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政区划
- 格式:ppt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41
第一章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区划考点搜索〖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国土构成。
行政区划。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
中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第一节辽阔的领土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2、中国的疆域:⑴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53°N 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附近);南北跨纬度近50纬度,距离约5500 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约5000千米。
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家。
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意义: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东临太平洋,在季风作用下,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东部有许多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与交往,西部深入大陆,陆上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3、疆界和邻国:⑴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注意]我国已于2004年3月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
初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与管理机构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理国家事物,中国采取了行政区划与管理机构的方式。
行政区划是指将国家和地方分割成不同的行政单元,以便于管理和组织。
而管理机构则是指负责管理和执行具体行政事务的机构。
一、行政区划的概述中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和村级。
最高层次为省级,最低层次为村级。
中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每个省级行政区域下辖若干个地级行政区域,地级行政区域下辖若干个县级行政区域,县级行政区域下辖若干个乡级行政区域,乡级行政区域下辖若干个村级行政区域。
二、省级行政区划与管理机构省级行政区划是中国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单位,下辖较大的地域范围。
每个省级行政区划都设有省政府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分别负责行政和立法工作。
省政府是省级行政区域的执行机构,由省长领导,负责管理本省的行政事务。
而省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的机构,由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
三、地级行政区划与管理机构地级行政区划位于省级行政区域之下,是中国的第二层次行政组织单位。
地级行政区划包括地级市、地区和自治州。
地级行政区划的管理机构类似于省级行政区划,设有市政府和市人民代表大会。
市政府负责地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事务,市长是市政府的负责人。
市人民代表大会则负责地级行政区域的立法工作,由代表组成。
四、县级行政区划与管理机构县级行政区划位于地级行政区域之下,是中国的第三层次行政组织单位。
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自治县、市辖区和旗。
县级行政区划的管理机构设有县政府和县人民代表大会,类似于上述行政区划的管理机构。
县政府负责县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事务,县长是县政府的负责人。
县人民代表大会则负责县级行政区域的立法工作,由代表组成。
五、乡级行政区划与管理机构乡级行政区划位于县级行政区域之下,是中国的第四层次行政组织单位。
乡级行政区划包括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1.1 中国的疆域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
教材从四个方面了分析和说明: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
教材通过“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教材对于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的讲述是通过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来完成的。
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这是造成我国南北太阳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则造成了我国东西时问、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
两者合起来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陆兼备,有一t一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
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教材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特点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当然,这些海域属于太平洋的一部分)。
最后,教材通过对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的介绍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使学生学会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二)能力训练点1.动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二)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三)疑点台湾海峡是我国的领海还是公海?教学思路:教师指图引导学生看、读、想、讨论等,并不断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评价归纳。
学生通过看图、读图、填图发言等加深对中国疆域知识的认识。
教学提纲:一、伟大的祖国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陆地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三、众多的邻国漫长的陆界陆上邻国漫长的海岸线隔海相望的国家(海上邻国)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注意事项(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