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技巧-汤晓芳-南昌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3
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要素和技巧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是传播事实、观点、信息和观点的一种重要方式。
如何进行一场成功的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呢?本文将介绍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要素和技巧,希望能够对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采访报道的要素1. 主题选择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主题选择非常重要。
要选择一个热点、有争议的话题,同时要适合受众的喜好和需求。
在选择主题时,需要考虑到时事热点、社会关注度和受众的兴趣,以确保采访报道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2. 采访对象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也是采访报道的重要要素。
采访对象应具备权威性和说服力,能够对主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采访对象的身份、背景和言论也需要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规定,以保证采访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 采访环境采访环境的选择对于采访报道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适的采访环境能够增强采访的真实感和现场感,提高采访报道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采访环境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主题的特点、采访对象的身份和受众的感受,以确保采访报道的效果最大化。
4. 采访准备在进行采访报道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和情况、研究所要采访的主题和问题等。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够进行一场成功的采访报道。
5. 采访技巧在进行采访报道时,也需要掌握一些采访技巧。
要学会倾听,尊重采访对象的言论和观点;要善于提问,用开放性问题引导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的表述和分析;要注意表达,使用简单、易懂、生动的语言向受众传达信息等。
1. 提前沟通在进行采访报道之前,要和采访对象进行提前沟通。
告知采访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以消除采访对象的顾虑和担忧,同时也可以提前了解采访对象的态度和立场,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
2. 在现场感强的地点进行采访采访环境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进行采访报道时,要选择能增强采访报道现场感的地点进行采访,比如事发地点、重要场所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采访的真实感和可信度,还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提问技巧作者:熊唯曾真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6年第07期新闻采访中,记者到达现场后,面对的常是一堆错综复杂的新闻现象,如何从看似复杂繁乱的新闻表象中抓取重点,是记者的基本素质。
透过表象,拨开迷雾,去伪留真,挖掘新闻内涵,凭的是经验和功力,提问就是最好的工具和武器。
一、出镜记者提问存在的问题其一,所提问题不能顾及被采访人的感受。
2012 年1 月20 日,某卫视播出一条新闻,一位出镜记者随当地政府代表团出访欧洲,采访中,某华裔企业家情绪激动,出镜记者问:您为什么这么激动?企业家噎住了——类似这样的提问毫无意义。
这个道理妇孺皆知,把它变成提问从记者嘴里问出来,是挑战大众的智慧底线。
试想一下,如果提问换成“您有多久没有回去过了,最关心家乡的什么,家乡的变化很大,您有没有回国投资创业的打算”等等,效果可能会更好。
其二,所提问题缺乏记者的专业素养,提问不经过深思熟虑便脱口而出,与当时的情景场合或者个人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导致被采访者尴尬冷场,从而产生极不理想的采访效果。
有的记者因为平时说话的习惯而导致在采访过程中闹出笑话。
其三,所提的问题过于庞大笼统,大而无当。
经常可以看到电视中针对个人性质的荣誉或突发事件的记者提问,他们往往一开口就是“请你谈谈体会”“请你说说感受”“请你讲讲看法”等。
这种提问大而空,有时往往会导致被采访者泛泛而谈。
二、出镜记者提问的技巧根据上述出镜记者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出镜记者,尤其是直播节目中他(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会即时传到千家万户。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采访中,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出镜记者提问的作用,足见提问技巧的重要。
尤其是直播节目,提问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着采访的效果。
那如何提升出镜记者的提问技巧呢?其一,所提问题必须单刀直入,迅速切入要点。
避免提问过于庞大和笼统,直接针对具体事件提出相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电视记者新闻线索的获取及采访思路探讨电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线索获取和采访,才能报道出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新闻。
本文将探讨电视记者如何获取新闻线索和采访的思路。
一、新闻线索的获取1. 关注社会热点:电视记者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政治事件、经济动态、社会问题等,从中挖掘可能的新闻线索。
2. 细心观察身边:身边的人和事,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线索。
电视记者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一些潜在的新闻线索。
3. 主动调查采访:电视记者可以主动调查采访,例如走访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与人交流,了解现实情况,发现可能的新闻线索。
4. 借助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电视记者可以关注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挖掘潜在的新闻线索。
5. 与同行交流:与其他电视记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交流新闻线索,互相帮助和启发,共同发现新闻价值。
二、采访思路的探讨1. 预先准备:在进行采访之前,电视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了解其身份背景、经历和相关知识,以便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2. 开放式提问:采访过程中,电视记者应该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给采访对象足够的表达空间,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回答,并引出更具深度的问题。
3. 耐心倾听:采访过程中,电视记者应该保持耐心,全神贯注地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不要打断或中断对方的讲述,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4. 引导对话:有时候,采访对象可能不愿意或者不擅长回答问题,这时候电视记者可以适当地使用引导对话的技巧,通过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观点,引导对方进行更深入的回答。
5. 关注细节:在采访过程中,电视记者需要注意细节,并灵活运用摄影和录像技术,将采访对象的表情、言辞和细节呈现给观众,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采访内容。
6. 追问和求证: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不断追问和求证,确保采访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如果采访对象的回答含糊不清或者与事实不符,应该坚持追问和求证,直到获得满意的回答。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和技巧至关重要。
良好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引出被采访者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还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闻信息。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和技巧。
第一,简洁明了。
电视新闻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记者在提问时需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废话和冗长的解释。
提问应该精准而直接,能够准确传达记者所要得到的信息和观点。
第二,恰到好处的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被采访者发表更详细和深入的观点。
记者在提问时可以使用"为什么"、"怎么看"等词语,让被采访者有更多的空间展开回答,同时也能够为观众呈现更丰富的新闻内容。
适度的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可以促使被采访者提供简短而明确的答案。
记者在提问时可以使用"是不是"、"您认为对不对"等词语,这样能够迅速获取被采访者的观点和看法,并且适合于新闻快报类的节目。
第四,适时的跟进问题。
跟进问题是记者在采访中灵活运用的一种技巧,能够帮助记者更深入地探讨某个话题。
当被采访者提出观点或者回答问题时,记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跟进,进一步挖掘更多的信息,并引导被采访者深入讲解。
第五,尊重和关心被采访者。
无论记者对被采访者的观点是否赞同,都应该保持尊重和关心。
记者应该以礼貌和耐心的态度提问,并以积极的姿态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
这样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能够获得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
第六,避免主观性的问题。
记者在提问时应该尽量避免主观性的问题,以免给被采访者带来困惑或误导。
提问应该客观中立,追求事实和真相,这样才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
第七,掌握时机和节奏。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提问技巧,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和表情,或者现场的氛围,适时调整提问的节奏和风格。
第九,熟悉被采访对象和背景。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1. 引言1.1 引言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和艺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提问,记者可以深入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观点、态度和情感,从而为观众呈现出更加全面和真实的报道。
记者的提问技巧决定了采访的深度和广度,而提问的艺术则能够让被采访者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技巧,比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记者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问话清晰连贯,避免使用术语或复杂语句,以保证被采访者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记者在提问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比如善于引导被采访者谈论重要内容,创造轻松和舒适的氛围,以便让被采访者更加坦诚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记者还需要善于抓住时机,灵活调整提问方式,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记者还需注意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不要在提问中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记者还需要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权利,避免提问过于侵入性或尴尬的问题,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和艺术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采访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具备了优秀的提问技巧和艺术,记者才能进行出色的电视新闻采访,为观众呈现更加真实和完整的报道。
【2000字】2. 正文2.1 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电视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在信息爆炸和媒体多元化的当今社会,电视新闻采访扮演着连接新闻事件和观众的桥梁,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来源,帮助他们了解时事动态,引导舆论舆情,促进社会进步。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通过提问能够深入了解事件的真相、背后的故事和相关人物的观点,为观众呈现全面客观的报道。
记者的提问不仅能够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够引导受访者思考,促使其表达更深入、更具说服力的观点,从而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摘要】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问的基本技巧包括保持问题的清晰和简洁,灵活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善用跟进提问,避免主观假设和含糊问题。
记者提问的艺术在采访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不断提高提问技巧的重要性也是关键。
在采访中展示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是记者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记者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为观众呈现更加深入、全面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记者,提问技巧,灵活运用问题,跟进提问,主观假设,专业素养,职业操守1. 引言1.1 概述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新闻采访是报道新闻事件并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提问来引导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揭示事件的真相,传达信息给观众。
记者的提问艺术和技巧直接影响着采访的效果和质量。
电视新闻采访不仅要求记者具有扎实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技能,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情商。
记者在采访中需要敏锐地捕捉信息,准确地把握问题的要点,以便更好地引导被采访者的回答。
他们要善于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灵活地切换提问方式,以确保采访进程顺利进行。
通过电视新闻采访,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事件的发展和背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记者在采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提问艺术和技巧直接决定了采访的成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提高记者的提问技巧和专业素养显得格外重要。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展现出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1.2 记者在采访中的重要作用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信息的传递者和解释者,通过他们的提问和报道,观众能够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故事。
记者在采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记者是信息的搜集者和整理者。
在采访中,记者需要准确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搜集相关的资料和线索,找到关键的问题点,从而为观众呈现一个全面的报道。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摘要】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至关重要。
提问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主题和受访者背景,确保问题有针对性和深度。
在提问方式和技巧上,记者需要注意语速、语调和表情,以引导受访者产生真实情感和回答。
针对不同对象,记者需灵活运用开放式、封闭式和对比式提问技巧,真实地挖掘信息。
引导受访者深入回答的技巧包括反复追问和沉默等技巧,使采访更有深度。
处理突发情况时,记者需要冷静应对,保持专业性和沟通技巧。
提问艺术与技巧对于采访的成功至关重要,记者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提问技巧。
提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帮助记者挖掘信息和展现新闻真相。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记者、提问、艺术、技巧、准备工作、方式、对象、引导、受访者、突发情况、应对、重要性、学习、提升、关键作用1. 引言1.1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效果和受访者的回答内容。
一位优秀的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提问技巧,能够主动引导受访者深入回答问题,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和真相。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提问是记者获取信息和报道新闻的主要途径。
提问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记者需要对受访者和采访话题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只有做足功课,才能提出有深度、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受访者展开更加详细和全面的回答。
提问的方式和技巧也是记者需要不断提升和磨练的能力。
适当的提问方式可以增加受访者的回答意愿,使得采访更加顺利和有效。
针对不同对象的提问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受访者有不同的沟通习惯和需求。
提问艺术与技巧对于一位优秀的记者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提问技巧,才能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入的报道内容。
提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才能让采访更加成功和出色。
2. 正文2.1 提问前的准备工作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及应对方法研究电视现场采访是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的形式,而记者的提问技巧和应对方法对于采访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及应对方法,希望对广大记者和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提问技巧1. 开放式问题在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应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即能够引导被采访者展开话题,发表观点和看法的问题。
比如:“请您谈谈您对这次事件的看法?”、“您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等等。
开放式问题可以让被采访者自由发言,展现出更多的信息和观点,对于报道的全面性和深度有很大的帮助。
2. 追问有时候被采访者的回答可能过于笼统或者含糊,这时记者可以使用追问的方式,帮助被采访者更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您刚才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您能具体举个例子吗?”等等。
追问能够让采访更加深入和细致,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采访对象的立场和观点。
3. 避免双重否定在提问时,记者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双重否定的方式,比如:“您不觉得这个决定有些不妥吗?”、“您不认为这个政策行不通吗?”这种提问方式容易让被采访者感到被质疑,从而产生防御心理,影响采访的效果。
相反,应该使用肯定的方式提问:“您觉得这个决定是否合适?”、“您认为这个政策是否可行?”这样更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积极回应。
4. 适当使用闭合式问题尽管在电视现场采访中应该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但有时候适当的闭合式问题也是必要的,比如:“您是否支持这项政策?”、“您是否参与了这个项目?”闭合式问题可以更直接地获取被采访者的态度和观点,而且适当的使用也能提高采访的效率。
二、应对方法1. 耐心倾听在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应当耐心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不要中断或者打断对方的发言,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也能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耐心倾听也是尊重被采访者的一种表现,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2. 控制情绪有时候被采访者的回答可能让记者感到不满或者失望,但记者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现场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愤怒。
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及应对方法研究提问是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优秀的提问可以帮助记者获取准确、新鲜、有价值的信息,并引导受访者深入回答,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及应对方法。
一、提问技巧1. 简明扼要:提问要简洁、明了,不冗长。
记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所需信息,因此问题要尽量简短,避免罗嗦。
2. 一问一答:每次提问只问一个问题,并等待受访者的回答。
这样可以避免多个问题交织在一起,让受访者更容易回答。
3. 开放性问题: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即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而是让受访者展开回答的问题。
例如:“您认为这个项目有哪些挑战?”这样可以得到更详细、有深度的回答。
4. 善于引导:记者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受访者关注某个方面的问题。
例如:“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受访者集中精力,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5. 避免主观判断:记者要尽量避免在问题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评价,以保持中立和客观。
提问时要用客观的语气和措辞。
二、应对方法1. 面对回避:有时候受访者可能会回避一些敏感问题或不愿意回答某些问题。
记者需要保持耐心,并尝试从其他角度或换种方式提问,以期得到受访者愿意回答的答案。
2. 面对模棱两可的回答:有时候受访者可能会回答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的问题。
记者需要追问,或者在提问时使用更具体的问题,以获取更明确的答案。
3. 面对紧张或不配合的受访者:有些受访者可能会因为紧张或不配合而给出不满意的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需要保持冷静,不要因对方的态度而失去耐心。
可以尝试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信,或者通过更友好的方式提问,以改善受访者的反应。
4. 面对回答过长:有时候受访者回答问题会过分冗长,导致时间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需要注意控制提问的时间,并在适当的时机中断受访者,以便继续下一个问题。
可以使用控制性词语如:“谢谢您的回答,请问还有什么要补充吗?”或者换个角度引导受访者继续回答。
雷蔚真《电视采访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电视采访绪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寻找采访线索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电视采访的整体策划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几种特殊的采访类型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记者出镜第一章电视采访绪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1对采访的多种定义(1)采访是新闻记者从生活中采集原始素材的过程,是新闻记者活跃的生命状态。
(2)采访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是记者代表无法出面的读者,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新闻的过程。
(3)采访是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归纳,使其利于传播的活动。
2采访的特性(1)采访是有主体存在的,这个主体就是采访者。
(2)采访的目的是为大众新闻传播搜集素材。
(3)采访有特定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机构、组织、事件等,但最后都落实为人。
(1)拍摄: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一、采访的信息形态1符号化的信息形态符号化的信息形态主要指文字。
(1)符号信息形态的特点①文字是将信息符号化的形态,它的产生源自人类试图超越口头传播的需要。
在文字产生之后,人类的传播利用这一间接手段突破了自身能力的局限。
②以文字形态进行记录和传播的信息,由于需要将现场的人本化信息(形象、声音、行为、动作等)进行符号的转化,损耗很大。
文字使传播疏远了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③文字传播利用的以符号代替人际交流的传播模式,使信息在传播中经过了多次转化,转化后的信息与记者采访时所面对的生活真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2)符号信息形态的优势①长期的文字使用训练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文字以及文字逻辑构造着人类思维和传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