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而观看英语原版电影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提供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输入和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本文将对英语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广这一方法。
提升听力和口语能力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是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英语原版电影中的对话和场景更加真实,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英语的自然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观看电影还能给学生创造跨文化的语言环境,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电影中的角色对话和情境,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拓展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英语原版电影中的对话和剧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帮助他们建立更加丰富的词汇库和语法意识。
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语境中。
此外,英语原版电影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特定领域的词汇和知识,如科技、文化、历史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培养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观看英语原版电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
电影中所展示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都是反映当地文化的重要元素。
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拓展他们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
创设情境和激发学习兴趣英语原版电影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学习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观看电影给学生创造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情境,能够使学习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此外,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推广英语原版电影教学方法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利用英语原版电影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1.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目标的电影,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片。
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电影作为文化转播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
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也充分认识到了电影给大学生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纷纷将英语电影带进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英语电影为大学英语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说资源。
本文将分析英语电影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指出英语电影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并且分析在实施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1 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1 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相较于以前的传统教学手段,电影具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能够快速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英语教学中的视听说教学的进行。
在课堂中使用英语电影作为教学材料,不仅因为其语言输入,输出和所展现文化的真实性,还因为其具有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电影是人类真实生活的展现,其来源于生活的特点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里,学生与课堂所设计的观影活动之间起到了很好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输入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英语电影的使用,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2 帮助学生进行语音和词汇学习英语电影可以为学习者的视听说训练提供真实、丰富、大量的语言资料。
英语电影中地道纯正的发音、变化、语调,富有节奏感的语速能够让学习者了解到英语国家社会上的真实语言使用情况,通过反复听说,学习者可以巩固和提高词汇,掌握地道的表达方式、经典句型和俚语的使用情况。
在英语电影中的大量语音信息,如连续、弱读、失去爆破、英音、美音等,可以纠正学习者的语音习惯,帮助其养成正确、地道的发音。
2 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中英语电影的使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英语电影的使用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要求等问题仍然没有形成体系,这就导致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性大,有时甚至导致电影学习演变成了学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
论英语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 英文电影英语教学方法能力
[论文摘要]英语电影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英语电影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只要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优秀的英语电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各种文化,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
电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体现了大众文化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优秀的英文影片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
英语电影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最直观、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
影视欣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
看电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
对高校大学生来说英文电影可以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可以培养语感、提高听说能力,扩充学生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掌握英语语言风格,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
一、电影用于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1、营造完整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听说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即使不经过学习也可以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刺激中习得。
英文电影不同于课堂上的场景模拟,它创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了练习听说的绝好机会英文电影中有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加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最大限度地体现语言的感染力,使语言形象化,生动化。
学生必然容易接受那些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这种语言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和感情等几大要素。
这种和学习、生活、感情和思维结合在一起的英语语言更具有生命力。
学生在观看电影时会不知不觉中、自然地习得纯正的语音、语调和丰富地道的语言,而轻松地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九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2、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会自然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遗忘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
若学习者学习动力大,自信心强,焦虑小,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
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调动,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接受英语的能力就会越强。
由于电影题材广泛,情节生动,画面逼真,富有极大的感染力,观看电影时学生们兴趣盎然如《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和《阿甘正传》等或以波澜壮阔的场景,或以优美迷人的画面,或以至纯至深的情感,或以演员高超的演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感受情节的同时,耳濡目染,对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自然、轻松地领悟。
每观看一部影片,适当地注意收集、积累生活化的经典语句将这样的语言用在口语交际中让入耳熟通俗易懂口语质量自然提高了。
3、培养语言文化差异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美国学者Hanvy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识别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第二阶段是识别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接近,但人们的反应有所不同;第四阶段是能够做到从对方立场出发感受其文化。
无论对于培养学生哪一阶段的文化敏感性,电影教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文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西方人的生活点滴以及思维方式等许多实用的英语知识,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才会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才能站在该角色的立场来感受其文化,才能更好的了解、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为以后与外国人充分沟通、无障碍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东西方文化差异会很大程度地体现在电影语言中。
如《碰撞》、《卢旺达饭店》、《通天塔》和《刮痧》等一系列以文化冲突为主题的影片。
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学生通过英语电影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可以更好的了解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外国的文化,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扩大知识面,了解风土人情,提高文化素养
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
由于中外各国在风俗、习惯、人情、环境、传统、民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这种差异也相应地在各国语言上体现出来。
有些差异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和相互影响而已被中国公众所理解和接受,英文电影中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及人物的关系都与中式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仅用语言来分析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问题,在了解的基础上逐步分析并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差异,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比如《探索》系列电影纪录片。
制作精美,原汁原味的英语,加上精良的音像效果,非常引人入胜,学生们不仅能学习英语,还能学到很多历史地理知识,了解风土人情,提高文化素养。
二、利用英语电影进行教学的方法
1刚合理的选择英文电影
英遇电影的选择将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
选择电影要以教学目标,学生语言水平为准绳,看语言文化信息含量,看语言含量是否大,情节内容是否健康,是否贴近生活,看语音语调是否清晰地道。
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选择电影的时候主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为原则,如《公主日记》、《音乐之声》、《怪物史瑞克》和《狮子王》等;中级水平的学生除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因此选择一些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历史题材的影片来学习:对自己的水平比较有信心的学生可以选择《纳米亚传奇》等影片,学习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
选择影片是还应遵守精泛结合原则。
2、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同时认为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英文电影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及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活动。
3、加强观片之前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导入
教师应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激活学生脑中的图式知识,
帮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识。
也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鼓励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个角色。
并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不仅使学生进入观看电影的最佳状态,注意力更为集中,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怎样在实际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减少交流中的“语用失误”。
4、观片之后的语言知识的强化及运用
行为主义理论把语言习惯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而习惯形成需要不断强化进行刺激——反应。
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
根据输入输出之间平衡的观点,从输入、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被称作“孵化期”。
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缩短孵化期。
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如复述影片故事情节、角色扮演、问题讨论、写自己的感想,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背诵经典对白,给电影角色配音等。
让学生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与写作中,从而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
防止学生刚从电影中学到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三、结束语
英语电影内容丰富,文化特色突出,语料真实,又最贴近学生生活,是外语教学的好帮手。
英语电影具有语言、画面、音响三结合的特点,能使声音和图像结合,语言和情景结合,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结合。
使学生置身于外语环境中,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并用,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看英文电影,不仅有助于语言的教学,也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学生将从中受益匪浅,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播放原版电影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真正做到“活学”,掌握语音、词汇、句型、思维和文化,在语言环境中入乡随俗,真正做到“活用”,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
从真正意义上把英语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