T-2毒素、HT-2毒素。
3.2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四、农药残留限量4.1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如下:(1)杀虫剂;(2)杀菌剂;(3)除草剂;(4)植物生长调节剂;(5)其他农药。
4.2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量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
五、兽药残留限量5.1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如下:(1)抗生素;(2)合成抗菌药;(3)激素类药;(4)其他兽药。
5.2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限量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
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限量6.1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如下:(1)放射性物质:铯-137、碘-131等;(2)其他危害物质:塑化剂、溴酸盐等。
6.2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
七、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限量7.1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1)沙门氏菌;(2)金黄色葡萄球菌;(3)副溶血性弧菌;(4)大肠埃希氏菌;(5)其他致病微生物。
7.2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限量应符合表6中的规定。
八、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8.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技术要求和卫生标准。
8.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有有害物质检测有害物质检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化学品的广泛应用,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害物质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有害物质检测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
一、有害物质检测的背景在现代社会中,有害物质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之中。
例如,重金属、化学物质、农药残留物等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此外,一些常见的生活消费品,如化妆品、食品、药物等,也存在潜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还有一些新兴的有害物质,如塑料微粒(Microplastics)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等,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通过空气、水源、食物链等途径进入我们的生活环境,对大众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二、有害物质检测的意义有害物质的检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保障人类健康:检测有害物质可以减少人们暴露在潜在威胁物质下的风险,保障人类健康。
2. 保证产品质量:对生活消费品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避免潜在的健康危害。
3. 环境保护:有害物质检测可以帮助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分布,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4. 法律法规遵守:有害物质检测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三、有害物质检测的方法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目标物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 仪器分析法: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对样品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有机物质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
2. 光谱分析法:利用光学原理,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样品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快速获得样品的物质信息。
3. 生物传感器法: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目标物质产生特异性反应,并通过信号转导系统进行分析。
摘要: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原材料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介绍了G B/T 28004.1-2021《纸尿裤 第1部分:婴儿纸尿裤》的标准要求,并与老版标准G B/T 28004-2011《纸尿裤(片、垫)》进行了内容比较,对新标准中变更内容进行了着重解读,最后给出了4点新标准实施建议,以帮助相关企业及检测人员更准确、全面理解和应用新标准。
关键词:婴幼儿纸尿裤;质量;检测规则;标准;差异Abstract: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tandard of GB/T 28004.1-2021 Disposable diapers—Part 1: Disposable diapers for baby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normative reference file, terms and definitions, product classif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requirements of raw materials, judgement rules, mark, as well as pack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Meanwhil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old standard of GB/T 28004.1-2011 Disposal diapers were compared. Besides, four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tandard, which helping the relative enterprise and testing companies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standard correctly.Key words: disposable diapers for baby; quality; detection rules; standards; differencesGB/T 28004.1《纸尿裤 第1部分:婴儿纸尿裤》新旧标准比对解析⊙ 常生1吴波伟2单学蕾1曾双穗3郭爱莲1(1.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2.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 511447;3.绍兴方圆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Comparison and Analysis between New and Old Standards of GB/T 28004.1Disposable Diapers—Part 1: Disposable Diapers for Baby⊙ Chang Sheng 1, Wu Bowei 2, Shan Xuelei 1, Zeng Shuangsui 3, Guo Ailian 1(1.Tianfang Standard Testing & Certification Co., Ltd., Tianjin 300308, China; 2.Guangzhou Inspection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Guangzhou 511447, China; 3.Shaoxing Fangyu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中图分类号:TS77; TS761.6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9211(2022)10-0014-05常生 先生硕士,工程师;从事纸制品、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研究。
最新的检测标准规范文件根据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检测标准规范文件,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前言本文件旨在为各类产品提供统一的检测标准,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在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等。
三、检测原则1. 客观性:检测结果必须基于客观事实,不受主观偏见影响。
2. 公正性:检测过程必须公正无私,保证所有参与方的利益。
3. 透明性:检测标准和结果应向所有利益相关方公开。
4. 可追溯性:检测数据应有完整的记录,便于追溯和复核。
四、检测标准1. 安全性检测: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法规,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等。
2. 性能检测:产品性能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性能标准,包括耐用性、稳定性、效率等。
3. 环保检测: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兼容性检测:产品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现有系统或设备无缝对接。
5. 可靠性检测: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检测方法1.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的专业设备对产品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2. 现场检测:在产品使用现场进行检测,以验证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3. 第三方检测: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检测流程1. 样品准备:按照规定准备检测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检测计划制定:根据产品特性和检测标准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
3.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计划进行各项检测,记录详细的检测数据。
4. 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5. 报告编制: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结果、分析结论等。
七、质量控制1. 原材料控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国家认可实验室引言国家认可实验室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具备独立的实验室设施和认可资格。
这些实验室被严格甄选和授权,以确保其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和可靠性,可提供可靠的测试、分析和评估结果。
一、国家认可实验室的定义国家认可实验室是依据国家或地区相关法规和管理规范,通过严格的评估和认证程序获得认可资格的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致力于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独立、客观和可靠的测试和评估服务。
国家认可实验室的认可标准可能会因国家而异,但一般都包括实验室设施、技术能力、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等方面。
二、国家认可实验室的重要性1. 保障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国家认可实验室的存在,可以对生活中的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消费品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
这些实验室能够检测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2. 促进工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认可实验室在支持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测试和测量服务,这些实验室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同时,它们还可以为新产品开发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和评估,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升级。
3. 维护国家的声誉与利益国家认可实验室可以在国际间增加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
具备国际认可的实验室可以为国家作出准确的测试和评估,在国际贸易和质量认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可靠的测试结果,国家认可实验室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声誉与利益,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和信任。
三、国家认可实验室的认证和管理国家认可实验室的认证和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认证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申请和评估实验室首先需要向相关的认证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详细的资料和证明材料。
认证机构将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审查和评估。
2.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认可实验室需要建立和实施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采购和管理设备、培训和管理人员,并进行内部审核和不断改进。
1。
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2.GB/T21784。
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 3。
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4。
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5。
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6.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7.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8.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9.GB/T28211—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10。
GB/T28212-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冷凝管;11。
GB/T28213—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培养皿;12。
GB/T22362-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瓶;13。
GB/T22067—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广口烧瓶;14。
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15.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16.GB4793。
7-200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实验室用离心机的特殊要求;17.GB12803-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18。
GB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19.GB12808—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20。
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21.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22。
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23。
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24。
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25。
GB/T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26GB/T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27。
GBT12809-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则; 28.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29。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T28211-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T28212-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冷凝管;T28213-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培养皿;T22362-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瓶;T22067-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广口烧瓶;T11165-2005实验室pH计;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实验室用离心机的特殊要求;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实验室玻璃仪器瓶;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T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26GB/T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则;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球形磨砂接头;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实验室玻璃仪器:双口、三口球形圆底烧瓶;实验室玻璃仪器:磨口烧瓶;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理化仪器类化学分析滤纸;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电导率仪试验方法;实验室pH计;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直流磁电系检流计;质谱检漏仪;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密度计的结构和校准原则;空气离子测量仪通用规范;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游标、带表和数显深度卡尺;高效液相色谱仪;值测定用复合玻璃电极;实验室离心机通用技术条件;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术语;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质谱分析方法通则;游标、带表和数显万能角度尺;分子吸收光谱法:术语;液相色谱法术语:柱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手动脂肪测定仪;微生物类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标志;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的标志;显微镜,放大率;显微镜,物镜;生物显微镜;显微镜,目镜;显微镜,聚光镜;培养皿;天平扭力天平;砝码;非自动天平杠杆式天平;架盘天平;实验室安全篇GB/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T27476的本部分规定了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安全的通用要求。
家具甲醛检测国家标准家具甲醛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甲醛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因此,国家对家具甲醛含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标准制定,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根据国家标准,家具甲醛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样检测,在家具生产企业、销售场所等地点,对家具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产品的甲醛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实验室检测,将抽样的家具产品送往合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通过科学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准确测定家具中甲醛的含量。
3. 标准制定,国家对家具甲醛含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包括甲醛释放量的限制、检测方法的规定等,以保障消费者购买到符合安全要求的家具产品。
4. 监督抽查,国家质检部门对市场上的家具产品进行定期的监督抽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下架处理,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5. 宣传教育,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向消费者宣传家具甲醛检测的重要性,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家具产品时要关注甲醛含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家具甲醛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在购买家具产品时,应关注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避免购买甲醛超标的家具产品,以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
同时,家具生产企业也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甲醛含量符合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家具产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减少家具甲醛的危害,比如定期通风、选择绿色环保的家具产品等。
只有消费者、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保障家具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家具甲醛检测国家标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家居环境。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是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则。
以下是一个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的示例:
1. 定义和分类:
有毒、有害物品指的是那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品、物质或生物制剂。
根据危害程度,可以分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等不同类别。
2. 贮存和使用:
2.1 实验室必须设立专门的物品存放区域,对有毒、有害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并按照相应标识进行贴标。
2.2 存放区域必须远离食品、药品等易受污染的物品,并配备相应的通风设备和防火设备。
2.3 在使用有毒、有害物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面具、护目镜等,并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 采购和管理:
3.1 实验室必须有专门负责采购和管理有毒、有害物品的人员,并建立相关档案。
3.2 采购时必须了解物品的危害性和安全操作要求,并确保供应商提供相关的安全说明书和证书。
3.3 实验室必须定期对有毒、有害物品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及时处理过期、损坏或变质的物品。
4. 废弃物处理:
4.1 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交付。
4.2 涉及有毒、有害物品的废弃物必须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或随意排放。
4.3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安全处理程序。
以上是一个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的基本内容,具体规程还需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和执行科学的管理规程可以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CMA产品检测是指对商品进行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CM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中国的国家认可机构,负责认可机构、检测实验室和认证机构的资质。
CMA产品检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标准:CMA产品检测通常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进行。
国家标准是由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涵盖了各类产品的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和要求等。
2.行业标准:有些行业或特定领域可能还会制定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是在国家标准
基础上提出的。
CMA产品检测也可能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进行。
3.法规要求:针对某些特定产品,政府可能会制定法规要求,规定了产品的质量、安全性
能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
CMA产品检测需要遵守这些法规要求进行测试。
4.技术规范和测试方法:CMA产品检测一般需要参考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测试方法,这些
规范和方法通常由专业组织、标准化机构或行业协会制定,用于指导产品质量检测。
5.客户要求:CMA产品检测可能还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特定检测项目或测试流
程。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特定的技术规范、性能指标或其他需求。
CMA产品检测依据以上多个方面的标准、法规和要求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这样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产品的合规和市场竞争力。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环境安全,预防实验室中的有毒有害物品对人身、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保障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中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使用、管理和处置。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放射性等性质,对人身、设备和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物质。
第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五条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责任人,对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购买、储存、使用、管理和处置负责。
第六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并完善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制度、规程和操作规范,组织有毒有害物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第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时,应遵守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规定,做到规范操作、妥善保管,确保安全。
第八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管理人员应熟悉有毒有害物品的性质和特点,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经验,并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三章储存与使用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有毒有害物品应存放在专用储存柜或专用仓库内,储存柜或仓库应具备防火、防爆、防腐蚀等性能。
(二)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良好的条件,不得存放与有毒有害物品不相符的物品。
(三)储存柜、仓库应标有明显的标示,标明有毒有害物品的种类名称、危险性质、储存日期等信息。
(四)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符合防火、防爆、防腐蚀等要求的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
第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前,应仔细阅读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说明书,熟悉物品的危险性质、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实验室标准大全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与耗材标准1.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2.GB/T21784.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3.GB/T21784.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4.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5.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6.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7.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8.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9.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10.GB/T28211-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11.GB/T28212-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冷凝管;12.GB/T28213-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培养皿;13.GB/T22362-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瓶;14.GB/T22067-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广口烧瓶;15.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16.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17.GB4793.7-200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实验室用离心机的特殊要求;18.GB12803-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19.GB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20.GB12808-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21.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22.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23.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24.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25.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26.GBT12809-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则;27.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28.GBT14149-1993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球形磨砂接头;29.GBT15723-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30.GBT15724-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31.GBT15725.4-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双口、三口球形圆底烧瓶;32.GBT15725.6-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磨口烧瓶;33.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34.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35.GBT21784.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理化仪器类1.GBT1914-2007化学分析滤纸;2.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GBT11007-2008电导率仪试验方法;4.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5.GBT12519-2010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6.GBT13743-1992直流磁电系检流计;7.GBT13979-2008质谱检漏仪;8.GBT16631-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9.GBT17764-2008密度计的结构和校准原则;10.GBT18809-2002空气离子测量仪通用规范;11.GBT21186-2007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2.GBT21187-200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3.GBT21191-2007原子荧光光谱仪;14.GBT21388-2008游标、带表和数显深度卡尺;15.GBT26792-2011高效液相色谱仪;16.GBT27500-2011pH值测定用复合玻璃电极;17.GBT30099-2013实验室离心机通用技术条件;18.GBT30430-2013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19.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20.GBT4946-2008气相色谱法术语;21.GBT6040-2002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22.GBT6041-2002质谱分析方法通则;23.GBT6315-2008游标、带表和数显万能角度尺;24.GBT8322-2008分子吸收光谱法:术语;25.GBT9008-2007液相色谱法术语:柱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26.QBT1676-1992手动脂肪测定仪;微生物类1.GBT22056-2008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标志;2.GBT22058-2008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的标志;3.GBT22059-2008显微镜放大率;4.GBT2609-2006显微镜物镜;5.GBT2985-2008生物显微镜;6.GBT9246-2008显微镜目镜;7.GBT9247-2008显微镜聚光镜;8.QBT2296-1997培养皿;天平1.GBT25106-2010 扭力天平;2.GBT4167-2011 砝码;3.GBT4168-1992 非自动天平杠杆式天平;4.QBT2087-1995 架盘天平;实验室安全篇GB/T 27476.1-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T27476的本部分规定了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安全的通用要求。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负责人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实验室应建立清晰的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区域,确保物品分类明确、储存有序。
第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与专业人员合作,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对新购入的有毒、有害物品,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鉴定,在获取必要的安全数据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二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与标识第十条有毒、有害物品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以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十一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标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并应清晰可见。
第十二条有毒、有害物品的标识应包括名称、危险性描述、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应使用明显的标志。
第十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和标识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三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设定在特定的地点,并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包括安全柜、通风装置等。
第十六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采取相应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不发生泄漏和扩散。
第十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清洁、整齐,并应定期清理和消毒。
第十八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建立相应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物品的合理使用和消耗。
第十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国家标准《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组成和含量表示方法的基本要求》编制说明一、制定标准的意义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日益广泛,它们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同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全球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监管电子电气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有害物质、能耗等问题。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在一些国家、地区或政府组织的法令中已经进行限制,例如欧盟的RoHS指令、美国加州的电子废弃物循环法令、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
为了能够进行更有效的回收处理,回收处理机构必须清楚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情况,另外产品的生产商也有义务将产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以及分布情况告知最终用户及回收处理机构。
同样生产商也必须从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处获得这些有用的信息,因此制定一个几方都能接受的有害物质材料声明非常必要。
本标准旨在提高企业进行产品材料调查时调查内容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有利于材料声明内容在供应链上更通畅更有效地传递,提高经济效率。
国内目前正缺乏此种最基础的材料声明相关标准,因此首先转化IEC/TC111制定的IEC 62474《电工行业或用于电工行业的产品材料声明》具有重要意义,转化后的国标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材料声明的基本指导,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制定材料声明其他标准提供基础。
二、简要工作情况根据《国标委综合[2005]?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下达了《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组成和含量表示方法的基本要求》国家推荐性标准的制订任务,立项号为20051009-T-469。
2007年10月IEC/TC111/WG1正式发布IEC 62474的CD一稿,标准起草组也就正式启动国标的制定工作。
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信息与工业部化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欧洲电气电子行会北京办事处、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单位参与了标准起草工作。
国家标准《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对消费类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有限制要求,如欧盟的RoHS指令、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因此,国内对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需求急剧增长,全国各类相关的化学检测实验室应运而生。
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各实验室的人员配置、仪器装备、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情况良莠不齐,而实验室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
因此,制订一部规范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的国家标准具有重大意义。
二、简要工作情况
根据《国标委综合[2007]100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向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下达了《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国家推荐性标准的制订任务(项目编号:20075326-T-469)。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于2008年4月和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签订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任务书,正式启动标准项目制订工作,并于2008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标准制订第一次工作会议。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中心、中认英泰(苏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昆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深圳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Intertek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单位参与了标准起草工作。
本标准的草案是在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认证评价技术及示范”-子课题7“建立有毒有害物质示范认证机构和试验室的规范”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来的,后经标准起草组多次讨论修改,于2008年7月形成标准讨论稿。
2008年8月14标准起草组在北京召开标准研讨会并邀请了TC261实验室工作组的部分专家,会上,TC261实验室工作组专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标准起草组采纳专家的大多数意见,调整了标准的结构,突出了标准的新意,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的制订思路和主要技术内容
1、标准制订思路
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必须满足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特点,对GB/T27025-2008进行的补充和细化,尽量避免与GB/T27025-2008重复的地方。
本标准规定了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过程的关
键环节,如人员、设施与环境、样品制备、检测方法、记录和测试报告、质量控制等方面,实验室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标准的结构也是按照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来安排的。
消费类产品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本标准中所指的消费类产品是指电子电器产品、日用纺织品、玩具、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等5大类产品。
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1)人员资质方面,由于从事化学检测的特殊性,对试验检测人员的视觉和嗅觉能力作出要求。
(2)对于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样品的拆分、制备和前处理尤其重要,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标准对样品的制备过程进行了规范。
(3)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使用化学试剂和相关的标准物质十分频繁,本标准第9章对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采购和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4)本标准第13章是对GB/T27025-2008在记录和测试报告方面要求的重要补充。
13.1和13.2条对技术的基本要求,技术记录应该包括的16项信息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目前,实验室承担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很多情况都需要进行符合性判定,因此,在试验存在不确定度的情况下对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判定以及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表达尤其重要。
本标准13.3和13.4条分别对检测结果与规定限量的符
合性判定和检测报告进行了详细规范。
(5)本标准列出了4个资料性附录,附录A是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常用设备一览表,通过此表可全面了解该类实验室的设备情况;附录B——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校准周期和期间核查,此附录对实验室仪器的校准和期间核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附录C——基础设施设计要求,此附录是通过研究了大量国外优秀实验室建设调研资料,并结合上海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址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浓缩提炼而成。
附录C给出了一个实验室从平面布局、通风、给排水、气体管道、电气、安全消防等各个环节应该考虑和注意的事项;附录D——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采用了信息管理系统,此方面的规范性资料却比较缺乏,本附录简要介绍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建立和实施,为相关实验室该方面的管理提供一个规范性资料。
四、标准的验证和应用
由于此标准草案是由“十五”攻关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提炼而来,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已经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检研究院、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纺检测中心、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中认英泰(苏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等7家实验室进行了验证。
对于修改后的部分标准内容将继续在上述实验室进行验证工作。
本标准可应用于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也可作为认可机构对此类实验室认可的依据。
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标准起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