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1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二战后,欧洲特别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3)美英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2. 建立:(1)时间:1944年7月(2)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3.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总部:华盛顿)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短期贷款15(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1945年,总部:华盛顿)9宗旨:初期:欧洲复兴后来:全球发展(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4.特点:(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美国有决定性的控制权,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5.性质: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6.作用(1)对世界:①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②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美国:①使美国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背景:(1)19C末20C初,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措施,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3)深刻教训使各国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与合作的必要性。
2、签订:1947年日内瓦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性质: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不是正式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5、作用(1)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消极:美国试图通过它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标志:三大支柱(1947)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 影响:积极: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消极:加强了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支配,为美国确立霸主地位提供条件。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说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C.世界银行建立D.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2.下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该示意图表明(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B.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3.二战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
”为此,阿登纳 ( )A .积极谋求两德统一B.挑战美国经济霸权C.协同美国发动“冷战”D.主动推动欧洲联合4.国际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涉及对各缔约方货币金融、外汇汇率、对外收支平衡等问题谈判时,主要依靠某国际组织参与和配合。
“某国际组织”是( )A.关贸总协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世界银行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
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建立起制度化的货币体系B.确立美国全球霸主地位C.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D.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6.欧盟委员会这样解释欧盟旗帜的文化含义:12 是完美和丰饶的象征,使我们同时联想起《圣经》中的 12 使徒、罗马的 12 铜表法、一天的 12 小时、一年的 12 月最后,圆形的排列代表了联盟。
对这一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A.联合欧洲 12 国为统一国家B.封建神学在欧洲占统治地位1C.欧洲联合有共同的文化基础D.罗马法确立了欧盟法制规范7.有人评价《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自1957 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因为 ( )A.实现欧洲单个部门的一体化B.欧元的诞生C.欧共体建立了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D.欧共体 12 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8.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外一种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热门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热门4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评价极其问题(2)学生能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宗旨、意义,中国入世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世贸组织的运作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它的特点是()A.致力于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B.能够提出成员间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案C.运行方式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D.开始采用“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决策2.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话题之一。
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理解是()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联系空前加强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掌握主动权①两极格局结束为全球化发展减少了障碍①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3.二战后,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进程,其主要原因是()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①受到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威胁①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联系日益密切①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4.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的航海家们发现“世界是圆的”;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
如果前者侧重于地理常识的话,那么后者旨在强调()A.经济区域化B.世界两极化C.经济全球化D.制度多元化5.2007 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
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
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6.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含义是指()①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又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①既推动了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又使其经济得以发展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7.1941年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内容之一是“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试说明考试要求:(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背景&原因(1)教训:二战即将结束,为避免经济危机的加深,防止战争悲剧重演,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德、意、日百废待举,英、法实力削弱,世界经济体系亟待重建。
(3)美国的野心: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2.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①确立:A.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B.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宗旨: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B.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③特点:A.成员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B.投票权的多少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
④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⑤作用:A.积极: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一)欧盟(EU)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吸取战争的教训;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④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与控制;⑤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EURO):欧盟单一货币,2001年1月1日正式启用。
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由经济联合发展到政治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5、影响:①经济: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形成了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2、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1.成立和发展:①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4、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2、内容: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3、结果: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三、WTO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新课标全国文综,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1.【答案】C22.(2012年四川文综,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图7中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答案】C3.(2012年天津历史,11)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
图片反映了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答案】A4.(2012年广东文综,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
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这反映了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答案】B5.(2012年江苏历史,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
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5.【答案】C6.(2012年江苏历史,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
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
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6.【答案】D7.(2012年安徽文综,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下图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图主要反映了世界各地资本往来的信息,说明资本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D项正确;图中的信息只是说明了资本的流动,并没有反映资本流动对单一商品出口国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故排除A、C两项;B项不符合史实,贸易往来会对国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而非决定性影响,而且在图中也没有相关信息。
答案:D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
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
”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解读和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把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概括,特别注意“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这一关键信息。
再准确解读有关数字信息,表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答案:C3.“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这一观点( )A.认识到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作用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结论正确C.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精神D.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呼声解析: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但它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必须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