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车轮的防抱死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汽车安全配置强制规定的背景1. 交通事故频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频发,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众多。
据统计,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6万人,受伤人数高达数十万人。
这些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汽车安全配置不足有关。
2. 汽车安全配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配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许多先进的汽车安全配置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安全问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安全问题。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汽车安全配置的强制规定。
二、汽车安全配置强制规定的主要内容1. 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BAS)自2023年起,我国要求所有新车必须配备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BAS)。
该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增加制动力,帮助驾驶人更快地减速和停车,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 胎压监测系统(TPMS)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要求所有乘用车必须配备胎压监测系统(TPMS)。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轮胎气压,及时发现胎压异常情况,防止爆胎事故的发生。
3. 驱动防滑系统(TCS/ASR)驱动防滑系统(TCS/ASR)可在车辆起步和加速时,防止驱动轮打滑,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我国要求所有新车必须配备该系统。
4. 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可根据路面条件和车身自重等条件,自动调节刹车力,保证汽车的平稳行驶。
我国要求所有新车必须配备该系统。
5.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可在紧急刹车时防止车轮抱死,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
我国要求所有新车必须配备该系统。
6.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可在夜间行车时,自动调整镜面角度,防止后车大灯产生的眩光干扰驾驶。
我国要求所有新车必须配备该系统。
7. 并线辅助系统并线辅助系统可在车辆并线时,自动检测后方车辆,防止发生碰撞。
维修实例M s i n t㊀门3门C6G b s g s►栏目编辑:桂江一g u i j y@m o t o r c h i n a.c o m 2013款宝马X3胎压等多个报警灯常亮♦文/中鑫之宝王领挥故障现象—辆2013款宝马X3,搭载N20型2.0T发动机,行驶里程为48 984km,车主反映该车仪表台上的胎压等多个报警灯常壳。
故障诊断与排除接车后,首先验证故障现象。
启动发动 机后,仪表台上的胎压指示灯报警,同时发 现防侧滑指示灯、ABS指示灯、驻车指示灯 也同时点亮(图1)。
图1故障车仪表台上多个报警灯点亮轮胎失压显示(RPA)是用于监控行车期间轮胎充气压力的系统。
轮胎气压出现损失后,轮胎的半径和轮胎周长都将变小,在行驶过程中,气压低的车轮转速就会随之上升。
轮胎失压显示(RPA)系统会通过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中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收集车轮转速数据,并将各个轮胎的转速区域平均车速进行比较,从而及时监控轮胎气压。
根据R P A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使用气压表测量每个轮胎的胎压,测量结果显示4各轮胎的胎压都在2.5ba「(1ba「=100kPa)左右,均在标准值范围内;接着又检查了轮胎尺寸及花纹,都相同,未见异常;检查轮辋,未见变形等异常情况。
气泵可以正常运转,但查看实际值时发现蓄压器中的压力只有200Pa (图15),与标 准值95~12〇kPa相差甚远。
顺着管路检查发现,位于左后叶子板内部、音响放大器上面 的蓄压器通向车内座椅的软管脱落(图16)。
重新安装软管,再次促动空气泵M40,蓄压器 压力实际值恢复正常,该车后排座椅按摩功能也恢复正常,故障被彻底排除。
图15故障车蓄压器压力实际值气动泵通过内部直通线路促动排空压力罐中的压缩湿气的电磁阀。
多仿形座椅控制单元位于相应座椅的靠背框架中(N32/20左后,N32/21右 后),控制单元包括用于供应空气到气垫的集成式阀门,多仿形座椅控制单元执行以下任务:1. 为多仿形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气垫 充气和放气;2. 控制按摩功能(必要时通过促动座 椅按摩功能控制单元);3. 控制座椅脉动功能(P®设备而异);4. 调用记忆功能和存储轮廓时调节存 储的压力值;5. 相关压力阀过热时关闭相应功能。
XXXXXXXX大学XXX学院毕业论文汽车制动系统设计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班级:汽车XXX班学号: XXXXXXXXXX 姓名:张三指导教师:李四二0一五年十一月摘要汽车制动〔俗称刹车〕,是汽车的主动平安系统,它从诞生至开展与汽车从诞生至开展是完全同步的。
没有哪种汽车不是以良好的制动性能为保证来开展它优良的行驶性能。
良好的制动性能是车辆平安行驶的重要保证。
因为制动性能下降或失效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已成为突发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而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制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规定对汽车制动实行定期的强制检测与维护。
本毕业论文题目是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分析,共分八章。
主要从制动器与传动装置这两方面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及诊断与分析,又在此根底上系统的介绍了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汽车故障诊断的一些根本步骤和方法。
由构造、工作原理、类型到故障的诊断与分析,一步步深入,具体而又形象。
本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感谢指导老师给予的鼓励和帮助。
通过本毕业论文,我对过去所学的知识又进一步的稳固和掌握,对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分析又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关键词汽车制动;故障;诊断;分析ABSTRACTAutomobile brake (known as the brake), is the active safety system, car since its creation to development and bus from birth to development is completely in sync. No other car is not good for guarantee the brake to develop it good driving performance. Good braking performance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afe driving vehicles. Because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decline or failure of a serious traffic accident caused by sudden accid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hus in automobile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braking system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traffic transportation, brake, the fixed provisions of the compulsory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The graduation thesis on automobile braking system of the common faults diagnosis and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Mainly from the brake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introduced this two respects of brake system and common fault diagnosis and analysis. Also on this bas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BS braking system,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fault diagnosis of common faults and the number of cars the basic steps and methods.Th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type to fault diagnosis and analysis,design, step by step, thorough, specific and image.The present paper is in guiding teacher don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uiding teacher give thanks to encourage and help. Through this thesis, I learned knowledge of the past and further consolidate and mastery of automobile braking system, fault diagnosis and analysis an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do it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bined.Keywords: automobile braking, fault, diagnosis and analysis,desig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 认识汽车制动系统 (6)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 (6)汽车制动系统的类型 (6)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6)2.车轮制动器的设计 (7)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7)车轮制动器的类型 (8)常见故障及诊断与分析 (8)3. 驻车制动器的设计 (11)驻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11)驻车制动器的类型 (11)常见故障及诊断与分析 (11)4. 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 (12)液压制动系统的构造 (12)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3)常见故障及诊断与分析 (13)5. 气压制动系统的设计 (20)气压制动系统的构造 (20)气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20)常见故障及诊断与分析 (20)6.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常见故障及诊断与分析设计 (26)6.1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6)6.2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常见故障与分析 (28)7. 汽车故障诊断常用方法设计与根本步骤 (32)汽车故障诊断原那么 (32)汽车故障诊断常用方法 (33)汽车故障诊断根本步骤 (38)8.总结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1. 认识汽车制动系统1.汽车制动系统:能够产生和控制汽车制动力的一套装置。
2024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1米=()厘米。
(B)A、10B、100C、1000D、502、【单选题】下列()不是发动机发动机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B)A、节温器损坏B、冷却液过多C、点火提前角过大或过小D、风扇V带松紧度过松3、【单选题】下列中()可减少汽油中氮氧化物的排放。
(C)A、碳罐B、闭环控制C、废气再循环系统D、曲轴箱通风4、【单选题】全球定位系统可用英文缩写()表示。
(C)A、GBSB、GSPC、GPSD、CCS5、【单选题】关于液压制动系统卡死的原因。
甲认为:总泵旁通孔或回油孔堵塞就是引起上述故障的原因。
乙认为: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是其中之一。
丙认为:制动管路堵塞是其中之一。
看法正确的是()。
(B)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6、【单选题】减少排气污染要从燃料、润料、()以及尾气三元催化等多方面去治理、控制。
(八)A、发动机7、【单选题】减振器的作用是利用()来加速衰减车身的振动,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B)A、减震弹簧B、液体流动的阻力C、冷却液D、钢板弹簧8、【单选题】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自动控制和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从而得到最佳制动效果。
(八)A、完全抱死B、跑偏C、侧滑D、滚动9、【单选题】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自动控制和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从而得到最佳制动效果。
(八)A、完全抱死B、跑偏C、侧滑D、滚动10、【单选题】制动防抱死装置中的执行机构由油泵、蓄压器、压力开关、O等部件组成。
(D)A、制动踏板B、车轮速度传感器C、制动器D、液压调节器11、【单选题】化油器式汽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主要是指()。
(B)A、空气滤清器B、化油器C、汽油滤清器D、汽油泵12、【单选题】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为()。
(八)A、全球定位系统13、【单选题】发动机中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是把燃烧气体作用在()的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并通过曲轴对外输出机械能。
第三章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此章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ABS的理论基础、种类;掌握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典型的ABS结构形式和工作过程;了解装用ABS的车辆容易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检修ABS时应注意的事项;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以及制动液的使用和更换。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节概述理论教学:1学时。
第二节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论教学:4学时。
第三节典型车型的ABS 理论教学:1学时。
第四节ABS的使用与检修理论教学:2学时;ABS的拆检实践技能:8学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ABS的结构、原理;检修ABS时应注意的事项;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
难点:ABS的结构、原理;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
四、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过程此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对于ABS的结构原理采用先授课后实践的教学方法;对于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排除方法采用理论实践同步进行。
五、作业1.ABS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ABS系统的控制方差3.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4.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5.ABS系统使用注意事项6.ABS系统的故障诊断第三章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即英文的Antilock Braking System,缩写为ABS。
第一节概述一、ABS的理论基础1.汽车的制动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强制地减速以至停车且维持行驶的方向稳定性的能力。
主要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制动效能—基本评价指标: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
(2)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
2.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1) 制动器制动力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 的关系 (1)制动过程中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第一阶段:纯滚动,路面印痕与胎面花纹基本一致 车速 V = 轮速V ωV——车速ω——车轮旋转角速度 Mj——惯性力矩 Mμ——制动阻力矩 W——车轮法向载荷 Fz——地面法向反力 T——车轴对车轮的推力Fx——地面制动力 r——车轮半径rω——车轮切向速度,简称轮速第二阶段:边滚边滑,路面印痕可以辨认出轮胎花纹,但花纹逐渐模糊。
汽车五大主动安全系统常见故障解析嵇伟【期刊名称】《汽车维修与保养》【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4页(P52-55)【作者】嵇伟【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制动防滑系统ABS、制动力平衡系统EBD、制动力辅助系统EBA、牵引力控制系统TCS(ASR)和电子行驶平稳系统ESP(DSC)统称为五大主动安全系统。
一、ABS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制动防抱死系统通过增压、保压和泄压不断循环使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的最佳制动效能范围内。
保证汽车制动过程的方向稳定性,有效防止制动过程中产生的侧滑、跑偏和甩尾。
1.ABS系统常见故障(1)车速6km/h时ABS故障灯亮打开发动机舱盖,举升汽车,松开驻车制动,启动发动机,运行车速到达6km/h 时应能听到ABS系统液压泵工作的声音,如果没有液压泵工作的声音,ABS灯会再次被点亮,应读取故障码,检查是否有ABS系统液压泵的故障码。
(2)车速10km/h时ABS故障灯亮车速10km/h时ABS控制单元将检测各个轮速传感器是否有信号输出;如某个轮速传感器没有信号输出,ABS灯就会被点亮,并会留下某轮速传感器信号不良的故障码。
(3)车速15km/h时ABS故障灯亮轮速传感器信号发生器和转子的气隙过大,车速达15km/h时ABS灯将被点亮,且一直点亮。
(4)车速20km/h时ABS故障灯亮经控制单元检测,故障码为ABS泵信号超差,清除故障码后试车故障又重现。
这类故障通常是由于ABS泵供电熔丝有轻微氧化现象,更换蓄电池上方熔丝盒2个ABS熔丝,故障可排除。
(5)车速35~40km/h时ABS故障灯亮直线行驶中车速35~40km/h时ABS控制单元将检测同一制动管路上两个轮速传感器信号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将点亮ABS灯,并留下转速慢轮速传感器的故障码。
所以35~40km/h时ABS灯亮,说明轮速传感器短路或断路。
更换短路或断路的轮速传感器。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前驱车左后轮轮速传感器信号不对,控制单元却会误认为同一制动管路中制动过程转速较快的右前轮轮速传感器信号不对。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掌握ABS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
3. 通过实验验证ABS系统在紧急制动时的性能。
4. 提高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能够防止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的电子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驾驶员紧急制动时,ABS系统通过检测车轮转速,实时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保持一定的滑动率,从而保证车轮在制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滚动状态,避免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
三、实验设备1. 汽车ABS实验台2. 车轮转速传感器3. 制动压力传感器4. 数据采集系统5. 计算机软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汽车停放在平坦、干燥的场地上,确保车辆稳定。
(2)连接实验设备,包括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
(3)检查各传感器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实验操作(1)启动汽车,使发动机运行在稳定状态。
(2)打开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数据。
(3)进行紧急制动操作,观察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的变化。
(4)重复实验操作,记录不同制动强度下的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数据。
3. 数据分析(1)将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绘制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分析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的变化规律,验证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车轮转速变化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迅速下降,当车轮即将抱死时,转速下降至最低点。
随后,ABS系统通过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转速逐渐回升,保持在一定的滑动率范围内。
2. 制动压力变化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先迅速上升,随后在ABS系统的控制下,制动压力在车轮即将抱死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使车轮转速回升。
3.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
汽车ABS制动防抱死系统毕业论文一、电控防抱死系统的进展及分类 (1)1、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进展及应用现状 (1)2、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分类 (3)二、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差不多组成与工作原理……………………61、ABS的差不多组成…………………………………………………………62、传感器 (6)3、电子操纵单元〔ECU〕 (7)4、执行器 (8)5、ABS警示装置 (10)三、博世〔BOSCH〕ABS系统制动调剂过程 (10)1、常规制动〔ABS不工作〕时 (10)2、ABS工作时 (10)四、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 (11)1、检修ABS的本卷须知 (11)2、ABS故障检修的一样步骤 (12)3、ABS要紧部件的检修 (12)五、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13)1、故障案例一:雷克萨斯RX300 多功能车ABS故障 (13)2、故障案例二:桑塔纳2000GSI 轿车ABS故障 (14)3、故障案例三:别克君威轿车 ABS故障 (15)六、终止语 (16)七、参考文献 (17)汽车ABS的结构与检修摘要:本文介绍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进展及分类,说明了系统差不多组成与其工作原理,并对博世ABS系统的操纵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检修ABS的一些本卷须知,最后选取了日常修理工作中比较典型的几个故障案例进行评述,期望能为宽敞修理人员提供点关心。
关键词: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差不多组成;工作原理;案例分析。
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操纵系统。
现代汽车内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一般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固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以获得最好的制动成效。
一、电控防抱死系统的进展及分类1、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进展及应用现状基于制动防抱理论的制动系统第一是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
3-3车轮的防抱死
导入新课: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兴建,各国对汽车的安全性都十分重视,而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轿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防抱死系统已经成为汽车的标准装备,而我国在ABS的研究和使用上,起步较晚,此系统相对于其它汽车结构来说,应属于新知识、新技术,本内容安排在制动系的第三节,其一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必须要有制动系统结构原理的知识储备来奠定基础。
从技校学生的应知应会的教学要求出发,不涉及高深的系统理论,用一页的篇幅说明ABS装置的作用、工作过程等,引领学生轻松走进新科技的知识殿堂。
进行新课:
一、教材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节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㈠知识目标:1、了解ABS的作用、各组成部分及功用。
2、掌握ABS的工作过程及其优点。
㈡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㈢教学重点:ABS的工作过程。
㈣教学难点:理解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边制动、边滚动的目的。
二、教材处理:
要在一个课时内,将ABS的工作过程讲清楚,必须对教材进行提炼和补充。
本节通篇只有一个总标题,而每一段落无分目标,为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每一段中提出关键词,并作为讲课的步骤,这样显得更有条理,思路更清晰,也便于学生以后的复习。
另外,本节中只是讲了ABS的有几个装置,而没提到装置的功用,为讲明其工作过程,必须补充说明这一点。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采用以下教法:
1、视觉图象法:通过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视频片段和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问题情境法:站在与学生平等的高度上,提出问题,与学生探讨,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3、引导学习法:采用启发式为主,讲解法为辅,深入浅出。
4、检查判断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情况,判断讲课效果,以便于补充不足。
四、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1、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ABS的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2、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出示课件,给出结果。
为本节课的讲解做铺垫。
(二)、新课导入:播放高速急驰的轿车紧急制动后,定格在ABS标志上,由此导入新课。
(三)、新课讲解:
1、信息交流说明含义:让学生针对导入内容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ABS 的认识,然后准确的给出英文全称,说明其中文含义。
(此时板书课题)
2、点评设问引出作用:首先点评学生的讨论,并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认真准备和积极发言。
下一步演示有ABS和无ABS装备的汽车安全指标下降百分比图,让一名学生上台,对照此图给大家解释一下。
然后设问:装有ABS的汽车交通事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作用。
3、演示课件确定装置:用探索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ABS的神秘之处到底在哪?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探寻出它是由哪些装置组成的吧!”
用课件演示整车上ABS主要装置的分布位置,然后以表格的形式补充说明各装置的功用,让学生在相应的格中填出装置名称,以加深印象。
如:(见课件)
4、善于分析先简单介绍示意图中各部件名称,下一步让学生注意比较以下每一阶段中总缸与轮缸的通断情况?
演示课件:由学生说出观察结论:调节器使总缸与轮缸相连,液压力随踏板的力而增加。
强调此时ABS不起作用——常规制动阶段
设问讨论:当制动压力升高,车轮即将抱死,此时ABS将要如何动作?让学生相互探讨,根据课件演示,推出制动压力变化情况。
图①传感器、ECU发出信号,活塞上移至顶端——轮缸通过储液罐、回油泵卸压,此阶段为压力降低阶段
图②传感器、ECU信号变化,活塞移至中间——轮缸进油口赌住,此阶段为压力保持阶段图③传感器、ECU不发信号,活塞下移底端——总缸与轮缸相通,压力再次上升
将三个图串联起来,如此反复,压力不断升高、降低,其压力变化频率在一秒内可达60到120次,相当于驾驶员不停的踩下踏板、松开踏板。
为突出教学重点,板书工作过程,梳理学生思路。
课堂检查:此时安排一个简单的课堂练习,即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也检查一下课堂效果。
⑴、填空:紧急制动时,ABS对系统压力的控制步骤为
(降压)——(保压)——(升压)
⑵、车轮的动作为:(制动)——(放松)——(制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复制动——放松——制动就能获得良好的制动性能,减少事故?此时采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骑自行车时,把车闸捏死会发生什么情况?车轮抱死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5、对比效果总结优点:针对上述的提问,演示有ABS和无ABS的紧急制动效果对比图。
让学生试着理解图中含义,然后老师作补充讲解。
(四)、授课总结:ABS就相当于机械的“点刹”,制动时不使车轮抱死,就能控制住汽车的方向,从而减少交通事故。
(五)、反馈练习:(强调独立完成)
1、填空:
2
板书设计:
车轮防抱死装置
1、名称:Anti-lock Braking System
2、作用:制动时,自动调节车轮的制动力,
防止车轮抱死,获得最佳制动性能。
3、装置及装置功用:
4、工作过程:
ABS装置+ 液压制动装置
4、优点:提高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
增强制动时汽车方向控制能力。
缩短了制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