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流程化内部稽核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3
重量稽核整改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您好!咱们之前的重量稽核工作出了点小岔子,就像一个原本整齐的拼图缺了几块,不过没关系,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些缺失的部分并且正在努力把这个拼图重新拼好。
现在就给您详细说说我们的整改情况。
一、问题发现。
在之前的重量稽核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就像在一场寻宝游戏里发现了陷阱一样。
1. 测量工具不准。
有一部分秤就像喝醉了酒的士兵,测出来的重量摇摇晃晃,一点都不稳定。
比如说,同一袋东西,在不同时间称,重量能差个半斤八两,这可太离谱了。
经过检查,原来是有些秤的传感器老化了,就像人的眼睛老花了一样,看东西模糊不清,导致测量不准。
2. 操作流程不规范。
有些员工在称重的时候就像在赶火车一样匆匆忙忙,步骤丢三落四。
没有对秤进行校准就直接开始称重,或者称重的时候物品摆放位置不规范,有的东西都快掉秤外面了,这样称出来的重量肯定不准确。
3. 数据记录混乱。
数据记录就像是一团乱麻,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时候字迹潦草得像天书,有的时候记录不及时,等想起来写的时候,可能都已经忘了具体数字是多少,就随便写了一个。
而且不同的人记录的格式也不一样,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小规则,这给后续的数据核对和分析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二、整改措施。
# (一)测量工具的修复与更新。
1. 我们请来了专业的“秤医生”(维修人员),对那些老弱病残的秤进行了一次大检查。
把那些老化的传感器都换了,就像给生病的士兵换上了新的眼睛,让他们重新能够精准地看清重量。
总共修好了[X]台秤,花费了[具体金额],不过这钱花得值,就像给汽车换了新的轮胎,能跑得又稳又快。
2. 对于那些已经病入膏肓、修不好的秤,我们毫不留情地把它们淘汰了,就像把一匹老马送去安享晚年一样。
然后购买了[X]台新的、高精度的秤,这些新秤就像刚入伍的新兵,充满活力,能够准确地测量重量。
新秤都附带了校准证书,确保一上岗就能提供准确的数据。
# (二)规范操作流程。
1. 我们制定了一份像游戏攻略一样详细的操作手册。
NPI流程管理1.目的为明确参与试产的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相关人员的操作效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品质成本,并最终提高试产产品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导入。
3.定义3.1试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并为生产积累经验技术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
试产分为小批试产和中批试产,小批试产的数量范围为:10-50PCS;中批试产的数量范围为:50-300PCS。
3.2首批生产:指新产品在通过试产后组织的第一次大批量生产活动。
3.3产品工程师:负责组织整个试产过程的所有工作人员,负责协调支配试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
为试产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3.4新品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新产品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在试产过程中承担功能性疑问解答和判定职责。
为试产任务的第二责任人。
3.5经营单位:指由对该产品客户负责的业务人员统称,负责为试产提供任务来源和客户意见。
3.6试产管理员:全面负责试产线员工的管理工作,编制、发放、跟踪、保管《试产过程查验表》,对试产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负责。
4.职责4.1 各经营单位a)负责提取识别产客户的的需求,客户确认信息的反馈;b)负责提供要试产产品的样机和相关的技术资料c)负责解答试产过程中的功能性异常事件。
4.2 PMC:生产与物料控制a)负责整合试产采购计划。
b)负责小批试产、中批试产的订单识别、制单。
c)积极配合试产任务,优先调配生产设备硬件资源应用,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
d)接收和回复试产需求信息。
e)审核经营单位提供的试产技术资料的完整性、一致性、明细性。
f)核定、发布试产各种计划信息。
g)召集或网络申报试产最终总体评定。
h)统计和归纳试产过程状态数据记录。
4.3工程部门:a)组织制定试产计划任务内容;b)主导试产施工过程的任务计划分解和资源分配;c)组织评审试产全过程的有效性;d)组织评定试产的最终结果.4.4 PE:产品工程师e)负责对产品工程科提出的试产产品实验计划安排实验员按照相关工程资料要求进行各项功能验证。
供应商简介:
供应商名称 公司人数 产品种类 公司产能 主要客户
评估日期
公司地址
电话/传真 TEL : FAX :
审核目的
□新供应商 □年度 □临时 (备注说
明: ) 稽核判定:
本次供应商稽核是以ISO 条文为基础,分“物流体系管理”、“ 产品和过程设计开发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控制要求”四大块,对供应商展开稽核;以下以得分率计,依本公司之生产需求考虑,判定标准如下:
合格 待改善再评估 不合格 主要物料: FPC ,LED ,
导光板,胶框,铁框遮光胶,反射,增光,
扩散,双面胶。
非主要物料:除主要物料外
的,如包装材料等。
主要物料
非主要物料 主要物料 非主要物料 主要物料 非主要物料 总得分 ≥75% ≥65% ≥65% ≥60% ≤65% ≤60% 物流体系管理 ≥70%
≥65%
≥65%
≥60%
≤65%
≤60%
产品和过程设计
开发控制 ≥70%
≥65%
≥65%
≥60%
≤65%
≤60%
质量管理体系要
求
≥75%
≥60%
≥65%
≥60%
≤65%
≤60%
质量控制要求
≥80%
≥75%
≥70%
≥65%
≤70%
≤65%
本次稽核得分:
稽核项目
得分率
考核系数
实际得分
考核人员
评价项判定
得分率
供应商确认:再次评估结果:
供应商:
供应商:。
什麼是QC工程表?QC工程表的目的是依據客戶的各種需求來製造滿足其需求產品的一種輔助工具。
QC工程表之所以能達成這個目的,是因為它對設計及篩選提供了一種結構性的方法,同時對整個系統實施能增加附加價值的管制方法。
QC工程表提供了整個系統,如何減少製程與產品變異的書面化的說明。
QC工程表不是用來取代作業標準書的。
QC工程表的方法被廣泛地應用到各種的製程與技術上。
QC 工程表所扮演的是整體品質程序裡的一個整合的部分。
應該被當作活生生的文件來使用。
在品質計劃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QC工程表的製作。
QC工程表是一份敘述如何管制各種零件與製程的系統書面說明。
一份單一的QC工程表,如果是同一個製造廠商用同一個製程來進行生產,就可以應用到一群產品或產品家族上。
必要時,各種圖面可以附加在QC工程表上以作說明之用。
為了讓QC工程表發揮作用,各種製程監控的指示應明確第加以定義並持續的執行。
事實上,QC工程表說明了,將整個製程包括進料、製程、出貨以及定期性檢驗的各個階段所需採取的措施,加以詳細地說明,以確保製程所有各階段的產出均在控制中。
在正式量產中,QC工程表對需要進行管制的特性值,提供了製程進行各種監控及管制的方法說明。
由於製程會不斷地被更新及改善,所以QC工程表也隨之不斷地更新。
QC工程表在整個產品壽命週期裡,都應加以維持並被使用。
在產品壽命週期中的初期,它主要的目的是將製程管制的初步方案加以書面化與進行溝通之用。
然後,它引導我們告訴我們在製造中如何進行製程的管制及確保產品品質。
最後階段,它仍是一份活生生的書面文件,反映出現行的管制方法以及所使用的量測系統。
當量測方法及管制方法有所改善後,QC工程表也應隨之更新。
為了要讓製程管制與改善能有效的進行,必須對製程要有基本的認識。
為了對製程有充分的了解,應該組成一支具備多種學問的小組並運用各種所能取得的資訊來製作QC工程表。
這些資訊包括了:◎製造流程圖◎系統/ 設計/ 製程用的FMEA◎特定的品質特性質◎相同零件或組件◎過去的教訓◎製程的知識◎設計審查◎最佳化的方法[D.O.E 、田口品質工程]<[ 1]試作、量試、量產等以指出適當的分類◎試作-在建立試作品時,所進行各種尺寸材質及績效的測試說明。
【《内部控制六大业务流程及管控》】内部控制六大业务流程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一)预算编制及批复②部署预算编制①授权部署预算编制同级人大同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单位③提出部门预算计划④审查并提出本级预算收支计划⑥下达预算控制数⑤确定重点项目及限额⑨审定报送本级预算⑦修改部门预算计划⑧编制本级预算草案⑾批复部门预算⑩批准本级预算(二)预算执行(三)预算绩效管理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预算编制及批复流程关键环节风险点主要防控措施责任主体预算编制及批复提出新增需求、评审新增项目提出的新增需求不真实,虚报人员、资产、业务工作内容,新增项目未经过科学论证和评审。
1.建立财政补助人员和资产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需求审核;2.建立和完善项目评审制,对于建设工程、大型修缮、信息化项目等专业性较强的重大事项,需先进行项目评审。
提出新增需求的业务部门按规定的预算编审程序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粗糙,不符合工作实际 1.召开预算编制会议,全面把握预算编制政策,细化预算编制;2.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沟通协调机制;3.加强预算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核。
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批复预算不进行内部批复,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足,预算约束力弱化。
单位将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和审批下达。
预算管理部门(二)预算执行流程关键环节风险点主要防控措施责任主体预算执行预算支出管理没有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支出、超预算指标安排预算支出 1.业务部门申请支出事项必须有预算指标,再履行预算支出审批手续;2.无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事项应先履行预算追加调整程序;3.明确单位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
单位负责人、预算管理部门,财会部门,预算执行机构预算收入管理没有按照规定足额收取收入并相应上缴财政建立收入监控机制,按照进度组织收入并及时上缴收入执收部门,财会部门预算执行效果管理没有进行预算执行分析,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可能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 1.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运用信息系统对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2.建立预算分析机制,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