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路和电流电压电阻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11.00 KB
- 文档页数:6
电路和电流 电压 电阻一、目标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知道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会在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
5.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二、重点1.会认识和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三、难点1.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与使用。
2.电路故障分析。
四、知识梳理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1)性质:能够 轻小物体。
(2)实质:电荷发生了 。
2.两种电荷(1)正电荷: 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3.验电器的原理: 。
4.原子 5.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 导电的物体,如大地、人体、金属、石墨等。
(2)绝缘体: 导电的物体,如塑料、橡胶、玻璃等。
(二)电路1.电路组成:由 、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电路中 电流。
(2)断路:电路中某处 的电路,电路中无电流。
(3)短路:直接用导线将 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此时电路电流过大,会烧坏 。
3.电路最基本的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的电路,电流路径只有 。
(2)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一起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路径至少有 条。
()()⎧⎧⎪⎪⎨⎪⎪⎨⎩⎪⎪⎩带正电中子核外电子电质子核负带子原(三)电流1.形成: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把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3.单位换算:1 A= mA= μA4.电流表的使用(1)可采用法选择量程。
(2)电流表要在被测电路中。
(3)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4)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上。
(5)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其电阻近似为0。
5.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即I1=I2=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即I= .(四)电压1.作用: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电路、电压和电阻》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工作的原理。
2.知道电路的组成,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识别复杂的串、并联电路,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
3.理解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4.记住常见的电压值,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5.实验探究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关系,会读电压表示数;6.实验探究并知道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7.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
【知识梳理】(一)电荷1.用__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带电体都有___________的性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自然界中只存在____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____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____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
3.实验室常用_______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
4._________叫电荷量,简称_____,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
5.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______带正电,______带负电。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______,叫做_______。
6.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__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_电。
7.善于导电的物体叫______,如:___________等;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______,如:_________等;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叫________,如:_____________等。
8.导体与绝缘体之间______绝对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如:________等。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课题: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课型:复习 课时序号: 授课教师: 二次备课时间: 课时累计: 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4.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简单的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5.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6.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7.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二.重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难点:电路的连接三.教学过程 1.知识结构 (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5. 构造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6.电荷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 e (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①摩擦起电 1e=1.6×10-19C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九年级物理第5-7章《电流、电压和电阻》课型:复习课总第10 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单位、测量仪表及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2、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3、会对电路进行故障分析。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方式:串联、并联电路的状态:通路、短路、断路2、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分别举例说明(电流路径、开关、用电器关系)3、知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含义、区分方法、举例(理解课本上柱状图)●电阻1、电阻的含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滑动变阻器的符号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大小使用方法一上一下、近小远大铭牌(20Ω,1A)三、典例赏析与变式1.如图所示四种接法,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使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AD2、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4.8 V,1.2 V B.6 V,1.2 VC.1.2 V,6 V D.1.2 V,4.8 V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都正常发光,电表完好,如果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那么将出现的情况是A.电压表示数不变,灯泡L1、L2不亮B.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L1、L2变亮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L1、L2 变亮D.电流表、电源烧坏,灯泡L1、L2 不亮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A)四、考题推荐1: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B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D )3、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读数为零,灯L1不亮,灯L2亮,下列几种故障中可能是A.L1灯丝断了 B.L1灯座短路 C.L2灯座短路 D.L2灯丝断了4.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有一定的示数。
2017中考第一轮复习——物理电学部分课题:第一讲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教师:李治授课时间:一、考点综述1、主要内容:摩擦起电、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电阻、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2、复习重、难点重点:摩擦起电、电流表、电压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路分析和串并联电路的实际连接,电路故障分析。
3、主要物理方法:类比法、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
4、中考题型:填空、选择、作图和探究实验等。
二、考点梳理复习方法:以学生自主填空完成为主,然后核对答案,以检查学生知识情况;老师给予补充讲解。
1、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就说该物体带上了①_____,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其实质是自由电子发生了②_____.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③_______所带的电荷.负电荷: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④_______所带的电荷.⑤________互相排斥,⑥__________互相吸引.应用: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电荷量定义: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单位:⑦_____,简称⑧____,符号是⑨ .(3)导体和绝缘体导体:⑩_____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绝缘体:⑪_______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⑫______和⑬_____之间的物体,如硅.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变成了0的现象,如铝在-271.76 ℃以下,电阻就变成了0.其应用如发电厂发电、输送电能、制造电子元件等.2、电路(1)电路的构成电源:能够提供⑭_____的装置.用电器:指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动机、蜂鸣器等.开关:指控制电路⑮_____的装置.(2)电路图:用⑯_____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断路:电路中如果某处被切断,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流过,这种情况叫做断路.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做电源短路;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叫做用电器短路.3、电流和电流表(1)电流定义:电荷的_________形成电流.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强弱.电流方向的规定:把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通常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____.其他单位:毫安(mA)、微安(μA).单位换算:1 mA=_____A,1μA=_____A.(2)电流表的使用(3)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均_____.并联电路:_____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中电流之和(并联分流).4、电压和电压表(1)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___.其他单位:千伏(kV)、毫伏(mV).单位换算:1 kV= ____V= ____mV.常考举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人体的安全电压_________,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______.(2)电压表的使用(3)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各用电器______________等于电源两端电压(串联分压).并联电路:_________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5、电阻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_______作用的大小,用R表示.单位:______,符号是____,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单位换算:1 kΩ= ___Ω,1 MΩ= _____Ω.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也有关.6、滑动变阻器三、重难点突破复习方法:以例题为依托,学生自主完成,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解析;对同类型的问题进行方法指导及总结。
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1.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和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能正确的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上的读数。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4.能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3.能熟练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4.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5.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通路断路短路规定__________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_____”接线柱接电源_____作用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发(1选填“通路”“断路”或“短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若图中铜丝和镍铬合金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关系。
显示电阻的大小,这种物理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利用验电器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已知验电器原来带电荷的种类。
(1)张角变大,则所带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电荷为同种电荷。
(2)张角减小,则所带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电荷为异种电荷。
则导线可以视为一个点2.画电路图要求:(1)要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
2.判断开关的连接情况:(1)用若干个开关控制同一个用电器。
①如果不管哪个开关闭合,用电器都能工作,那么这若干个开关一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1.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哪个电路中三个电灯是并联的( )4.某滚筒洗衣机,筒门处有开关S1,筒门关闭时S1闭合,筒门打开时S1断开,筒门开关S1和控制开关S2必须同时闭合时,洗衣机才能工作,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模型是( )5.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6.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吴丽同学抽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其实验过程如下:开始按图乙连接好电路,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则电压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分别测量两端第一次后。
《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教案一、考点综述1.主要内容:摩擦起电、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电阻、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2.复习重、难点重点:摩擦起电、电流表、电压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路分析和串并联电路的实际连接,电路故障分析。
3.主要物理方法:类比法、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
4.中考题型:填空、选择、作图和探究实验等。
三、热点突破1.识别串并联电路(1)单开关、静态电路点拨: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注:在初中阶段,一般认为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为无限大。
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断路。
例题1: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 )(2)多开关、动态电路例题2:如图所示,当开关S 1 、S 2都闭合时,电路中( )A . 三灯并联,且都亮B .三灯串联,且都亮C .L 1 、L 2并联后与L 3串联,三灯都亮D .L 1 、L 2并联,L 3被短路,只有L 1 、L 2亮 2.电路故障判断点拨: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同一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
2.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
3.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的过程,提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难点对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的归纳。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的概念,电流不但有方向,还有强弱,即大小。
那么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大小与什么有关?二、合作探究1.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猜想和假设](1)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2)电流和电压成反比。
[设计实验](一)设计思路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两端用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测得的多组实验数据,来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电路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三)记录实验数据表格电阻R=________Ω。
(四)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思想及所画电路图,选择如下器材:电池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步骤二:将1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三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依次填入数据表中。
[分析和论证](学生讨论)分析由实验得到的数据,发现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教师总结]交流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交流评估]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
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复习导学案(课时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电路及组成,知道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2.理解电流的概念,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3.会根据电路、电路图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重点、难点】1、电流的概念2、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知识网络】摩擦起电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与元电荷电流形成的原因及形成的条件电流和电路方向的规定电流大小和单位、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串联电路:I=I1=I2电路电路连接并联电路:I=I1+I2【知识梳理】元件符号和电路图的正确画法一、电荷1.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具有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
负电荷: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5. 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的原理。
金属箔张角越大所带电荷。
6.中和:放在一起的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7. 叫做电荷量,简称,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8.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把叫元电荷,常用符号表示,其大小为。
9.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电荷在数量上,整个原子呈,也就是原子对外。
10.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常见的导体有、、、 .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常见的绝缘体有、、、 .11.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例如:干木棒是绝缘体变潮湿后是导体;玻璃正常情况下是绝缘体,加热温度很高时是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12. 形成电流。
注: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第十七章电压电阻三环:自学展示反馈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电学的重点内容。
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按照课标的要求教材将此内容的学习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本章教学内容以欧姆定律为线索,从欧姆定律的学习开始,到欧姆定律在理论和实际中的应用结束,教材自始至终站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
本章共分4节:1。
第1节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本节的综合性较强,知识方面要用到电路、电压和电阻的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的使用.本节主要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方法.2.第2节为“欧姆定律",本节是在掌握“电阻、电压、电流”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欧姆定律公式U I R=,要求学生能应用欧姆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第3节为“电阻的测量”,本节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学生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本节主要考查了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来测出小灯泡(或未知电阻)的电阻值.4。
第4节为“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本节主要是关于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综合,要求学生在掌握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利用欧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R 1+R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12111R R R 总=。
【教学目标】1。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②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③掌握并运用欧姆定律公式U I R=;④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⑤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电压和电阻
1.能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能熟练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
3.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4.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通
方法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两量程的电压表一只,但
的刻度盘上读出电压是
电压表的指针指在
时,读下面一
铜的电阻比铁的电阻小
铜丝和铁丝比较,铁丝的电阻较大
解析: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任何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因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如图
( )
L
路现象.首先先看电流表,它的示
表就串联在电路中,由实验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近似
图6-2 图6-3 图6-4 解析:从图6-2的电路图可以看出:灯L1、L2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L1
两端,电压表
/mm
1
要验证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所
可以得出结论:
1.5。
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复习教案授课老师:邓老师(Kevin)一、复习内容1电路2电流 3 电压4电阻二、复习重难点1电路图的画法2电流表电压表的用法3滑动变阻器的用法三、知识点精讲知识点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验电器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5、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10-19;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6、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7、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练习1.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练习2.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练习3.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 .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 .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练习4.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 .一定不带电B .一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 .可能不带电练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B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能够吸引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一定带负电C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D .与任何物体摩擦后的玻璃一定带正电练习6.、验电器可用来检测( )A .电流做功的多少B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C .物体是否带电D .电路两端的电压练习7.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部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十四讲电压和电阻一、复习策略1、电压(1)定义:形成电流的原因.(2)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220V动力电路:380V(3)电压测量:电压表(区别电流表)(4)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①串联电路:U总=U1+U2②并联电路:U总=U1=U2③断路处:U=U总④短路处:U=0(5)电路故障判断:2、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4)变阻器①滑动变阻器:a.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b.符号:c.使用:“一上一下”(“一下”为关键)②电阻箱:(读数)二、典例剖析例1、张三山同学在用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该图中的错误之处是:(1)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电压表接成了串联;(3)电压表应与L1串联;(4)电压表偏转,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所列举的这些错误中正确的是()A.(1)(2)B.(3)(4)C.(1)(2)(3)(4)D.(1)(3)(4)解析:在此图中,电压表接成了串联,正、负线柱接反了.要用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既要做到与L1并联,还要注意正、负接线柱不能接错.分析可以看出(3)(4)所指出的错误并不准确,故B、C、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A例2、有一电压表.其接线柱的情况是“+”、“3”、“15”.为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保护电压表,一定要选用“+”和“15”两个接线柱B.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用“+”和“3”两个接线柱C.只要选择了“+”和“3”两个接线柱,无论怎么接都可以D.“3”和“15”两个接线柱可以同时使用解析:因一节于电池的电压是1.5 V,从量程上来看,两个量程都可以选用,但3 V量程更精确,应优先选择,A错误;无论哪个量程,都不能把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错误;“3”和“15”不能同时用,D错误.答案:B例3、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不动,现将两灯泡L1和L2的位置对调,再次闭合开关时,发现两只灯泡仍不亮,电流表指针仍不动.但电压表的指针却有了明显的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从a点经电流表到开关这段电路中出现开路B.灯泡L1的灯丝断了C.灯泡L2的灯丝断了D.电流表和两个灯泡都坏了解析:闭合开关后,所有元件都不工作,可能是都坏了,也可能是电流表坏了或L2灯坏了.L1、L2对调后,再闭合开关,电压表的指针有了明显的偏转,说明一定有电流流过电压表,而电流表及对调后灯L1是电流必经之处,所以电流表及L1一定完好无损.所以L2坏了,开始L2在干路上,L2灯丝断则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电路中无电流.对调后,L2与电压表并联,L2灯丝断,电路在电压表中通过仍是通路,由于此时电压表串联,其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所以指针有了明显的偏转.答案:C例4、如图所示.三只小灯泡串联,开关S完好,S闭合时三灯不亮.从电压表“+”、“-”接线柱引出两导线去检查,发现连a、b两端的电压表无读数,连b、d两端电压表有读数.连c、d两端电压表无读数,则可能原因是()A.L1灯丝断了B.L2灯丝断了C.L3灯丝断了D.L2、L3灯丝一定都断了解析:电压表连a、b两端,电压无读数,表示电压表的“+”、“-”两接线柱未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去,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仍有断路;连b、d两端,电压表有读数,表示电路故障在b、c、d之间,L1完好;连接c、d两端,电压表无读数,表示L2的灯丝断了,但L3的灯丝是否完好仍不能确定.答案:B例5、将一段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长度的2倍,则其电阻()A.不变B.变小C.变为原来的2倍D.变为原来的4倍解析:导线被拉长后,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电阻应变为原来的2倍;但导线的横截面积又同时变为原来的1/2,电阻又增大了2倍,这样导线的电阻就变成了原来的4倍,故A、B、C项是错误的.答案:D例6、如图所示,甲图是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图,乙图是其结构图,丙图是它的电路符号,请完成下列连法:(1)将丙图中“1”、“3”接入电路,应是实物图和结构图中的________或________连入电路,连入电路的电阻线________段,滑片P滑至________点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2)将丙图中的“2”、“3”接入电路,应是实物图和结构图中的________或________连入电路,连入电路的是电阻线________段,滑片P滑至________点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四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的最基本题,其关键是要弄清实物图和结构图与电路符号中各接线柱的对应关系.因为实物图中的金属滑杆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在接入电路中时,C与D可视为用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的两点,故可等效为一点,即C和D无论哪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其效果是相同的,因此,丙图电路符号中的“3”就与甲图和乙图中的C、D两点相对应;接线柱“1”与A对应,接线柱“2”与B相对应.找出各接线柱与电路符号的对应关系后,即可从图中判断出连入电路中的是哪一段电阻线,从而正确得出滑片P在哪一端时电阻最大,在哪一端时电阻最小.答案:(1)AD AC PA B(或D)(2)BC BD PB B(或D)例7、(黑龙江省中考试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串联,则甲、乙、丙三只电表应依次是()A.电流表、电流表、电压表B.电压表、电流表、电压表C.电压表、电流表、电流表D.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解析:电流表在电路中要与被测元件串联,电压表要与被测元件并联;且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R1、R2串联,则乙必须是电流表,且测R1、R2的电流.甲、丙若是有一个是电流表,R1、R2其中一个电阻就会被短路,两个均为电流表,电源短路.甲、丙只能为电压表,且分别测R1、R2的电压.选项中B正确.答案:B.例8、(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R1、R2是串联还是并联?各电表分别测哪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解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看成是开路,故R1、R2串联.测R1两端的电压,测R2两端的电压,测总电压,测干路电流,测R1的电流,测R2的电流,且三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即I1=I2=I3,U3=U1+U2.例9、(北京市宣武区中考试题)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A.只与导体的材料有关B.只与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有关C.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任何导体都有电阻.不同的导体的电阻一般不相同.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自身结构决定(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四个选项中C是正确的.答案:C例10、(杭州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把变阻器接入电路后,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那么与“1”、“2”两个接线端连接的变阻器的接线柱是()A.b和d B.a和bC.c和d D.c和b解析:如图中,灯L与变阻器串联时,要使灯L两端的电压减小,则通过灯L的电流要减小,则电路中的总电阻要增大.变阻器的滑片P右移时,要使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则1接a(或b)、2接c或1接c、2接b(或a)时能实现.故选项D正确.答案:D例11、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欧,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1)图所示电路是________联电路(选填“串”或“并”)(2)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出哪些实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与变阻器R2连入的电阻串联.(2)如图知,测R1的电压,测R2的电压,测的是总电压,由上表数据可得:①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②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示数相等)③对定值电阻R1来说流过它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有I=I1=I2,U=U1+U2,I1∝U1,等三条结论.二、电磁学综合题2.再如:无线电遥控设备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答:无线电遥控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部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十三讲电流和电路一、复习策略1、静电部分(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4)电荷量:物体带电的多少(单位:C)元电荷:e=1.6×10-19C(5)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转移(转移方向)2、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同时)的定向移动.(3)电流的强弱:I=Q/t(1A=1C/s)1A=103mA=106μA(4)测量:电流表3、电路(1)元件: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注:①串联和并联判断方法:定义法、电流法(是否分支)、断路法(是否相互影响)、节点法(两点间无电源、用电器、电压表时,可缩为一点)、翻转、拉伸法.如:②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连接:a.先连接一完整回路.b.先串后并.c.找分支、汇合点(在已连好的完整回路中).d.并联在分支、汇合点.(注意一一对应)③电路设计a.先确定用电器、开关、电源及连接方式.(如哪个开关控制哪个用电器)b.画出草图.c.规范电路图.二、典例剖析例1、(莱芜市)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解析:要求灯亮的条件是天黑,且有声音.也即电灯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才能亮,所以应将两个开关串联.若两个开关并联时,则满足其中任何一条件灯就亮,故不符合题意.【来源:21cnj*y.co*m】答案:D例2、(黑龙江省)小明参观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图).(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解析:要从题目中所给的实验情景平面示意图中提取信息,一是带正电的球体和用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二是小球B悬吊在距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而且随P1、P2、P3距A球距离越来越远;三是小球B随位置的远离,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偏角变小.有了这些信息,应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知识即可解答.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或受到A球对它的排斥力)(2)同种电荷间排斥力大小与电荷间距离有什么关系(或电荷间排斥力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有什么关系、或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大小与什么有关)?例3、(哈尔滨市)“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是_________.(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3)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要求:在需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解析: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跟一段导线一样.关于电路故障的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各元件的使用规则,其次根据电流的流径,分析产生的现象.电路的常见故障有断路和短路.图中的连接方法,电流在经过电流表A1后,可不经过电流表A2和电灯L1而到达L2的左接线柱,从而造成灯L1和电流表A2被短路.同时,电流表A2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根据要求可判断L1和L2要并联,可用A1测干路电流,A2测L1中的电流,又要求只改动一根导线,可把A2的“0.6”接线柱与A1之间的导线移动到A2与L2的右接线柱接之间.答案:(1)L1不发光,L2发光(2)灯L1和电流表A2被短路(3)如图所示例4、(曲活县、灵武市、长沙市、乌海市)图是学校茶炉房为了方便学生而设计的电路.绿灯亮、红灯不亮,表示水已烧开,此时温控开关的开闭情况是()A.S1断开,S2闭合B.S1闭合,S2断开C.S1、S2都断开D.S1、S2都闭合解析:短路分两种: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前者是电流从电流正极到电源负极有一条路径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这种情况会烧坏电源,危害很大,而用电器短路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S1闭合时,绿灯被短路;S2闭合时,红灯被短路;S1、S2都断开时,两个灯都亮.题中要求绿灯亮,红灯不亮.故可知S1断开,S2闭合.选A.答案:A例5、(黄冈市)下列处理用电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如果没有接地,其外壳一定要接地B.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C.空气开关跳闸时,应立即使空气开关复位,再进行检修D.遇到有人触电时,先直接将人拉开进行抢救,后切断电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触电事故的能力.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如果漏电,就会造成触电,将金属外壳接地后,漏电后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对.B、D选项可得出无论是触电还是失火,均要先断电源,以避免再发生事故,所以都错.而C中,跳闸是由于电路中电流过大,应先检修,再复位,这样对人对电路均安全一些.答案:A例6、(山西省中考试题)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任意两个靠近均相互吸引,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不可能_________,若丙球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则乙球一定_________.(填“带正电”或“带负电”“不带电)解析:因甲、乙、丙三个小球均为轻质球,任意两两靠近时相互吸引,可知只有两个小球带电,且带异种电荷.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不可能带正电.若丙球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则丙球带电,则乙球一定不带电.答案:带正电;不带电例7、(甘肃省中考试题)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验电器也带了_________电.这时验电器所有的负电荷总数比玻璃棒接触验电器前要________.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当它去接触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金属球、金属箔上的自由电子转移到玻璃棒,因而也带上正电荷.此时验电器所有的负电荷总数比玻璃棒接触前要少.答案:正;少例8、(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着两个金属夹A和B,在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大头针、橡皮,不能使灯泡发光的是()A.硬币B.铅笔芯C.大头针D.橡皮解析:常见的物质中,金属、铅笔芯(含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而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绝缘体,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导电,将绝缘体夹在A、B夹中,灯泡不会发光.答案:D例9、(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题)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所示,则()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带正电荷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C.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D.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解析: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B中的自由电子(负电荷)会沿金属棒流向A,使B也带上正电荷,A中的正电荷数减小,因此验电器A的张角减小,验电器B因带上正电荷而使B 的张角增大.只是有瞬时电流产生.故答案C、D均可排除,只有B是正确的.答案:B例10、(济南市中考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b、c是三只相同的小灯泡,则()A.当S1断开,S2闭合时,c灯不发光,a、b灯发光B.当S1、S2都闭合时,c、a、b三灯均发光C.当S1闭合,S2断开时,a灯不发光,b、c灯发光D.当S1、S2都断开时,a、c灯不发光,b灯发光解析:此电路是—个典型的开关控制电路.当开关的工作状态不同时,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a短路,灯b与灯C并联;开关S1、S2都断开的,只有灯b 工作;灯c、灯a均开路.故题中C、D正确.答案:C、D例11、如图所示,连接正确的电路图是()解析:一个正确的电路必须要有电源、用电器、开关以及导线.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不同.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利用电流来工作的仪器,导线起导通作用.四个元件缺一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电路.A图中无电源,B图中的开关闭合时,电源就短路,D图中开关闭合时,电源也短路,只有C图是正确的.答案:C二、电磁学综合题2.由P=Wt=Fst=Fv,可得,机器人运动的速度:v=20.4Pf=0.43020WN=0.6m/s.(2019·陕西中考模拟)多功能养生壶具有精细烹饪、营养量化等功能,深受市场认可和欢迎。
电路和电流 电压 电阻
一、目标
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知道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会在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
5.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二、重点
1.会认识和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三、难点
1.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与使用。
2.电路故障分析。
四、知识梳理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1)性质:能够 轻小物体。
(2)实质:电荷发生了 。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 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3.验电器的原理: 。
4.原子 5.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导电的物体,如大地、人体、金属、石墨等。
(2)绝缘体: 导电的物体,如塑料、橡胶、玻璃等。
(二)电路
1.电路组成:由 、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
2.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电路中 电流。
(2)断路:电路中某处 的电路,电路中无电流。
(3)短路:直接用导线将 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此时电路电流过大,会烧坏 。
3.电路最基本的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的电路,电流路径只有 。
(2)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一起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路径至少有 条。
()()⎧⎧⎪⎪⎨⎪
⎪⎨⎩⎪
⎪⎩带正电中子
核外电子电质子核负
带子原
(三)电流
1.形成: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把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3.单位换算:1 A= mA= μA
4.电流表的使用
(1)可采用法选择量程。
(2)电流表要在被测电路中。
(3)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4)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上。
(5)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其电阻近似为0。
5.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即I1=I2=I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即I= .
(四)电压
1.作用: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
2.单位换算:1 V= kV= mV
3.电压表的使用
(1)可采用法选择量程。
(2)电压表要在被测电路两端。
(3)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4)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其电阻为无穷大。
4.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即U=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即U=U1=U2
(五)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作用的大小。
2.单位换算:1 MΩ= kΩ= Ω
3.电路符号:。
4.影响因素:与导体的、、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5.变阻器
(1)电路符号:
(2)作用:改变电路中的。
(3)实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来改变电阻。
(4)连接方法:“一上一下”两接线柱接入电路。
五、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现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发现甲金属箔张角变小,乙金属箔张开。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同种电荷
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乙流向甲
C.正电荷从甲移到乙,所以两个验电器都带正电荷
D.电子从乙移到甲,所以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2.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 )
A.金属大地石墨 B.陶瓷湿木材橡胶
C.玻璃花生油大地 D.空气水银塑料
3.卫生间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抽气用的电动机M,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4.如图甲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
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
A.1.2 A 1.2 A
B.0.3 A 0.3 A
C.1.2 A 0.3 A
D.1.5 A 0.3 A
5.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
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
给出三根镍铬合金线a、b、c(其长度关系L a=L b>L c,横截面积关系S a>S b=S c),电源、电流表、开关各一个,若干根导线,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①②和③
6.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7.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减小的是 ( )
A .
B .
C .
D .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灯泡L 1和L 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 1支路的电流
B .灯泡L 1和L 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 .灯泡L 1和L 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 2的电压
D .灯泡L 1和L 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 1的电压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闭合开关S 1、S 3,断开开关S 2时,灯L 1、L 2串联
B .闭合开关S 2,断开开关S 1、S 3时,灯L 1、L 2并联
C .闭合开关S 1、S 2,断开开关S 3时,灯L 1亮、L 2不亮
D .同时闭合开关S 1、S 2、S 3时,电源短路
10.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S 后,观察实验,两灯均不发光。
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做了以下操作:将电压表接到b 、c 两点,观察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将电压表接到a 、b 两点,观察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 A .灯L 2断路
B .灯L 2短路
C .电流表烧坏了
D .灯L 1断路
11.在如图的电路中,开关S 闭合时,电灯L 1和L 2是 联的,断开开关S ,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小明按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 1和V 2的指针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L 1两端的电压为 V ,L 2两端的电压为 V 。
如图甲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得到电压分别为 V 和 V 。
13.如右上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补上。
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②闭合开关S ,向左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小灯变亮。
14.小旺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 与B 、B 与C 、A 与C 两点间的电压为U AB 、U BC 、U AC 。
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 (用公式表示)。
(4)小旺同学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填序号)
① 寻找普遍规律 ② 减小实验误差
15.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1)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 、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_______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 和D 两电阻丝接入图电路中M 、N 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
(4)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下图所示.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参考答案:
1. A
2. A
3.A
4. C
5. C
6.D
7.A
8. D
9. D 10. A 11. 并不变 12. 8 2 13.(见图)
14.(1)断开(2)不同(3)U AC = U AB+ U BC
15.(1)电流表示数(或灯泡亮度)(2)AB
(3)导体的材料
(4)偏大电流表改用小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