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动静脉瘘
- 格式:ppt
- 大小:18.00 MB
- 文档页数:1
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诊治的新进展1. 分型和临床表现鉴于DAVFs痿口位置和引流血管构筑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1] 。
这些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眼、颅内血管杂音、颅神经功能障碍、耳鸣、出血、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严重时甚至有发生充血性心衰的可能。
关于DAVFs的分型有几种,主要的两类分型分别以瘘口位置和引流静脉作为依据。
目前使用最多的分型是Cognard等人和Borden等人制定的分型。
这些分型的共同点是都以DAVFs的引流静脉作为区分的重点,单纯与静脉窦连接、血流为顺行的DAVFs其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微,而血流为逆流并有皮层静脉参与的DAVFs则表现出较严重的症状如颅内出血、颅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升高等。
以1995 年Cognard等人制定的Cognard分型为例[2] : I型,DAVFs位于静脉窦内,血流为顺行,症状主要为搏动性耳鸣和颅内血管杂音;n 型,DAVFs位于静脉窦内,血流为逆流入静脉窦或皮层静脉,症状以颅内出血、颅神经功能障碍等为主;m型,皮层静脉直接引流,无静脉扩张,临床症状以颅内出血为主;W型,皮层静脉直接引流,有静脉扩张,具有占位效应,临床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颅高压为主,其发生颅内出血的可能性也最大;^型,血液引流入脊髓的髓周静脉,导致椎管内静脉压升高,脊髓缺血,临床表现为锥体束征阳性。
2.介入治疗的进展DAVFs的治疗应重视个体化治疗,充分考虑到疾病的病史、血管构筑情况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其治疗原则为尽可能充分、彻底地闭塞瘘口,同时不影响正常的静脉回流[3]。
DAVFs 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外科手术、放射外科、介入治疗以及综合治疗。
区别于前两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可使栓塞材料直接到达病灶血管,闭塞瘘口,减少了一系列并发症。
随着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治疗DAVFs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高风险的DAVFs中,外科手术仅用于介入治疗无法实施的病患。
硬脑膜动静脉瘘导致双侧丘脑病变(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 是硬脑膜及其附属静脉窦、大脑镰和小脑幕发生的动静脉直接交通的一类血管性疾病, 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 DAVF可发生在脑膜的任何部位, 临床表现多样, 发生于直窦附近的DAVF可造成双侧丘脑病变, 尽管发生率较低, 但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大, 临床上不易识别, 易出现误诊误治, 文中收集DAVF导致双侧丘脑病变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报道, 结合复习文献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1临床资料1.病史:患者住院号:B0061×××, 男性, 63岁。
因“反应迟钝, 懒言少动近2个月”于2014年2月10日就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我院) 神经内科。
2.现病史:2013年12月15日起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 对答缓慢, 有时不能应答, 少语少动, 动作变慢, 表情少。
自觉反应迟钝, 计算力下降,记忆力变差, 但尚能认识家人, 睡眠时间增多, 能工作和骑车。
此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 以致生活不能自理。
2014年2月7日外院检查发现左侧胼胝体压部后方囊性病灶, 考虑脑囊虫病可能。
3.既往史:既往有背部肿物切除史, 具体病理结果不详;有高血压病和肝囊肿病史;2005年曾有脑干出血史, 7~8个月后肌力恢复。
否认肝炎、结核和伤寒等传染病病史, 否认食物过敏史。
4.个人史和家族史:生长发育正常, 有吸烟史, 否认疫源接触史, 无酗酒嗜好, 否认毒物接触史, 否认精神活性药物使用史, 否认冶游史。
否认两系三代成员有类似家族史。
5.神经科检查:神志清楚, 语速慢, 对答切题, 言语略显贫乏, 计算力和近事记忆减退, 常识有所下降。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瞳孔直径2 mm, 对光反应灵敏, 双侧上睑下垂, 右侧更明显, 眼球活动尚可, 未查及眼震, 颈项无抵抗, 四肢肌力5级, 肌张力不高, 四肢反射可引出且对称,Babinski征、Chaddock征等病理征未引出, 深浅感觉尚可。
文章编号:1003 2754(2023)01 0068 04 中图分类号:R743 doi: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017以耳鸣起病的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李 聪1, 许 平2, 刘 影1, 王丽娟1 关键词: 耳鸣; 硬脑膜动静脉瘘; 全脑血管造影; 收缩期血流流速; 舒张期血流流速 Keywords: Tinnitus; 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 Digitalsubtractangiography; Peaksystolicvelocity; Enddiastolicve locity 收稿日期:2022 09 12;修订日期:2022 12 25基金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No.YDZJ202201ZYTS139)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21)通讯作者:王丽娟,E mail:wanglj66@jlu.edu.cn;刘 影,liuying1872@jlu.edu.cn 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特殊的颅内血管畸形,是指发生在硬脑膜动脉与脑静脉窦或皮质静脉的病理性直接相通。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
本文通过对1例耳鸣起病后经超声和DSA确诊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患者,分期诊治过程进行报道,结合相关文献学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左侧持续性耳鸣1个月,突发头痛呕吐1周。
”于2020年5月13日,急诊以“脑动静脉瘘”收入院。
该患缘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左侧持续性耳鸣,休息及避免体力劳动不能改善。
患者曾于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行鼓膜、听力及声阻抗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建议前往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拒绝。
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感剧烈头痛,继而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诊行头部CTA检查提示:左侧后枕部动静脉瘘。
硬脑膜动静脉瘘金标准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简称DAVF)是一种异常的血管连接,通常出现在硬脑膜和静脉之间。
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脑部血流异常,进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和并发症。
金标准通常指的是诊断或治疗某一疾病时被普遍接受或认可的最佳方法或标准。
对于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金标准可能会根据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专家共识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与硬脑膜动静脉瘘相关的诊断和治疗金标准的一般考虑:
诊断金标准: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这是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瘘的金标准检查方法。
DSA能够清晰地显示异常的血管连接和血流动态。
2.MRI和MRA:对于某些患者,MRI(磁共振成像)和MRA(磁共振血管成像)可能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帮助评估脑组织的状况和血流情况。
治疗金标准:
1.介入治疗:对于多数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介入性治疗(如动脉栓塞、栓塞剂注入等)可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可以通过血管内径路,减少或消除异常的血流通道。
2.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病变较为复杂或介入治疗
失败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被考虑为一个有效的选择。
3.随访和评估: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和评估是关键的。
这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诊断和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时,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患者健康状况等多个因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F有一定价值。
保守疗法适用于下述病例:老年患者伴搏动性耳鸣,经不完全栓塞后症状改善者;临床症状轻微、静脉窦顺向引流通畅且无皮层静脉引流者;不同意手术以及存在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的病例等。
(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尽管有随访表明少数海绵窦区DAVF能够自愈,但大多数DAVF病例需要干预性治疗,特别是:(1)有出血史者;(2)有难以耐受的耳鸣或颅内血管杂音者;(3)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者;(4)局部压迫症状者;(5)颅内压增高者;(6)影像学存在出血危险因素(如皮层静脉引流)者。
血管内栓塞是首选治疗方式。
下述情况应分步栓塞:儿童DAVF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术中技术困难导致手术时间过长或造影剂用量过大者;多发性高流量瘘口等。
对于儿童DAVF伴严重心功能不全,首步策略是减少DAVF血流,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待病情稳定时再行进一步栓塞。
下述情况需急诊或限期栓塞:具有皮层静脉引流的DAVF发生出血时;伴多发静脉血栓或静脉迂曲扩张者;海绵窦、前颅窝或眶部DAVF伴急性视力减退者。
(三)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禁忌证1.DAVF的颈外供血动脉与颅内动脉存在危险吻合,而超选择插管又不能避开危险吻合者不应选择经动脉入路栓塞。
颅底的颅骨穿通支在颈外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之间、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构成吻合。
实施DAV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危险在于人工栓子可通过这些吻合血管进入正常血管分支,造成该血管分布区的栓塞。
颈内、外动脉吻合以及颈动脉与椎动脉的吻合,系指胚胎时期残留的神经脊供血动脉,其在成年人仍是上颈段神经的供血动脉,见表4。
表4 正常先天性血管及其分布区脑膜中动脉发出的眼动脉支(第II颅神经)海绵窦区副脑膜支(第III、IV、V、VI、VII颅神经)副脑膜支发出眼动脉支(第II、III、IV、V、VI、VII颅神经)舌下动脉残留(脑干)副脑膜支发出眼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咽小脑动脉(咽升动脉发出小脑后下动脉)寰椎前动脉残留(脑干)上述“危险动脉分支”并不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但它们限制了某些栓塞材料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