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同步练习9苏教版选修6.doc
- 格式:doc
- 大小:77.04 KB
- 文档页数:4
专题1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堂10分钟练习苏教版选修51.(对应考点一)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③创造联合制碱法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⑤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的是维勒,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B.①和③C.①③⑤D.①②③④答案:C2.(对应考点一)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A.乙醇B.食醋C.甲烷D.尿素解析: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制备无机盐氰酸铵时得到了尿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物。
答案:D3.(对应考点二)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下所示,它属于( )[A.无机物B.烃C.高分子化合物D.有机物解析:由题给信息看,该物质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由该物质的组成元素看它不是烃类,也不属于无机物,因为烃类只含C、H两种元素,故A、B均错,D正确。
答案:D[4.(对应考点二)环境毒品“二英”是目前人类制造的可怕的化学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属于 ( ) A.高分子化合物B.芳香烃C.烃D.有机物解析: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5.(对应考点二)萤火虫会在夏日的夜空发出点点光亮,这是一种最高效的发光机制。
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酶和ATP 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伴随着化学能转变为光能:[荧光素属于( )A .无机物B .烃C .烃的衍生物D .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荧光素是由C 、H 、O 、N 、S 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为小分子化合物。
答案:C6.(热点题)北京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是在国内首次采用膜结构的建筑,以钢材为支架,覆盖ETFE 薄膜。
ETFE 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轻质透明的新材料。
(1)该材料属于________。
A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金属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D .复合材料(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课时跟踪检测(一)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酒精;②食盐;③一氧化碳;④甲烷;⑤红糖;⑥石灰石A.①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⑤⑥解析:选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碳酸、碳酸盐、CO2、氰化物等;①酒精是乙醇,属于有机物;②食盐是NaCl,属于无机盐;③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④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⑤红糖属于糖类,属于有机物;⑥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B。
2.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易燃易引发火灾。
由此判断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主要成分是()A.硅酸盐B.大理石C.有机物D.金属化合物解析:选C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易燃,易引发火灾,应判断为有机物,因大理石、硅酸盐、金属化合物都难于燃烧。
3.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科学家国籍主要贡献A 贝采利乌斯瑞典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B 维勒德国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 凯库勒英国首先提出了价键的概念D 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周期律解析:选C在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上,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于19世纪初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概念;德国化学家维勒于1828年首次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价键的概念;此外,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4.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A.(NH4)2CO3B.NH4NO3C.NH4CNO D.CH3COONH4解析:选C维勒用无机盐转变成尿素,使用的无机盐是氰酸铵,故C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去的物质B.有机物常温下都是固体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所有有机物都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解析:选C A项,许多的有机物是人工合成的,错误;B项,有机物常温下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有的是固体,错误;C项,有的有机物如酒精与水混溶,有的不溶于水,正确;D项,有的有机物具备无机物的性质,如醋酸具有酸的性质,错误。
专题6第一单元第1课时糖类必备知识基础练1.[扬州高三模拟]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通过11步化学反应实现了以CO2和H2O为主要原料合成淀粉。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技术可能有助于解决人类粮食短缺问题B.将CO2转化为营养物质,有助于尽早实现碳中和(CO2的排放总量与减少总量相当)C.该淀粉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经缓慢氧化转变为CO2,并释放能量D.化学实验中常用KI溶液检测淀粉的存在2.[江苏淮安高三模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致人发胖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满足人体组织的所有营养需要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3.蔗糖是重要的甜味调味品。
检验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下得到的水解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未涉及的操作是( )4.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糖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煮沸③加入碱液至溶液呈碱性④加入新制的Cu(OH)2⑤加入几滴稀硫酸⑥再加热A.①②⑤⑥④③B.①⑤②④⑥③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⑥④⑤③②5.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人工合成的原创性突破,相关成果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能使淀粉-KI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CO2合成淀粉[(C6H10O5)n]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淀粉[(C6H10O5)n]和纤维素[(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D.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可观察到有光亮的银镜生成6.某同学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 mL 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
打开盛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 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 CuSO4溶液。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标要求]1.会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3.知道有机物在科学、技术、社会中的重要应用。
1.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 、CO 2、CaCO 3、HCN 、CaC 2等虽然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仍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
2.打破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限的是德国化学家维勒,他用无机物氰酸铵(NH 4CNO)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 2)2]。
3.现代社会对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有机物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1.有机化学的发展(1)3 000多年前用煤作燃料,2 000多年前掌握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技术。
(2)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
(3)德国化学家维勒合成尿素: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将无机物氰酸铵溶液蒸发得到有机物尿素。
NH 4CNO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4)1965年,中国首先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5)21世纪,各种合成有机物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
2.有机化学的应用(1)人类生活离不开有机物。
(2)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物已超过4_000万种。
(3)人类对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材料需求增大。
(4)大部分的药物是有机物。
(5)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中,有许多来源于天然有机物。
(6)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体中许多物质都是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1.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A.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合成尿素,使人们摈弃“生命力论”思想B.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现尿素,使有机化学迅速发展C.1965年中国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D.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是在有机化学形成之后解析:选C A项中贝采利乌斯对有机化学的贡献是提出了有机化学和有机物的概念,故A错;B项中维勒的贡献是在实验室中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故B错;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故C正确;D项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有机化学的形成促进了人们对有机物科学、系统的认识和发展,故D错。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练习题五十一第1题【单选题】有5种有机物:⑤CH2=CH—CH=CH2 ,其中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种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用于制作人造卫星天线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B、用于制作纳米陶瓷材料的氮化硼C、用于制作灯饰外壳材料的聚苯乙烯塑料D、用于制作飞机机翼、火箭锥头的碳纤维材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来增白纸浆、草帽辫、食品等,还可用于杀菌消毒C、废旧钢材焊接前,分别用饱和Na2CO3 ,NH4Cl溶液处理焊点D、聚丙烯酸钠树脂广泛应用于植物移栽及制作尿不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
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B、用工业废弃物二氧化碳生产塑料,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C、聚二氧化碳塑料不能在空气中燃烧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PHB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下面有关PHB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B是一种聚酯B、合成PHB的单体是CH3CH2CH(OH)COOHC、PHB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2和H2OD、PHB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塑料B、淀粉C、油脂D、蛋白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苯、乙酸、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且都能与金属钠反应C、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不相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纤维素C、维生素D、蛋白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DAP是电器和仪表部件中常用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其结构如图:则合成它的单体的正确组合是( ) ①邻苯二甲酸②丙烯③丙烯酸④邻苯二甲醇⑤丙烯醇.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③【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B、汽油和乙烯均为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D、蔗糖、淀粉、油脂水解均能生成电解质【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现在大量使用的塑料,如聚苯乙烯,难以分解而造成的“白色污染”甚为严重。
2010-2023历年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专题9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练习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要检验淀粉溶液与稀H2SO4共热后的混合液中淀粉的水解程度,用到:①NaO H溶液;②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③碘水,则这三种试液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2.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_____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的官能团;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6)G的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 _______。
3.乙醇的生产过程可由下图表示:(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
(3)步骤a的操作是( )A.蒸发B.萃取C.蒸馏D.分液(4)发酵产生的CO2纯度可达到99%,能回收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C6H10O5)n+nH2O 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算出100kg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________kg。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苏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四第1题【单选题】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
PVC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B、PVC的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最好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D、鉴别PE和PVC时,可将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红,则为PVC;若不变红,则为PE【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纤维素C、蛋白质D、塑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塑料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热修补的是( )A、聚氯乙烯B、酚醛树脂C、聚乙烯D、聚苯乙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现在大量使用的塑料,如聚苯乙烯,难以分解而造成的“白色污染”甚为严重。
铁道部下令全国铁路餐车停止使用聚苯乙烯制造的餐具,而改用降解塑料。
该塑料在乳酸菌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下列有关降解塑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解塑料是一种纯净物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C、经缩聚反应生成D、单体是CH3CO-COOH【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人造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合金材料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D、对于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一般可以采用中和法处理,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人造象牙的主要结构是,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 )A、CH3CHOB、(CH3)2OC、HCHOD、H2N-CH2-CO-NH2【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夏令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易降解的垃圾掩埋,不易降解的垃圾带回放入分类垃圾箱下列垃圾物品中,易降解的是( )①塑料袋②餐巾纸③瓜皮果壳④矿泉水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聚氯乙烯塑料不可用来包装食品B、缺碘易患大脖子病C、由于淀粉在人体中会转化为氨基酸,因此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D、皮肤被烫伤或受浓硝酸腐蚀时,细胞结构将受到破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航天科学家正在考虑用塑料飞船代替铝制飞船,进行太空探索。
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后训练、技能达标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用从非生物体内取得的物质合成了许多有机物,下列属于最早合成的有机物是()A.酒精B.尿素C.淀粉D.蛋白质解析:19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但1828年,维勒合成了尿素,使人们彻底摈弃了“生命力论”。
答案:B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是有机物,但是有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碳酸、碳酸盐、CO、CO2等属于无机物,尿素、四氯化碳、甲酸均是有机物,故选A。
答案:A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重油的裂化D.石油的裂解解析: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将其分开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答案:B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苯的分子式为:C6H6C.羟基的电子式为: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解析: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错;羟基的电子式为,C 错;D项是甲烷的球棍模型,D错。
答案:B5.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A.甲烷B.氨气C.甲醛D.二氧化硫解析:甲醛被称为室内“杀手”,室内使用的装饰材料、涂料会释放出甲醛。
答案:C6.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H2O最多的是()A.甲烷B.乙烷C.乙烯D.乙炔解析: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生成H2O最多,要求烃中H%要高,四种烃中甲烷含氢量最高。
答案:A7.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选用的试剂是()A.金属钠B.浓H2SO4C.无水CuSO4D.胆矾解析:将酒精滴到无水CuSO4上,若CuSO4颜色由白色变成蓝色,则酒精中含有水,若CuSO4颜色无变化,则不含水。
答案:C8.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这些方法处理的是()A.废旧农用塑料薄膜B.厨余垃圾C.卫生纸D.废旧纯棉纺织品解析:废旧农用塑料薄膜最适合用循环再生的方法进行处理,A符合题意;C、D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C、D均可用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处理。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史实2. 知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3. 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
一 有机化学的发展1 .18世纪初期,瑞典化学家贝采乌利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有机化学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推翻“生命力论” 3 .1965年我国首次在人类历史上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4. 目前人工合成有机物超过3000万中。
二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1 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CO 2和碳酸盐外。
2 有机物的分类例.某含氧有机物0.5mol 与1.75mol 氧气混合后,可恰好完全燃烧,生成33.6 L CO 2(标准状况)和27g 水,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mol 5.1mol L 4.22L 6.33)CO (n 12=⋅=-, mol 5.1mol g 18g 27)O H (n 12=⋅=-, 有机物的一般分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烃的衍生物 醇卤代烃酚醚 酯醛羧酸 糖类、油脂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设该含氧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x H y O z ,则:n(C x H y O z ):n(O 2):n(CO 2):n(H 2O)=0.5mol:1.75mol:1.5mol:1.5mol =2:7:6:6有:2C x H y O z +7O 2→6CO 2+6H 2O ,根据质量守恒:⎪⎩⎪⎨⎧+=+==61214z 212y 26x 2得⎪⎩⎪⎨⎧===2z 6y 3x∴该含氧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3H 6O 2 。
【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NH 4HCO 3B .NH 4NO 3C .NH 4CNOD .CH 3COONH 42.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吗?提示: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CO、CO2、CaCO3等都是无机物。
2.日常食品的主要成分大部分都是有机物,你熟知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提示:淀粉(米饭、馒头)、纤维素(蔬菜)、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3.三大合成材料是什么?提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新知探究]探究1最早提出有机化学概念的是哪位化学家?提示:19世纪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
探究2“生命力论”的内容是什么?哪次科学成果使人们彻底摈弃了“生命力论”?提示:“生命力论”的内容是19世纪中叶前,人们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由无机盐氰酸铵(NH4CNO)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使人们彻底摈弃了“生命力论”。
探究3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价键的概念,凯库勒还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你能写出苯的凯库勒式吗?提示:苯的凯库勒式为。
[必记结论][成功体验]1.将左栏内容与右栏对应内容用短线连起来。
Ⅰ.19世纪维勒合成尿素a.有机物成为人类的重要物质基础Ⅱ.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b.有机化学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Ⅲ.碳的价键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c.人类对天然有机物的应用Ⅳ.人类掌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技术d.有机化学的初步形成Ⅴ.合成有机物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应用e.打破了“生命力论”答案:Ⅰ-e Ⅱ-d Ⅲ-b Ⅳ-c Ⅴ-a[新知探究]探究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乙烯的主要用途有哪些?提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烯的主要用途有:果实催熟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取聚乙烯等塑料制品。
探究2油脂和矿物油的成分相同吗?试举一例说明二者应用上的差异。
提示: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矿物油属于液态烃的混合物,二者的成分不同;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而矿物油的主要应用是作燃料。
专题 1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A 卷 双基再现
1.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是有机物的是(
)
A .CO
2 B .C H
6
C . HCHO
D . CH O H
2
3
2.重结晶过程中如果溶剂对杂质的溶解很少,对有机物的溶解性比较强,那么过滤后(
)
A .有机物仍然在滤液中
B .杂质在滤液中
C .有机物停留在滤纸上
D .杂质停留在滤纸上
3. ★城市居民使用的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
于钢瓶中,这些杂质是( )
A .丙烷与丁烷
B .乙烷与丙烷
C .乙烷与戊烷
D .戊烷与己烷
4.★要对热稳定好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 为( )
A .重结晶
B .蒸馏
C .过滤
D .萃取
5.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③创造联合制减法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 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 国科学家拉瓦锡;⑤首先在实验室合成有机尿素的是维勒,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
B .①和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
A .羟甲基(- CH 2OH )和甲氧基( CH 3O -)
B .亚硝酸( HNO )和亚硝酸根( NO )
2
2
C .硝基(- NO 2)和二氧化氮( NO 2)
D .羟基(- OH )和氢氧根( OH -
)
7. ★0.1mol 化合物甲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4.48LCO 2 (标况下测量) ,推测甲是
( )
A .CH 4
B .
C 2H 4 C . C 2H 6
D . C 6H 6
8.把四氯化碳加入到碘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发现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 _____色, 这是水层,下层为 ____ __色,是 _______ ___。
这一实验说明了
CCl 4___
_(易溶
或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 _
_(大或小),碘在 _
_ ____中的溶解度大于 ___ ___中的溶
解度。
变式活学
9.自然界中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 A .无机化合物 B .有机化合物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铁的化合物
D .碳水化合物
A .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去的物质
B .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D .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11.鉴别四氯化碳和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是最简单?书写出鉴别的原理和实
验的步骤。
12.经元素分析后,发现某烃的含碳量为 82. 76%,氢的质量分数则为 17. 24%,且相对分子质
量为 58,试推断该烃的分子式。
( 8 分)
实践演练
13.据央视报道,自 2020 年 12 月 1 日起在武汉九市进行车用乙醇汽油封闭推广行动。
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
经多项检
测结果表明,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在美国.巴西
等国早已推广使用。
下列有关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B.乙醇汽油作燃料不会产生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乙醇和汽油都可作溶剂,也可相互溶解
D.乙醇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14.★★按反应特征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
成反应三种,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 C6H5CH 2Cl+NaCN —→ C 6H 5CH 2CN+NaCl
B.C6H 5Li+CO 2—→ C 6H 5COOLi
C.CH 3CH 2CHO + HCN —→ CH 3CH 2CH(CN)OH
D. CH3COOH+C 2H5OH —→ CH 3COOC 2H5+H 2O
参考答案
1、 A解析:有机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碳元素,另外还有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等,但
是并非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比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和碳酸都不属于有机物。
我们在判断是要注意区别。
2、 AD
4 的为气态,大
3、 D解析:考虑到烃类的沸点变化规律;常温下,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
于 4 的为液态,大于11 的为固态。
故而可以判断出余下的残渣为戊烷和己烷。
4、 B 解析: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各类分离方法所适用的对象:
重结晶适于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较大的两种物质,比如NaCl 和KNO 3;蒸馏适于分
离两种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比如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过滤适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比如水
和泥沙;萃取适于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外一种溶剂中提取出去。
5、 B
6、 D
7、 BC解析:该化合物0.1mol 生成 4.48L ( 0.2mol ) CO2,故而该物质每分子含有 2 个碳
原子,故选 B 和 C。
8、黄色、紫红色、CCl 4、易溶、大、CCl 4、水
解析:四氯化碳加入到碘水中时,会把碘从水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层的密度较大,故而会
沉到水的底部;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后,溶液变为紫色,水层失去了碘,颜色会变浅甚至会
消失。
9、B 解析: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有机物有几百万种之多,远远要多于无机物,有机物
的主要构成元素未能碳元素,其连接方式是多样的,加之共多的元素加入,链有常有短,
故而有机物的种类也很多。
10、 C解析:有机物的来源有的来自人工合成,比如,有的是从有机物中分离出去的。
11、往不同溶剂中加水,乙醇和水互溶,四氯化碳就和水分层了。
解析:主要利用二者与水混合时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四氯化碳难溶于水,而乙醇十一溶于水
的,所以,依照混合后是否分层即可以区别这两种物质。
12、 C4H10
解析:该物质中N(C) ∶ N(H)= (82 . 76%/12) ∶ (17.24%/1)= 2 ∶ 5
可设其分子式为(C2H5) n,
由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则( 12× 2+5)× n = 58
计算可得: n = 2,故分子是为C4H 10。
13、 C
解析:乙醇汽油是汽油(碳原子数为5-8 的烷烃)和乙醇混合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乙醇汽
油的推广,只是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而不能杜绝;乙醇属于一元醇,而乙二醇十二元醇,
故而不是同系物。
14、 BC
本题中要注意的是 B 解析:加成反应的特征是断裂双键或叁键,而后分别连上其他的原子。
项。
此时断裂的双键是CO2分子中的碳氧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