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5.2骑在白鹅的背上(二)教案长春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鹅》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傲慢、郑重、京剧、假使、侍侯、脾气、邻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摘录、积攒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领会作者对白鹅的喜欢之情。
4.学习作者详细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领会到作者运用比照、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欢之情。
2.通过朗诵、心得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欢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融洽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猜谜语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
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
打一动物()师:想不想和教师一起到乡下,看看真正的白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把鹅请出来吧!(播放乡下白鹅的视频)你能用哪些词语或句子形容视频中的这些白鹅?(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引导)2.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描述得真好!作家丰子恺把自己家的鹅画了下来,出示课件白鹅图片。
丰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的《白鹅》。
板书课习题:白鹅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丰子恺老先生吧简介作者丰子恺。
(出示课件3)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注意预习时难读的字音。
(课件出示范文格式朗诵)2.再读文,把画住的词语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词语,读生字、新词。
4.学生自由读、开火车领读。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斥责、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假使、供养不周”等词语,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5.知道什么是“净角”吗?(出示课件5 “净角”脸谱图像。
[课堂实录]课前交流师和几个学生小声交流:来啦,昨天睡得好吗?看到你在这。
好像很紧张,紧张吗?看到我不要紧张。
师: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打个招呼生打招呼师:没声音呀,愿意跟我打招呼吗生:愿意师:大点声啊,伸出你们的小手生大声师:没听到啊生更大声师: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小猫师:小猫要是听到肯定很高兴生:我喜欢小鸡生:我喜欢乌龟生:鲤鱼生:白鹅师:哦生:我喜欢小狗师:为什么生:因为它很可爱师:哦,你家有只聪明的小狗儿生:我喜欢乌龟师:为什么生:它很可爱师:它也能成为你兄弟生:我喜欢小白兔师:为什么生:因为它很可爱师:哦,可爱的小白兔。
看来啊,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这次我到武汉来呀,它好像看出我要出远让,咬住我的裤腿不松口,我说你这讨厌的小东西快走开,过几天我就回来了,同学们我讨厌我家小狗吗生全说不讨厌师:哦,明白了,你们真会听,听出我的言外之意,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
读书也应该这样,可以上课了吗生:可以上课师:同学们,请坐。
丰子恺先生就养过一只白鹅,他把它画了下来,就是他们家的鹅(课件)同学们注意这个鹅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已经被废除了,规范写法是法是这样的,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
(板书:鹅)师:丰子恺不仅把它画下来,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题目就是白鹅板书一起读齐读课题师:同学们打开书,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出示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指名学生读词相机指导字音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读(特别指导供养不周,供的读音)出示:净角脾气师:谁来读指名读师:真好,都读对了,知道净角是什么吗?生:净角是京剧里一个角色指导角的读音师:净角就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的男子出示净角画面师:这就是净角,浓重的色彩,夸张的画面,也是我们国萃之一,喜欢吗生:喜欢师:脾气的脾这个字好读不好写,伸出手来,一起写。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倘若、侍侯、脾气、邻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猜谜语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
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
打一动物()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乡下,看看真正的白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把鹅请出来吧!(播放乡下白鹅的视频)你能用哪些词语或句子形容视频中的这些白鹅?(生交流,老师相机点评、引导)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描述得真好!作家丰子恺把自己家的鹅画了下来,出示课件白鹅图片。
丰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的《白鹅》。
板书课题:白鹅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丰子恺老先生吧简介作者丰子恺。
(出示课件3)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注意预习时难读的字音。
(课件出示范文朗读)2.再读文,把画住的词语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词语,读生字、新词。
4.学生自由读、开火车领读。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5.知道什么是“净角”吗?(出示课件5 “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ǎo”。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鹅》教学教案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鹅》教学教案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正确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汇;2.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3.能够领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4.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2.由浅入深理解课文中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教材、黑板、粉笔、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是否见过白鹅,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2.教师出示一些与白鹅相关的图片,引出新课《白鹅》。
Step 2 预习 (10分钟)1.教师先给学生快速浏览整篇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猜测词义。
2.教师教导学生默读课文,逐句解释生词意思。
Step 3 理解 (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询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作者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Step 4 分析 (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并在黑板上进行整理。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道理是否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5 拓展 (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与鸟类有关的诗歌或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与《白鹅》进行比较。
2. 游戏时间:教师与学生一起玩一个与白鹅相关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Step 6 小结 (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概括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Step 7 作业布置 (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白鹅》的内容,并写一篇心得。
同时,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鸟类的资料,准备下节课进行分享。
《骑在白鹅的背上(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
3.能复述尼尔斯刚骑在白鹅的背上,二人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教学重点1.体会尼尔斯和马丁之间真诚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友谊之间新的认识。
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前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的内容吗?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童话地大内容,然后讨论一下大家的读后感。
并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然而,这则童话并没有结束,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走进童话故事《骑在白鹅的背上(二)》。
二、新授1.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和简介。
使用“手机”拍照\录像\录音。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2.初读课文(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a.出示生字词,正音。
b.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c.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3.再读课文(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一、二、三段,并讨论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又有什么样的作用?(2)角色配合读课文四至十段并说说马丁分手生了什么?角色互换一下,如果你是尼尔斯,你会怎么做?(3)根据你猜测的,继续往下阅读,看是否与你猜测的一样?找出第十一至十九段中对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由此你可以看出尼尔斯诗歌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仔细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
(4)“突然,他听到一阵喧闹的叫声和溅水声……”请同学们猜猜接下来的故事会发生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将后面的事情写下去。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1)课文写了一件怎么样的事?主要人物是谁?(课文讲述了一个本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后初次骑在白鹅的背上的历险经历。
他由“恐惧”到“逐渐克服恐惧”,真实地再现了历险时心态微妙的变化。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骑在白鹅的背上(二)》教案三篇篇一教材分析《骑在白鹅的背上(二)》这篇课文紧承上一篇课文,讲的是尼尔斯和白鹅马丁在历险经历中相濡以沫的故事。
本篇课文的对话描写占了较大的篇幅,提示语运用恰当且富于变化,起到了推动情节的作用。
应当指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在理解中体会。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
3.能复述尼尔斯刚骑在白鹅的背上,二人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尼尔斯和白鹅马丁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5.培养学生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读整本的原著。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向学生推荐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建议学生仔细阅读并了解这部童话的大意。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1)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中,“膜”是圆唇音;“搓”是平舌音,“溜、嫉”等字的读音也要指导学生读准确。
(2)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字中,“浊、振、啄”是翘舌音;”遭”是平舌音;“矩”是三声易读错。
“喂”右边下部分不要加撇;“啄”右边不要少点,这些字要注意指导。
2.朗读指导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体会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方法同上一篇课文。
)3.阅读教学(1)本课的阅读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尼尔斯和白鹅马丁在历险中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从而走入尼尔斯骑鹅历险的童话世界。
(2)初读课文后,可以抓住“尼尔斯和白鹅马丁是如何成为相濡以沫的朋友的”这一话题展开。
学生很容易能概括出——“当白鹅马丁疲惫之极时是尼尔斯将他拖到了湖边”,以及“当尼尔斯饥饿之极时是白鹅马丁为他衔来一条鲈鱼。
”既然已经成为了朋友,那么,针对这一点进一步发散提问:“在之后的经历中他们彼此还有哪些相濡以沫的表现呢?”学生结合相关语句互相补充,这样就将文章的其他情节轻松地“引”了出来。
5.2 骑在白鹅的背上(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一、二类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复述尼尔斯初次骑在白鹅的背上的历险经历。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尼尔斯和白鹅马丁的性格特点,以及刚开始历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4.让学生查找有关《骑鹅旅行记》的各方面信息,走进童话,为更好的阅读童话及名著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神奇有趣的想象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掌握一、二类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复述尼尔斯初次骑在白鹅的背上的历险经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说:“人生就是一个童话。
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在童话中感悟、积累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介绍名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及主要内容。
2.初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尼尔斯骑白鹅去旅行,勇敢的白鹅奋力地飞向目的地)
3.再读课文,简要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故事的大意。
第一部分:尼尔斯骑在鹅背上,白鹅使劲飞,飞得很快。
第二部分:白鹅虽然累了,但还是追上了野鹅。
三、简要复述
请学生依据故事情节发展和尼尔斯、白鹅的留给人的印象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有趣的故事情节。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尼尔斯和白鹅马丁的性格特点,以及刚开始历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生读课文
二、探究新知
1. 请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提示语的作用。
(如“喃喃”是“连续低语的意思”,“咕哝”是“含混不清地不断低声自语”)
2.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当尼尔斯骑在鹅背上的时候,他有怎么样的感觉?(恐惧、害怕)
3..默读课文,说说尼尔斯和马丁给你留下的印象?
(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一谈。
)
4.体会尼尔斯和白鹅马丁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再汇报学习结果。
(由“恐惧的尼尔斯”和“倔强的白鹅马丁”,进而体会尼尔斯和白鹅马丁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尼尔斯由“恐惧”到“逐渐克服恐惧”,再到“安慰、鼓励马丁”;白鹅马丁由“倔强”到“态度坚决”。
)
三、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预习下一课
讨论意见:
王光军:本课设计精巧,通过看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弄清写作寓意,激发学生的想像,效果好。
臧远双:本课板书设计合理,简洁而又明了,直观形象。
内容设计分配合理,阅读、理解、讨论的时间安排的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