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会仿写,再创新写作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以“读说促写”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一目十行”“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这是学生读说写的理想能力目标。
“读写说一体化”教学中,作文能力的训练通过分阶段有主次地训练跟写作相关的读说写能力,最后达到以“读说促写”的目的。
下面着眼小学“习作”学段谈谈如何以“读说促写”培养小学作文创新能力。
“读”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 以读促说,奠定作文创新能力基础小学生要达成相应的阅读能力目标,需要在读的学习过程中,吸收积累词汇,揣摩语法习惯,模仿表达方式等,为“说”创造条件。
在读的过程中,习得他人的表达经验,将积累、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读得的素材迁移为口头表达的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为“说”提供内容和方式。
学生把读得的信息,自然而流利地通过口头表达出来,提高了其口语交际能力,从而能“出口成章”。
二、以“说”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以说促写,培养作文创新思维“说”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形成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比如看图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常见形式。
学生通过认识图案所代表的事物,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想象到内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表达和思维的训练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而且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说是写的基础, 掌握口头语言是发展书面语言的依据,可见说话又为习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说”能力的发展,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加工就可以形成书面文字, 逐渐形成“下笔成文”的能力。
三、”以读说促写”应重视勤写多悟,在实践基础上创新(一)通过“勤写”培养思维灵活性“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作文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个体活动,作文能力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一定量的作文训练,有量变才有质变。
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写作,不仅要进行课内的作文训练,更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练笔。
三年级起步作文从仿写起步的作文《三年级起步作文从仿写起步的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写作文就像搭积木,一开始可能有点难,但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变得容易又有趣。
三年级是我们写作文的起步阶段,仿写就是一个很棒的方法哟!比如说,我们读了一篇写春天的文章,里面说“春天来了,小草从地下探出了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那我们就可以仿写:“秋天到了,枫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再比如,有一篇写小动物的作文里写道:“小兔子有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真可爱。
”那我们就能仿写:“小猫咪有一对蓝宝石般的眼睛,在黑夜里还会发光呢,特别神奇。
”通过仿写,我们能学习别人的好词好句,还能慢慢掌握写作的技巧。
怎么样,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从仿写开始,写出精彩的作文吧!《三年级起步作文从仿写起步的作文(二)》亲爱的小朋友们,在我们刚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有点头疼呀?别担心,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那就是从仿写起步!还有哦,如果读到“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那我们也能仿写:“果园里的水果真多,苹果红通通的像小朋友的脸蛋,香蕉弯弯的像月牙,葡萄紫莹莹的像宝石”。
多模仿,多练习,慢慢地,我们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文啦!《三年级起步作文从仿写起步的作文(三)》小朋友们,写作文就像画画一样,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画,那就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
三年级了,我们要开始写作文啦,仿写就是我们的好帮手。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哈。
有一篇文章写“大海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出蓝色,一会儿变出绿色”。
那我们可以仿写“天空是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露出笑脸,一会儿又哭鼻子”。
再比如说,“山上的树真高啊,高得好像要碰到天了”。
那我们就写“河里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水底的沙石”。
通过这样的仿写,我们会越来越会写作文的,加油哦!《三年级起步作文从仿写起步的作文(四)》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把作文写得棒棒的?其实呀,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可以通过仿写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哟!比如说,有一篇作文里写“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把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
在仿写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常常会采用仿写这一教学手段。
仿写是指学生以他人的文章为范本,根据范本特点、结构、风格等要素进行模仿,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水平。
仿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模仿他人文章时,需要理解和掌握范本的情感、语言和结构等要素,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模仿过程中,他们会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这对于提高语言水平无疑是一件好事。
二、提高写作结构能力仿写在积累语言素质的同时,也会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文本的结构。
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会研究范本的结构特点,并对照自己的写作,找出差距。
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进而提升自己的结构能力。
三、培养审美素养部分学生学习写作时只注重表达,很少关注文章的美感和表现力。
而仿写可以让学生对写作的视野更宽阔,也更能够体会到文章的美感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素养。
四、提高创新能力仿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和结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学生以别人的文章为模板时,不一定要照搬原文,而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关于如何在仿写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建议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规范立意教师在布置仿写任务时,应该清晰明确地告诉学生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除了范文的主旨立意也要突出,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应该注重思想深度和思考的层次,以此加强自己的写作功力。
二、注重表达技巧学生在仿写时,要注重表达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比如,字句的运用、排比句、对比句、点明法等等表达技巧,要尽量做到准确恰当,这样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明确写作结构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应该注重学生对写作结构的掌握。
范文的结构特点,包括段落的组织、段落之间的衔接、提纲、标题等,学生都需要掌握。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结构范本供学生借鉴,巩固对各种结构的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与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与创新一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仿写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而创新则是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仿写的意义和作用仿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仿写,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首先,仿写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通过模仿范文中的句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这些技巧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能够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有深度。
其次,仿写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范文中的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从而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仿写,学生还可以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
最后,仿写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尝试、不断修改、不断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思考。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和探索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于模仿的作文篇一:小学生作文模仿与创造1、模仿是创作的第一步。
茅盾说过:“‘摹仿’是创作的第一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一切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胜于蓝之青,何尝不是出于蓝?模仿为学生的继承和创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教无定法,写亦如此。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善学者,得鱼忘筌(音qúan,竹或草编的渔具);不善学者,刻舟求剑。
”意思是捕到了鱼,忘掉了筌。
比喻掌握了方法,就忘了本来依靠的工具。
仿写中的“忘筌”也不是真的记不起来,而是形成自己的方法后对原有方法的一种不自觉地无视。
模仿正是教会了学生从范文中先学到法,即从无法到有法;然后在不断的模仿中得到并领会精神实质,养成习惯进而形成能力,忘掉方法,即从有法又走向无“法”,从而完成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一认知飞跃。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模仿性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思维也较少受到束缚,敢于尝试,敢于批判,敢于超越。
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们有关写作的思维模式定型之前把握这一时机,进行从模仿到创造的转化教育。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范文进行模仿,让他们在模仿中体验创造的乐趣,领悟写作技能的诀窍,受到立意构思的启迪,得到遣词造句的点化,掌握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模仿创新的思维,收获仿写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们将受益终生。
笔者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在仿写出《扩张药水》后曾惊喜地说:“文章原来可以这样写,创作原来是这样的!”2、历代名家关于模仿创新的论述。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证明着应该怎样写。
(鲁迅)“摹仿”是创作的第一步。
(茅盾)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
不模仿打不起根基,模仿一辈子,就没有了自我??从模仿中蜕化出来,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谓独创了。
(叶圣陶)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吕叔湘)初学写作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模仿阶段,从中学会写作技巧。
作文起步,从仿写开始作文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只不过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因此,作文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是在作文时,却会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无从说起。
可见,是选材方面遇到了难题。
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
对于才入门的孩子们来说,仿写就是一种很好的指导方法。
以范文为例子,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把孩子们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自己的影子。
它能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学会选材,从而有效的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那么如何指导好学生的仿写呢?我想应该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仿写要有针对性。
为了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仿写要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某一篇文章写的好,可以进行全篇的仿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写;一篇文章某一部分写的好,也可以进行局部的仿写,如《猫》一课,老舍运用了总分的构段方法,先总写猫的性格古怪,通过几个不同的方面,具体描写猫如何古怪。
那么,我们就可以训练学生用上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一种小动物;可以仿写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落;我们可以让学生就人物的动作,外貌,神态的进行局部仿写。
如我们在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准备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写人的作文。
为了把这次作文写好,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少年闰土的特点的?通过阅读,学生不但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行为、语言等外在特点,还选取了典型事件(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揭示少年闰土的内在特点: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
让学生们构思如何去写自己想要写的人。
对于仿写范例的选择范围,我们除了选择教材上的课文,还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作文和老师的下水文。
这些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是仿写的好范例。
这种单项的仿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还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加强仿写训练,提高写作能力作者:沈丹妮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24年第02期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在学习与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种能力,有助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仿写训练就是以模仿为基础展开的写作练习,对提升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针对如何开展仿写训练提出几点建议。
一、仿写的步骤及要求仿写主要是指给定模仿对象,按照其主题、结构、词性等进行模仿写作,要求仿写的内容与原内容在意思上、结构上相符。
因此,要先明确仿写对象,保持写作对象的统一性,才能达到仿写训练的目的。
仿写训练可以是针对一句话、一个片段或者一篇短文进行的仿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范例。
分析模仿对象,理清脉络,找准模仿点,为提高仿写质量奠定基础。
以篇章仿写为例,首先要对范文的主题进行分析,概括其中心思想,接着划分文章段落,理清文章层次,把握写作的详与略,最后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顺序。
(2)进行仿写。
“写”是关键,要想提升“写”的质量,提高写作能力,需要掌握“写”的方法。
首先,列出写作提纲,即根据对范文的分析和理解,整理写作思路,明确开头、中间、结尾分别写什么,并注明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为写作提供方向。
其次,根据提纲仿照范例展开写作,做到“仿”中有写,即在仿照范例中的写作技巧、文章结构、写作顺序的同时,又能体现出自己的写作风格。
完成初稿后,要做好自我检查与修改,也可以和同学相互修改,以提升仿写质量。
二、仿写训练的方法1.仿写句子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也是仿写训练中最基础的模仿对象,仿写句子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根据语言表达需求,仿照句式结构、词性等完成写作训练。
仿写句子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优化书面表达等有很大帮助。
常见的句式包括比喻句、陈述句、疑问句、过渡句、中心句等,要先了解不同句式的特点、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及优势,再结合具体语境完成句子仿写训练。
在仿写句子时,首先,要对例句的类型、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其次,要对该句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了解;最后,根据语言环境完成句子仿写。
伊犁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仿写与创新O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In The Imitation AndInnovation作者:马玉洁所在院系:人文学院指导教师:王鹏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 2010-2A班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写好作文离不开模仿和创新。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有模仿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以范文为例,实行读写结合,指导从仿写学习写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的作文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摆正作文教学的心态,走出将“模仿"与“抄袭"混为一谈的误区,让学生通过“模仿”学会“创新”。
关键词:语文课程;作文教学;仿写;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34Abstract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writing cannot do without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Imitation is the basis of innovation.So in composition teaching,based on the model,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write to learn writing guidance from imit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in order to let the students "creative" expression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target。
标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与创新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与创新,通过分析两者的关系,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仿写与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仿写与创新是两个重要的话题。
仿写是指通过模仿现有的文本或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而创新则是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
二、仿写的重要性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通过仿写,学生可以学习并掌握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词汇和句型,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组织能力。
此外,仿写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仿写与创新的关系仿写与创新是相互促进的。
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掌握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创新打下基础。
同时,创新思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仿写热情,促使他们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仿写的质量。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策略1.创设仿写情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给予反馈与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仿写作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对于优秀的仿写作品,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足之处,应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模仿为基础创新为发展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在当前的小学课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过多地强调模仿的作用和功能。
尤其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课教学,仍然以模仿写为主,致使一部分学生在习作时,不“仿”就不写,不“仿”就无内容可写。
于是,在习作中出现诸如编造情节,随心所欲地乱写、抄袭、套作等弊端。
这样,自然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习作课教学步出模仿作文误区,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习作课的教学中大胆探索。
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我的做法是:1指导观察,提高写作水平注重指导观察,是迅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而快捷的途径。
指导直接观察。
先教给学生观察知识,这包括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顺序、观察的重点乃至抓住特点观察等。
语文课本中规定的观察作文,有写植物、动物、景物、人物、事情、场面等,都须逐一认真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训练。
如教完《爬山虎的脚》、《落花生》等课文,指导学生回家仔细观察植物,并出半命题作文:我喜爱的植物借鉴仿写。
借鉴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
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在课内给予点拔,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根据少年的思维发展,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习作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化写作文的消极态度,变积极态度,除了要熟悉生活,认真观察,善于积累,还要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并将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当前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境一定会得到改观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谈。
2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
先会仿写,再创新写作
学习意义:
《背影》《秋天的怀念》《最后一课》《社戏》《安塞腰鼓》等经典课文,对范文进行批注的基础上,对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进行对点分析,并指导自己的仿写,运用仿写的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经典课文定向阅读:
一、《最后一课》与《社戏》中,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
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
二、《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中考真题:
记忆中的一些事,就像颗颗晶莹的珍珠。
亲人的呵护是记忆中的珍珠,老师的教诲是记忆中的珍珠,同学的鼓励是记忆中的珍珠……这些珍珠散落在我们过往的生活中,希望你能把那些难忘而珍贵的往事,从记忆中“捡拾”出来。
请以“捡拾记忆中的珍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
(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字数在600字左右。
(4)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真题解说:
这道命题作文,题目清新、响亮、韵味深刻。
审题时当该注意:第一,“珍珠”是题眼,亦是写作的重点,在此喻指学习、生活过程中打动人心、令人难忘的事、物、景等;第二,生活中并非缺少“珍珠”,只是缺少“捡拾”(发现)“珍珠”的眼睛。
因而细致观察是基础,用心体味是保障,过滤筛选是关键;第三,“记忆中的珍珠”林林总总。
重在发现与捡拾。
“捡拾”是个比喻,就像我们在海滩寻找美丽的贝壳一样。
如果不用心去细心辨认,就得不到心爱的宝贝。
那么,捡拾的哪些对象才属于“珍珠”级别的范畴呢?这就需要明确作文材料中的“珍珠”元素:亲人的呵护、老师的教诲、同学的鼓励……
老师寄语:
仿写是写作的起始,是培养写作意识的有效途径。
只要我们学会仿写,迈好写作的第一步,然后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终便能水到渠成。
仿写起步,试着走上写作的道路,再充分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能力,从而能写作文,想写作文,乐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