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与弯矩
- 格式:ppt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8
§7-2剪力与弯矩一、剪力和弯矩根据作用在梁上的已知载荷,求出静定梁的支座反力以后,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可利用前面讲过的“截面法”来求解,如图7-8a 所示简支梁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在讨论距A 支座距离为x 的m m -截面上的内力。
图7-8简支梁指定截面的剪力、弯矩计算根据截面法计算内力的基本步骤“切、代、平”,计算梁的内力的步骤为:①、首先根据静力平衡方程求支座反力Ay F 和By F ,为推导计算的一般过程,暂且用Ay F 和By F 代替。
②、用截面假想沿m m -处把梁切开为左、右两段,如图7-8b、7-8c 所示,取左段梁为脱离体,因梁原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被截取的左段梁也同样保持平衡状态。
从图7-8b 中可看到,左段梁上有一向上的支座反力Ay F 、向下的已知力1P 作用,要使左段梁不发生竖向移动,则在m m -截面上必定存在一个竖直方向的内力S F 与之平衡;同时,Ay F 、1P 对m m -截面形心O 点有一个力矩,会引起左段梁转动,为了使其不发生转动,在m m -截面上必须有一个力偶矩M 与之平衡,才能保持左段梁的平衡。
S F 和M 即为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中内力S F 使横截面有被剪开的趋势,称为剪力;力偶矩M 将使梁发生弯曲变形,称为弯矩。
由于外载荷的作用线垂直于梁的轴线,所以轴力为零,通常不予考虑。
剪力S F 和弯矩M 的大小可由左段梁的静力平衡方程来求解。
由0=∑Y 得:10Ay S F P F --=,得1S Ay F F P =-由0o M =∑得:()01=+-+-M a x P x F Ay 得()a x P x F M Ay --=1如图7-8c 所示,如果取右段梁为脱离体,同样可求得m m -截面的剪力S F 和弯矩M 。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右段梁在m m -截面上的剪力S F 和弯矩M 与左段梁在m m -截面上的剪力S F 和弯矩M 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轴,。
以表(a)(c)(1)(2) (3)≤ (4) 以剪力图是平行于轴的直线。
段的剪力为正,故剪力图在轴上方;段剪力为负,故剪力图在轴之下,如图8-12(b )所示。
由式(2)与式(4)可知,弯矩都是的一次方程,所以弯矩图是两段斜直线。
根据式(2)、(4)确定三点,, ,由这三点分别作出段与段的弯矩图,如图8-12(c )。
例8-4 简支梁受集度为的均布载荷作用,如图8-13(a )所示,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图8-13解 (1)求支反力 由载荷与支反力的对称性可知两个支反力相.即(2)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以梁左端为坐标原点,选取坐标系如图所示。
距原点为的任意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分别为x C l x AC x BC x x 0=x 0)(=x M a x =l Fabx M =)(l x =0)(=x M AC BC AB q A x解 (1)求支反力 由静力平衡方程,得(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由于集中力作用在处,全梁内力不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故以为界,分两段列出内力方程段0<≤ (1)0≤< (2)段 ≤< (3)≤≤(4) (3)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由式(1)、(3)画出剪力图,见图8-14(b );由式(2)(4)画出弯矩图,见图8-14(c )。
二、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在例8-4中,若将的表达式对取导数,就得到剪力。
若再将的∑=0)(x M A ∑=0)(x M B m C C AC l mF x F A Q ==)(x a xl m x F x M A ==)(x a BC l mF x F A Q ==)(a x l mx l mm x F x M A -=-=)(a x l )(x M x )(x F Q )(x F Q表达式对取导数,则得到载荷集度。
这里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偶然的。
实际上,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微分关系。
现从一般情况出发加以论证。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是结构工程中用于描述杆件(梁或桁架等)内部受力分布的重要方程。
这些方程通常用于分析和设计结构,以确保其在承受外部荷载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剪力方程(Shear Force Equation):
剪力是指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内力,它的方向可能是沿着杆件的纵轴。
剪力方程描述了沿杆件长度的剪力分布。
在梁的自由体图上,剪力方程可以表示为:
[ V(x) = -\frac{dM(x)}{dx} + C_1 ]
其中:
* ( V(x) ) 是距离( x ) 处的剪力;
* ( M(x) ) 是距离( x ) 处的弯矩;
* ( C_1 ) 是积分常数,代表剪力图的初值。
弯矩方程(Bending Moment Equation):
弯矩是指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内力,使得结构产生弯曲形状。
弯矩方程描述了沿杆件长度的弯矩分布。
在梁的自由体图上,弯矩方程可以表示为:
[ M(x) = -\int V(x) ,dx + C_2 ]
其中:
* ( M(x) ) 是距离( x ) 处的弯矩;
* ( V(x) ) 是距离( x ) 处的剪力;
* ( C_2 ) 是积分常数,代表弯矩图的初值。
这两个方程通常结合着使用,通过它们可以分析梁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
在设计和分析中,工程师通常会应用这些方程,考虑梁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外部荷载,以确定梁在不同截面的受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