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钢量控制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6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费用约占新建工程土建造价的30~40%。
用钢量的高低对于造价管理尤其是限额设计条件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含钢量结构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也日臻完善。
土地出让方式的改变,以及土地价格和国家各种规费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国家这两年对房地产行业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消费者买房时也越来越理智,方方面面都要求开发商在各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在这种大背景下,项目的成本控制开始前所未有的被重视起来。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建成本,结构成本更是从严控制。
目前各项工程甲方都不约而同提到结构用钢量指标,各个设计院经营管理部门对这方面体会可能最深。
除了建筑设计方案之外,房地产公司经常以单体建筑的含钢量作为衡量设计院水平的标准。
房地产公司通过多年的开发经验,积累了含钢量的一般范围,在洽商阶段会将含钢量指标写入合同条款,要求设计人员严格执行。
控制含钢量不仅是结构专业设计人员的任务,同时需要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通力合作。
房地产公司下达的设计时间往往较为紧迫,随着设计院市场化发展,为了提高竞争力,拟定控制含钢量的措施势在必行。
二、采用结构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由于建筑设计方案对结构设计方案有重大影响,所以建议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尽早介入,提请方案设计人员在满足建筑功能布局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结构规范的限制。
例如控制建筑的长宽比、高宽比、平面凹凸尺寸、楼板开洞面积、层高和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等。
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建筑平面布置尽量简单,对凹凸部分要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复杂的平面形状,例如平面凹凸比较多时,增加了外墙面的面积,不仅影响节能保温造价,而且结构的钢筋含量增加,结构设计的各项指标也会趋于不合理,影响结构的总含钢量;适当降低层高,会使工程造价降低(有资料表明:层高每下降10厘米,工程造价降低1%左右,墙体材料可节约10%左右);同样合理地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也可以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当住宅为剪力墙体系时,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高度在80m以内时,抗震等级为三级;高度超过80m时,抗震等级为二级,由于结构抗震等级不同,混凝土构件(墙、梁等)的最小配筋率不同,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同以及其他一些抗震措施均有所提高影响结构的含钢量;合理控制柱网和竖向布置,有资料表明竖向构件占结构含钢量约40%~50%左右;可见,重视建筑方案前期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发布,含钢量精细化4大招土木智库发布时间:19-04-2613:56优质原创作者2019年4月1日,新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实施,意味着,普通住宅钢筋含量将增加5%,地下车库钢筋含量将增加10%!虽然有业内人士测算,钢筋含量增加对房企整体的建造成本影响不大,但近年,钢筋、水泥等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限价限售等政策,房企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这样严峻的行业形势下,房企该如何应对钢含量增加带来的成本问题呢?作者发现,影响建筑钢含量的因素除了荷载,还有其他因素,如:建筑方案、结构体系、高强材料、构造做法等等。
因此,房企可以尝试通过优化结构,控制含钢量。
以龙湖和绿城的含钢量控制做法为例:一、建筑方案1,建筑物高度的控制龙湖规定:抗震等级每提高一级,内力放大系数、构造措施均提高一级。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且接近分界点时,尽量通过优化层高、标准层面积、楼层数,使建筑物高度按照高度分界点控制。
2,建筑物高宽比超限的控制龙湖《高规》4.2.3条规定: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下面的数值:3,层高控制压缩层高,保证净高。
层高的压缩,可以减少结构柱、剪力墙构建的高度,同时减少建筑的总高度、降低结构的竖向荷载,降低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风荷载,间接降低含钢量。
(1)结构梁高控制目前最经济的结构梁高为1/8~1/12的梁跨度。
公共走道、设备管线密集处等建议采用宽扁梁、型钢梁。
而车库则考虑实心或空心无梁楼盖。
空心无梁楼盖在车库顶板覆土较厚(≥1.5m)或有消防车荷载时更有优势。
(2)设备管线空间控制对于风管、电缆桥架、给排水、消防等管线密集处,采用综合管线图进行优化设计,往往可以节约200mm高度。
设计院对公共走道、地下室、大型商业进行综合管线图设计,建议由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完成,以优化设备管线所占的空间高度。
(3)结构梁高空间、设备管线空间的相互利用结构主梁与主管线平行布置与管线相交处采用变截面梁管线穿结构梁处理,预留洞口尺寸一般控制在梁高的1/3以内采用无梁楼盖,设备管线与柱帽(如设置)在同一高度空间。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前言】在市场经济下,房地产开发商为降低房屋造价往往比较注重结构的含钢量,并在设计合同中对含钢量加以限制,这就对结构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构设计师如何在满足国家规范、做到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设计的结构更加经济合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问题。
下面结合平时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来谈一谈在实际工程中控制含钢量的一些有效措施。
一.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影响建筑物结构用钢量的宏观因素,首先是建筑物的体型(平面长度尺寸及长宽比、竖向高宽比、立面形状、平面形状等),其次是柱网尺寸、层高以及主要抗侧力构件所在位置等。
1.平面长度尺寸:即结构单元是否超长,当建筑物较长,而结构又不设伸缩缝时就成为超长建筑。
超长建筑由于必须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它相对于非超长建筑主要对待的仅是荷载产生的应力,其单位面积用钢量显然要多些。
2.平面长宽比: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不论其是否超长,由于两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也即整体刚度)相差甚远,在水平力(风力或地震)作用下,两向构件受力的不均匀性造成配筋不均。
3.竖向高宽比:这主要针对高层建筑而言,高宽比大的建筑其结构整体稳定性肯定不如高宽比小的建筑,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并控制结构的侧向位移,势必要设置较刚强的抗侧力构件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这类构件的增多自然使得用钢量增多匀,使得其单位面积用钢量相对于平面长宽比接近的建筑物要多。
4.立面形状:这是指竖向体型的规则性和均匀性,即外挑或内收程度以及竖向刚度有否突变等。
如侧向刚度从下到上逐渐均匀变化,则其用钢量就较少,否则将增多,较典型的有竖向刚度突变的设转换层的高层建筑。
5.平面形状:若平面较规则、凹凸少则用钢量就少,反之则较多,每层面积相同或相近而外墙长度越大的建筑,其用钢量也就越多,平面形状是否规则不仅决定了用钢量的多少,而且还可衡量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从这点上分析得知用钢量节约的结构其抗震性能未必就低。
全国各地建筑含钢量及钢筋含量指标(参考)含钢量,又称单位面积钢筋含量,以工程中钢筋总量除以建筑面积得来。
含钢量和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其指标更是考核设计水平和成本控制的绩效。
相传万科的24层建筑含钢量仅仅为43.5kg/平方,其造价控制可见一斑。
下面是全国各地的含钢量,供大家参考。
1、北京某二十二层住宅楼全现浇剪力墙满堂基础,地下2层,地上22层,檐高62.6米,一类工程,钢筋88.78/平米。
2、30层左右的一般的就是80.00公斤/平米3、江苏扬州地区多层砖混住宅一般在30左右,多层框架一般在45左右,短肢剪力墙小高层住宅一般在60~70。
4、北京某工程地上三幢二十四和二十六层办公楼全现浇框架结构满堂基础,地下3层三幛连体带车库人防,地上24/26层,檐高76.8米一类工程,钢筋132.22/平米。
基础底板主楼厚度2000mm,其他1800~800厚5、乌鲁木齐市某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8层,筏板基础,檐高54.6米。
每平方米含钢量64.57公斤6、乌鲁木齐市某综合楼,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九层,筏板基础,檐高42.9,有部分钢骨柱、钢绞线。
每平方米含钢量131.28公斤(含钢骨柱及钢绞线)。
施工期2005年至2007年。
该工程因业主要求的大开间和不设一片剪力墙的要求,含钢量交高。
7、乌鲁木齐市某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框架结构,筏基加独立基础。
每平方米含钢量148.58公斤。
施工期2004年至2005年。
8、其实含钢量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结构,甚至不同的设计人员设计出的含钢量都不相同,一般来说,广东多层厂房每平方米含钢量是70公斤9、山东济南某项目小高层(地上11层、地下1层,满堂基础,剪力墙结构)单方钢筋49KG,多层(砖混结构)单方钢筋29KG10、北京某工程地上二幢二十四和12层住宅楼及C1地下车库全现浇筏板基础,地下2层二幛连体带车库人防,钢筋132.22/平米。
基础底板厚度600~800厚。
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的一些措施对常规的结构类型,开发商往往在设计合同内对含钢量加以限制。
我的一般经验是框架40~60kg/m2,剪力墙60~80kg/m2,框剪50~70/m2,层数越高其值越高,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广大同行提出你们的观点。
如何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用钢量是现阶段业界需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和规则性是决定结构体系含钢量的首要因素,该问题属概念设计的范畴,而文中仅从常见构件设计的角度,总结了一些对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有效的措施。
1.基础1.1 基桩基桩按照制作工艺可划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前者是有专门的厂家生产,设计时选型即可,故不必再讨论。
对后者的配筋问题,桩基规范[1]规定:桩径为0.3~2m时,正截面配筋可取0.65%~0.2%。
规范规定的配筋率主要是基于工程经验,虽然从受力角度,基桩主要承担拉压力和水平力,桩的配筋在多数情况下不是由抗弯确定的,但考虑到桩身受弯截面模量与桩径成3次方关系,故较大直径基桩对应较小的配筋率,而较小桩径对应较大的配筋率,中间值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是合理的。
另外,在选择钢筋根数时,还应控制纵筋间距在一个合理范围(200~300mm),以考虑施工的便利。
表1为按照以上原则设计的某工程人工挖孔桩配筋表,以供参考。
某工程人工挖孔桩配筋表1基桩的配筋长度,除遵循一般规定和遇到特殊地质条件的特殊要求(如:纵筋须穿越可液化和软弱土层等)外,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如:对于持力层较深、桩长较长的承压兼抗拔桩,其桩长取值由抗压控制,即桩底须落在可靠的持力层内,而钢筋长度却由抗拔控制,在满足抗拔计算要求后,若理论计算满足抗拔的桩长距桩底尚有一定深度,就没有必要要求纵筋一通到底,仅此一项对于钢筋总量的控制就具有重要意义。
1.2 承台桩基规范明确规定:除了两桩承台和条形承台梁的纵筋须按照混凝土规范[2]中表9.5.1执行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外,其它情况均可按照0.15%控制。
钢筋的含钢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含钢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含钢量指的是钢筋中所含的钢材的百分比,也是衡量钢筋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钢筋的含钢量直接关系到其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含钢量较高的钢筋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抗震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筋的含钢量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进行选择。
如果工程所处地区的抗震要求较高,钢筋的含钢量应适当增加,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如果工程对强度要求较高,钢筋的含钢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然而,过高的含钢量也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
因此,在确定钢筋的含钢量时,需要兼顾经济性和工程要求,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综上所述,钢筋的含钢量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含钢量,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强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考虑工程经济性,避免过高的成本。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架构和章节划分。
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明显和连贯。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2. 正文2.1 钢筋的含钢量要点12.2 钢筋的含钢量要点23. 结论3.1 总结要点3.2 对钢筋含钢量的意义和影响为了实现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将按照以上结构展开内容,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接下来在文章正文部分将针对钢筋的含钢量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分为要点1和要点2两个小节。
然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正文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探讨钢筋含钢量的意义和影响,以使读者对本文的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样的文章结构有助于文章的逻辑流程清晰,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和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细分,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精确和完善。
1.3 目的目的部分是为了说明撰写该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国内含钢量统计参照与控制范围结构成本的优化应以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产品的品质为前提。
在设计管理中应避免“含钢量指标越低,结构设计就越优秀”的仅强调成本单一衡量指标的极端思想。
一、国内60栋统计结果:(分析:偏保守,用于估算,完全可以达此指标。
)对8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24米以下)框剪一般每平米70~75公斤;(25米~60米)剪力墙通常每平米75~80公斤。
(61米~80米,25层;81米~100米,32层)对8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24米以下)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25米~60米)剪力墙通常每平米65~70公斤。
(61米~80米,25层;81米~100米,32层)对7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24米以下)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25米~60米)剪力墙通常每平米65~70公斤。
(61米~80米,25层;81米~100米,32层)对7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45~50公斤;(24米以下)框剪一般每平米50~55公斤;(25米~60米)剪力墙通常每平米55~60公斤。
(61米~80米,25层;81米~100米,32层)对6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35~40公斤;(24米以下)框剪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25米~60米)剪力墙通常每平米45~55公斤。
(61米~80米,25层;81米~100米,32层)对6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24米以下)框剪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25米~60米)剪力墙通常每平米50~60公斤。
(61米~80米,25层;81米~100米,32层)二、某六度区,风荷载约0.6kn/m2,地面以上含钢量控制范围(分析:用于估算,可以做到。
)32层住宅(近100米)18层住宅(近60米)11层住宅(近35米)6层及以下公建配套别墅注:按结构面积计。
1建筑布置较标准时65~80kg/m245~65kg/m240~55kg/m235~55kg/m255~65kg/m2非标准时75~95kg/m265~85kg/m255~70kg/m250~65kg/m260~80kg/m2备注:北京、西安:约(八度区,第一组,风荷载约0.45kn/m2)上海、天津:约(七度半区,第二组,风荷载约0.6kn/m2深圳、珠海、广州:约(七度区,第一组,风荷载约0.75kn/m2武汉、宁波、东莞:约(六度区,第一组,风荷载约0.5kn/m2(分析:指标合理,用作目标管理。
钢结构钢含量指标在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钢含量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以下是钢结构钢含量指标的各个因素。
1.钢材种类和材质钢结构建筑所使用的钢材种类和材质对钢含量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
常见的钢材种类包括Q235、Q345等,它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满足特定的性能需求,可能会选用不锈钢、合金钢等特种钢材。
2.钢材厚度钢材的厚度是影响钢含量指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钢材厚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钢含量指标。
一般来说,钢材厚度应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选择,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钢材质量钢材质量对钢含量指标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优质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可以降低材料的用量。
在选择钢材时,应注意选择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厂家,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4.钢材尺寸钢材的尺寸对钢含量指标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优化钢材的尺寸,以减少材料用量。
例如,采用大型钢柱、钢梁可以有效地降低钢含量指标。
5.连接方式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对钢含量指标也有一定的影响。
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材料用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例如,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可以减少焊缝的数量,从而降低钢含量指标。
6.表面处理钢结构的表面处理方式也会对钢含量指标产生影响。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喷涂、防腐涂层等,它们可以有效地保护钢材表面,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选择表面处理方式时,应注意其耐久性和维护成本。
7.结构设计钢结构的设计方案对钢含量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钢含量指标,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例如,采用薄壁构件、空间结构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材料用量。
8.施工质量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对钢含量指标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即使设计再合理,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框架结构的钢筋含量按新规范对共计60多栋各类工程的统计: 对8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70--7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75--80公斤。
对8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
对7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
对7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45--5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50--5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
对6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35--4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
对6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50--60公斤。
投标时可以用里面的含量,在*1.15 的系数。
框架别墅的一般在40-50之间,根据设计院不同,含量也大不相同。
一般框架住宅(6层)45左右框架住宅(12层左右)代地下车库(人防)一般在80-90左右一般转混住宅(6层)在27左右某拆迁恢复楼,砼条基,埋深两米,砖混结构,现浇板,平屋顶,阳台全封闭,计算全面积,无层顶装饰构架和飘窗(这些有钢筋却算不来面积),很常见的两室一厅房型,节省造价型。
钢筋含量27Kg/m2 一个商住小区,砼条基,埋深三米,底层楼板大多为现浇架空层(底层每套房内有一个房为预制板,在架空层模板折除后封起来),构造柱较多,带观景阳台(面积折半),客厅较大,开间4.5米(板厚12cm),其它楼层板10cm,屋面坡层面(42%可计算面积)双层双向配筋板12cm,卧室和客顶窗带飘窗和空调板(算不了面积).三室两厅两卫套型为主,钢筋含量36kg/m2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小高层(12F),带地下室,68kg/m2[不含桩]。
平战结合的地下室,地下一层,底板40cm筏板有梁式,顶板30cm, 四周围护墙35cm,抗渗S8,面积4000平方,有车道,有防爆室和消毒室(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