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稻萍蟹立体种养
- 格式:pdf
- 大小:105.51 KB
- 文档页数:2
稻田立体生态养殖河蟹(成蟹)技术摘要:稻田养蟹,好处很多。
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稻田养蟹可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国稻田面积广阔,发展稻田养蟹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稻田养蟹提高经济效益河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可以做成精美的菜肴。
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 之说河蟹经济价值较高,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养殖河蟹能充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毁田、无污染、千家万户都能养等优势。
稻田立体生态养蟹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稻田的特点,节水节地进行水产养殖,不仅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对环境友好也是一种促进作用。
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稻田立体生态养殖河蟹,在自然条件下可充分利用田中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等。
1稻田立体生态养蟹技术1.1 田间工程建设稻田养蟹水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强的田块。
田埂要求牢固,宽约1.5 米以上为宜。
稻田面积大小不限,一般10 亩左右为宜,管理起来方便容易。
进、排水口可用水泥管或塑料管,管口用尼龙筛绢包扎,防止有害杂质进入本田中及河蟹逃跑。
田块四周选塑料薄膜或光滑耐用材料设围栏,塑料薄膜埋下土里10 厘米,上部高出地面50 厘米。
外侧用小木桩和铁线将塑料薄膜固定住。
塑料薄膜不出现褶,接头处光滑不留缝隙。
1.2 蟹苗投放稻田养蟹以选择5 月底到6 月初投苗为宜,此时稻田已插完秧,有利于河蟹适应环境,可避免种地时损害苗种,提高蟹种的成活率。
蟹种要求完整、健壮、整齐、活动力强、无病,最适的苗种规格为80只/kg〜120只/kg, 一亩地一般投放8斤蟹苗。
蟹种要求一致便于管理和投喂。
放养的方法是:本地饲养的蟹苗运到后,稍做停留即可投放稻田;外地购进的苗种运到后,先适应5 分钟左右,然后放到水中浸泡3 分钟,再取出放置 5 分钟,如此反复3 次,再把蟹苗分散投入稻田,使蟹苗适应水环境。
S h u i c h a n y u y e螃蟹是一种肉质鲜美的水产生物,其分为淡水蟹与海水蟹,在淡水蟹养殖中,有一套先进的养殖方法,可以将水稻种植与淡水蟹养殖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套立体化的种养技术。
稻田养蟹立体种养技术能够最大化的发挥空间价值,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水稻种植也给淡水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与食物来源。
下面我们就来结合上海崇明区淡水蟹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一下应用稻田养蟹立体技术的技术要点。
一、稻蟹共生种养的技术特点1、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与稻米品质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所种植,将水稻与淡水蟹共生种养,可以显著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淡水蟹的食物多为植物、绿萍以及池底生物,这些食物在水稻稻田内随处可见,将淡水蟹放养在稻田内,不需要投入过高的饲料成本就能养殖淡水蟹,同时,淡水蟹的排泄物在水底腐化后,也能提升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这样就能让稻田土壤肥力显著提升,进而减少了肥料的施用量,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
2、降低淡水蟹养殖成本将淡水蟹在稻田内饲养,稻田内的浅水生物就能成为淡水蟹的天然饵料,这样就有效减低了淡水蟹的养殖成本。
另外,水稻也为淡水蟹提供了隐蔽环境,淡水蟹的生长环境中必须有较多的遮挡物,这样才能为淡水蟹遮挡阳光,促进淡水蟹生长,这就达到了为淡水蟹创造良好栖息环境的目的。
3、显著提升经济利润应用稻蟹立体种养模式,不仅能收获水稻,同时也能收获大量淡水蟹,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了增产创收的目标。
在稻蟹立体种养技术的支持下,稻田产量可达630~650kg/ 667m2,而淡水蟹产量可达到15kg/667m2,除去淡水蟹的养殖成本,最终仅淡水蟹的利润就能达到350~500元/667m2。
上海崇明区有着悠久的养蟹历史,崇明岛作为国内第三大陆内岛屿,岛屿面积占上海陆域面积的1/5,当地水资源充沛,十分适合开展淡水蟹养殖产业,配合水稻种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
水稻田成蟹养殖方法北方地区稻田养蟹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但仍存在养成规格较小、效益增长较慢等问题。
近年来,辽宁省盘山县河蟹技术研究所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在稻蟹生态种养增产增效机理研究过程中,探索出了在保证水稻不减产或增产的前提下,稻田成蟹养成规格、水稻产量和综合效益同步增长的种养新技术模式。
该技术模式于2010年9月通过了农业部现场验收。
现将技术关键总结如下一、养蟹条件稻田养成蟹应在4月25日放养扣蟹,但受稻田供水时间的限制,放养时间延迟至5月15日,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前提下,5月15日放养扣蟹,河蟹养殖中只能蜕3次壳。
因此,提早放苗以延长生长期是保证河蟹蜕4次壳的首要技术关键。
1设置苗种暂养池设置苗种暂养池,可以使扣蟹早摄食、早蜕壳、早生长,至投放稻田时,河蟹在暂养池已蜕1次壳。
1暂养方式利用邻近水源的稻田作为苗种暂养池是目前扣蟹暂养的主要方式,但水体小、时常缺水是影响暂养效果的主要因素。
因此,设置宽08~10米、深05米的环沟,并加遮阳物可以获得较好的暂养效果。
也可以利用稻田的排水沟作为苗种的暂养池,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排水沟就进水,此时正是投放扣蟹的最佳时节。
需要注意的是应设置好防逃设施。
2暂养密度根据暂养时间确定扣蟹暂养密度。
在稻田插秧前投放扣蟹,暂养时间为30~45天,河蟹在暂养期间完成1次蜕壳,扣蟹入池密度15~20千克亩,出池密度为30~40千克亩。
稻田插秧后投放扣蟹,暂养时间为50~60天,如暂养环境好,能完成2次蜕壳,扣蟹入池密度不超过25千克亩,出池密度为60千克亩。
2设置环沟从扣蟹投放至7月下旬是河蟹的快速增长期。
由于稻田处于插秧至分蘖前期,受秧苗小、水位浅和炎夏高温等因素的影响,田面时常缺水,制约稻田中河蟹的生长乃至生存。
可以通过设置环沟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环沟占地减少水稻穴数,可以将环沟移到距田埂内第一穴稻06米外挖。
06米宽、04米深的环沟,即可满足河蟹在此期间的生长需求。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一、选育优良品种在北方地区进行稻蟹的种养,首先要选育适应北方气候和水质条件的优良品种。
通常选择的品种有河蟹、坛子蟹等。
这些品种在北方地区养殖的适应性较强,具有抗病性好、生长快、肉质好等优点。
二、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养殖稻蟹的第一步。
北方地区的稻蟹养殖通常选择背靠山丘或丘陵坡地,地势稍高、周围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这样有利于稻蟹的生长和繁殖。
三、改良水体环境稻蟹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清洁、流动的水体中的动物,在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质清洁、氧气充足。
为了改善水体环境,可以进行水体净化,采用植物净化、曝气和过滤等方式,提高水质的清洁度和氧气含量。
四、科学投料养殖稻蟹要科学投料,根据稻蟹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比饲料。
通常可以采用幼蟹粉、小米、杂粮等为主要饲料,适当添加水生植物、活虾、鱼饲料等,这样可以满足稻蟹的营养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
五、注意稻田管理稻蟹养殖通常与稻田种植结合进行。
在稻田管理中,要注意适时灌溉、松土、施肥等工作。
稻田的灌溉要保持稳定的水位,不要有过多的积水或过高的矮水,以免影响稻蟹的生长。
松土和施肥要注意适量,不宜过多,以免水质污染。
六、合理密度养殖稻蟹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养殖场地的大小、水质的好坏、品种的繁殖力等因素来确定。
通常来说,养殖密度不要过高,以免稻蟹之间产生竞争,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一般每亩水面养殖3000-5000只稻蟹为宜。
七、定期清理饲料残渣定期清理饲料残渣是保持水质清洁的重要措施。
稻蟹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会造成水质污染,影响稻蟹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要定期清理饲料残渣,保持水质清洁。
八、防治病害稻蟹容易发生疾病,因此要注意防治病害。
通常可以采用保持水质清洁、增强养殖密度、合理投喂饲料等方式来提高稻蟹的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稻蟹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九、注意养殖水温北方地区的稻蟹养殖水温较低,稻蟹比较适应较低的水温。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随着稻田养蟹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将稻田用来养殖稻田蟹,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稻蟹种养产业体系。
但是,北方地区的稻蟹种养技术与南方地区略有不同,本文将简要介绍北方地区稻蟹种养技术的要点。
一、选址北方地区的稻蟹种养要选取不受波动的静水环境,水深一般在40~60厘米左右,温度以20℃~25℃为宜。
选址时要注意防止引入异种螃蟹或虾,同时要保证水体流通,以保持稻蟹的溶氧量和水质稳定。
二、品种选择北方地区一般以毛蟹、蟹仔蟹和大闸蟹为主要种类,其中毛蟹品种适应性强,是常见的养殖品种。
选取优良品种是稳定稻蟹种养产业的关键之一,建议选择当地的优良品种进行繁殖和选育。
三、种苗繁殖北方地区一般采用室内人工孵化和室外贴盘孵化两种方式进行种苗繁殖。
室内人工孵化以室温控制,孵化时间为6~7天。
室外贴盘孵化则需要把盘子贴在田埂上,孵化时间同样为6~7天,但需要注意壳柄向下贴盘,提高孵化率。
四、转苗转苗是将种苗从孵化盘转移到稻田中的过程。
北方地区一般在稻田深度略深的位置挖深度约15~20厘米,宽度略大于孵化盘的小坑,然后把种苗和盘子搬移到坑中,摆放方式要注意不让种苗淹没在水中,同时要避免有异种螃蟹或虾的干扰。
五、养殖管理北方地区稻蟹种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溶氧量、pH值、氨氮含量等稳定。
2.饵料管理:稻蟹的食物主要是稻谷、麸皮、绿色植物等,还可以适量添加肉粉、鱼粉等高蛋白饲料。
3.疾病防治:定期检查稻蟹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疾病防治和隔离处理。
六、收获北方地区的稻蟹一般需要周期养殖6~8个月才能达到成熟期,一般在秋季收获。
在收获前要将水质充分处理,清除异物和腐植物等杂质。
收获时一般采用捕捉和排水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利用堤坝降水或闸门流水的方式方便收取。
总之,北方地区的稻蟹种养技术有其特殊性,需要综合考虑其生态、水文等因素,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经验进行探索和实践,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稻蟹立体养殖发展方案一、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稻蟹立体养殖田位于××市××村北部,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降温很快,冬季寒冷少雪。
地势平坦,总体自北向南微微倾斜,村内广布农田、池塘。
2、水文条件稻蟹立体养殖田地势开阔,为广阔的平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明显,升温迅速,冷暖变化剧烈,多风少雨,空气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高度集中,且年际变化较大;秋季降温快,降水量少;冬季干燥寒冷,少雪多风。
3、工程地质区域地下水均为第四系表层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黏性土层、粉土层及砂土层中。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以及区域性地下水的侧向补给、河水的渗漏补给;地下水主要以向下游径流、地面蒸发及少量农业、渔业用水等方式排泄。
受河水及临近地区地下水开采程度影响,与河水互为补排关系。
二、稻蟹立体养殖发展优势分析稻蟹立体养殖田紧邻北**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近年来,**河水位上涨,水源充沛,因此目前具备良好的水稻种植基础。
三、工作目标项目名称:稻蟹立体养殖项目通过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牌大米和××河蟹,形成稻蟹混养立体养殖模式,实现亩均增收效益元,通过开展合作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劳动力成本。
四、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一)建设内容对土地进行调整,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内容为:1、建设排灌渠,需动土万立方米。
2、平整土地亩。
3、硬化田间道路平方米。
4、在水稻田四周做防逃设施延米。
5、购置变压器台。
6、安装进水闸门座,排水闸门座。
7、购置水泵台套。
8、购置农用运输车辆辆,碾米机套,抛光机套。
9、按照××市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要求,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工车间、储藏车间、培训室、质量检测室共平米。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北方稻蟹种养技术是指在北方地区养殖稻蟹的技术方法和要点。
稻蟹是一种适应性强、成熟早、繁殖力强、肉质鲜美的水生动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气候相对较寒冷,温度较低,因此北方稻蟹种养技术存在一些特殊要点。
1. 选种:选择适应北方气候和水质条件的稻蟹品种,如江蟹、阳澄湖大闸蟹等。
这些品种对低温和寒冷的环境相对较耐受,适合北方地区的养殖。
2. 环境准备:在北方地区,稻蟹的养殖一般选择蟹田方法,即在稻田中养殖稻蟹。
在养殖前,需要对蟹田进行清理和整地,保证水田的排水畅通,以及良好的水质环境。
3. 养殖池塘建设: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蟹苗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可以配置蟹苗养殖池塘,在池塘中设置加温设备,保持池塘水温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蟹苗的生长。
4. 蟹苗放养: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后,适合将蟹苗放养到养殖池塘中。
蟹苗的放养要注意适量、适时,避免过早或过晚的放养,影响蟹苗的生长和存活率。
5. 饲料供应:北方地区稻蟹养殖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饲料,在冬季和夏季时应注意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饲料的供应要保证充足,并定期清理残饵,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6. 疾病防治:北方地区温度较低,蟹苗容易感染疾病。
养殖者应加强对蟹苗的观察,及时发现蟹苗的异常行为和病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7. 保护措施: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对于稻蟹的养殖有一定的制约,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冷空气来临时,可以采取加温措施,保持池塘水温稳定;在寒冷季节,可以选择覆盖蟹池,增强蟹池的保温效果。
8. 收获和销售:为了确保稻蟹的质量和味道,一般在秋季进行收获。
收获后,要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然后进行销售或加工。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包括选种、环境准备、池塘建设、蟹苗放养、饲料供应、疾病防治、保护措施和收获销售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合理的技术方法,可以在北方地区成功养殖稻蟹,为当地的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北方稻蟹是一种优良的经济蟹种,具有肉质鲜嫩、价值高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下面是北方稻蟹种养技术的要点。
一、选种要求1. 选种对象:选择健康、体型壮实、活动力强的蟹苗作为种质,蟹苗尽量选购幼苗,养殖户最好在养殖季节之前就进行蟹苗的选购。
2. 选种标准:选择个体完整、无损伤的蟹种,壳面光滑,腹部完整,蟹脚齐全,四肢发达。
蟹体表面无明显的豆粒状斑点,肢体灵活,蝌蚪呈虮螯状。
3. 选种比例:妊娠母蟹与非妊娠母蟹株要进行科学的配种,提高苗种的品质。
选择3-4只妊娠母蟹与1只非妊娠母蟹配种,以增加种苗的质量。
二、养殖池塘建设1. 选择适宜的环境:北方稻蟹喜欢栖息在水稻田或鱼塘里,选择水质清澈、富含有机质的水域作为养殖池塘。
控制水质优良,过度饲养和污染是造成稻田蟹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水域准备工作:在池塘中适量撒播良种水稻,为蟹类提供蟹饲料和掩体,有助于稻田生态系统的建立。
3. 养殖池塘培养:种植适合稻田蟹生活的水生植物,如水花束、鹅肠菜等,为蟹类提供栖息的场所。
加强对水体的保护和管理,保持稳定的水位、水温和水质。
三、科学饲养管理1. 合理饲喂:饲养蟹类需要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科学的饲喂方法。
北方稻蟹主要以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鱼类为食物,养殖户根据生态环境调整蟹类的饮食结构,以保证蟹类的健康成长。
2. 控制饲料量: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蟹类的饲料量,避免浪费的还要防止过度饲养造成水体污染。
3. 定期清理池塘:定期清理和整理养殖池塘,清除多余的水草和杂物,保持池塘的水质清洁,有助于提高蟹类的生存环境。
四、疾病预防和治疗1. 疫病防治:蟹类可能会感染一些疾病,如红螯病、灰霉病等。
养殖户要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监测水质和蟹类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2. 抗生素使用:如果蟹类出现疾病,养殖户可以适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要遵守抗生素的使用规定,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