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安全概论总结

化工安全概论总结

化工安全概论总结

化工安全概论总结

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

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

化工装置紧急状态:(1)运转失灵(2)故障(3)异常(4)事故(5)灾害

化学物质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贮存和加工物质的性质、应用的设备以及所属的过程。规模常不是决定的因素。

危险化学品分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物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

爆炸品:是指在受热,受压,撞击等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

压力急剧上升而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照成破坏的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实质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其状态条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略) 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又遇见其危险性已列于替

他类别的液体.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分为3类:闪点低于-18℃的为低闪电液体闪点在-18℃~23℃的为中闪电液体闪点在高于23℃的为高闪电液体

易燃固体:是指然燃点低,对热,打击,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含已列入爆炸品的固体自燃物品: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并放出热量,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要火源既能燃烧或爆炸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有毒物质:是指进入机体并累计到一定量后能与体液或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

或破坏集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续性病变,乃至危机生命的物品

反射性物品:是指反射性比活度大于74000BP※kg-1的物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等物品亦能照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即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

现可见坏死现象,或者温度在55度时,对20号钢的表面年平均腐蚀速度超过6.25mm

的固体或液体.

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分为3类:(1)闪点低于-18℃的低闪点液体;(2)闪点在-18℃~23℃的中闪点液体;(3)

闪点在23℃~61℃的高闪点液体。易燃物质的性质:

1.闪点:易挥发可燃物质表面形成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2.着火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开口容器中可以点燃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一般高于闪

点。3.自燃温度:自燃温度是在没有火花和火焰的条件下,物质能够在空气中自燃的最低温度。他不低于

且通常远高于燃烧上限对应的温度。4.蒸汽相对密度:蒸汽密度与空气密度之比。其值大于1时,泄漏后趋向于集中至接近地面。≤0.9的可燃气体,可能积在建筑物的上层空间,引起爆炸。

5.熔点:固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温度。熔点指示出了室温下为固体的易燃物质成为易燃液体的温度。6.沸点:沸点可表征物质的挥发性,是易燃液体所包含的火险的直接量度。沸点越低的物质,气化

越快,易迅速造成事故现场空气的高浓度污染,且越易达到爆炸极限。7.分子式:在缺少物性信息的情况下,物质的分子式可以提供物质火险的线索8.爆炸范围:也称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用可燃烧蒸汽或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表示,是可燃蒸汽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引爆源引爆既能发生爆炸或者燃烧的浓度范围.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表示.9.蒸发潜热:混单位质量的液体完全汽化所需要的热量.

10.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25度的氧中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易燃物质的类别“0”:不能燃烧的物质;“1”:必须预热方能引燃的物质;“2”:必须适度加热或暴露在相当高的环境温度中方能引燃的物质;“3”:在任意环境温度下都能引燃的液体和固体;“4”:在常温大气压下能够迅速或完全汽化,或容易分散到空气中,且容易燃烧的物质。易燃物质的火险等级

“0”:无危险;“1”:闪点在60℃以上;“2”:闪点在38~60℃之间;“3”:闪点在38℃以下,而沸点在38℃以上;“4”:闪点在38℃以下,沸点也在38℃以下。毒性物质的类别(按照物理状态):

(1)粉尘:固体粒子。除非有静电作用,粉尘一般不絮凝,粉尘在空气中不扩散,但在重力影响下沉降。(2)烟尘:气态物质冷凝产生的固体粒子,烟尘会发生絮凝,有时会凝结。

(3)烟雾:悬浮液滴。

(4)蒸气:固态或液态的物质的气体形式,通过增加压力或降低温度可使其变回原态。(5)气体:只有通过增加压力和降低温度的复合作用才能变至液态或固态。临界限度:所有工人日复一日地重复暴露而不会受到危害的最高浓度。

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的数值划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类。

美国科学院将毒性物质危险划分为5个等级,是根据物质的半致死剂量LD50值划分

第三章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一级危险:在正常条件下不会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只有触发事故时才会引起损伤、火灾

或爆炸。二级危险:是在一级危险失去控制后发展成的,会造成人身或财产的直接损失。

三道防护线:(1)第一道防护线:为了解决一级危险,并防止二级危险的发生。(2)第二道防

护线:当二级危险发生时,将人身和财产损失降至最小程度。(3)第三道防护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提供有效的急救和医疗设施,使受到伤害的人员得到迅速救治。

在工厂的布局和规划中可考虑:

(1)根据主导风的风向,把火源置于易燃物质可能释放点的上风侧;为人员、物料和车辆的流动提供充分的通道等。

(2)把最危险的区域与人员最常在的区域隔离开;在关键部位安放灭火器材等。需注意的是,工厂定位除考虑以上因素外,考虑的更多的是经济问题。工厂选址的安全问题

(1)隔开距离,把厂址选择在一个孤立地区。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可以依据主导风,把工厂置于社区的下风区。

(2)临近有释放毒性或易燃气体的工厂,则建在其上风侧。

(3)地形方面,厂区内不应有低洼地,否则会形成毒性或易燃蒸气或液体的积聚。工艺流程图绘制是化工厂设计初始阶段的工作。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是从基本的过程计算开始

的。工艺流程图是描述过程的主要文件,它表示出了主要设备、主要物流路线和

控制点。

方便的子区间划分是:反应、分离、贮存

管线配置图是指管路和仪表的线路图,又称工程线路图,是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工作文件过程物料可以划分为过程内物料和过程辅助物料两大类型

在过程设计中,需要汇编出过程物料的目录,记录下过程物料在全部过程条件范围内的有关性质资料,作为过程危险评价和安全设计的重要依据。间歇和连续两种过程方式的比较

(1)间歇过程各操作单元之间易于隔绝,单元设备过程物料持有量较大。连续过程各操作单元连通,过程物料持有量较少。

(2)间歇过程劳动强度较大,紧急情况下操作者有较多的机会介入。连续过程更多地依靠自动控制;

(3)间歇过程产物纯度容易控制,过程物料易于识别。连续过程不稳状态或周期性波动(如开车或停车)较少;

(4)间歇过程有详尽的指令和操作规程,可以减少操作失误或设备的损坏。连续过程的容器或设备很少需要清洗,不稳态的物料输入也较少;

(5)间歇过程有较长的暴露时间。在连续过程中,有潜在危险的中间体无须贮存加工。单元中大多数塔器、筒体、换热器、泵和主要管线成直线狭长排列。

非直线排列设施:单元的其他组件,如控制室、压缩机、反应器、溢流槽、加热炉等,可以设置在直线排列的两边

管线配置的防泄漏设计工厂化学品的主要泄漏与以下各项成比例:(1)管线的长度;(2)排放口的数量;(3)管线的复杂性。第四章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

发光、发热、氧化反应。燃烧的四个要点:可燃物质存在;助燃物质存在;发生氧化反应;伴有发光发热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质;(2)助燃物质;(3)点火源闪点愈低,愈危险

处于蒸气或其他微小分散状态的燃料和氧之间极易引发燃烧排除潜在火险对于防火安全是重要的

火源:(1)明火(2)电源(3)过热(4)热表面(5)自燃(6)火花(7)静电(8)摩擦

在火灾中,防止火焰扩散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罐都应该设置通往安全地的溢流管道燃烧形式:

1.均相燃烧和非均相燃烧。

均相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间的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非均相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并非同相2.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

3.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按照燃烧起因,燃烧可分为闪燃、点燃和自燃三种类型。闪点、着火点和自燃点分别是上述三种燃烧类型的特征参数。燃烧类别:

A类燃烧:定义为木材,纤维织品,纸张等普通可燃物质的燃烧

B类燃烧:定义为易燃石油制品或其他易燃液体,油脂等的燃烧.C类燃烧:定义为供电设备的燃烧火焰温度即为燃烧温度。可燃物质的焓值越大,燃烧时温度就越高,燃烧蔓延的速度就越快。

管道中气体的燃烧速率与管径有关。当管径小于某个小的量值时,火焰在管中不传播。若管径大于这个小的量值,火焰传播速率随管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管径增加到某个量值时,火焰传播速率便不再增加,此时即为最大燃烧速率。

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固体燃烧速率,一般要小于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的燃烧速率还取决于燃烧比表面积,即燃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燃烧速率越大,反之,则燃烧速率越

小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爆炸是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1.按爆炸性质分类

(1)物理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物理爆炸后均不发生变化(2)化学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2.按爆炸速度分类:(1)轻爆(2)爆炸(3)爆轰

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第五章

毒性物质: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到一定量后,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发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陈志危及生命的物质。

中毒:有毒物侵入机体而导致的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

职业中毒:工业生产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毒性物质的毒害作用是有条件的(数量、形态、作用条件)。一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成为毒物。

剂量--响应关系:毒性物质在一组生物体中产生一定标准作用的个体数。刺激性气体:氯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窒息性气体:CO、HCN、H2S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1、碳链长度:饱和脂肪烃类的麻醉作用随碳原子增加而增强;支链取代直链,毒性减弱;成环。毒性增强。

2、不饱和程度越高,毒性越大。

3、对称程度越高,毒性越大;对>间>邻;顺式>反式

4、氢取代基团使毒性增加

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溶解性、挥发性、分散度;越大,毒性越大。

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浓度、时间、温度、劳动强度、联合作用。现场抢救:呼吸复苏术与心脏复苏术同时进行。急性职业中毒:之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高浓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急性中毒发病很急,病情严重,变化较快。

慢性职业中毒;指长时期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发病满,病程进展迟缓,初期病情较轻。

亚急性职业中毒:指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职业中毒

亚临床型职业中毒:指工业毒物在人体内蓄积至一定量,对机体产生了一定的损害,在临床

上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是前期)职业中毒特点:群发性、特异性

职业中毒诊断依据:职业史、劳动卫生调查、体格检查。

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1)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是将动物染毒实验的数据统计处理得到。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5)急性阈剂量或浓度(MLTac):一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6)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MTcb):长期多次染毒后........(7)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在慢性染毒后实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致死浓度和急性阈浓度之间的浓度差距能够反映出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差距越大,中度危险性越小。急性阈浓度和慢性阈浓度之间的浓度差距反映出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差距越大,危险性越大。

扩展阅读:化工安全概论

第四章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技术

二、燃烧要素: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1)可燃物质: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可燃物质种类繁多,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类。

(2)助燃物质: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3)点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炽热物体等。

注意: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导致燃烧必要非充分条件。上述“三要素”同时存在,燃烧能否实现,还要看是否满足量上的要求。在燃烧过程中,当“三要素”的量发生改变时,也会使燃烧速度改变甚至停止燃烧。

三、燃烧热:指单位质量的可燃物质在完全烧尽时所放出的热量。

可燃物质燃烧爆炸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压力及爆炸力等均与物质的燃烧热值有关。

2)按爆炸速度分①轻爆:物质爆炸时的传播速度为每秒零点几米至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声响

也不大。②爆炸:物质爆炸时的传播速度为每秒数十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③爆轰:物质爆炸的传播速度为每秒1000~数千米以上。爆轰时的特点是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

(2)粉尘爆炸粉尘爆炸是粉尘粒子表面和氧作用的结果。

发生条件: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危害: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3)能产生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一、生产和贮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化工生产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为五类:甲、乙、丙、丁、戊。

生产或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确定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布置工艺装置、选择电气设备类型以及采取防火防爆措施的重要依据。类别特征甲闪点类别特征1分级特征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但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性较小的场所有可燃气体或0区易燃液体蒸汽1区爆炸危险的场所2区2有可燃粉尘或10区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可燃纤维爆炸11区仅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危险的场所有火灾危险性21区的场所22区23区生产过程中,生产、使用、贮存和输送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燃性混合物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3第七节点火源的控制

点火源: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

根据产生能量的方式的不同,点火源可分成八类:明火、高温物体、电火花及电弧、静电火花、撞击与摩擦、绝热压缩、光线照射与聚焦、化学反应放热。一、明火的点燃及其控制对策

1、加热用火的控制: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如果必须采用明火,则设备应严格密闭,并定期检查,防止泄漏。工艺装置中明火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气)的工艺设备及贮罐区;在积存有可燃气体、蒸气的地沟、深坑、下水道内及其附近,没有消除危险之前,不能进行明火作业。

2、维修用火的控制: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内,应尽量避免焊割作业,必须进行切割或焊割作业时,

应严格执行动火安全规定。二、高温物体及其控制对策

所谓高温物体一般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向可燃物传递热量,能够导致可燃物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对高温物体的常见控制对策1、铁皮烟囱:应避免烟囱靠近可燃物,烟囱通过可

燃材料时应用耐火材料隔离。2、发动机排气管:在汽车进入棉、麻、纸张、粉尘等易燃物品储存场所时,应保证路面清洁,防止排气管高温表面点燃易燃物品。3、烟头:在储运或加工易燃物品的场所,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设置"禁止吸烟"安全标志,严防有人吸烟,乱扔烟头。4、焊割作业金属熔渣:在动火焊接检修设备时,应办理动火证。动火前应撤除或遮盖焊接点下方和周围的可燃物品和设备,以防焊接飞散出的熔渣点燃可燃物。

5、照明灯: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照明灯下方不应堆放易燃物品;在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场所,应选用防爆照明灯具。三、电火花及其控制对策常见的电火花有:电气开关开启或关闭时发出的火花、短路火花、漏电火花、接触不良火花、继电器接点开闭时发出的火花、电动机整流子或滑环等器件上接点开闭时发出的火花、过负荷或短路时保险丝熔断产生的火花、电焊时的电弧、雷击电弧、静电放电火花等。1、防雷电主要对策

1)对直击雷采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引导雷电进入大地,使建筑物、设备、物资及人员免遭雷击,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对雷电感应,应采取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与管道以及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的措施,以防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3)对雷电侵入波应采用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进户线接地等保护装置,预防电气设备因雷电侵入波影响造成过电压,避免击毁设备,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2、防静电火花的主要对策

1)采用导电体接地消除静电。2)在爆炸危险场所,可向地面洒水或喷水蒸气等,通过增湿法防止电介质物料带静电。3)绝缘体(如塑料、橡胶)中加入抗静电剂,使其增加吸湿性或离子性而变成导电体,再通过接地消除静电。

四、静电及其控制对策

1、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的条件:(1)空间有爆炸混合物存在;(2)有产生静电的工艺条件或操作过程;(3)静电得以积累并达到相当程度,以使介质间的局部电场被击穿;(4)静电放电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点燃能量。

2、静电控制间接措施:消除周围环境的爆炸危险性是通常采用的防爆措施,用不可燃介质取代易燃介

质,并改善加强通风条件,以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或者充填不活泼气体,以降低含氧量等措施。直接措施:适当选择材料,改革制造工艺设备和降低生产工具磨擦速度或相对运动的速度,消除杂质以消除附加静电等;接地、增湿、应用抗静电剂、采用各种静电消除器等。

第九节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一.反应温度控制

1.控制反应温度a、夹套冷却、内蛇管冷却等;b、稀释剂回流冷却c、惰性气体循环冷却

e、采用一些特殊结构的反应器或在工艺上采取一些措施。

f、加入其他介质,如通入水蒸气带走部分反应热。

2.防止搅拌中断:加料前必须开动搅拌,防止物料积存;生产过程中,若由于停电、搅拌机械发生故障

等造成搅拌中断时,加料应立即停止,并且应当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对因搅拌中断可能引起事故的反应装置,应当采取防止搅拌中断的措施。

3.正确选择传热介质1)避免使用性质与反应物料相抵触的介质2)防止传热面结垢3)传热介质使用安全二.投料控制

1、投料速度控制

2、投料配比

3、投料顺序

4、原料纯度

5、投料量

6、过反应的控制三.溢料和泄漏的控制

1、溢料控制:稳定加料量,平稳操作;在工艺上可采取真空消泡的措施,通过调节合理的真空度来消除泡沫;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加入消泡剂消减泡沫;在配料操作中可通过调节配料温度和配料糟的搅拌强度。

2、泄漏的控制:为杜绝跑、冒、滴、漏,须加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培训稳定工艺操作,提高检修质量,保证设备完好率,降低泄漏率;防止误操作。四.自动控制与安全保护装置

1、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按其功能分为以下四类:a、自动检测系统b、自动调节系统c、自动操纵系统d、自动讯号、联锁和保护系统

2、安全保护装置(1)信号报警装置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可配置信号报警装置,情况失常时发出警告,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报警装置与测量仪表连接,用声、光或颜色示警。(2)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在危险状态下自动消除危险或不正常状态。(3)安全联锁装置联锁就是利用机械或电气控制依次接通各个仪器和设备,使之彼此发生联系,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安全联锁装置是对操作顺序有特定安全要求、防止误操作的一种安全装置,有机械联锁和电气联锁。

第十节消防安全

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

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灭火剂?常用的灭火剂?

能够有效地在燃烧区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抑制燃烧或中止燃烧的物质,称作灭火剂。对灭火剂的基本要求是:灭火剂效能高,取用方便,对人体和物体基本无害,成本低廉。灭火剂的种类较多,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灭火剂等。要正确选用灭火剂?

目前,我国消防队伍装备的灭火剂种类较多,常用的有五大类十多个品种。使用时只有根据火场燃烧的物质性质、状态、燃烧时间和风向风力等因素,正确选择,并保证供给强度,才能发挥灭火剂的效能,避免因盲目使用灭火剂而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和更大的损失。水灭火剂的作用是什么?

水是最广泛的灭火剂。首先,水能迅速冷却物体。其次,能隔绝空气,使燃烧窒息。当水喷到燃烧物上后,一部分水汽化成水蒸气,降低燃烧区内的氧含量。水是既经济又实惠灭火剂,但水不能扑救下列物质和设备的火灾:(1)比水轻的(如石油、汽油、苯等)能浮在水面上的可燃液体。(2)遇水能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钾、铝粉、电石。(3)熔化的铁水、钢水、灼热的金属和矿渣等。(4)高压电器设备。(5)精密仪器设备和贵重文件档案。

什么叫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流动的并具有很好防潮、防结块性能的固体粉末,又称为粉末灭火剂。目前分为两类:(1)普通干粉灭火剂(又称BC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92%)、活性白土(4%)、云母粉和防结块添加剂(4%)组成。(2)多用途干粉灭火剂(又称ABC干粉灭火剂),是由磷酸二氢钠(75%)和硫酸铵(20%)以及催化剂、防结块剂(3%),活性白土(1.85%),氧化铁黄(0.15%)组成。

干粉灭火剂平时贮存于干粉灭火器或灭火设备中。灭火时依靠加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区。当干粉灭火剂与火焰接触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将火扑灭。

干粉灭火剂的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各种非水溶性及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火灾和一般带电设备的火灾。在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可与氟蛋白泡沫联用以取得更好的灭火效果,并有效地防止复燃。泡沫灭火剂?

凡能与水混合,用机械或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称为泡沫灭火剂。泡沫是一种体积小,表面被液体围成的小泡泡群,它的密度是0.001~

0.5。由于它的密度远远小于一般的可燃、易燃液体,因此可以飘浮在液体的表面,形成保护层。泡沫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和空气泡沫两大类。什么叫蛋白泡沫灭火剂?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蛋白泡沫灭火剂是以动物性蛋白或植物性蛋白的水解浓缩液为基料,加入适量的稳定、防腐、防冻剂等添加剂而制成的。目前,蛋白泡沫灭火剂是我国石油化工消防中应用最广泛的灭火剂之一。它所产生的空气泡沫密度轻(一般在0.1~0.5之间),流动性能好,抗烧性强,又不易被冲散,能迅速在非水溶性液体表面扑灭油类火灾。但是,使用蛋白泡沫灭火剂扑灭原油、重油贮罐火灾时,要注意可能引起的油沫沸溢或喷溅。

什么叫空气泡沫?

它能够与水混合,通过机械方法产生泡沫,故也称机械泡沫灭火剂。它分为低倍数、中倍数、高倍数三种。低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中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在20~500之间。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在500~1000倍之间。其中低倍数泡沫灭火剂又分为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水成膜泡沫(又称轻水泡沫或氟化学泡沫)、合成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灭火剂等几种类型。什么叫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含有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蛋白泡沫灭火剂,称为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它与蛋白泡沫灭火剂一样,主要用于扑灭各种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和一些可燃固体火灾。广泛用于扑灭大型贮罐(液下喷射)火

灾。由于氟蛋白泡沫灭火剂中氟碳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具有抵抗干粉破坏的能力,与干粉有良好的联用性。因此,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可与各种干粉联用,且均能取得良好的灭火效果。什么叫卤代烃灭火剂?其灭火基理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卤代烷是由以卤素原子取代烷烃分子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后得到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些低级烷烃的卤代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灭火作用,这些具有灭火作用的低级卤代烃统称为卤代烃灭火剂。卤代烃灭火剂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断,

达到灭火目的。其作用是夺取燃烧连锁反应中的活泼性物质,这一过程称为断链过程或抑制过程。由于完成这一化学过程所需时间往往比较短,所以灭火也就比较迅速。

卤代烃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各种易燃液体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因为具有灭火后不留痕迹、毒性低等优点,也适应扑灭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等火灾,但不适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金属氢氧化物和能在情性介质中自身供氧燃烧的物质火灾。虽然卤代烃灭火剂效率高,但由于卤代烃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性很大,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中国消防行业在201*年前基本完成卤代烃灭火剂的替代、转换、改造工作,201*年起禁止卤代烃灭火剂和灭火器的使用。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其应用范围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以液态二氧化碳充装在灭火器内,当打开灭火器阀门时,液态二氧化碳就沿着虹吸管上升到喷嘴处,迅速蒸发成气体,体积扩大约50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喷筒内温度急剧下降,当降至-78.5℃时,一部分二氧化碳就凝结成雪片状固体。它喷到可燃物上时,能使燃烧物温度降低,并隔绝空气和降低空气中含氧量,而使火熄灭。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窒息作用,对有阴燃的物质则难以扑灭,应在火焰熄灭后,继续喷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当燃烧区域空气含氧量低于12%,或者二氧碳的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由于二氧化碳不导电,不含水分,灭火后很快散逸,不留痕迹,不污损仪器设备,所以它适用于扑灭各种易燃液体火灾,特别适用于扑灭600伏(V)以下的电气设备、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等火灾。二氧化碳不

能扑灭锂、钠、钾、镁、铝、锑、钛、镉、铂、钚等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火灾,也不能用于扑灭如硝化棉、赛璐璐(首批人造塑料)、火药等本身含氧的化学物质的火灾。案例分析:

1、201*年1月8日甘肃省兰州市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爆炸着火,燃烧数十个小时。经分析,事故是由于裂解碳四罐泄漏,致使现场可燃气体度达到爆炸极限,泄露的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

2、201*年位于杭州文星桥南路8号的杭州恒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并引发大火,经过消防官兵英勇扑救,大火被成功扑灭。事故造成一死一伤。过火面积约800平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据现场工人介绍,事发时,两名工人正在一楼储槽车间添加辅原料,因一桶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引起易燃蒸气爆燃,继而引燃了主原料,发生大火。

3、在全部火术中,口中喷火却是最危险的。表演口中喷火的专业演员必须竭尽全力保护自身及观众的安全。表演期间涉及到火、易燃物和有毒燃料,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是致命的。

口中喷火的基础知识:为了制造出火龙的效果,演员仅使用两样基本道具:燃料和火源。简单地说,演员直接从口中把燃料使劲喷出,使其从火苗上经过。然后就可以形成火龙、火柱或者火球。控制燃料喷出的方向和连续性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掌握并使之变得纯熟的技巧。在使用燃料或点燃火把之前,演员通常用水来勤加练习。练习的重点就是控制喷射的方向和连续性。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燃料和火苗的角度。角度应该是“在60°-80°之间。角度过低可能会引火上身,过高则可能导致没有点燃的燃料落回到脸部。所以角度控制极为重要”。表演口中喷火之前,演员还需要检查他们周围的环境,比如风向和风速。燃料的选择与喷火表演的技巧同样重要。选择燃料时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燃点(燃料的燃点是高还是低)、毒性、味道和气味火苗的颜色和可见性、烟量大小和浓度最常使用的是煤油(又称石蜡)。灯油和煤油的化学性质相近,也是常见的选择。这些油具有较高的燃点,比较安全。缺点是烟量较大而且气味较重。这两种燃料都可能包含有毒添加剂,吸入对人体不利。还有人在火术表演中使用石脑油(又

称白汽油、科尔曼油或打火机油)。不过石脑油燃点更低且容易挥发,烧伤演员的可能性更大,并且也是有毒的。大多数演员认为它要是用于口中喷火相对而言会更危险。通常情况下,演员使用自制或购买的火把来点燃燃料。火柴过于短小,使表演者的手离火苗太近,非常危险。基于同样的原因,使用打火机也很危险,而且打火机有可能在演员的手中爆炸。口中喷火表演中最常见的危险就是烧伤。虽然演员可以影响火的方向,但是他们并不能真正控制它。变化的风向或者其他因素都可能使火焰失去控制,烧伤演员、观众或物品。另一种非常危险的烧伤就是回火,即火苗随着燃料回到演员的嘴里。口中喷火表演还会对演员的健康方面造成直接和长期的不良影响,其中包括:刺激皮肤、口干、牙龈疾病、胃溃疡、中毒、化学性肺炎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症,由于燃料中含有致癌物质,喷火演员患多种癌症的风险更高。

第六章压力容器和机电设备安全第一节蒸汽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管理

锅炉是使燃烧产生的热能把水加热或变成蒸汽的热力设备,尽管锅炉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都是由“锅”和“炉”以及为保证“锅”和“炉”正常运行所必需的附件、仪表及附属设备等三大类(部分)组成。

“锅”是指锅炉中盛放水和蒸汽的密封受压部分,是锅炉的吸热部分,主要包括汽包、对流管、水冷壁、联箱、过热器、省煤器等。“锅”再加上给水设备就组成锅炉的汽水系统。

“炉“是指锅炉中燃料进行燃烧、放出热能的部分,是锅炉的放热部分,主要包括燃料设备、护墙、炉拱、钢架和烟道及排烟除尘设备等。

举例:型号SHL1013/350W1

SH-表示双锅筒横置式;L-链条炉排;10-蒸发量为10t/h;13-出口蒸汽压力为13(1275kPa);350-出口过热蒸汽温度为350℃;W-适用于元烟煤;1-经过第一次修改设计制造。按工质循环原理分类: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

按燃烧方式分类可分为:层燃炉、室燃炉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沸腾(流化床)炉。正常停炉,应按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1)停止给燃料,(一般检修时间在1周以上的,必须将原煤斗中的煤用完),停止炉排运转,关闭煤闸板。

2)减少鼓风和引风,保持炉膛适当负压,以冷却炉排。当炉排上没有火焰时,先停鼓风机,打开各级风门,再关闭引风机,稍开炉前的炉门,以自然通风的方式使炉排上的余煤燃尽。3)重新转动炉排将灰渣放尽,并继续运转炉排,直至炉排冷却。4)正常停炉当蒸汽负荷降低时,应并闭主蒸汽阀,关闭连续排污阀,关闭省煤器烟道,保持锅炉正常水位。5)停炉后应缓慢冷却,停炉6小时以后,方可开启烟道档板进行通风和上水。以后,每隔2小时上水,排污1次,使锅炉各部分温度均匀,当炉水温度低于700C时,方可将炉水全部放尽,放炉水时应将打开锅沪的空气阀或抬起一个安全阀。

紧急停炉:1)停止给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2)炉排应以最高速将燃煤送入落灰斗,并用砂土或湿炉灰将火压灭,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往炉膛里浇水冷却锅炉。炉排未冷却前不得停转。3)锅炉灭火后,应关闭主汽阀、引风机。视事故的性质,

必要时可开启安全阀、空气阀,排放蒸汽,以降低压力。4)开启省煤器旁路烟道闸门、灰门和炉门,提高冷却速度。5)紧急停炉如无缺水和溢水现象,可采用上水和排污的方式来加速冷却和降低锅炉压力。当水温降到700C以下时,方可将炉水放净。6)如锅炉灭因缺水事故而停炉时,严禁向锅炉进水,也不能进行有关加强排汽的调整工作。7)判明为溢水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上水,减弱燃烧,开启排污阀放水,使水位适当降低,同时对有关蒸汽管道进行疏水。8)锅炉停炉冷却放水后,应在汽水管路中装置一定强度的盲板,使之与其它运行锅炉的联接系统隔开。

(1)干法保养例如块状氧化钙又称生石灰按每立方米锅炉容积加2-3Kg,或无水氯化钙按每:立方米锅炉容积加2Kg用敞口托盘放在炉内,以及用布袋吊装在锅筒内,以吸收潮气

(2)湿法保养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锅炉停炉后,将锅水放尽,清除水垢和烟灰,关闭所有的人孔、手孔、阀门等,与运行的锅炉完全隔绝。然后加入软化水至最低水位线,再用专用泵将配制好的碱性保护溶液注入锅炉。保护溶液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又称火碱)按每吨锅水加8-10Kg,或碳酸钠(又称纯碱)按每吨锅水加20Kg,或磷酸三钠按每吨水加20Kg。当保护溶液全部注入后,开启给水阀,将软化水灌满锅炉(包括过热器和省煤器),直至水从空气阀冒出,然后关闭空气阀和给水阀,开启专用泵进行水循环,使溶液混合均匀。保护溶液的作用是使锅炉受热面逐渐形成一层碱性水膜,从而保护受热面不被氧化腐蚀。在整个保养期间,要定期生微火烘炉,以保持受热面外部干燥;要定期开泵进行水循环,使各处溶液浓度一致;还要定期取溶液化验,如果碱度降低,应予补加。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3)热法保养(压力保养):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利用锅炉中的余压保持

0.5MPa-0.1MPa,锅水温度稍高于100℃以上,既使锅水中不含氧气,又可阻止空气进入锅筒。为了保持锅水温度,可以定期在炉膛内生微火,也可以定期利用相邻锅炉的蒸汽加热锅水。

(4)充气保养充气保养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一般使用钢瓶内的氮气或氨气,从锅炉最高处充入并维持0.05-0.1MPa的压力,迫使较重的空气从锅炉最低处排出,使金属不与氧气接触。氮气充入锅炉后,即可驱除氧气,又因其成碱性反应,更有利于防止氧腐蚀。炉膛爆炸

一、产生:锅炉炉膛是锅炉燃料燃烧的场所,在锅炉正常运行时,炉膛内充满火焰,燃料在连续、稳定地燃烧,此时一般不会发生“爆燃”即炉膛爆炸。实践表明,炉膛爆炸通常发生在锅炉点火期间及运行中炉膛灭火期间。

(一)产生条件:1.无火炉膛内积存了可燃物(燃气、燃油或煤粉)与空气的混合物。

2.混合物中可燃物的浓度在爆炸范围之内:轻柴油,爆炸范围为0.6%~

6.5%(油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重油,爆炸范围为1.2%~6%(油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烟煤煤粉,爆炸下限为35克/立方米(煤粉在空气中

《化工安全概论》复习重点

《化工安全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2、化学性爆炸3、保护接地4、危险性预先分析5、重大 危险源6、固相燃烧7、化学抑制灭火法8、职业中毒9、临界压力10、殉爆11、安全泄 放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13、闪点14、窒息灭火方法15、延性损伤16、中毒17、压力容 器18、保护性接零19、噪声20、临界温度21、闪点22、疲劳损伤 23、限定空间作业24、系统 25.危险化学品26。燃烧27。点火能量28。脆性断裂 29、物理性爆炸30、腐蚀破裂31、爆炸32、冷却灭火法33、疲劳腐蚀34、隔离灭火法 35.应力腐蚀36。安全二。单选题 1、二硫化碳、乙醚、甲醇和乙醇的自燃点分别为102℃、170℃、455℃、422℃,那 么这几种物质中()最易自燃。 A二硫化碳B醚C甲醇D乙醇 2、甲醇、丙酮、乙醚、甲苯的闪点分别为11℃、-19℃、-45℃、-4.4℃,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不容易着火。a甲醇b丙酮c乙醚d甲苯 3、爆轰的燃烧速度为()p80 几米/秒B几十米/秒C几百米/秒D超过1000米/秒4。以下非刺激性毒物为() p120a盐酸蒸汽bcl 2chcndso 2 5、ch≡ch、ch2=ch2、ch3ch3等三种物质中,()毒性最大。 p125ach≡chbch2=ch2cch3ch3d三者毒性一样大6、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p51a、过滤器b、干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换热)7、下列专用于盛装乙炔是:() a、在四种炸药中,压缩气瓶B、液化气瓶C、溶解气体气瓶D、高压气瓶8、CUC2、TNT、硝化纤维和苦味酸()的爆炸风险最大。Acuc2btntc硝化纤维素D苦味酸 9、化学泡沫灭火剂产生的气泡内主要是()ah2ob空气cco2dar 10.以下非刺激性毒物为()acl2b盐酸蒸汽cso2dnh3ehcn 11、停炉10天左右宜用的保养方法有:()a、干法b、湿法c、热法d、冷法 12.当设备因漏电而与外壳接触时,因人与设备金属外壳接触而引起的触电称为()。 a、直接接触冲击B.间接接触冲击C.静电冲击D.非接触冲击

化工安全概论复习资料

1、1952伦敦烟雾PM2.5(细颗粒物):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成分:硫和氮的氧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等。来源:化工、石油、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危害:心肺疾病、癌症。 2、1984印度博帕尔事件:MIC遇水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压力大爆炸。 3、2005吉化双苯厂爆炸: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 4、2013年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原因: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破裂导致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最终造成大范围连续爆炸。 5、危险因素:工厂选址和布局、结构、化学工艺、对物料危险性认识不足、物料输送、误操作、设备缺陷、防灾计划不充分。 6、危险化学品分类:爆:黑色火药、TNT、硝化甘油、雷汞、叠氮化铅;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危险性:易挥发性、易流动扩散性、受热膨胀性、带电性、忌氧化性、毒害性。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闪点越低,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越高,越易着火,安全性越差。-18、23、61度分闪点。 7、自燃储存:应专库储存,保证空气流通散热!如白磷(30oC,红磷240oC)、三乙基铝、二乙基锌等。 8、遇湿易燃物品:钾、钠等活泼金属;甲醇钠;电石等金属碳化物。 9、过氧化物的助燃性。10、毒:致癌性、半数致死量。11、腐:酸碱盐(氢氟酸对金属、玻璃、含硅的材料有极强的腐蚀性;应储存在聚四氟乙烯塑料容器。).12、闪点:易挥发可燃物质表面形成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的最低温度。13、着火点:蒸汽和空气的化合物在开口容器中可以点燃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一般高于闪点。14、爆炸范围即爆炸限,是可燃蒸汽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引爆源引爆可能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浓度范围(体积分数)。15、自燃性质:Ca、Ti、KH、三乙基铝、氯化二甲基铋、五羰基铁、乙硼烷。安全措施:惰性气氛下使用+适当技术和设备(手套箱)。16、过氧化性质:醚、环醚中的O-C-H(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异丙基醚等);烯丙基化合物C=C-C-H、乙烯基化合物C=C-H等(如1,3-丁二烯);异丙基化合物、十氢萘中的(CH2)2-C-H 等。安全措施:过氧化物检验。如久置乙醚,用2-3滴浓硫酸+1mL2%碘化钾+1-2滴淀粉)+乙醚(变蓝)去除: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如1,3-丁二烯,工业上使用亚硝酸钠水溶液对丁二烯装置进行除氧钝化。17、毒性危险:A+B=C(毒物)。含砷物质+任何还原剂=砷化氢;叠氮化合物+酸=叠氮化氢;氰化物+酸=氢氰酸;次氯酸盐+酸=氯或次氯酸;硝酸盐+硫酸=二氧化氮;硝酸+铜或重金属=二氧化氮;亚硝酸盐+酸亚硝酸烟雾;磷+苛性碱或还原剂=磷化氢;硒化物+酸=硒化氢;硫化物+酸=硫化氢。18、反应危险:易燃与氧化或过氧化(金属粉、硫、磷等与氯酸盐;活性炭与次氯酸钙;大多数金属、任何易燃液体与过氧化氢;丙酮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酸(醋酸、硫酸与氯酸盐、高氯酸盐、高锰酸盐)、水敏性物质(氧化钙、电石等与水)、铜与浓硝酸、乙炔与铜、银、汞等(爆炸性混合物)、乙炔与卤素。化学反应:氧化(浓硝酸)和氯化(氯乙烯:无色、易液化气体,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爆炸极限4%~22%。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毒性大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危险性:物料和工艺危险;硝化危险性:硝化过程中催化加氢生成硝基苯。19、燃烧三要素:火源(明火、电火花、摩擦与撞击、高温体、雷电)、助燃物(空气、氧气、氯气等氧化剂)、可燃物(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20、燃烧形式:均相燃烧(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容器或管道中喷出,同周围的助燃剂相互接触扩散而产生的燃烧。如乙炔焊接。)和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同助燃气体预先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爆炸反应属于这种形式。))、非均相燃烧(蒸发、分解、表面燃烧)。21、燃烧过程:(固-熔-蒸-、液-蒸-、气-)-氧化分解-着火-燃烧。22、燃烧的活化能理论: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互相碰撞;但并不是所有碰撞的分子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少数具有一定能量的活化分子互相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当明火等接触可燃物质,部分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加而发生燃烧(还要描述那个图)。23、燃烧的连锁反应理论:燃烧反应往往不是两个分子直接反应生成产物,而是分子通过活化产生的活泼自由基与另一分子作用,再产生新的自由基,新自由基又迅速参加反应,如此延续,形成连锁反应。连锁反应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直链反应:一个活性中间体只能产生一个新的活性中间体的反应。24、燃烧速率:气体(扩散燃烧:其燃烧速率取决于气体的扩散速率。常以火焰传播速率来衡量。单位时间内燃烧表面的火焰沿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向未燃烧部分传播的距离,m/s。混合燃烧:燃烧速率则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混合燃烧速率要比扩散燃烧速率快得多。)影响因素:可燃性物质、管径(管径↗,火焰传播速度↗。但当管径达到某个极限值时,火焰传播速率便不再增加,此时即为最大燃烧速率。管径↙,火焰传播速度↙。在达到某一小的直径时,火焰在管中就不能传播了。)、浓度、T、P。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度。阻火器阻火原理:随着阻火器通道尺寸的减小,自由基与反应分子之间碰撞几率随之减少,而自由基与通道壁的碰撞几率反而增加,发生自由基淬灭,造成燃烧速率降低。当通道尺寸减少到某一数值时,自由基产生数小于消失数,这种器壁效应就造成了火焰不能继续传播的条件,火焰即被阻止。25、常见爆炸类型:纯组元气体分解爆炸(乙炔、环氧乙烷)、混合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化学性爆炸:简单、复杂性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26、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初始温度、初始压力(爆炸性混合物压力增加,分子密度增加,碰撞几率增加,燃烧反应更易进行,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明显提高。初始压力降低,爆炸极限缩小。)、惰性介质或杂质、容器的材质和尺寸、能源。27、加工处理: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如用四氯化碳溶解油脂、树脂(注意:发生火灾时,卤代烃在光照和加热条件下可能分解释放出剧毒的光气COCl2。);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密闭和通风措施。28、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29、极限氧浓度(LOC,氧的最高允许浓度): 可燃气体在被惰化的空气中发生燃烧、传播火焰时,氧气的最低浓度。对于不同的惰性气体,极限氧浓度有所不同。30、初始压力降低,爆炸极限缩小。在某一温度下,初始压力降低到某个值时,爆炸上、下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爆炸临界压力。低于爆炸临界压力的系统不爆炸,因此在密闭系统容器内进行减压操作对安全有利。31、传热介质即热载体,常用的传热介质有水(100-300度)、水蒸气、碳氢化合物(异生液200-350度)、熔盐和熔融金属(无机熔盐300-500度)、烟道气(600-700度)。32、过反应:如三氯化磷合成是把氯气通入黄磷中,如果反应过度,则生成固体五氯化磷,100℃时才升华。苯、甲苯硝化生产硝基苯、硝基甲苯,如果温度过高,发生多硝化等过反应,多硝化产物极易引起爆炸。乙醚、异丙醚、四氢呋喃等,如果在蒸馏时有过氧化物存在,极易发生爆炸。33、火灾分类:A:指固体物质火灾。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34、灭火:水:灭火原理:水的蒸发潜热较大,与燃烧物质接触被加热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使燃烧物质冷却降温,从而减弱燃烧的强度;同时生成的大量的蒸汽,能够阻止燃烧物与空气接触,并能稀释燃烧区的氧,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考试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是化工类各专业的应用技术公共课程,课程有一定通用性,课程内容侧重于化工安全知识介绍。本课程立足于现代化工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安全技术基础训练,借鉴近期发展的化工安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在校实习及今后的工作中能重视安全生产,改变我国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本课程指定教材为许文编的《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参试者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长化工安全知识。学 生应理解化学工业物质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多样化、损害和伤亡事故多发性的特点,掌握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压力容器和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安全、化工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尤其要掌握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防职业损害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 三、本课程考试标准 参试者通过本课程考试后,应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生产,具备安全知识。 针对非安全工程专业人员学习本学科的特点,本考试课程在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安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要求参试者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并能够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化学工业发展概况、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掌握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化工装置紧息状态、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把握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 二、课程内容 (一)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 1. 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2. 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 3. 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 1 (二)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 1. 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 2. 化工装置的紧息状态 3. 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化学工业危险因素:①工厂选址;②工厂布局;③结构;④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⑤化工工艺;⑥物料输送;⑦误操作;⑧设备缺陷;⑨防灾计划不充分。 工厂选址:易遭受地震、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水源不充足;缺少公共消防设施的支援; 工厂布局:工艺设备和贮存设备过于密集;昂贵设备过于集中;有地形障碍; 结构: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电气设备无防护措施;防爆通风换气能力不足; 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处理的气体、粉尘等在其工艺条件下的爆炸范围不明确; 化工工艺:没有足够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对有危险的副反应认识不足; 物料输送:各种单元操作时对物料流动不能进行良好控制;产品的标示不完全; 误操作:忽略关于运转和维修的操作教育; 设备缺陷:因选材不当而引起装置腐蚀、损坏; 防灾计划不充分: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责任分工不明确; 化工装置紧急状态:①运转失灵;②故障;③异常;④事故;⑤灾害。 化学工业安全措施:①设备安全;②物料加工和操作安全;③装置布局安全。 设备安全:①是否按照相应的安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②是否按照设计说明书正确进行制造;③是否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装置;④维护、检查的程序是否完善; 物料加工和操作安全:对可能发生的误操作,以及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后果,应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装置布局安全:①需要留有足够的空地以把工艺单元可能的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②对于极为重要的单系列装置,要保留足够高的空间,或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护;③危险性极大地区域应该与其他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④装置事故不能直接影响水电气等公用工程设施;⑤因各种原因有可能使装置界区内浸水时,应该设置防水设备;⑥应该特别注意公路、铁路在装置附近的情况;⑦对于道路的设置,应该注意在发生事故时能较方便的接近装置。 化工危险性评价: ①经验系统化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法;Dow化学公司法;②系统解剖分析法;③逻辑推导法;④人的失误分析法:

化工安全工程导论 和 化工设备

1-3 化工生产的特点 1. 工艺复杂,危险程度高 如生产条件方面,涉及高温、高压;生产所需物料、半成品或成品种类繁多,且绝大多数存在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强等问题。这就给化工生产、运输、储存等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2. 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 如果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未发现或处理不及时,对安全影响极大,会造成巨大损失。如合成气的生产工艺,自点火开始生产直至核心设备气化炉安全期结束,才能停止生产。 否则,一旦生产中断,轻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重者则气化炉报废。 3. 生产工艺条件苛刻 有些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有的则在低温高真空度下进行,有些则在无水环境中进行。如由轻柴油裂解制乙烯,进而生产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中,轻柴油在裂解炉中的裂解温度为800℃,裂解气要在深冷(-96℃)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纯度为99.99%乙烯,而乙烯气体在294MPa压力下聚合,制造聚乙烯树脂。 4. 生产规模大型化 化工生产逐渐采用大型装置,,这是降低基本建设、过程生产和过程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以化肥生产为例,20世纪50年代合成氨的最大规模为6万吨/年,60年代初为12万吨/年,60年代末为30万吨/年,70年代发展到50万吨/年以上。乙烯装置的生产能力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10万吨/年发展到70 年代后的60万吨/年。 当然并不是化工生产装置越大越好,这里还涉及技术经济的综合效益问题,例如,目前新建的乙烯装置和合成氨装置大都稳定在30万吨-45万吨/年的规模。这样的大规模生产装置,日常操作维护技术要求高,程序性强,一旦发生操作失误,后果不堪设想,需要操作维护人员具有极强的责任心。 5. 生产方式日趋自动化 随着生产先进技术的采用,化工生产方式从过去的手工操作、间断生产逐步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发展为封闭式;生产控制由多点操作现场观察演变为集中控制,由计算机遥控监测。 化工企业生产的上述特点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尤其要预防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努力提高设备的安全化程度,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化工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十分必要。 1.2-1 化工装备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化工生产过程都是通过化工装备进行的,化工装备涉及动力设备、输送设备、换热设备、分离设备等。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要求,这些设备大多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运行的,如高温、高压、低温、高真空度、变载荷,还存在严重的腐蚀环境,有毒及易燃易爆环境等,所以,化工装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也比其他行业打得多。特别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呈现化工装备大型化、多样化、复杂化以及过程连接管道化的特点,这些对化工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稍有忽视,发生故障,不仅影响生产,而且会对装备、工厂造成巨大的破坏,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如2003年7月8日凌晨2时许,山东莘县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充装软管爆裂造成液氨泄

化工导论心得

化工导论心得 化学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领域包括化学原理、生物化学、物理学、材料 科学等。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 有重大意义。在我的化工导论学习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心得: 1. 化学反应是化学工程的基础。化学反应是化学工程过程的核心,化工工程师需要 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动力学和热力学等基本概念。在学习化工导论时,我深刻认识到了 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2. 能源和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 不断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化工工程师需要为保护环境和可持 续发展作出贡献。 3. 化工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分离技术。化工工程中经常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离,在化 工导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蒸馏、吸附、离子交换等分离技术,掌握这些技术对于化学工 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4. 工艺流程图是化工工程的重要工具。制定工艺流程图是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 关键活动,它能够有效地规划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在化工导论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如 何绘制工艺流程图,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5. 熟悉化学工程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化学过程设 计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而现在的发展趋势则更加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 发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化工工程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 求。 6. 危险与安全是化工工程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化工生产涉及到许多危险和安全 问题,因此化工工程师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熟练掌握各种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7. 化工工程师需要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化学工程是一项需要密切合作的工作,需 要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合作。化工工程师需要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 8. 了解市场需求是化工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知识。化工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策略,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9. 了解基本的经济和会计原理。化工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化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和会计原理,以确保其负责的项目得到合理的财务支持。 10. 学习化工导论能够启发我们探索未知的化学领域。化学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学习 化工导论可以启发我们去探索未知的化学领域,拥有更广阔的眼界。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作业 第二章课后思考讨论题: 1、危险化学品如何分类? 答: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这八大类。 2、简答化学物质的生物危险。 答:(1)毒性危险。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死。 (2)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腐蚀性物质严重损伤活性细胞组织,如:酸和酸酐,碱,卤素和含卤盐等;刺激性物质和制剂与皮肤或粘膜接触,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引起炎症。 (3)致癌性和致变性危险。致癌性物质或制剂通过呼吸、饮食、皮肤注射等进入人体诱发癌变;变异受影响的是人和动物的生殖细胞,生物变异会传至后代,躯体变异影响一生。 3、在下列铵盐中,具有爆炸性危险的是(B ) A.磷酸铵 B.硝酸铵 C.硫酸铵 D.碳酸铵 4、毒性物质的类别分为:(粉尘)、(烟尘)、(烟雾)、(蒸汽)、(气体) 5、氧差额是如何定义的?试计算三硝基甲苯的氧差额。 答:氧差额定义为系统的含氧量与系统中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的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6、简述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危险性。 答:(1)燃烧。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氧化产生热量。燃烧炉点火时应特别注意物质的爆炸或燃烧极限。多数情况下燃烧需要点火,但对于反应性极强的物质,可以自燃。 (2)氧化。为了防止产物损失,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氧化的程度。当使用以下强氧化剂时应特别注意:高锰酸盐、次氯酸及其盐、亚氯酸钠、二氧化氯、所有的氯酸盐、所有的过氧化物、硝酸、四氧化氮和臭氧等。为安全起见,常采用低浓度的反应物或低温条件。 (3)中和。除反应物迅速添加引起热效应外,这类反应较少危险。低浓度较易,控制。 (4)电解。电解几乎不存在反应危险。只存在高电流强度的危险,氰化物应用的毒性危险,以及可燃气体和高氧化态产物生成的爆炸危险。 (5)复分解反应。这类反应一般归人有很小驱动力、反应热较低的平衡类型,危险性较小。 (6)煅烧。煅烧作为吸热反应,易于控制,极少危险。 (7)硝化。由于硝化试剂是强氧化剂,而硝化产物常具有爆炸性,硝化反应潜在着危险。硝化反应本身以及氧化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为避免反应失常或产生爆炸,必须精心控制反应温度。 (8)酯化。若酯化物质是强还原剂,如硝酸酯或高氯酸酯等,或是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酯化反应很少危险性。 (9)还原。反应危险可以忽略,很难将其与反应还原剂操作联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P82 ; 2、化学性爆炸p79 ; 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 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 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p74 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 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13、闪点 p16 ,p72 ; 14、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p112 ; 16、中毒 p117 ; 17、压力容器 p51 ; 19、噪声p191; 20、临界温度(看上面临界压力); 21、闪燃 p72 ; 22、疲劳破坏p157 ; 23、限定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4、系统 p219 ; 25、化学危险物质:指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以及在生产、存储、装卸、运输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品。p12 ; 26、燃烧 p68 ; 27、点火能量:在规定的点火条件下,为稳定点燃单只燃烧器,通过点火器所应输入的必要能量。或者是点火器所提供的能点着火的能量。 ; 29、物理性爆炸p79 ;31、爆炸p78 ; 32、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

化工安全及环保概论复习提纲

"化工平安与环保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美国保险协会〔AIA〕把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分为哪几个类型?〔第4-5页〕 1.工厂选址 2.工厂布局 3.构造 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缺乏。 5.化工工艺 6.物料输送 7.误操作 8.设备缺陷9.防灾方案不充分 2.常用的平安工程评价方法有哪些?〔第8-9页〕 1.经历系统化方法 (1)平安检查表法(2)危险性预先分析法(3)Dow化学公司法 2.系统解剖分析法 危险性可操作研究方法 3.逻辑推导法 事件树事故树 4.人的失误分析法 3.化工平安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有哪几方面?〔第11页〕 1.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平安评价技术迅速开展。 2.监测危险状况、消除危险因素的新技术不断出现 3.救人灭火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4.预防职业危害的平安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5.化工生产和化学品贮运工艺平安技术、设施和器具等的操作规程及岗位操作法,化工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平安技术标准不断趋于完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第二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平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类? 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 2.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可分为几类? 易燃性危险可以细分为极度易燃性、高度易燃性和易燃性3个危险类别。 极度易燃性是指闪点低于0℃、沸点低于或等于35℃的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 高度易燃性是指无需能量,与常温空气接触就能变热起火的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 易燃性是指闪点在21~55℃的液体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 3.化学物质危险参考前欧共体危险品分类可划分为哪几类? 化学物质危险参考前欧共体危险品分类可划分为物理危险、生物危险和环境危险3个类别。 1.物理危险:3种 (1)爆炸性危险(2)氧化性危险 (3)易燃性危险 2.生物危险 (1)毒性危险 (2)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 (3)致癌性和致变性危险 3.环境危险 4.美国标准协会按照毒性物质物理状态将毒性物质分为哪几类? (1)粉尘 (2)烟尘 (3)烟雾 (4)蒸气(5)气体 5.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是哪五个? 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的数值划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类(见下表)。

化工安全概论

第二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 一、名词解释 1、爆炸品:爆炸品是指在受热、撞击等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而发生爆炸的物品。 2、易燃液体(P17) 3、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等物品亦能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4、易燃性:(P19) 5、致癌性: 致癌性是指一些物质或制剂,通过呼吸、饮食或皮肤注射进入人体会诱发癌症或增加癌变危险。 6、环境危险:(P20) 7、闪点:闪点定义为易挥发可燃物质表面形成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8、自燃温度:(P21) 9、爆炸范围;爆炸范围也称为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用可燃蒸气或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表示,是可燃蒸气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引爆源引爆即能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浓度范围。 10、半致死剂量:(P24) 11、自燃化合物:有些物质极具反应性,与空气接触会引起氧化,以相当高的速度水解会引起自燃,这些物质称为自燃化合物。 12、粉碎:(P47) 二、问答题 1、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类? 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八大类。 2、生物危险指哪些危险?其中腐蚀性物质有哪些? (P19) 3、何谓中度毒性的急性全身中毒?写出精细化工中五种典型反应,并说明一种反应的危险?中度毒性的急性全身中毒是指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入,产生中度影响。 4、相平衡与组元分离除蒸馏外还有哪几种?为什么说易燃液体的蒸馏操作本身就有着固有的危险?(P 41-42) 5、压送气体或抽吸可燃气体时,为什么进气口应该经常保持一定的余压? 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吸入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工艺工程安全 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2.管线配置图 P55 3.工艺流程图p54 工艺流程图是描述工程的主要文件,它表示出了主要设备,主要物流路线和控制点。 4.工程辅助物料 P55 5.毒性资料p56 毒性危险等级,卫生标准,最大允许浓度,半致死浓度或半致死剂量等。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要点及论述分析题

第五章 1.毒性物质根据其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分为: 金属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强酸和碱性物质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窒息性惰性气体有机毒物农药类毒物燃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2.常用评价毒性物质急性、慢性毒性的指标有以下几种 1)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 度。 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 度。 3)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中只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 小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 度 5)急性阀剂量或浓度,是指一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莫中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 剂量或浓度。 6)慢性阀剂量或浓度,是指长期多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莫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 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7)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是指在慢性染毒后,实验动物没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 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3.化学物质毒性影响因素: 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个体因素对毒性的影响 4.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途径 经呼吸道侵入经皮肤侵入经消化道侵入 5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对酶系统的破坏对DNA和RNA合成的干扰对组织活细胞的损害对氧的吸收、运输的阻断作用 六、第六章压力容器1-5节内容 一、名词解释 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P82 ; 2、化学性爆炸p79 ; 3、保护接地p168 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 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

化工安全概论

化工安全概论 1、任何生产过程都离不开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包括从事生产活动的操 作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物,包括生产中所用的物质(含原材料、辅助材料、催化剂、半成品、产品及作为动力的能源)和机器设备(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等);环境是指每个生产过程所处的作业环境和社会环境。(P2 1.1.2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 2、安全工程要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研究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出 现的条件和行程事故的规律,探讨控制危险、预防事故的有效对策和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P3 1.1.2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 3、“三同时”的原则,即“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的安全 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P4 1.1.3.3 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安全卫生管理) 4、把系统的思想用于安全管理可以使安全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这种管理方法与 传统的安全管理不同,不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就事论事地解决安全问题,而是用系统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预先分析、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控制危险,预防事故,实现系统安全。(P5 1.1.3.3 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安全卫生管理) 5、所谓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 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终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P8 1.3 事故的预防) 6、事故的因果性是事故必然性的反映,若生产中存在着危险因素,则迟早必然发生事 故。因果关系具有继承性,即第一阶段的结果可能是第二阶段的原因,第二阶段的原因又会引起第二阶段的结果。因果继承性说明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有的和事故有直接联系,有的则是间接联系,绝不是某一个原因就能造成事故,而是诸多不利因素相互作用促成的。因此,不能把事故原因归结为一点,在识别危险时要把所有的潜在因素都找出来,包括直接的、间接的以及更深层次的。只要把危险因素都识别出来,实现加以控制和消除,事故就可以预防。(P9 1.3.1.1 事故的特性——因果性) 7、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从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

化工生产与安全概论

化工生产与安全概论 化工生产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和化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进行化学反应、合成和加工,以获取所需的化学物质和产品。化工生产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诸多领域,如石油化工、农化、医药化工、橡胶塑料、化工新材料等。 化工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化工产品广泛用于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医疗、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化工生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危害性。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为了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标准和安全管理制度。化工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和标准、提高设备和技术的安全性等,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此外,化工生产还需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废弃物的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各国要求化工企业制定并执行合理的环境保护计划,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治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化工生产与安全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化工生产才能稳定进行,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

此,化工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注重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使化工生产能够更好地与安全保障相结合。 总之,化工生产与安全是紧密相关的,化工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有这样,化工生产才能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化工生产与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安全是化工生产的首要原则和核心要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一系列的危险因素和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首先,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安全意识是从上到下贯穿整个企业的重要环节,只有员工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程、遵循操作规范,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练习和演习等措施,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并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其次,化工企业应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和标准,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在生产计划中要充分考虑设备状况、原料质量、工艺流程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和时间。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减少安全风险。 此外,化工企业需要加强设备与技术的安全性。设备是化工生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一、化工生产的特点 1.原料易燃、易爆、腐蚀性强 约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化学物品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如果在生产、使用、贮运中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2.高温、高压设备多 化工生产所需设备多高温、高压,能量集中,如果操作中失误,易发生灾害性事故。 3.工艺复杂,操作性强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如果擅自改动,违背操作规程,就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4.三废多 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多。“三废”中许多物质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这都是不安全因素。 二、化工安全隐患中人为因素 1.员工素质不高 不少化工企业的员工,并不是科班出身,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匆忙上岗,安全技术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防范和处置事故的能力,因此易于发生事故。统计数字表明,员工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占整个生产事故的50%以上。

2.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 不少化工企业管理者对安全隐患流于被动整改,却并未真正彻底改进。不可否认,经营者在生产中尽量降低成本,拼设备、拼消耗,加之部分员工不懂操作程序,技术生疏,加大了生产管理的安全隐患。 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不少化工企业虽有安全管理制度,却并不健全,巡查制度不落实,诸如未增设有效紧急止漏装置、未在易漏地点增设浓度报警装置;员工没有取得资格证,对职工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工艺设计不完善,生产设备选型不妥,厂房设计、施工弊端多,降低防爆标准,人员随便出入生产场所,职工随便吸烟;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没有按照规定摆放,甚至混存随意摆放。管理上的漏洞易增加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的发生。 4.生产设备老化 许多企业不增加技改投入,普遍存在设备老化严重问题,甚至必要的定期维护也难以做到,设备失效而引起气体泄漏产生爆炸。 5.职能部门监管不力 化工厂建厂审批没有把好关,未经严格审查就批准生产经营条件存在安全问题的化工厂开工,带来安全隐患;职能部门在化工厂生产、运营环节没有做好安全监督工作。 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改进策略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整理答案完整版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整理答案完整版 D

20、临界温度(看上面临界压力); 21、闪燃p72; 22、疲劳破坏 p157 ; 23、限定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4、系统p219 ; 25、化学危险物质:指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以及在生产、存储、装卸、运输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品。p12 ; 26、燃烧p68 ; 27、点火能量:在规定的点火条件下,为稳定点燃单只燃烧器,通过点火器所应输入的必要能量。或者是点火器所提供的能点着火的能量。 28、脆性破裂: p157; 29、物理性爆炸p79;30、腐蚀破裂p157 ; 31、爆炸p78; 32、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33、疲劳腐蚀p157 34、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35、应力腐蚀p180全面腐蚀P178 36、安全p219 四、简答题 1、化学危险物质可分为哪八大类?P12

2、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应遵循哪些原则?P135 3、锅炉启动的要点有哪些?P148 4、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有何区别?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5、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P125 6、压力容器的常见破坏形式有哪些?1过度的塑性变形2过度的弹性变形3大应变疲劳4腐蚀疲劳5应力腐蚀6脆性破裂7氢腐蚀破坏 7、卤代烷灭火剂的编号原则是什么?第一个数字代表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第二个数字代表氟原子数目;第三个数字代表氯原子数目;第四人数字代表溴原子数目 8、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是指具备哪些条件的容器?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学时学分:42/3适 用专业:精细化工专业 专业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无机、有机)、化工单元操作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化工安全技术是江苏省五年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本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先修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生产中发生事故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化学物质危险分类和危险表征,明确化工装置维护和公用工程设施安全等,熟练掌握各种化工安全技术,为将来从事化工工作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根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生岗位工作要求,设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为:以课程能力为本位,以“必须”、“够用”为度组织相应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确定合适的培养方案。以实训基地为依托,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二、课程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分 析方法,概括出本课程的目标。 1.知识目标:按照化工类从业人员安全技术要求,对于少学时专业,主 要系统学习掌握化学危险物质分类知识,化工防火防爆知识,化工防毒知识,电气安全和静电防护知识、化工企业安全检修注意事项等。在多学时专业, 增补压力容器安全知识、劳动保护相关知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知识等内容。同时,利用课外阅读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化工安全生产方面相关安全法规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参照化工工艺类岗位高级工职业技能标准,能够认识 化工企业常用阻火器具,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阻火器具的安装位置和安装 技术。学会常用灭火器的操作技能,掌握化工灭火剂的选择方法,清楚各种 灭火剂的适用环境。掌握各种防毒器械的操作要领,熟悉过滤式和供养式两 类防毒机械的操作技能。清楚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场合。掌握防火、防毒现场 急救技术,能够正确实施现场抢救。掌握危险高压气瓶的识别常规方法,了 解各种危险气瓶的安全维护与检测技术。熟悉企业现场安全用电常规用具,掌握其操作技能。能够准确的识别高空作业安全保护器具,掌握其使用技术。认识常用装置盲板的类型、适用场合技术要领,掌握盲板的装卸操作技术。掌握现场消除静电的常规技术和方法,掌握可燃气体的检测方法。学会防火 隔热服、防化服的正确使用场合及穿着方法。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化工企业从业的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