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课件【三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8
(完整版)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文档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2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一、演唱歌曲《花非花》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大垛庄小学音乐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3.唱旋律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 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 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 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
促进提高。
四、全班合唱歌曲,结束课程第二课时 2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难点:赏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范文三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导入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协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个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个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协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个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相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能够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小学音乐《愉快的梦》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想象梦境中美好的生活。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优美、明亮、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目标:能够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愉快的梦》并表演。
教学难点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并学为歌曲伴奏,能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手风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组织教学1、播放欢快的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旋律中以律动的方式感受喜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2、在音乐启发下,学生用亲切、欢快的、自然地声音与老师互相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说梦:利用媒体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2、听梦师: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爱做梦,请你猜猜看,她是哪个国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图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呢?第二次聆听本课歌曲,让学生细细聆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梦见了什么?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一个愉快而神奇的梦。
那么他梦到了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他的梦乡……(三)巧引知识,突破难点(1)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感受并评价。
(2)复习巩固:引导学生说出所学过的拍子及含义和强弱规律(大屏出示所学过的拍号)如果回答正确,多媒体画面出现“卡通笑脸”,语音提示“你真行”,给学生发一个小贴贴,鼓励学生。
(3)导入新知识点:6/8拍,教师讲解6/8强弱规律及拍子特点与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4)讲解6/8拍和3/4拍的异同点,并出示媒体,选择合适的感情术语为歌曲标上。
活泼的()雄壮有力的()忧伤的()抒情优美的()(5)多媒体出示所学歌曲视频,教师带领带着学生用6/8拍子强弱特点拍手。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第一课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二、综合训练三、欣赏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歌唱和欣赏合唱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二、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贯唱法与八度大跳音程唱法。
[教材分析] 一歌曲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群创作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二段体节构。
第一部分是齐唱,共六个乐句,其中第一与第二乐句,第三与第四乐句,第五与第六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使歌曲富于动力,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展示了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综合训练发声练习曲是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曲调的二度模进。
三句旋律都是从音阶的前五个音上下级进后接以把度大条,八度大跳均有跳音记号,仅用 LA 发声,显的轻快、活泼。
三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 1942 年。
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讲术一个动人的故事。
1 / 3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
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在教学时有感情的歌唱,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二声部演唱的准确与和谐。
[教学难点] 综合训练的发声练习,演唱时要注意音乐的流畅与弹跳。
[教学构想] 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
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情简析] 通过欣赏和歌唱本课二首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领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六年级下册学生研究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材本教案以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依据,全书共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音乐主题和内容。
教学内容单元一:音节与音乐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音符和节拍,并能够正确地演奏简单的节奏。
研究目标- 能够辨认不同的音符符号,并了解其音长和音高的不同含义。
- 能够正确地演奏单调的音乐节奏,并与其他同学协调合作。
教学活动1. 听音乐,感受节奏: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节奏,并让他们尝试跟随节奏拍手或跺脚。
2. 认识音符:通过展示不同的音符符号,让学生研究如何辨认和理解它们的含义。
3. 演奏节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奏,让他们按照指定的节奏演奏简单的乐曲。
单元二:民族音乐本单元介绍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并对传统乐器有基本的认识。
研究目标-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和特色。
- 了解并能够演奏一种传统乐器。
教学活动1. 听取自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播放一些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国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2. 了解传统乐器:介绍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等,并让学生研究其基本演奏方法。
3. 小组合奏: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传统乐器,研究并合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教学评价为了准确评价学生在音乐研究中的表现,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表现,给予定量和定性评价。
- 学生的作品和演奏:学生的个人或小组作品和演奏将得到评分和评价,以考察他们的技能和理解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表演音乐。
请各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要求,灵活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祝愿大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1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各地民歌。
(二)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三)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三、教学重点:欣赏各类型的民歌。
四、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五、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歌。
(二)欣赏民歌《看秧歌》、《小放驴》(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教学重点:感受民歌风格。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VCD民歌片段欣赏并导入“民歌”。
(二)民歌:自学课本关于民歌的介绍。
(三)民歌欣赏:1、民歌介绍。
(略)2、欣赏:《看秧歌》。
(1)结构:序奏、四个小段、尾声。
(2)启发学生自创图谱表示民歌结构。
(3)欣赏要求:按课本要求进行。
3、欣赏《小放驴》。
(1)欣赏全曲:①结合放映有关介绍河北景色的VCD,视觉和听觉结合,加强感受。
②图谱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介绍地秧歌“跑驴”,帮助了解作品敞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4、欣赏《大起板》:①、简介。
(见课本内容)②、欣赏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情绪特点。
③、视听结合,着重感受弦乐器音色的柔美与细致。
5、欣赏《沂蒙山小调》①、介绍小调的特点。
②山东民歌。
③、欣赏,了解这种民歌的节奏特点及乐曲的情绪。
第一单元xx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二声部合唱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3.唱旋律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
促进提高。
四、全班合唱歌曲,结束课程第二课时2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难点:赏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二、欣赏歌曲。
1.介绍“xx”xx。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课题爱满人间第1课时教学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预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设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目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标重1. 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难2.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点准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
个性化修改备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预趣。
设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教2、节奏练习与3、唱旋律学4、有感情的演唱。
的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过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程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
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第一单元课题爱满人间第 2课时教学容欣赏歌曲《欢乐颂》。
预设目标准录音机、磁带个性化修改备一、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预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设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与二、简介《欢乐颂》学《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思想的集中表现,的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过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程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三、欣赏合唱《欢乐颂》。
第一单元课题爱满人间第 3课时教学容学习歌曲《爱的人间》预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设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音乐科教学教案第一课青春放歌(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唱祖国》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演奏的能力。
二、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对歌曲情绪的处理及对个别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有条件可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新授教学:1、先请同学演唱该曲。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同学演唱所存在的问题:如节奏或情绪等。
3、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C: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D:师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应唱的坚定有力、富有感染力。
如:“祖国”“家乡”“人民”。
(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4、巩固训练,掌握歌曲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四、音乐知识1、二段体A + B2、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五、总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拉起手》教学目标: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六年级课件【三篇】导读:本文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六年级课件【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舞剧之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花香鼓舞》。
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花香鼓舞》,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江南音乐风格,并能举出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
2、哼唱歌曲《花香鼓舞》,3、了解舞剧《小刀会》。
教学过程:1、分辨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师:同学们学习了很多音乐,你们有没有发现,许多音乐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流畅优美,有的很粗犷,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两段你们很熟悉的音乐,请同学们谈一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猜一猜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学生欣赏《茉莉花》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并谈感受。
师:为什么这两首歌曲给人的感受是那样的不同呢?这就是因为音乐的风格不同。
导入欣赏歌曲《花香鼓舞》。
2、欣赏歌曲《花香鼓舞》。
听后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和哪首歌曲的旋律有些相似?师出示“旋律对照谱”,唱一唱。
3、讲解舞剧《小刀会》。
4、再听。
5、小结。
教学随笔:感受江南的音乐风格,了解舞剧《小刀会》的剧情。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欣赏管弦乐合奏《快乐的女战士》。
教学目标:1、用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2、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有一定的联想,记忆第一乐段主题。
教学过程:1、感受歌曲《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军民团结一家亲》不同的音乐情绪。
师:歌中唱了什么?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2、介绍舞剧《红色娘子军》。
3、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舞剧第四场中《斗笠舞》的配乐,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第兵的情感。
学生观看舞蹈片段。
学生视唱歌曲。
视唱书中黎族民歌《五指山歌》,想一想,《军民团结一家亲》和它有什么联系?学生视唱《五指山歌》并回答书中问题。
学生演唱歌曲。
3、欣赏《快乐的女战士》。
师:在舞剧的第中场中,还有一段《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快乐的女战士》,听一听,它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联系?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课件【三篇】【《歌声与微笑》】【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导入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课后反思】《爱的奉献》【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2、欣赏合唱《欢乐颂》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
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
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3、器乐演奏(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
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课后反思】【《欢乐颂》】【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欢乐颂》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
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
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说演弹唱》】【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
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
(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课后反思】《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内容】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欣赏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
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的景象。
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所在。
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
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说。
(2)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论,谈感受。
c随录音学唱前四句,并做课本上的练习。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