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园林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园林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园林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园林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60033实验学时:10学时)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

本试验课程是园艺专业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培养设计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园林设计各种方法和技巧的应用,通过园林规划与设计基本理论的学习,规划和设计出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实用、美观的园林作品,能较独立的完成园林的初步设计、园林绿化的施工图设计及园林工程的一些相关内容。对实验报告的要求:本课程的实验报告主要是以图纸的形式表现,要能反映出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园林设计原理及相关绘制工具绘制园林中常见工程图纸,达到每个实验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

1.做好预习工作,实验前要针对本次实验内容认真复习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任务、主要步骤及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预习实验报告要求;

2.实验过程中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将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知识与园林绿地的实例相结合,一定程度地积累了感性认识;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爱护实验所用仪器和工具,避免其遭到损坏;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实验课后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6.园林绿地的设计性实验,仔细认真完成设计图绘制。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

通过园林规划设计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深化理解《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一定程度地积累了感性认识,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步骤和环节,提高园林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法(各种设计图)。养成多看、多思考的良好作风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为灵活地运用园林规划设计的各种手法进行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四、实验项目、性质和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性质是否必修1城市园林绿地参观实习3演示性是

2花坛设计(植物种植设计)2设计性是

3道路绿化设计2设计性是

4校园绿地设计3设计性是

5小游园设计3设计性否

6居住区绿地设计3综合性否

7广场规划设计3综合性否

8工厂绿地规划设计3综合性否

9儿童公园规划设计4综合性否

10公园规划设计4综合性否

备注实验性质指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演示性。

五、实验内容

实验一城市园林绿地参观

1.实验目的

通过兰州市各类园林绿地参观实验,使学生了解园林艺术布局的方法和内容及其特征。掌握各种园林建筑(花架、亭、廊、做假山、水体)布局方法和在造景中的作用。了解园林建筑的种类及其位置安排。掌握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法、植物造景的途径和园林色彩布局的方法。

2.实验内容

教学参观实验安排在兰州市五泉公园、白塔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绿地,主要观察的内容包括:主要的景观有哪些?采用了哪些造景方法?如何突出主景的?植物方面,采用了什么样的动态布局和造景方法?在不同的季节哪些植物是配调、基调,是如何进行转调的?如何对静态景观进行布局的?观赏景物的视距和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园路是如何布局的?道路的色彩是如何设置的?采用什么材料铺装的?

3.实验的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照相机、皮尺、钢卷尺等

(2)材料速写本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讲解,学生对兰州市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从布局、植物景观、园林建筑、水体、园林小品和园路等构成要素上进行观察思考,并对所参观园林绿地景观进行评析,找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建议。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际进行比较,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验二花坛设计(植物种植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各种不同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规律以及由园林植物构成景观素材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掌握园林景观设计图的制作方法。

2.实验内容

结合某实际地形地貌和环境现状,进行花坛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测量用具、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以组为单位,进行路查、调查和测算设计地的现状图。以人为单元,进行独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效果图、立面图,编制设计说明书,提出种苗计划、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每人完成一份完整的设计说明及图面材料。

实验三道路绿化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掌握道路绿地的形式,种植设计的方式,树种搭配与组合等。掌握园林景观设计图的制作方法。

2.实验内容

三板四带式道路绿地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测量用具、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调查设计地的土壤、地质条件,了解适宜树种选择范围。对比当地其他道路绿地设计方案,不得雷同与仿造。测量路面各组成要素的实际宽度及长度、绘制平面现状图。以人为单元,进行独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纸,包括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及图例等。每人完成一份完整的设计说明及图面材料。

实验四校园绿地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校园绿地设计的布局特点、分区要求、设计步骤及其内容。掌握园林景观设计图的制作方法。

2.实验内容

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局部绿地规划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测量用具、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以组为单位,进行路查、调查和测算设计地的现状图。以人为单元,进行独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纸,包括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及效果图等。每人完成一份完整的设计说明及图面材料。

实验五小游园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城市小游园设计的步骤、要求、方法。

2.实验内容

兰州市滨河小游园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提供兰州市某滨河小游园的现状图。以人为单元,进行现场勘查,独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纸,包括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及效果图等。每人完成一份完整的设计说明及图面材料。

实验六居住区绿地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居住区设计的步骤、要求、方法。

2.实验内容

某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提供某居住区的现状图,收集与调查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土壤条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及其密度,知识层次分析,现有植物状况等。实地勘查测量,绘制现状图、树木分布图。独立设计,完成总平面图、功能分区规划图、植物种植设计图、效果图、植物种植设计放大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实验七广场规划设计

1.实验目的

了解文化广场设计特点,基本要求和内容,掌握设计方法。

2.实验内容

文化娱乐休闲广场绿地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提供某文化广场现状图,了解当地市民的风俗习性,兴趣爱好,确定设计风格。了解地形、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策划设计方案,划分功能区域,测绘整体及各区形状图。独立设计,完成总平面图、功能分区规划图、植物种植设计图、效果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实验八工厂绿地规划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工厂的绿化特点和设计要求。收集工厂绿化的图表等原始资料,如污染源的种类、方向、程度,植物的种类、需要量等,现有建筑(包括底层平面的门和窗、地下室的窗户、室外电缆等)、其他构筑物(如墙、围栅、电力、电话亭、地下管道、消火栓等)、道路、公路、停车场、散步小径、平台等。

2.实验内容

某工厂绿地规划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提供工厂现状图,有关原始资料的收集,包括工厂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污染物种类、方向、程度,现有的植物材料、土地现状等。正式设计,绘制设计图,主要图纸有:1)功能分区图,2)与用地相关环境的功能分区图,3)总平面图,4)种植设计图。写出设计说明书。编制苗木统计表。编制设计说明书。

实验九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练习,掌握儿童公园的特点,设计步骤及方法。

2.实验内容

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提供某儿童公园现状图,收集有关原始资料,包括园林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污染物种类、方向、程度,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体、植被)等。实地考察测量。独立设计,绘制总平面图,植物种植图,竖向图,照明系统图,效果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实验十公园规划设计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练习,掌握综合性公园的分区规划,能熟练绘图,掌握各分区的特点,使各分区分布合理、功能齐全。

2.实验内容

某公园规划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设备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2)材料绘图纸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提供公园现状图,收集有关原始资料,包括园林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污染物种类、方向、程度,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体、植被)等。实地考察测量。正式设计,绘制分区规划设计图,包括1)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2)体育活动区,3)游览区(安静休息区),4)公园管理区。列出各分区名称、用地比例、主要活动项目等内容。写出设计说明书。

3.实验仪器与材料

图板、丁直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曲线板、擦图板、鸭嘴笔、针管笔、水彩(粉)笔等。

4.实验的要点与教学建议

结合老师提供公园现状图,收集有关原始资料,包括园林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污染物种类、方向、程度,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体、植被)等。实地考察测量。正式设计,绘制分区规划设计图,包括1)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2)体育活动区,3)游览区(安静休息区),4)公园管理区。列出各分区名称、用地比例、主要活动项目等内容。写出设计说明书。

六、实验教学考试、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

实验教学考试分为实验过程表现考核和实验报告设计图评分两种形式。

实验过程表现成绩评分:根据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打扫卫生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分。

实验报告设计图成绩评分:根据实验报告的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分析讨论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设计图是否规范、整齐、美观等方面进行评分。

实验总成绩: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各占50%。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1313137216 总学时数:70 课内实践时数:24 学分: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土方、园林给排水、水景、园路、假山等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技术与艺术以及园林工程概、预算编制。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园林工程是研究在园林中造景和园林施工技术与艺术的学科,研究的范畴包括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园林工程的概念[2];园林工程的发展[1];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1];我国园林工程与世界水平差距[1];园林工程课程内容[2] 重点:园林工程的发展 难点: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何为园林工程? 2.如何理解园林美学及园林艺术与园林工程的关系? 思考题:1.园林工程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园林工程这门课程? 第一章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第一节竖向设计的有关知识 竖向设计的概念[1];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3] 重点:竖向设计的概念;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难点: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竖向设计的概念? 2.如何理解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思考题:1.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 2.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方法 等高线法[3] 重点:等高线法 难点:等高线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等高线如何绘制? 2.如何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考题:1.用等高线进行竖向设计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等高线法描述场地地面? 第二节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方法 断面法[3];模型法[3] 重点:断面法;模型法 难点:断面法;模型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断面图如何绘制?如何理解断面法? 2.用模型法进行竖向设计有哪些特点? 思考题:1.应该如何学习方格网法、三角网法、断面法土方计算方法? 2.应该如何学道路断面法和块面法土方计算方法? 第四节课内实践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实例[3] 重点:竖向设计的应用 难点:竖向设计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绘制。 思考题:1.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第二章土方工程 第一节土方工程量计算 竖向设计[2];用体积的公式进行估算[3];断面法[2];方格网法[2] 重点:体积的公式进行估算;网格法 难点:用体积公式进行估算

(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授课对象主题或任务学习理念 职称 课程 园林景观设计总学时72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企业 地点 第一章绪论 让学生初步了解园林景观设计,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1. 了解有关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 4.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方法 学习程序2.对建筑园林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3.使学生建立学好新课程的信心 ○1. 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 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 ○3. 了解景观设计与园林设计的区别 ○4. 掌握景观设计的分类与特征 ○5. ○6. ●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什么是景观 1.2 什么是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2.2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3景观设计的目的 2.4景观设计的分类及其特征 2.5 学习 活动 技术 手段 5. 6. ○1. 讲述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 讲述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 讲述园林景观设计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4. ○5. ○6 ●文本素材●图形 /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学生讨论园林与景观的区别 3.2学生讨论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3.3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4.2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学习方法 学习 ●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测验测试 评价 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古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古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编号:19399088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1.5 学时:24(其中: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 ) 适用专业:建筑学本科专业 开课部门: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古建筑设计》是一门继中国建筑史之后的选修课程。古建筑设计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①真正的古建筑,包括文物建筑和古代遗留下来的有文化特征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复建、重建的设计。②旅游文化性的风景园林建筑和出自商业及文化目的的仿古建筑设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今天,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日益重要,古建筑设计也逐渐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主要部分。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关系 先修课程:中国建筑史、一般建筑或古建筑测绘 后修课程:中国民居、中国民居认识实习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古建筑设计课程主要是在《中国建筑史》和《一般建筑或古建筑测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古建筑的历史特征、结构形式、外观形象和空间构成等内容系统而综合的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控制古建筑从构思到设计的整个过程,把握古建筑的细节部分,如门窗的设计、墙体的设计、屋顶的梁架关系等内容。由于该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熟悉一定的古建筑专业知识,所以学生必须在上该课程之前,要主动温习之前《中国建筑史》和《一般建筑和古建筑测绘》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理论学时部分 第一单元绪论(2学时) [知识点] 1.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的差别; 2.建筑材料的特点,框架结构体系; 3.建筑的技术特征;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纲要大纲.doc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 16 总学时数: 70课内实践时数:24 学分: 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园林 用地的竖向设计、土方、园林给排水、水景、园路、假山等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技术与艺 术以及园林工程概、预算编制。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园林工程是研究在园林中造景和园林施工技术与艺术的学科,研究的范畴包括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 ; [2] 表示“理解”或“熟悉” ;[3] 表示“掌握” ;△表示自学内容; ○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园林工程的概念[2] ;园林工程的发展[1] ;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1] ;我国园林工程与世界水平差距[1] ;园林工程课程内容[2] 重点:园林工程的发展 难点: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1. 何为园林工程? 2.如何理解园林美学及园林艺术与园林工程的关系? 思考题: 1. 园林工程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园林工程这门课程? 第一章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第一节竖向设计的有关知识 竖向设计的概念[1] ;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3]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3]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3] 重点:竖向设计的概念;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难点: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1. 竖向设计的概念? 2.如何理解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思考题: 1.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 2.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方法 等高线法 [3] 重点:等高线法 难点:等高线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1. 等高线如何绘制? 2.如何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考题: 1. 用等高线进行竖向设计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等高线法描述场地地面? 第二节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方法 断面法 [3] ;模型法 [3] 重点:断面法;模型法 难点:断面法;模型法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心得体会doc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心得体会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 中国最早的造园专著《园冶》对园林建筑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园冶》共十章,其中专讲园林建筑的有《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

《铺地》等六章。 中国的现代园林建筑在使用功能上与古代园林建筑已有很大的不同。公园已取代过去的私园成为主要的园林形式。园林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园、风景区、城市绿地、宾馆庭园乃至机关、工厂之中。 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宫廷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造园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 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

《园林设计初步》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设计初步》 英文名称: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学时:72 学分:4 适用对象:园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园林设计初步》是对园林设计基本技能与表现技法进行初级训练的基础性学科,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设计初步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园林素材表现、园林综合图表现,在此基础上能简单地进行园林初步设计。 二、课程的重难点 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效果图。 三、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48个学时,实践教学20个学时,机动课4个学时。 四、考试和考查 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教材:赵建民主编《园林设计初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 1、石宏义主编《园林设计初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版 2、董晓华主编《园林规划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六、说明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将以室内作图及园林实地考察为主,来完成教学任务。 七、课程具体讲授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掌握园林设计的涵义以及园林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园林设计的涵义 2.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思考题:试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几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园林规划设计

第二节园林与绿地 第三节中外园林发展概况 第四节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园林制图基本知识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常用制图工具,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制图常规知识,并掌握绘图步骤与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基本制图常规 思考题:1.设计制图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2.正确绘制园林绿地设计图纸,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3.绘制园林设计图纸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节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二节基本制图常规 第三节绘图步骤与方法 第三章立体构成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 2.了解立体构成的组成要素,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投影的基本知识 思考题:1.投影有哪些类型? 2.三面投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什么是点、线、面和空间?在园林中,常见的点、线、面有哪些?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点与线 第三节面与体 第四节空间 第四章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手法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课程代码】11052046 【适应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景观规划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学生在了解了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范围、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景观规划具体设计项目实训后, 能够获得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1、了解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 2、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及分类; 3、熟练掌握个别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综合构思、表达过程及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 【参考学时】30学时 【参考书目】 1.韦爽真编著.景观场地规划设计.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重庆市园林局,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组织编写.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1公园景观规划的立项分析 §2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重点、难点: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3学时(实践训练1学时) 第二单元商业区景观设计 §1商业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商业区景观设计基本方法 §3商业区景观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3学时(实践训练1学时) 第三单元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2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4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8学时(实践训练6学时) 第四单元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 §1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心得体会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一年的认识学习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我了解了很多,建筑的含义,建筑的规则,建筑的原理,建筑的特色等等,通过这一年的学习,知道了很多,关于园林建筑的很多知识,虽然不能够说是很懂建筑,但是还是可以说是懂一点皮毛了吧。下面我就对园林建筑的认识。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 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

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

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林设计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园林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林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美术基础、园林制图和设计基础三部分组成。园林美术部分主要介绍美术作品鉴赏、素描、色彩,考虑到本层次学生美术基础的状况和后续专业课的需要,本部分从美术作品鉴赏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素描、色彩,使学生对园林美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园林美术的表现技法得到基本的训练。园林制图部分是从园林制图的基础知识讲起,分别介绍造园要素的表现手法、园林设计图和计算机辅助园林制图,使学生了解了园林制图的相关知识,掌握园林制图基本技能。设计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讲述设计的理论和构成相关知识,为学生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做铺垫。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林设计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能力、制图和识图能力,还为学习者以后进一步学习《园林设计》、《绿地规划》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重点掌握园林美术、制图和设计基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重点掌握素描、色彩的表现方法、园林设计图的制图方法和平面、立体、空间的构成方法;一般掌握造园要素的表现手法和设计的理论基础。对美术作品鉴赏和计算机辅助园林制图也应了解。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了解的内容是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而设置。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课内学时90,学分5。文字教材30万字。电视学时为14学时。学时分配见下表:章内容课内学时各章字数(万) 第一部分园林美术基础知识

园林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园林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60033实验学时:10学时)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 本试验课程是园艺专业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培养设计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园林设计各种方法和技巧的应用,通过园林规划与设计基本理论的学习,规划和设计出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实用、美观的园林作品,能较独立的完成园林的初步设计、园林绿化的施工图设计及园林工程的一些相关内容。对实验报告的要求:本课程的实验报告主要是以图纸的形式表现,要能反映出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园林设计原理及相关绘制工具绘制园林中常见工程图纸,达到每个实验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 1.做好预习工作,实验前要针对本次实验内容认真复习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任务、主要步骤及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预习实验报告要求; 2.实验过程中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将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知识与园林绿地的实例相结合,一定程度地积累了感性认识;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爱护实验所用仪器和工具,避免其遭到损坏;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实验课后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6.园林绿地的设计性实验,仔细认真完成设计图绘制。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 通过园林规划设计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深化理解《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一定程度地积累了感性认识,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步骤和环节,提高园林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法(各种设计图)。养成多看、多思考的良好作风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为灵活地运用园林规划设计的各种手法进行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四、实验项目、性质和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性质是否必修1城市园林绿地参观实习3演示性是 2花坛设计(植物种植设计)2设计性是 3道路绿化设计2设计性是 4校园绿地设计3设计性是 5小游园设计3设计性否 6居住区绿地设计3综合性否 7广场规划设计3综合性否 8工厂绿地规划设计3综合性否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 2.总课时:28课时 3.总学分:1.5学分 4.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5.适用专业:农学 6.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7.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二、课程简介 风景园林基础是农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工程、设计、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素、园林空间设计、总体布局等规划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巧;了解学科基本动态、园林发展历程和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把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并能理解和运用,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以A (了解)、B(识记)、C(应用)三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了解――认识、记忆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并能正确表达; 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记忆和归纳;能运用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归纳总结; 应用――能综合运用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原理、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本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本课程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指导意义等。 3.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中国园林的类型;风景园林设计原则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2.教学难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不同类型园林比较;风景园林设计原则;景观环境调查与分析和生态环境评价;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 72 学分: 2.5 层次:专科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专业课,通过介绍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体系,并通过对景观设计程序和方法技能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于景观设计专业在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程度和范围内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以扩展视野、促进思考,奠定长久全面专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知识要求: 掌握不同层次的景观实践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景观发展历史。 2. 能力要求: 独立完成小型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案。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基础、制图规范与表现技法知识,同时还应有一定的电脑效果图技法。 一、 教材:《景观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 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美]约翰·O·西蒙兹;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张祖刚,《世界园林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鲁敏,李英杰,《园林景观设计》,科学出版社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等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议 1、理论知识讲解与必要的实例分析相结合

2、对优秀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增强理解 3、通过现场考察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并培养学习兴趣与创造思维 4、作业定期讲评使学生认识不足,以求进步 5、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阶段 a)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景观的概念、园林的基本构成;(2)要求学生了解中外景观的发展概况以及景观学科的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 b)内容提要: 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述 第二章景观设计构成 第二阶段 a)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并能在作业中充分体现出来 (2)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景观设计中的步骤及表达形式,并能在实践中灵活与技能用 b)内容提要: 第三章景观设计的原则 第四章景观设计的策划 第三阶段 a)目的与要求: (1)理解景观设计中的内在美和形式美 (2)使学生从整体把握对景观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b)内容提要: 第五章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设计问题 第六章景观设计综述 作业命题 草图绘制 第四阶段 a)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阶段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欣赏景观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加深对景观设计的认识,并开始独立设计景观作业,并完成图纸的制作 b)内容提要: 第七章景观设计实践教学实录 第八章作品欣赏 学生设计方案分析与修改、制作 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及评讲 大纲制定者:*** 时间:2009年9月1日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地形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的营造方法。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关键。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 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园林景观设计

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理,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在园林景观设计概论模块,将选择园林景观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而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讲授。 1.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植物景观配置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设计能力与创新设计知识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分目标 1. 知识目标 (1)知道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葡萄酒专业《园林工程制图》(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2206004 课程中文名称:园林工程制图 课程英文名称:Landscape drawing 课程性质:限选、考查 使用专业:葡萄酒专业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总学时:36+18 总学分:3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发酵工程 课程简介:《园林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听课及反复的作业练习,逐步掌握园林制图和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能力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建议:《园林制图》,全国高职高专园林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黄河水利出版社。 参考书: 1、《园林制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园林制图》,王浩正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3、《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江苏科技出版社 4、《建筑制图与识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 本课程是葡萄酒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园林制图技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园林制图的基本概念,掌握三面正投影规律、学会绘制一些基础图形,掌握园林制图的基本方法;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会利用园林绘图方法绘制园林图纸,能够初步识读工程图。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 1. 教学内容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基本制图标准;绘图步骤和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制图标准。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基本制图标准。 难点:基本制图标准的掌握。 第二章投影原理 1. 教学内容 投影基本知识、三面投影及其对应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投影的分类和特点;理解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清楚投影概念、分类,熟练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几何特性。 难点:掌握三面投影图的内在对应关系。 第三章点、线、面的投影 1. 教学内容 点、直线、平面正投形的基本规律。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准确的判断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来正确进行绘图和识图的能力。 第四章曲线和工程曲面 1. 教学内容 曲线的形成、分类、投影特性;各种曲面投影的画法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曲线及工程曲面的形成及其投影的画法。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曲线、曲面的形成和分类 难点:柱面、锥面、柱状面、锥状面、单叶回转双曲面、双曲抛物面、正螺旋面的投影作图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景观设计 (英文)Garden and Lanscape Design 适用层次:本科、专科 学时:40 3/31/2013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小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手法和设计要点,了解环境设计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动态,能运用相关原理和方法对各种小环境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 2.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重点讲授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景观的建模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施工CAD和三维建模讲解并且运用景观元素的重要性进行实际性教学。 3、课程主要内容 园林景观理论知识,园林景观的景观元素的计算机创建,模型的创建,园林景观CAD施工图,园林景观效果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建筑小环境概述 1、建筑环境与建筑小环境 理解建筑小环境的概念,了解建筑小环境的特点、作用、发展前景及现今一些建筑小环境设计的缺陷。认识到建筑小环境的设计应“以人为本”。熟悉建筑小环境的构成要素,表象关系及性质,重点突出建筑小环境的性质。 2、建筑小环境设计原则 1)视觉设计 理解视觉的涵义,以及如何从距离、视野、景观、停留空间等几个方面来满足人们对建筑小环境视觉的需求。 2)空间层次设计 理解如何从小环境的边界、空间引导、内部空间层次、视觉层次等方面来对建筑小环境进行空间层次的设计。 3)人和空间的关系 理解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社会距离和空间需求的内涵,并应用到空间设计上去以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4)局部空间设计 理解如何通过坐的空间、行走的空间、听的空间、看的空间等局部空间设计以使建筑小环境空间更加完美化。 二、建筑小环境的设计 1、功能分析 认识到功能分析的必要性。了解不同需求为主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审美需求)的小环境各自不同的特点。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设计深度要求

图纸设计深度 一、总图 1、总图中的尺寸和标高的单位是米,其他都为毫米。 2、总图中的建筑是用建筑的屋顶平面表示。层数的表示方法2种:3F\∴。 3、标明指北针(总图和一层平面上都需标明)。 4、总图中的标高宜用黑色三角形。这里的标高是绝对标高。▼ 5、总图上标技术经济指标 二、平面图 1、平面图的绘制应充分反映工程的主要特征。 平面图应绘制出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高度范围内水平剖切后俯视所见的结构构件,建筑构造的全部内容,并应表示定位轴线、标高、尺寸、剖切线。所剖切到的结构构件—墙、柱,建筑构配件—门窗洞口、通风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应用粗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但俯视能见到的建筑设备、固定家具、卫生器具、中庭、天窗、平台、地沟、地坑、楼梯、电梯、阳台、雨篷、踏步台阶、坡道、散水、明沟、采光井、重要设备、标高变化部位、变形篷等,用细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但仰视能见到的挑台、挑檐、天窗等本层平面上部的建筑、结构构件需要表示的部分可以用细虚线表示。 2、每层平面都应标注房间名称 楼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上下方向、起步方向应以本层为基准),变形缝位置、汽车、自行车停车位、车道的车流方向和坡向。当地下层有人防工程时,应标注人防工程有关的构筑物,功能房间(应同时注明平战结合的用途名称)等名称。 3、平面图外部尺寸一般为两道尺寸:轴线总尺寸和轴线间尺寸:但平面有分段时还应注分段尺寸。外门窗洞口定位尺寸需要时也可标注。 4、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轴线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原则编排,主要对承重构件(承重墙、柱)设定位轴线,不规则平面轴线的编制参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并以把开间、进深、承重构件表示清楚为原则。初步设计的轴线编号应是施工图的依据,应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决定。 5、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厕所布置) 6、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平面图中应在

景观设计 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Profil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最近更新:2015 年3月/Revision:2015/3 课程编号Course Code 4000006 课程名称 Course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课程类别Course Type 必修 学分 Credits 3 总学时Total Contact Hours 54 开课学期 Semester 第6学期 授课教师Instructor 林敏慧 教学助理 Faculty Assistant / 上课时间Class Time 周一8-10节 上课地点 location 珠海校区教学楼 C505 答疑时间Office hour 周一17:00-18:30 任课老师联系方式 contact 21748865@https://www.doczj.com/doc/1c18161857.html, 一、课程描述 I Course Description 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该门课为本科生讲授了不同类型景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要求 II Aims and Objectives 1.介绍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2.学习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介绍旅游景观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4.掌握不同类型景区设计的要点。 5.通过对指定地块进行小游园设计掌握简单的景观设计、平面和空间组合。

三、教学进度 上课时间上课内容上课形式 第1-2周景观设计概论课堂讲授/讨 论/野外考察景观设计相关学科介绍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3-4周景观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课堂讲授/小 组ppt/ 景观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5-6周旅游景观设计的分类和特性课堂讲授/小 组ppt/ 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7-8周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人文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9-10周城市公园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度假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11-12周主题公园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城市开放游憩空间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13-14周实践课:读图绘图课堂讲授/设 计指导/ 实践课:地形设计课堂讲授/设

ZY《园林建筑》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三年级园林建筑设计作业一 A、传统园林专题分析 分析比较:私家园林(留园、拙政园)与皇家园林(颐和园) 1、留园 2、拙政园 3、颐和园 4、总结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区别与联系 B、现代园林专题分析 C、现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专题分析 图纸要求: 1、图纸规格统一为A4。图纸裁大裁小均无成绩。 2、上板图必须手绘,白色图纸。不得拼贴,不得用计算机绘图。 3、图文并茂,内容深刻,图纸干净整洁。 三年级园林建筑设计作业二 公园茶室设计 一、设计指示书 目的 课程设计目的 (1)认识建筑应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与基地相适应,这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公园茶室建筑应与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从基地环境条件出发创造出有个性特色的建筑形象与空间。(2)初步掌握“从外到内、内外结合”这一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注意从总体入手,首先解决好建筑布局与自然环境和基地的关系,同时注意内外结合进行设计,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功能布局合理,使公园茶室既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又满足游人休闲生活和各项使用要求。 (3)了解公园茶室这一建筑类型的特点,妥善安排茶室各项使用功能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关系。既保障公园茶室休闲环境的私密性与舒适性,又有优美宜人、接近自然的室内外休闲环境。同时应满足朝向、日照、通风及建筑结构等项技术要求。 (4)建立尺度概念,了解公园茶室休闲建筑中人体活动对家具尺寸与布置、室内净高、楼梯与走道等的尺寸要求。 (5)学习用形式美的构图规律进行立面设计与体型设计,创造有个性特色的建筑造型及环境特色。课程设计要点 (1)本设计有几个地段供选择。地段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景观环境特点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各不相同。但都位于风景优美地区。同学可自选用地进行设计。 (2)研究设计任务书,首先自行确定建筑有无特殊的功能要求。然后分析该公园茶室的房间组成及在

园林工程教学大纲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 英文名称: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综合成绩=60%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系统地讲授园林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施工知识,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理论与方法,具备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园林施工与管理知识的机会,能扩大园林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从事园林管理工作打下基础。课程研究的中心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作用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达到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园林工程设计与实践中自觉地把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的意识,使学生既能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又具备将工程景观化的能力和技巧,并能将理论用之于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园林绿地中的竖向设计和土方计算、园林道路工程、水景工程和假山工程等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园林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土方计算与施工、园路、水景、假山设计与建造等技术,并通过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设计、自学、答疑、期末考试;课堂理论讲授基本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信息量和直观性;实验课设计结合实景参观、调研,重点放在实际案例设计上,着重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及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章绪论 使学生了解园林工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作用、发展及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园林工程的概念 二、园林工程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