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一年级语文教案第7课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7
聋语文第六册第七课《我的家乡》执教人:覃琳教学要求:1、正确观察课文插图,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2、会用“哪里的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一、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看一个好朋友的家乡。
板书课题:《我的家乡》。
学生自读课文。
二、教学新课:(一) 请回答: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强调学生要说完整的句子)(二)第一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数一数第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强调学生用笔写出序号)3、思考并回答:(1)“我”的家乡在哪里?(2)它是个怎样的村子?4、总结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5、指导朗读。
(三)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这一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4、思考:村子的前面有些什么?根据回答板书5、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图文对照,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6、指导朗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
2、村子的后面是什么?山坡上种着什么?3、秋天,果树上结满了什么果子?4、树上的柿子像什么?5、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1、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讲什么?第二句讲什么?3、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
四、小结:今天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月亮湾这个村庄的美丽。
那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她美丽吗?五、课堂总结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六、作业1、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7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村子前面:小河石桥河水小鱼鸭子月亮湾村子后面:满山果树苹果梨柿子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村子。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汉语拼音第7课(z c s)》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拼音字母z/c/s的发音和正确书写。
2.能够辨认词语中的z/c/s发音。
3.能够正确拼读包含z/c/s的汉字和词语。
4.培养学生对拼音字母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拼音字母z/c/s的发音和书写。
2.辨认词语中的z/c/s发音。
三、教学难点1.区分z、c、s三个发音的不同之处。
2.能够正确拼读包含z/c/s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学生拼音练习册。
3.黑板、粉笔、拼音字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拼音字母,并复习发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内容。
2. 学习拼音字母z(10分钟)•带领学生学习拼音字母z的发音和书写。
•搭配图片、词语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
3. 学习拼音字母c(10分钟)•继续学习拼音字母c的发音和书写。
•与z进行对比,突出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记忆。
4. 学习拼音字母s(10分钟)•学习拼音字母s的发音和书写。
•让学生练习发音,纠正发音错误。
5. 综合练习(15分钟)•出示包含z/c/s的拼音练习题,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师生互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6. 拓展延伸(5分钟)•讨论汉字中的z/c/s发音规律。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拼音字母。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拼音字母z/c/s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拼音练习册相关习题,要求认真完成。
•要求学生每天复习拼读z/c/s相关字词。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关注错误发音的学生进行纠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都能够掌握本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拼音字母z/c/s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发音并正确书写。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第7课《青蛙写诗》的内容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基本含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辨认生字词意义。
2.灵活运用词语进行语言表达,理解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2.教学辅助材料:黑板、彩色粉笔、图片、PPT等3.教学课件:准备课件,包括课文、生字词、重点句子、问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图片或教具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导入问题或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集体阅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重点句子,并进行适当的情感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词语解释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逐渐掌握词语的含义,提高词汇积累。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语文练习让学生完成与课文相关的语文练习,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澄清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总结。
七、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默写生字词、复习课文、朗读课文等,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仅可以理解《青蛙写诗》的故事情节,还可以初步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一班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学习目标1.引导同学发觉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让同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生疏生字。
2.启发同学发觉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通过读,积累句子,稳固生字。
3.积累反义词,稳固学过的生字。
4.围绕"狡猾'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课前预备1.同学:"字词玩耍'中汉字的字卡。
2.老师: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课件。
第一、二课时〔或1.5课时〕我的发觉1.我会认。
a.认读这些汉字,去发觉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先读第一组:饿、饼,要求读准字音。
引导发觉这些字都是"食'字旁,都与"食'有关。
c.学习其次组:猴、猫,要求同上。
d.识记生字。
e.鼓舞同学自己用奇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2.我会填。
a.引导同学思考,"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b.试着加一加,看是不是加上这个字都能组成另外的字。
假如行,就对了。
再把这个字填进圆圈里。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商量〕c.拓展练习:如:"少'"工'"气'"羊'"先'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日积月累1.读读记记。
a.先读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
b.记背这两个句子。
c.鼓舞同学课后搜集、背诵这类给人以启发的句子。
2.我会写。
a.先读一读"冷'"热',想想这两个字是相反的意思,再说出另外五个字的反义词。
b.把这五个意思相反的字分别写进对应的田字格里。
提示同学留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姿势。
3.我会读。
a.同学自读,读正确、读流利。
b.边读边想,了解大意。
c.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
第1课ɑ o e i u ü iɑ uɑ uo教学目标:1.掌握ɑ、o 、e、i 、u 、ü六个单韵母的发音方法和口型。
2.学会单韵母ɑ、o 、e、i 、u 、ü的指式。
3.学会iɑ、uɑ、uo三个复韵母的发音;会看它们的口型,会打指语。
4.认识声调符号,练习四声的读法。
5.认识与音节é相配的图画上的事物。
6.会正确书写、默写六个单韵母和三个复韵母。
教学重点:掌握ɑ、o 、e、i 、u 、ü、iɑ、uɑ、uo的发音、口型、指语,并能正确书写默写。
教学难点:掌握ɑ、o 、e、i 、u 、ü六个单韵母的发音方法及书写;认识声调符号,练习四声的读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相关字母卡片,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时间:10课时第一课时ɑ教学目标:1.掌握ɑ的发音方法和口型。
2.学会ɑ的指式。
3.正确掌握ɑ在四线格中的书写方法。
4.认识并能读写四声形式。
教学重点:掌握ɑ的发音方法,口型、指式及书写。
教学难点:ɑ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1.课堂常规训练。
2.学生拿出课本、拼音簿和笔,做好上课准备。
二、兴趣导入(约2分钟)1.今天我们去字母王国玩,那里住着许多的字母宝宝,分成三个家族,有: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
2.我们先去韵母家,打开韵母家的门,看看谁住在里面。
出示单韵母a o ei u ü。
三、学习新知(约29分钟)(一)认识ɑ1.出示图片,学习发音。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对照小镜子,看看口型及舌位。
发“ɑ”音时,口要张大,舌位要低,唇型不圆,声带颤动。
2.全班一起读。
3.指名学生读,一个一个进行辅导读。
同桌互相读,小组合作读,以多种形式互读。
4.检查读。
个别学生发不出声音时,可以将其手贴在教师喉部,让学生感觉声带的颤动,来纠正自己的发音。
(二)ɑ的指式边发ɑ音边打指式。
(三)四声练习1.单韵母ɑ出去玩,戴了四顶帽子。
认识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7课jqx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7课jqx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7课jqx]第7课jqx1.掌握声母j、q、x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2.学会j、q、x的指式。
3.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认识与音节jī、jú、qiú、qí、xiā理解音节配图表示的意义。
4.可以看看口形和踢指语。
5.掌握书写格式,会默写本课的声母,能听写本课的音节。
1.掌控声母j、q、x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2.学会j、q、x的指式。
3.掌控书写格式,可以口诀本课的声母。
4.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认识与音节jī、jú、qiú、qí、xiā理解音节配图表示的意义。
1.学会用两读音比拼读音节,重新认识与音节jī、jú、qiú、qí、xiā认知音节新闻标题则表示的意义。
2.会看口形写出音节。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与音节吻合的实物第一课时声母j1.掌控声母j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2.学会j的指式,认清形,会书写。
3.学会j与韵母卷舌的方法,可以比拼读音节jī、jú。
教学重点:学会声母j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会书写j。
教学难点:学会j与韵母卷舌的方法,可以书写j。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1.搞好课前准备工作,掏出铅笔、课本、拼音簿。
2.师生问好。
1.备考声母g、k、h说一说声母家里住着谁,他和谁一起玩?结合图片复习音节:“ɡǒu、ɡuā、kū、kòu”等。
2.阐明课题。
声母家里存有g、k、h,除了j,出具课件“j”并板书:声母j。
1.出示图片,学习发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抬高,与硬腭的前部顶紧。
气流上升到阻碍处,舌面与硬腭之间稍放松一点,让气流挤出,摩擦成因。
教师范读,学生看看口型,跟读。
2.全班一起念。
3.指名学生读,一个一个辅导读。
同桌互读,多种形式互读。
4.检查念并奖励。
特别注意:声带不跳动。
聋校一年级语文教案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廖学明聋校一年级语文iang及其相关音节教学要求:1、学会发后鼻韵母iang的音。
2、会拼读iang的相关音节,理解“枪”、“两”音节配图的意义,掌握音节的口形,会打指语。
3、掌握iang的书写格式,会正确地抄写音节。
4、区别iang和ian的发音。
教学重点:复韵母iang的发音方法、口型和指语。
教学难点:会拼读iang的相关音节。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灰太狼的图片,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拼读,并在黑板上写出音节。
带学生读拼音“huītài láng”,重点复习láng的读音。
问学生喜不喜欢灰狼到处喜羊羊,今天我们就学习和羊有关的拼音“iang”.师板书“iang”。
二、探究新知。
1、读一读。
让读能力好的学生自读,师再带读,开火车读,点名读。
板书iang的四声“iāng、iáng、iǎng、iàng”先让能力好的学生读,在带读,再指名读。
2、比一比。
出示“ian和iang”“ang和iang”两组韵母,让学生两人一组来读进行比较,再请一组学生范读,再带领学生读。
3、认一认。
板书“yang”,告诉学生“iang和ang”的发音相同,出示“羊”的图片,板书“yáng”,让学生读,带读。
4、学一学。
(1)学习音节“qiāng”, a、让学生观察,说说喜羊羊手里拿什么?b、师板书”q —iang ( )”,学生填空,拼读。
c、师带读,齐读。
(2)学习音节“liǎng”a、让学生观察图上有几只羊?(师指明二和两的意思一样。
)b、师板书“l---( )liǎng”,让学生填空,拼读。
c、师带读,齐读。
5、写一写。
a、师带学生书空写“iang”。
b、学生在拼音练习本上练习写“iang”,师巡视指导。
c、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注意看。
三、拓展延伸。
1、读复韵母iang及其四声。
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和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要尊敬国旗,尊敬师长,有远大的理想,认真学习,努力锻炼身体和热爱劳动。
2、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向学生进行学校各项常规教育。
3、仿照图画学习读书,写字和执笔的正确姿势。
4、通过观察图画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课堂常规,知道边看着老师的口形边学发音说话。
教学重点:学校各种场所的位置及用途教学难点:理解场所的位置及用途掌握手语。
教学课时:6课时第一课时(总第001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有口语的学生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
3.有口语的学生初步学会向老师和同学讲讲自己想当怎样的小学生。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
当小学生高兴吗?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光荣的。
二、认识校名、年级、班级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请有口语的学生回答)1.出示带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Xin yi shi Tiao jiao yu zhong xin xue xiao新沂市特教育中心学校2.教师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口型念。
3、学校的大门前有谁啊?(说出:有妈妈和我)我去上学了要和妈妈说什么?(说出:再见!)4.谁知道,我们的学校大门前还有谁?(说出:有老师、我)5.见到老师说什么?(记住:说老师好!)6.说一说: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
谁能连起来大声、清楚地说一遍?(请有口语的学生的讲。
)三、自我介绍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
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下。
1.示范引路。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请先学生作示范)2.同桌互相介绍。
3.介绍爱好。
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
第1课美市课直有趣(己课时)了解美术课常见工具材料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并用这些工具材料进行创作教学日标教学建议进我,以游戏或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欣赏、回忆,辨认美术作品的形式、种类以及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画家和同龄人运用哪些工具材料来表现作品。
设计几个小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和简单的模仿和练习, 学生学会正确的绘画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可以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这个小练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体会美术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如果学校在乡镇、工厂附近,能够较容易得到稻草、麦秸、线绳、谷物、塑料瓶、碎布头等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充分让它们以特殊材料的身份,加入到美术课中,增加美术课的趣味性和亲切感评价建能说出教材上的作品所使用的工具、材料2.能初步讲述自己的欣赏感受3.能寻找一些生活中的小物件进行创作。
第己课彩线连彩点(1课时)教学目标寻找身边的材料,用点和线的形式进行拼摆创作或绘画创作教学建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彩线和彩点,进行相关练习,按学习要求创作一幅“彩线连彩点”绘画作品。
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收集合适的材料,如废旧毛线、彩色绳、彩色纽扣等。
结合绘画创作,让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拼摆制作,教师可以示范一些基本的制作技法。
南和第一课相同,师生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特点,收集生活中常见且使用安全评价建议1.能观察到身边的点和线。
2.能运用点和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主动和较熟练地运用工具材料进行创作。
第彐课下雨啦(1课时)教学目标用合适的线条描绘下雨时的场景。
教学建议以观察、回忆和基本练习为主,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大胆用线条表现出来。
同时布置表现下雨场景的作业,结合欣赏与练习,让学生回忆(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构想如何表现下雨场景。
之后让学生完成创作,可以用多种形式和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表现。
还可以根据学生所画雨点的大小,将作品按从大(雨)到小(雨),或从小(雨)到大(雨)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有节奏感的《下雨啦》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