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从容说课本节涉及到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
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探索,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即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
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教具、资料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宙中的地球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一、宇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1)物质性: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观察图1—1中的天体: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
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巧记: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探究活动:1.读图表得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最终得出结论,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Ι《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Ι《宇宙中的地球》教案题目第一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一时)学习者水平分析本节的学习对象是高一的新生,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容易对事物产生好奇心。
而本节涉及较多的天知识,学生以前涉及很少,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及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运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及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及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导言设计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板书教师讲解阅读思考展示板书教师小结板书布置任务教师小结过渡小组讨论板书教师提问教师点拨展示启发提问教师小结展示。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天体的要紧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有专门的行星,明白得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故。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一般性和专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一般性和专门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故
教具、资料
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要紧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名目: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阻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阻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宙中的地球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关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步地深入。
古老的宇宙观地是一块平板,天是一个盖子,(天圆地点)——
天圆如张盖,地阔如圆盘。
公元2世纪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外于中心,在这之外还存在专门多个天层,月球天处于最内层,而恒星天处于最外层。
它无法说明
木星和土星的回旋。
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一词,事实上是指宇宙。
20世纪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的进展,人类差不多认识到了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假如有时刻,读一本书——霍金的《时刻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关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仰望夜空,我们会发觉形状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专门大的不同。
观看图1—1中的天体:
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看起来是一只螃蟹,因此,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
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
在星云的边缘,我们能够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差不多上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
《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确实是
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漂亮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独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
土星环是由许多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
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彗星:1997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
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确实是地球的一大威逼。
1910年哈雷彗星回来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惧怕的人先行自杀。
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稳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
《彗星撞地球》
流星:运行于星际间的尘埃颗粒和固体小块称为流星体,假如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
在该过程中发光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称为流星现象。
未燃尽落到地球上的残骸称为陨星。
狮子座流星雨:最壮观的流得雨,1966年11月17日美国西部都能看到辉煌无比的狮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连续时刻为4小时。
2001.11.17夜23点~2001.11.18晨5点:最多一小时1000多颗,每分钟40颗。
(2)运动性: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进展中,具体表现在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观看图1-2 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
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口诀: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
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所属的一个庞大的恒星集团,约包括2000多亿颗恒星。
这种恒星集团叫星系。
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分布成扁平的盘状。
盘的直径为8万光年。
盘的中心有一球状隆起,称为核球。
盘的外部由几条旋臂构成。
太阳位于其中一条旋臂上,就其光度,质量和位置讲,都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一般的成员。
并非天空上一切发光体差不多上银河系的一部分。
实际上,天空上的大多数光点是银河系的恒星,但也有相当大量的发光体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庞大恒星集团,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星云,我们称它们为河外星系,现在已明白存在1000亿个以上的星系,闻名的仙女星系、大小麦哲伦星云确实是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
星系的普遍存在,说明它代表宇宙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它是比恒星更差不多的层次。
总星系: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的总和,即为总星系。
它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畴。
以上这些天体系统是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一颗一般的行星:(九大行星分类:类地,巨、远日);金星离地球最近。
从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与自转周期等各方面,地球没有一项是最大值或最小值,这说明地球仅仅是太阳系中一颗最一般只是的一颗行星。
2、地球又是一颗专门的行星。
问题:什么缘故?
因为地球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唯独存在生物,特点是存在高级聪慧生物的天体。
问题:什么缘故地球上会存在生命?
缘故: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说: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例:A、九大行星公转的同向性、同面性、及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B 太阳光照条件的稳固性。
从地球产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几十亿年期间,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较稳固,生命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自身的物质条件:
例:A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度,适合生物的生存。
(扩展:地球自转速度适中,大气层的保温效应)
B 地球质量与体积适中,使地球有了适合的大气条件。
C 原始海洋的形成:使生命的显现成为可能。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查找外星人的方向 作业
教材活动题、练习册习题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