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四周语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主要包括了《秋天的雨》、《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以及《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四篇课文。
教学内容围绕秋天、自然、成长等主题,旨在通过丰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阅读与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四篇课文的内容,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1. 《秋天的雨》中抽象意境的理解。
2. 《古诗两首》的诗歌鉴赏与情感体验。
3. 《爬山虎的脚》中生物知识的融入与理解。
4.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寓意和哲理的探讨。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2. 课文插图卡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词汇卡片:用于复习和巩固新学的词汇和成语。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秋天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并针对难点进行讲解。
3. 词汇学习:通过卡片游戏等形式学习新词汇,增强记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造性写作,提升写作能力。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课文主题,通过图表、关键词汇和简笔画等形式,直观展现课文结构和重要内容。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2.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或文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3. 创作作业: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或小作文创作。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馈。
通过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案
4年级第4 周(—24)整理人:石雪丽
一、周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课文《中国结》第四单元《落花生》
二、周教学习重难点:
1.生字:一类字14个、二类11个字。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阅读提
问题。
2.积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理解课文中
的“头”是何意?
3.作文: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
三、周学科融合:在学习“民族之花”这个单元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了解各
民族紧密团结,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感受中华儿女“同根生,心连心”的浓情,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学习“收获”这一单元,让学生明白只有耕耘才能有收获的道理。
四、周学情分析:
学生已了解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课前搜集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习惯,以及中国结的来历,特点。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本单元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关键词、句子来概括文章主旨和人物特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1:《古诗两首》2. 课文2:《秋天的雨》3. 课文3:《我要是不小心把它弄坏了》4. 语文园地:词语积累与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拼读和书写。
(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语文园地中的词语积累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3)语文园地中的创新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问答、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1. 课文1:《古诗两首》(2课时)2. 课文2:《秋天的雨》(2课时)3. 课文3:《我要是不小心把它弄坏了》(2课时)4. 语文园地(2课时)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生字词书写、课文理解和创新写作。
3. 测试评估: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教学图片、视频资源等。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7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播画面,猜名称1、猜一猜: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童话故事编写歌》编写童话请记住,主人公呀不简单,要有言行和思想,结合生活想情节,(拟人、夸张)故事当中蕴道理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
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一、谈话激趣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内容提示:⑴ 可选择几种动物。
⑴ 可选择几件物品。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其含义。
理解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归纳中心思想。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学习。
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实际写作。
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和学习动力的激发。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提问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新课的初步认识。
新课讲解:逐篇讲解课文,重点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实际例子,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课堂练习:设计针对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仿写、续写等,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课堂总结: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激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课后拓展: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文章等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创作、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5、中彩那天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策略本课拟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象、说议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
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
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跟“心”有关的字:最容易记的字:最难写的字: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合作学习,理解“诚信与财富”。
过程与方法一、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二、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围绕动物展开,通过不同的文章展现动物的特点、习性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文章不仅让学生了解动物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3. 了解课文中描写的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朗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如外形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二)教学难点。
1.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情感,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准确、生动地描写动物。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动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六、教学课时安排。
本单元预计安排[X]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 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通过展示与课文中动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初读课文。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强调易错字的写法。
- 再读课文。
-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课堂小结。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具学具: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 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画出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自学情况1.读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按自然段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五、师: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
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出示幻灯,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六、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七、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八、留作业: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
(选作)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通用10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通用10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动物为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和“语文园地”。
既有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又有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
全组共编排了《白鹅》《猫》两篇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两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初步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
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相应作了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爱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我的发现“引导学深发现作家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
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目标1、学认生字35个,学写35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45个;学习摘录笔记,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进行感悟,提高阅读的能力;通过读书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可敬;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进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特点的。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建议《猫》猫是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本文时,要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松鼠》学习第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你从哪几方面体会到松鼠的美丽、讨人喜欢?然后,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朗读课文,感受松鼠的美丽,同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语文教案
4年级第 4 周(2010.9.20—24)整理人:石雪丽
一、周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课文《中国结》第四单元《落花生》
二、周教学习重难点:
1.生字:一类字14个、二类11个字。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阅读提
问题。
2.积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理解课文中
的“头”是何意?
3.作文: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
三、周学科融合:在学习“民族之花”这个单元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了解各
民族紧密团结,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感受中华儿女“同根生,心连心”的浓情,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学习“收获”这一单元,让学生明白只有耕耘才能有收获的道理。
四、周学情分析:
学生已了解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课前搜集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